2017届化学一轮教案(2-4)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90.59 KB
- 文档页数:4
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栋梁班)第1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导学案编号:1编写人:胡蕾审批人:班组:姓名:【考纲解读目标要求】1、会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并会应用学习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学习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的应用学习过程【知识检索要点精析】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 _____,特征是______________ __判断依据是______ ________练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 ___A. 2Na2O2+2H2O=4NaOH+O2↑B. Na2O2+2HCl=2NaCl+H2O2C. Cl2+H2O=HCl+HClOD. ICl+H2O=HCl+HIOE.CH3CH2OH+CuO→CH3CHO+Cu+H2OF.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练2、1.有单质参加和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还原( )3.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金属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还原剂—____电子—化合价_____—被_____—发生_____反应—得到_____产物氧化剂—____电子—化合价_____—被_____—发生_____反应—得到_____产物(反应物)(本质)(特征)(过程)(反应类型)(生成物)练3、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元素被还原;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总数为________。
第3 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探究活动】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本质和特征特征: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发生变化。
实质:2.反应关系:“失、升、氧;得、降、还;若为剂,两相反”【例题】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2)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4)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5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6)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7)非金属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
()(8)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9)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10)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1)NaHCO3+H2===HCOONa+H2O,该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
()【探究活动】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与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ne-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注意事项①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②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③在“桥”上标明转移的是电子总数。
(2)双线桥法:表示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之间电子转移情况。
注意事项①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②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③电子的计算公式:转移电子书=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数(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关键——标出元素化合价(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CuFeS 2:C u +2、F e +2、S -2;K 2FeO 4:F e +6;Li 2NH 、LiNH 2、AlN :N -3;Na 2S 2O 3:S +2;MO +2:M +5;C 2O 2-4:C +3; HCN :C +2、N -3;CuH :C u +1、H -1;FeO n -4:F e 8-n ;Si 3N 4:S i +4、N -3。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1. 氧化剂的定义及特点2. 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八、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1. 电子转移法2. 电荷守恒法3. 元素化合价变化法九、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化学电池2. 腐蚀与防护3. 合成反应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1. 食物的氧化与腐败2. 药物的氧化与还原3. 环境污染与氧化还原反应十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科技1.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2. 化学工业中的应用3. 材料科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十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医学1. 血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抗氧化剂与健康3. 氧化还原反应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十三、氧化还原反应与能源1. 化石燃料的氧化还原反应2. 清洁能源的利用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十四、氧化还原反应与环境保护1. 废水处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空气净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十五、课程总结与拓展1.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2.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研究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教案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3.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基本规律。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转移的过程,其中一部分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部分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中,氧化剂是指受体,还原剂是指给予体。
氧化剂受体能力强,促使其他物质失去电子,自身还原成较弱的物质;还原剂是给予体,它能够将电子输送给氧化剂,自身被氧化。
(2)氧化数氧化数是一个反应物中某一元素的当前状态,氧化数的变化表明了该元素在氧化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氧化数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元素不同的性质和价态来进行。
3.应用例题例题1:将以下化学方程式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标注。
2Na + Cl2 → 2NaCl答案:2Na被氧化成Na+,Cl2被还原成2Cl-。
例题2:求得FeSO4在H2SO4中的氧化数。
答案:FeSO4中Fe的氧化数为+2,O的氧化数为-2,S的氧化数为+6。
四、教学方法1.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举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测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思维的清晰程度。
3.作业布置,巩固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和计算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练习题目,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2.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元素的氧化数,练习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3.撰写一篇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小论文,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导言: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反应,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
通过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变化过程。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概念在开始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氧化与还原的意义。
1.1 氧化(Oxidation)氧化是指物质中的某些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
在氧化过程中,原子的氧化态会增加,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者物质的变化。
例如,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就是典型的氧化反应。
1.2 还原(Reduction)还原是指物质中的某些原子获得电子的过程。
在还原过程中,原子的氧化态会减少,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者物质的变化。
例如,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氢氯酸的过程,就是典型的还原反应。
1.3 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氧化与还原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通常,氧化与还原是相互依赖的,一个物质的氧化往往伴随着另一个物质的还原。
二、实验演示为了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我们进行以下实验演示,以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1 演示实验一:金属和酸的反应实验步骤:1)将一块锌片放入稀盐酸中。
2)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判断锌片失去了电子还是获得了电子。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可得知,在稀盐酸中,锌片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和锌离子。
这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锌片失去了电子(被氧化),而氢离子获得了电子(被还原)。
2.2 演示实验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实验步骤:1)将浓酸性高氯酸钾溶液滴入亚硫酸钠溶液中。
2)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判断高氯酸钾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可得知,在亚硫酸钠溶液中,高氯酸钾溶液滴入后,亚硫酸钠溶液的颜色从无色变为浅褐色,同时产生氧气气泡。
化学教案: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重要且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原子价态的变化。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制和应用化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定义、规律以及相关计算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该反应类型。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定义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而原子获取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物和还原剂发生反应,氧化物被还原,而还原剂被氧化。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去或获取电子,以实现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流动,同时伴随着原子的价态变化。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 电子转移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物中。
还原剂是能够失去电子的物质,它接受氧化物中的电子,并发生氧化。
氧化物则是能够获得电子的物质,它提供电子给还原剂,从而发生还原。
2. 原子的价态变化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原子价态增加,而氧化物的原子价态减少。
即还原剂的原子失去电子,氧化物的原子获得电子。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性氧化还原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在反应过程中,电子的总数和总电荷数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1.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指的是一个原子或离子在反应过程中失去或获得的电子的个数。
通过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价态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电子转移数。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确定氧化还原反应中,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特定的原子价态。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产物中元素的原子价态变化,可以确定每个元素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3.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数的计算氧化数是指一个原子或离子中一个元素的氧化态所对应的电荷数。
高中化学教案: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一、引言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
通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以及应用。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教案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的化学概念。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个物质失去电子称为氧化反应,同时,另一个物质获得相同数量的电子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和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且电子的总数不变。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符号表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使用符号来表示不同化学物质的电子转移。
例如,化学物质A失去电子时,我们用"A-"表示,而当化学物质A获得电子时,我们用"A+"表示。
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而发生还原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
氧化剂接受了其他物质的电子,从而自身被还原,而还原剂则失去了电子,从而自身被氧化。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 氧化数的变化规律氧化数是用来表示一个元素在化合物或离子中电荷状态的数字。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数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在不考虑氧化数为0的元素(如纯元素或元素原子)的情况下,氧化数的变化遵循以下规律:- 氧化剂的氧化数减小- 还原剂的氧化数增加- 氧化反应中原子氧化数的和等于化合物的总电荷数- 还原反应中原子氧化数的和等于化合物的总电荷数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了保持电荷平衡,需要对反应方程式进行平衡。
平衡反应方程式的基本原则是:- 保持原子数的平衡- 保持电荷数的平衡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来实现平衡。
3. 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氧化还原反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包括以下几个常见的例子:-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例如,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氧化还原反应(原创)冯建设一、备考目标:1、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概念2、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掌握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4、掌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基本方法5、掌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二、要点精讲(一)概念及实质1. 概念:发生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2. 实质:发生电子转移。
反应物化合价变化表现性质变化过程发生反应生成物氧化剂-↑e还原剂降低升高氧化性还原性被还原被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二)元素的化合价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原子间是按一定数目相互化合,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叫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2.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全为正值,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既有负值又有正值;3.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如:原子团的化合价:NO3-、SO42-、SO32-、HSO3-(亚硫酸氢根)、CO32-、HCO3-、ClO3-(氯酸根)、NH4+(铵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
中心元素的化合价:4. 离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在生成它们的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数目及离子的电离子符号原子得、失电子数离子的电荷数元素的化合价Na+1(失) 1 +1Cl-1(得) 1 -1 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在生成它们的反应中共用电子对的偏向、偏离的对数在数值上相等。
如HCl: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
5. 有机物中:H:+1、O:-2、再计算C元素平均化合价。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1. 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号起止所指的均为同一种元素。
2. 线上标出得失电子的情况及价的升降、被氧化或被还原等内容。
氧化剂为HCl,还原剂为Zn,氧化产物为ZnCl2,还原产物为H2。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2. 能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3.能用单、双线桥正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能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1.本质和特征2.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例如:反应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氧化产物是Cl 2,还原剂是HCl ,还原产物是MnCl 2;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_mol ,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2_mol 。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请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单线桥法请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如:(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氧化产物还原产物Fe2+Fe3+FeSO2-3SO2-4SH2O2O2H2O其中:Fe2+、SO2-322二、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 -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 的还原性强。
(3)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第4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概念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4)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5)NO2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7)3Cl2+6KOH==5KCl+KClO3+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
()(8)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1。
()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辨析1.[2015·上海十三校联考]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其主要反应为:(1)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2)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1)和(2)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1)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C.高温下,O2的氧化性强于Fe2O3,弱于Na2CrO4D.反应(1)中每生成1 mol Na2CrO4时转移3 mol电子2.[2015·厦门期末]安全气囊碰撞时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每生成16 mol N2转移30 mol电子B.NaN3中N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 题组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2015·海淀期末]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r2O2-7→CrO2-4B.HNO3→NO2 C.SiO2→Si D.CH3CH2OH→CH3CHO 4.(双选)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2Na+2NH3―→2NaNH2+H2↑B.2NH3+3CuO―→3Cu+N2+3H2OC.4NH3+6NO―→5N2+6H2O D.3SiH4+4NH3―→Si3N4+12H2考点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方法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2014·安徽高考]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的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①SeO2+KI+HNO3―→Se+I2+KNO3+H2O②I2+2Na2S2O3―→Na2S4O6+2NaI配平方程式①,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 g,消耗了0.2000 mol·L-1的Na2S2O3溶液25.00 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题组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3.[2016·辽宁五校联考]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
则消耗1 mol最终产物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6 mol B.20 molC.24 mol D.12 mol4.[2015·上海模拟](1)氯酸是一种强酸,氯酸的浓度超过40%就会迅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ClO3===3O2↑+2Cl2↑+4HClO4+2H2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小题:①在上述变化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已知测定锰的一种方法是: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反应体系中有H+、Mn2+、H2O、IO-3、MnO-4、IO-4。
①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的反应中,如果把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 L,测得溶液的pH=2,则在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越多,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2)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3)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
()(4)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氧化剂浓硝酸、浓硫酸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分别降低1、2生成NO2、SO2,所以浓硫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6)由2NaCl2Na+Cl2↑得出氧化性Na+>Cl2。
()题组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34222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2.高锰酸钾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MnO-4+5e-+8H+===Mn2++4H2O①MnO-4+3e-+2H2O===MnO2↓+4OH-②MnO-4+e-===MnO2-4(溶液绿色)③(1)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________影响。
(2)将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3)将PbO2投入到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PbO2>KMnO4 b.还原性:PbO2>KMnO4 c.该反应可以用盐酸酸化(4)将高锰酸钾逐滴加入到硫化钾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其中K2SO4和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______KMnO4+______K2S+________===______K2MnO4+______K2SO4+______S↓+______。
②若生成6.4 g单质硫,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题组二依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微粒的还原性顺序为Cl-<Br-<Fe2+<I-<SO2,由此判断以下各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SO2-4+4H+B.2Fe2++Cl2===2Fe3++2Cl-C.2Br-+4H++SO2-4===SO2+Br2+2H2O D.I2+SO2+2H2O===4H++SO2-4+2I -4.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类似,称为拟卤素,如(SCN)2+H2O===HSCN+HSCNO,它们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SCN-<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可以与KSCN溶液反应B.(SCN)2可以与KI溶液反应C.KSCN溶液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D.(SCN)2可以与KBr溶液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浓H2SO4、H2S和SO2三种物质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含有H2SO4、Cu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粒。
发生反应的离子先后顺序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题组一电子得失守恒的应用1.向含有1 mol FeCl2的溶液中通入0.2 mol Cl2,再加入含0.1 mol X2O2-7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Fe2+恰好全部被氧化,并使X2O2-7被还原为X n+,则n值为()A.2B.3 C.4 D.52.[2015·陕西西安联考]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能将某些氧化剂还原,现用25.00 mL 0.049 mol/L羟胺的酸性溶液与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65 mL 0.020 mol/L酸性KMnO4溶液完全反应,已知(未配平):FeSO4+KMnO4+H2SO4―→Fe2(SO4)3+K2SO4+MnSO4+H2O,则在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A.N2B.N2O C.NO D.NO2题组二转化规律的应用3.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①G→Q+NaCl ②Q+H2O X+H2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G、Y、Q、Z、X B.X、Z、Q、G、YC.X、Z、Q、Y、G D.G、Q、Y、Z、X4.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XO-3+6H+===3X2+3H2O,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B.当有1 mol X2生成时,共有2 mol电子转移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D.“________”上所填的微粒和XO-3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共存题组三难易规律的应用5.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将I-氧化除去而不氧化Fe2+和Cl-,则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MnO4 C.FeCl3D.HCl6.向100 mL 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会依次生成I2、Fe3+、IO-3,其中Fe3+、I2的物质的量随通入Cl2的物质的量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强弱:I2<Fe3+<IO-3B.n(Cl2)=0.12 mol时,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Fe2+、Fe3+、Cl-C.若n(Cl2)∶n(FeI2)=6∶5,反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10I-+6Cl2===5I2+2Fe3++12Cl-D.若n(Cl2)∶n(FeI2)=2∶1,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2I2+2Fe3++6Cl-热点题型的解题技巧:相互竞争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氧化还原反应优先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