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测试
- 格式:docx
- 大小:201.45 KB
- 文档页数:6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透镜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凸透镜的特点?A. 中心厚于边缘B.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 边缘薄于中心D. 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答案:D3.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会聚B. 发散C. 反射D. 折射答案:B二、填空题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答案:正立;放大2. 透镜的焦距是指从透镜的_________到_________的距离。
答案:光心;焦点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答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物体位于焦点与透镜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 什么是近视眼和远视眼?如何通过透镜来矫正?答案:近视眼是指眼睛的屈光系统过强或眼轴过长,导致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远视眼是指眼睛的屈光系统过弱或眼轴过短,导致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来矫正,使光线发散,推迟成像位置;远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来矫正,使光线会聚,提前成像位置。
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15厘米,求成像的性质。
答案: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frac{1}{f} = \frac{1}{d_o} +\frac{1}{d_i} \),其中\( f \)为焦距,\( d_o \)为物距,\( d_i \)为像距。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像距\( d_i \),然后根据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性质。
2.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移动,开始时物距为20厘米,逐渐减小至10厘米,描述成像的变化过程。
答案:随着物距的减小,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像距会逐渐增大,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增大。
当物距减小至焦点之内时,成像将由实变虚,且为放大的正立虚像。
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凸透镜对光线有以下哪种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不起作用D. 无法确定答案:A2. 凹透镜的焦距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B3. 根据透镜公式,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f时,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是:A. v < uB. v > uC. v = uD. v = 2f答案:B4. 以下哪种情况会产生实像?A. 物距小于焦距B. 物距大于焦距C. 物距等于焦距D. 物距等于两倍焦距答案:B5. 透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距B. 透镜的焦距C. 透镜的材料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等于______时,像距无限大。
答案:2倍焦距2. 凹透镜成像时,像总是______的。
答案:虚像3. 透镜的焦距越短,透镜的会聚能力越______。
答案:强4. 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______。
答案:大5. 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小,像的大小越______。
答案: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像的性质。
答案: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 请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答案: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 请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答案:凸透镜常用于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凹透镜则用于近视眼镜、望远镜的目镜等。
4. 请简述透镜的焦距与透镜的成像性质之间的关系。
答案: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性质。
焦距越短,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强,成像越容易放大;焦距越长,透镜的会聚能力越弱,成像越容易缩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距为20cm,求像距和像的大小。
透镜参数测试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基本参数1.1 焦距透镜的焦距是透镜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透镜的成像能力。
焦距的测试方法包括通过物体在焦点处形成清晰的像来确定焦距,或者通过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来测定焦距的大小。
1.2 曲率半径透镜的曲率半径是透镜曲率的度量,它决定了透镜的成像质量。
曲率半径的测试方法包括通过球差和像差来测定透镜的曲率半径大小。
1.3 光学直径透镜的光学直径决定了透镜的成像能力,它也是衡量透镜质量的重要指标。
光学直径的测试方法包括通过光束的径向扩散来测定透镜的光学直径大小。
1.4 厚度透镜的厚度决定了它的成像性能,厚度的不均匀或者过大都会影响透镜的成像能力。
因此,透镜的厚度也是需要进行测试的重要参数。
1.5 材料透镜的材料也是影响透镜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会对透镜的成像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透镜的材料也是需要进行测试的重要参数。
二、透镜参数测试方法2.1 光学测试光学测试是透镜参数测试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了透镜的焦距测试、曲率半径测试、光学直径测试和厚度测试等。
光学测试的方法包括了经典的实验法和现代的仪器测试法。
2.2 光学仪器测试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光学仪器测试法已经成为了透镜参数测试中的主流方法,通过使用光学仪器测试系统,可以对透镜的各项参数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测试。
2.3 机械测试透镜的机械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测试的重要参数,机械测试包括了透镜的材料测试、强度测试和耐磨性测试等。
2.4 光学薄膜测试透镜的光学薄膜也是透镜参数测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光学薄膜测试包括了膜层厚度测试、膜层透过率测试和膜层反射率测试等。
三、透镜参数测试设备3.1 光学仪器测试系统光学仪器测试系统是用于对透镜参数进行测试的专用仪器设备,它包括了像差测试仪、球差测试仪、光学直径测试仪、焦距测试仪和薄膜测试仪等。
3.2 机械测试设备机械测试设备是用于对透镜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的专用仪器设备,它包括了材料测试仪、强度测试仪和耐磨性测试仪等。
八年级物理透镜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是()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潜望镜2、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B 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C 对发散光线有会聚作用D 对会聚光线有会聚作用3、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 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15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B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C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D 以上说法都正确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A 蜡烛放在 a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B 蜡烛放在 b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C 蜡烛放在 c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D 蜡烛放在 d 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A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 只需要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D 只需要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7、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物镜和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下列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B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C 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 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实验情景,此时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
光学透镜检验标准一、外观检查1.透镜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划痕、凸起、凹陷等缺陷。
2.透镜边缘应圆润,无锋利的边角,避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3.透镜表面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色差、无褪色等现象。
4.透镜的光学表面应无灰尘、水滴、油污等杂质,保证光线的透过效果。
二、尺寸测量1.透镜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测量时应使用精确的量具进行测量。
2.透镜的直径、厚度等尺寸应符合规格要求,保证透镜的装配和使用效果。
3.透镜的孔径、孔距等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透镜的固定和连接效果。
三、透镜材料检查1.透镜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选用高透光率、高硬度的光学材料。
2.透镜的材料应具有稳定性,能够抵抗环境的影响,保证透镜的质量和性能。
3.透镜的材料应具有一致性,避免因材料差异导致光学性能的变化。
四、表面质量检测1.透镜表面应无裂纹、气泡、麻点等表面缺陷,保证光线的透过效果。
2.透镜表面应无明显的划痕、磨损等损伤,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3.透镜表面的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影响光学性能和外观质量。
五、光学性能测试1.透镜的光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焦距、折射率、透光率等参数。
2.透镜在规定的光源下应能正常工作,保证光线的聚焦和分散效果。
3.透镜应对光线有较好的会聚能力,保证光线的透过效果和图像的清晰度。
六、耐候性测试1.透镜应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包括高温、低温、潮湿、干燥等环境。
2.透镜应能够抵抗环境的影响,保证光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3.透镜在耐候性测试中的表现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七、机械强度测试1.透镜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的冲击下不发生破裂或变形。
2.透镜的固定方式应牢固可靠,能够保证透镜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透镜的机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使用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八、防尘防水测试1.透镜应具有较好的防尘防水性能,能够在一定的尘埃和水分环境下正常工作。
2.透镜的密封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过关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关于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D【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
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图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③中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④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
因此,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的分别是①④;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的分别是②③。
故选:D。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2.在光具座上放置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蜡烛点燃后的火焰。
调整光屏,可以得到的清晰的像是( )A.B.C.D.【答案】C【分析】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为27.0cm,大于20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图正确。
故选: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如图中成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c用投影仪在荧幕上投影 d用平面镜矫正姿势A.ab B.bc C.ac D.cd【答案】B【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
A. 强B. 弱C. 不变D. 无法判断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光线会()。
A. 汇聚B. 发散C. 保持不变D. 无法判断3. 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物镜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凹透镜D. 无法判断4.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凹透镜D. 无法判断5.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的是()。
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C. 倒立的虚像D. 无法判断6. 照相机的镜头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7. 放大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8. 近视眼需要佩戴()来矫正。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9. 远视眼需要佩戴()来矫正。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无法判断10.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不会形成像,因为光线()。
A. 发散B. 平行C. 汇聚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凸透镜的中心点称为________。
12. 凹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的。
13. 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__。
14.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15.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像。
16.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像。
17. 近视眼的矫正原理是利用凹透镜的________作用。
18. 远视眼的矫正原理是利用凸透镜的________作用。
19.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外时,成的是________像。
20.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外,且距离焦点越近,成的像越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请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光学成像中的主要区别。
透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透镜的中心部分称为:A. 透镜的边缘B. 透镜的中心C. 透镜的焦点D. 透镜的焦距答案:B2.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使光线发散B. 使光线汇聚C. 使光线平行D. 使光线折射答案:B3.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使光线发散B. 使光线汇聚C. 使光线平行D. 使光线折射答案:A4. 透镜的焦距是:A. 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B. 透镜中心到光线汇聚点的距离C. 透镜中心到光线发散点的距离D. 透镜边缘到焦点的距离答案:A5. 透镜的焦距越长,其透镜的:A. 汇聚能力越强B. 汇聚能力越弱C. 发散能力越强D. 发散能力越弱答案:B二、填空题1.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透镜会形成________的像。
答案:实2. 当物体位于凹透镜的焦点之内时,透镜会形成________的像。
答案:虚3.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当物体靠近透镜时,像会________。
答案:远离透镜4. 凹透镜成像的特点是,当物体远离透镜时,像会________。
答案:靠近透镜5. 透镜的焦距越短,其透镜的汇聚能力越________。
答案:强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答案:凸透镜使光线汇聚,而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2. 描述一下透镜的焦距是如何影响成像的。
答案: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放大率和成像距离。
焦距越短,成像放大率越大,成像距离越近;焦距越长,成像放大率越小,成像距离越远。
3. 为什么凸透镜可以作为放大镜使用?答案:凸透镜可以作为放大镜使用,是因为它能够使物体的光线汇聚在一点,形成放大的实像。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15厘米,求像距和成像的放大率。
答案:像距为30厘米,放大率为2倍。
2. 如果一个凹透镜的焦距是-15厘米,物体距离透镜20厘米,求像距和成像的放大率。
答案:像距为-10厘米,放大率为-0.67倍。
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透镜实验练习题透镜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用于研究透镜的光学性质和测量其焦距。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几个练习题来深入了解透镜的性质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场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透镜实验。
实验一: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准备工作:1. 一根凸透镜2. 一张屏幕3. 几个物体(如钥匙、书等)4. 光源(如手电筒)步骤:1. 将凸透镜放置在透明平面上,确保透镜干净无刮痕。
2. 将光源放置在透镜正面,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透镜中央。
3. 将屏幕放置在透镜背面,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屏幕中央,形成清晰的像。
4. 使用几个不同的物体,重复步骤2和3,测量并记录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和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像距)。
5. 根据实验数据,使用公式1/f = 1/v − 1/u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二:确定凹透镜的焦距准备工作:1. 一根凹透镜2. 一张屏幕3. 光源(如手电筒)步骤:1. 将凹透镜放置在透明平面上,确保透镜干净无刮痕。
2. 将光源放置在透镜背面,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透镜中央。
3. 将屏幕放置在透镜正面,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屏幕中央,形成清晰的像。
4. 使用公式1/f = 1/v − 1/u计算凹透镜的焦距,其中v为像距,u为物距。
实验三:确定凸透镜倍率准备工作:1. 一根凸透镜2. 一张标尺3. 一个测试物体(如一本书)步骤:1. 将标尺竖立在透明平面上,并将测试物体放在标尺旁边。
2. 将凸透镜放置在标尺前方,并调整位置使物体的像聚焦在标尺上。
3. 测量和记录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和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
4. 计算倍率,即像距除以物距。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透镜的性质和应用。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器材中都使用了透镜。
总结:透镜实验是研究光学性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焦距和倍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透镜的特性。
透镜的形状和曲率决定了其性质,而透镜的焦距决定了其对光线的聚焦能力。
透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透镜的中心点被称为什么?A. 焦点B. 光心C. 焦距D. 折射率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凸透镜的特性?A. 使光线汇聚B. 能使物体成倒立实像C. 能使物体成正立虚像D. 焦距为负值答案:D3.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使光线汇聚B. 使光线发散C. 使光线保持不变D. 使光线反射答案:B二、填空题4. 透镜的焦距是指从________到光心的距离。
答案:焦点5.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通过透镜会形成________像。
答案:正立虚三、简答题6. 请简述什么是透镜的焦距,并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有何不同。
答案:焦距是透镜到其焦点的距离。
凸透镜的焦距是正数,表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汇聚于一点;凹透镜的焦距是负数,表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向外发散。
四、计算题7. 已知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15厘米,求物体通过透镜形成的像的性质。
答案:根据透镜公式 \( \frac{1}{f} = \frac{1}{d_o} +\frac{1}{d_i} \),其中 \( f \) 是焦距,\( d_o \) 是物距,\( d_i \) 是像距。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可以计算出像距 \( d_i \)。
由于物距 \( d_o \) 大于焦距 \( f \),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物体通过透镜会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五、实验题8.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记录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一个凸透镜、一个屏幕、一个光源(如蜡烛或灯泡)以及测量工具。
-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外,调整光源、透镜和屏幕的位置,使得光源、透镜和屏幕在一条直线上。
- 改变光源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屏幕上的像的变化,并记录不同物距下的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
预期结果: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成像规律,如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形成等大的实像,物距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018年3月30日初中物理透镜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 (2分)薄透镜的光心的性质是( )
A .位于透镜中央
B .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C .位于主光轴与透镜相交处
D .可使光线
会聚于此点
2. (2分)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
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
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等于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 (2分)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
行光束,如图所示。
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
A .平板玻璃
B .平面镜
C .凹透镜
D .凸透镜
4. (2分)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
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 .凸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5. (2分)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 )
A .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10cm
B .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10cm
C .和太阳同侧
距凸透镜光心前5cmD .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5cm
6. (2分)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官一号”完成太
空授课。
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
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
以下哪个器材工作时的成像与此实验相同( )
A .平面镜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7. (2分)如图所示,小男孩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
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
A .正立的像
B .虚像
C .倒立的像
D .放大的像
8. (2分)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所成的像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 .潜望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C .照相机成的是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投影仪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9. (2分)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 .凸镜
B .凹镜
C .凹透镜
D .凸透镜
10. (2分)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
A .10°
B .30°
C .60°
D .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11. (2分)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 .投影仪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潜望镜
12. (2分)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A .f甲>f乙>f丙
B .f乙>f丙>f甲
C .f乙>f甲>f丙
D .f丙>f乙>f甲
13.(2分)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 ,放在凸
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
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2题;共4分)
14. (2分)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镜,对光线有作用。
15. (2分)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的作用相当于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的(填像的特点)。
三、作图题(共1题;共5分)
16. (5分)完成如图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1分)
17. (5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
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些。
(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
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18. (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
A .u>2f
B .u=2f
C .f <u<2f
D .u<f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填“前”或“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A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 .换焦距更小的凸
透镜
19. (7分)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填“上”或“下”)移动.
20. (3分)(2017•赤峰)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中.
(1)如图所示,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之后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填“正立”或“倒立”)的像A.
(2)再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则像B比像A(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