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学设计及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26.19 KB
- 文档页数:8
14、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学设计四年级84班曾巧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了解“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3. 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难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一、教学过程:再读课文,感受“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自由读课文第1~4自然段。
讨论:爷爷的病危险吗?是谁帮爷爷治好了病?精读课文,走进“小孙悟空”自由读课文第5~11自然段,结合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讨论。
1.为什么叫它“小孙悟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体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看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晓蒙仅仅是感谢这个小小机器人吗?忽然,他停下来,恭恭敬敬向小小机器人敬了个礼,说:“谢谢你,…小孙悟空‟!”二、拓展延伸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新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三、课时作业1、将下列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科学家造出的“小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液循环畅通了,爷爷的病不就好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妈妈说:“爷爷患的是脑血拴。
”()“小孙悟空”及时清理了堵塞血管的黏稠血桨。
()“小孙悟空”是个微形机器人。
()3、照样子,组字组词例:每----梅(梅花)悔(后悔)吾------______( ) _________( )永------______( ) _________( ) 宛-----_______( ) _________(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4《神通宽敞的“小孙悟空”》一文中的“小孙悟空”是一个微型机器人,它能够随着人的血液进入脑血管,清除堵塞血管的黏稠血浆,治好脑血栓。
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要紧内容,了解“小孙悟空”的神通宽敞。
一、教学成效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下成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时,我采纳了“创设情境——自主实践——合作探究——鼓舞制造”的教学模式。
学习课文时,我第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摸索,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
新课程提倡“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制造性”,因此我注重设计具有启发性、进展性的问题,鼓舞学生质疑问难、求新求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刻和空间,提供探究、尝试和摸索的机会。
例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晓蒙什么缘故要向‘小孙悟空’敬礼?他仅仅是感谢那个‘小孙悟空’吗?”学生有的回答说晓蒙还感谢给爷爷治病的张大夫,有的说他还感谢发明机器人的科学家,有的说他还感谢这奇异的科学……我对问题的答案并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学生有自己的摸索观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明白得和体验。
在另一个环节中,我又设计了两个问题“你们佩服‘小孙悟空’吗?你们佩服发明这些新科技产品的科学家吗?”学生都说佩服,然后我又问“你会如何做呢?你如何样向这些科学家学习呢?”如此层层深入,就能专门好的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爱好。
在鼓舞制造、拓展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说说你还明白哪些新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给我们社会带来进步?学生思维专门活跃,纷纷说出了一些现代高科技的知识:清洁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排雷机器人、隐形无人斗争机……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拓展环节设计的问题上有层次性,由立足书本→观看现在→放眼以后,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让学生由“想说”到“敢说”到“会说”。
四年级语文下册《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孙悟空的特点和故事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表达自己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 故事背景了解:介绍《西游记》和孙悟空的相关知识。
4.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孙悟空的特点和故事背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孙悟空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西游记》的故事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通过卡片或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故事。
(2)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心得。
(3)教师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材分析中国古典文化灿烂辉煌,尤其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所有人群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金箍棒更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玩具。
本主题以《孙悟空大闹天宫》为切入点,带领幼儿走进《西游记》,表演《西游记》,创编《西游记》。
在观看——理解——再现——创造的过程中,是幼儿感受《西游记》的独特魅力,并发展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环境创设1、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布置了“走进西游记”版面,将《西游记》众多故事情节以照片形式悬挂在版面上,让孩子随时都能感受《西游记》,显然引起了孩子们很大的兴趣,纷纷模仿孙悟空的动作。
2、伴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一起制作了师徒四人的各种兵器、各种有趣的面具供幼儿更加细致的观察表演。
3、另外,在区角提供彩泥,供幼儿制作师徒的形象,增加他们对剧中人物的喜爱。
活动开展主题课程本主题共有三个子主题:《走进西游记》、《我演美猴王》、《现代美猴王》,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引起幼儿的兴趣,孙悟空本领的高超吸引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共有16节活动:《孙悟空大闹天宫》、《捏面人》、《师徒四人行》、《猪八戒吃西瓜》、《悟空分桃》、《有趣的面具》、《猴孩儿做客》、《摘桃子》、《一个师傅仨徒弟》、《唐僧骑马咚哩咚》、《我们的演出海报》、《连环画西游记》、《新编美猴王故事》、《小猴卖桃》、《孙悟空和孩儿们》、《假如我是孙悟空》。
家园共育1、在主题开展前,我们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西游记》图书以及动画片,并且与幼儿共同观赏,给幼儿讲解相关故事内容,让孩子有初步的了解;2、主题开展中,我们请家长帮孩子们制作《西游记》中人物的面具与他们使用的兵器,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孩子在家里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歌曲,欣赏孩子表演。
与一日活动的结合(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1、区域的创阅读区,我们选出了《西游记》的图书,供幼儿阅读、观看、讨论;2、美工区,让幼儿自己创编连环画《西游记》,并孩子用橡皮泥制作猪八戒等《西游记》中的人物,给孩子准备好材料让他们制作金箍棒与面具;3、角色区,张贴出自己制作的演出海报并让孩子带着面具表演《西游记》的故事;4、建构区,让孩子用积木搭建花果山。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孙悟空,并对他的形象、品质和特点进行分析;2.通过理解故事情节,领悟孙悟空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3.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自由发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故事。
教学重点1.理解孙悟空的形象、品质和特点;2.分析故事情节中孙悟空的行为和思想;3.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故事。
教学难点1.学生对孙悟空形象、品质和特点进行准确分析;2.学生能否真正领悟孙悟空精神。
教学准备1.《西游记》相关资源素材;2.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孙悟空的图片,询问学生他们对孙悟空的了解,并让学生用一个词形容他。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分析(25分钟)1.教师提供课文《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孙悟空有哪些特点?(人样儿小,头发乌黑,形状和石猴差不多,眉毛耸立上半斜,鼻子翘起,牙齿犬齿长)–孙悟空是怎样能学会、掌握种种本领的?(通过同类生物的学习和自我发现实现)2.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解释。
想象(30分钟)1.学生将孙悟空的本领进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创作,设想他们是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请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创作一个自己心中的故事。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引导:–这个故事中,你要扮演怎样的角色?–你想要学习孙悟空哪一个本领呢?–你会比孙悟空更勇敢、更智慧吗?2.学生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故事。
反思(10分钟)1.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故事进行简述,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思考今天的课堂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行改进。
总结本节课程主要是通过分析《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孙悟空,让学生了解他的形象、品质和特点,并领悟其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创作,积极创建互动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悟、栓、浆、编……”12个生字。
2、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辨析“神通、畅通,清理、清除,惊奇、好奇、神奇”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对话教学难点:2、了解“小孙悟空”怎样给爷爷治疗脑血栓的原理。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板书“孙悟空”,说说你印象中的孙悟空是怎么样的?,2、板书“神通广大”孙悟空是大家崇拜的人物,它给我们的感觉是机智勇敢、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孙悟空’,他是谁?又有什么本领呢?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提出要求:1、标好段落2、思考: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谁呢?三、学习生字栓前鼻音翘舌音脑血栓悟与语字区分悟性浆后鼻音豆浆与桨区别编下部分只有两横,与偏区分编写镊金字旁,右边部分书写镊子型上下结构,后鼻音发型控后鼻音,提手旁,控制腕手腕与碗、婉字区别脉月字旁,脉搏液三点水,血液畅流畅恭下部分不是小字教师将易错生字书写,请同学来找茬,比一比,谁的眼睛最犀利?学习生字带拼音齐读,去点拼音分组读学习词语:黏稠:脑血栓:多音字:血字的读音四、巩固练习写小字听写上一课的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词语,引出课题二、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再读课文时思考:小孙悟空神通广大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2、读1到4段,思考,爷爷的病危险吗?是谁帮他治好了病?3、默读5到11段,孙悟空神通广大体现在哪些地方?(1)张叔叔端出了一个盘子,用镊子假期一个小蚂蚁似的东西,说:“你要知道的这个小孙悟空,就是微型机器人”(2)为什么说这样的小孙悟空神通广大?指导朗读,重读小蚂蚁似的。
4、这个微型机器人,也有电脑控制它的行动。
不过,它的电脑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够看到。
微型机器人只有蚂蚁大小,可想而知,这个控制他的电脑有多大了?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指导朗读,学生评议我们在你爷爷手腕的动脉处上,割开一个小口子,它就随着血液进去脑血管,清除堵塞脑血管粘稠的血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孙悟空的来历、特点和主要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孙悟空的相关文化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孙悟空的特点和主要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 对孙悟空形象的理解和欣赏。
2.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情节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孙悟空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写作素材和参考范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孙悟空的语音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孙悟空的图片,简单介绍孙悟空的来历。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分组讨论,总结孙悟空的特点和主要故事情节。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深入了解孙悟空:(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孙悟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分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孙悟空的认知和感悟。
(3)教师总结,强调孙悟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代表的重要性。
4. 欣赏与创作:(1)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孙悟空的精彩片段。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孙悟空的短文。
(3)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学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孙悟空的特点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学习传统文化,为弘扬民族文化做贡献。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效果如何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七、作业布置:1. 抄写课后生字词。
2.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孙悟空的故事,让家长了解学生对孙悟空的认识。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14.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 正确读写“孙悟空、脑血栓、血浆、编故事、镊子、微型、控制、动脉、血液畅通、恭恭敬敬”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了解“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具:课件,投影仪(片)、生字卡教学方法:导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斩妖降魔的画面。
你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
3.是啊,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所以备受广大小朋友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来学一学《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相信你一定会更喜欢的。
板书课题4.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桌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学收获。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感受“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4自然段。
讨论:爷爷的病危险吗?中谁帮爷爷治好了病?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四、书写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抄写词语。
14.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
2.导语:这节课让我们和晓蒙一起走进那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吧。
二、精读课文,走进“小孙悟空”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11自然段,结合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讨论。
(1)为什么叫它“小孙悟空”?(2)“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体现在哪些方面?2.学生默读课文,自读自悟,然后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14.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了解“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具]图片、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好朋友,你们猜猜看他是谁?2.刘老师最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了,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这节课表现最优秀的同学,老师就把这幅画送给他。
你们说好不好?3.那同学们喜欢他吗?喜欢他的什么?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一下吗?4.我们课文中的“小孙悟空”到底和电视中的孙悟空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吧!(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题)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欣赏动画,思考问题①这篇课文围绕“小孙悟空”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孙悟空”帮助爷爷治好了他的脑血栓。
)②课文中的“小孙悟空”到底是什么呢?(找出相关语句回答)(课文中的“小孙悟空”是个微型机器人。
)2.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交流讨论“小孙悟空”的神通广大表现在哪些地方?(“小孙悟空”像小蚂蚁似的,是个微型机器人,靠电脑控制,治好了爷爷的脑血栓。
)3.这么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你们想看看它的样子吗?(出示图片)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同学们,这个“小孙悟空”是谁造出来的呢?2.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科学家呢?(生叙述,师随机板书)3.课文中的晓蒙是向谁致敬呢?那我们还要向谁致敬呢?(带领同学们向科学家们致敬。
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4.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家制造的产品,如:手机、电脑、电灯、电饭煲......所以,我们要一起来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四、板书设计14、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小孙悟空”治好了爷爷的病(微型机器人)神通广大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五、课后练习一、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