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世界地理总复习试题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0
世界地理(10年上海卷地理)(三)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交化景现.6.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崇扬儒家思想的文化圈是A 南亚文化圈B .伊斯兰文化圈C .太平洋文化圈D .东亚文化圈答案:D7.具有南亚文化圈独特风情的服饰是A .和服B .纱丽C .阿拉伯长袍D .旗袍答案:B8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该宗教是A .基督教 B.天主教 C .伊斯兰教D .佛教答案:C(10年上海卷地理)(二)亚洲某地(约027N ,086E ),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3.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 .高原山地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地中海气候答案:B4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南彻 B.德干高原北部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答案:A5.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A.中亚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答案:B(10年海南卷地理)读图3。
完成9~10题。
9.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 B.热量C.水 D.光照【答案】C10.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A(10年浙江文综第5题)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解析:主要了解世界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有点难度的话就是要关注主要经纬线:120°E、30°E、90°W、0°、23.5°N、30°N、45°N以及海陆轮廓和河流形状。
甘蔗、橡胶、咖啡、黄麻、可可等为热带作物,柑橘、茶叶等为亚热带作物、大豆为温带作物。
高三世界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A. 哈萨克斯坦B. 蒙古C. 玻利维亚D. 尼泊尔答案:A2.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智利海沟D. 菲律宾海沟答案:A3. 非洲最大的岛屿是?A. 马达加斯加岛B. 苏门答腊岛C. 巴芬岛D. 格陵兰岛答案:A4.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5. 以下哪个国家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A. 巴西B. 阿根廷C. 秘鲁D. 智利答案:A6. 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是?A. 贝加尔湖B. 里海C. 鄱阳湖D. 洞庭湖答案:A7.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答案:A8.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乔戈里峰C. 德纳里峰D. 阿空加瓜峰答案:A9.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是?B. 红海珊瑚礁C. 巴哈马珊瑚礁D. 马尔代夫珊瑚礁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A. 加拿大B. 俄罗斯C. 澳大利亚D. 中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
答案:安第斯山脉2. 欧洲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
答案:斯堪的纳维亚半岛3.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________。
答案:北美五大湖4.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答案:格陵兰岛5.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
答案:巴西高原6.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
答案:刚果盆地7.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答案:贝加尔湖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9.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
答案:俄罗斯10.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是________。
答案:里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征。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复习试题汇编(4)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注:有个别双项)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判断22~24题。
2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23.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所示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A.瑞士B.法国C.中国D.英国24.②能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B.山西、陕西、内蒙古C.云南、四川、西藏、湖北D.黑龙江、山东、新疆下图为世界地图中陆地上的一段纬线,据图判断25--26题:25.下列符合甲地区特点的叙述是A.该地区为温带草原景观B.该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C.该地区日照强烈,气温较低D.该地区有狮子、斑马等野生动物26.下列说法符合该图所示地区的是A.该地区中甲、乙、丙三地地势逐渐降低B..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该地区地势高,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动D.该地区石油资源特别丰富读甲、乙、丙三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27~29题。
27.关于甲、乙、丙三国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B.都分布有热带沙漠景观C.人口密集区都位于国土的东南部D.都是所在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8.关于三国进出口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出口铀矿B.都出口小麦C.都进口石油D.都进口热带经济作物29.关于三国概况说法错误的是A.甲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B.己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C.丙国是世界著名的黄金生产国D.丙国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生产国二、读图综合题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2)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因素。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频考点提分必刷题(全国通用)专练12 世界地理50题.老挝基本没有工业,但有一种产品却成为东盟最大的输出国,推测这种产品是(.天然及合成橡胶C.水电D.纺织品.中老铁路桥隧所占比重大的原因是()以直线为主,缩短施工路线,节约投资成本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绕过生态脆弱区,减少对生态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破坏少占用耕地,保护农田,沿线经过村镇②③C.③④D.①④的优势是().地理位置C.资源D.政策B.由材料可知,老挝位于湄公河沿岸,是典型的热带山地国家,气候湿热,全国故老挝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泰国的土地平原面积和水文条件优越,是东盟最错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桥隧比重大,可保障行车安全,可以减少对生态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破坏,).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海沟相伴而生的宏观地形有()山脉④岛弧②③C.③④D.①④.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正确;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据所学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
综合起来,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时夏威夷高压强盛B.②地沿岸洋流增温增湿地吹西北风D.③地气流比②地气流降温显著②地航行到①地,该船()B.沿途不可能遭遇海雾.若沿较短航线航行不受海冰影响D.航行中多受阴雨天气的影响.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此时出现极昼现象B.近年来海冰面积不断扩大.土耳其形成震群型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自然景观以热带雨林为主B.地形以平原为主.甲、乙两国均大量出口棉花D.乙国耕地资源较甲国丰富.关于乙国境内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多“V”形谷C.流速平缓D.有凌汛现象C.乍得湖流域南部水系较北部发达,其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C.地壳运动D.洋流性质.该学者认为博德莱洼地是湖泊盐分“排泄场”的依据是()②东北部季节性河流多④湖面水位季节变化大③④C.②③D.①④流失”主要通过().地下径流C.湖水蒸发D.居民用水16.B且降雪日数较少B.降水较少,且降雪日数较多.降水较多,且降雨日数较少D.降水较多,且降雨日数较多.长城站秋季的降雨日增多的年份,阿蒙森低压()B.中心气压较低,位置偏西D.中心气压较低,位置偏东.近年来,长城站总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其直接原因可能是(.科考期间,有关科考作业区说法正确的是()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D.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降低.本次科考作业的主要任务可能是测定().最大结冰面积C.海底地貌D.纬向植被分异日完成了历时79天的科学考察,可得出开始考察时间为月12日到9月22日,该地昼长夜短,9C22.马拉维()A.位于赤道以北,干湿季分明B.湖泊与东非大裂谷平行分布C.以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D.受冰川侵蚀.湿地面积广大23.与山西省相比,马拉维()A.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B.路网密,基础设施完善C.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D.休闲农业及旅游业发达【答案】22.B 23.A【解析】22.读图可知,图中纬度数值往南逐渐增大,为南纬,马维拉位于赤道以南,A错误;马拉维湖呈南北走向,与东非大裂谷平行分布,B正确;马拉维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C错误;受板块张裂形成,D错误。
专题19 世界地理一、单选题(2024·北京·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喀麦隆()A.地处东非高原,最高峰超过4000米B.沿岸主要受寒流影响,多海雾C.铁路途贯穿南北,与山脉平行D.禁猎区数量多,加强物种爱护2.2024年9月,连接喀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直连海底电缆全线贯穿。
该电缆由中喀两国企业合作修建,全长约6000千米。
为保证海底电缆平安运行,需重点防范()A.大西洋洋中脊地震 B.印度洋海啸C.环太平洋火山D.北冰洋浮冰【答案】1.D 2.A【解析】1.据图可知,喀麦隆位于非洲中西部,西临几内亚湾,不在东非高原上,故A错;沿岸不受寒流影响,沿岸为几内亚暖流,故B错;图中铁路并没有横贯南北,故C错,图中有多个禁猎区分布,主要为了加强物种爱护,故D正确。
故选D。
2.连接喀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直连海底电缆,通过大西洋中脊,该区域为板块的张裂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故A正确;不通过印度洋、太平洋和北冰洋,故BCD 错。
故选A。
二、综合题3.(2024·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变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1)图中所示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见下表,填表分析缘由。
永久性块状冰区域分布特征缘由在极点旁边地区分布①____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②____③____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改变特别敏感。
(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复原的缘由。
探讨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加,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3)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加或减弱),说明上述改变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
【答案】(1) 极点旁边地区温度更低。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水增温与大西洋之间通道较宽,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2)该群岛气温低,环境极端;生物数量、种类少,生长缓慢;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
高三世界地理总复习试题汇编(8)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注:有个别双项)读世界某地区某气象受害发生频次等值线图 (数字越大表示频次越大 ),回答 58-60 题。
58.该自然灾祸最可能是A .飓风B .台风C.风暴潮D.寒潮59.有关该自然灾祸的正确说法是A. .主要发生在冬天 B .是热带气旋激烈发展的一种形式C.主要由海底地震惹起的D.该灾祸中心天气是暴风暴雨60.有关图示地区的正确判断是A .是交流东亚和北非的航线C.冬天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读图回答 61— 62 题。
61.战争与天气、天气关系十分亲密,B .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区D .有世界有名渔场60 年月美国对越南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击,时间一般选择在A.7 月B.1月C..9 月D.3 月62.有关图示地区板块结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位于两大板块的消亡界限多断裂谷地B .位于两大板块的生长界限多褶皱山系C.位于三大板块的消亡界限多火山、地震 D .位于三大板块的生长界限多金属矿产读图,回答63-66 题。
63.九州一帕劳海岭A.位于亚欧板块上 B .位于印度洋板块上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限64.因板块挤压引起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A .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65.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 A .文莱66.马荣火山与九州一帕劳海岭的距离约 A .1400 千米以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散布表示图(单位:℃)D.④邻近B .越南C.菲律宾D.日本B. 1200 千米C.1000 千米 D. 800 千米,读图剖析回答67— 68 题。
67.对于图示地域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由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从沿海向内地气温年较差愈来愈大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由是地形以平原为主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大68.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此刻甲处邻近的原由是A .地处内地高原、山地,受大海影响小B .地处高纬度,日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C.地表缺乏植被覆盖 D .地表散布有大批沼泽二、读图综合题17.读下边的剖面图,剖析回答:(1)c是海,盐度低的主要原由是__(2)A(3)A 是 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山脉; B 是____天气; B 是 _________山脉。
高三世界地理总复习试题汇编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注:有个别双项)图6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4题。
1.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D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C.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2.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B 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3.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CA.资金来源充足B.石油资源丰富C.海洋运输便利D.科学技术先进4.根据世界钢铁市场形势,c、d所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应该DA.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人才提高产量B.从国外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提高质量C.分散布局、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D.缩小规模、从而适应世界市场形势需求下图为“各国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此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出C①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都在逐年下降②1980年至1995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③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④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仍比美国的水平高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6.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中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B①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 ②使用廉价、清洁燃料③加强管理、发展科技 ④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④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3中四个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BA .①岛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B .②岛地处板块张裂地带,地热资源丰富C .③岛所属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④岛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8.一艘运输船从①岛出发,经③岛到④岛,选择最近路线航行依次经过BA .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B .大西洋 地中海 红海 印度洋C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D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称为自然资源。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地理》真题练习含答案题组1 世界地理概况[2018北京文综卷]读图,回答第1题。
四个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1.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1.C 读图可知,甲大洲位于北半球,纬度为7°N—72°N,且有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则该大洲为北美洲;乙大洲位于北半球,纬度为36°N—71°N,无热带区域,且平原面积所占的比例接近60%,则该大洲为欧洲;丙大洲跨南北半球,但主要位于北半球,且有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则该大洲为亚洲;丁大洲跨南北半球,且分布于南北半球的纬度范围相当,则该大洲为非洲。
地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水平高,农业生产技术先进,选项A错误;欧洲高纬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港口封冻期短,选项B错误;亚洲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青藏高原)高四周低,东亚、东南亚、南亚是水稻主产区,选项C正确;非洲为高原大陆,是六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经济落后,工农业生产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选项D错误。
[2018江苏地理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3.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2.C 由“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知,这段话描述的区域全年气温较高,降水较多,位于热带,可判断所描述的区域应为斯里兰卡沿海平原,C对;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和帕米尔高原一样为高山气候,终年气温较低,草木茂盛的时间短,A、B错;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沙漠分布,气候、植被的季节变化明显,D错。
1.(1)墨西哥湾沿岸西半球(2)波斯湾沿岸日本、北美、西欧波斯湾沿岸经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到西欧和北美 (3)委内瑞拉俄罗斯2.(1)圣彼得堡休斯敦北京(2)接近科技发达地区.现代交通发达,空气洁净,环境优美(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为本,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3. (1)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和中纬度大陆内部(2)C地深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风和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B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少雨(3)位于安第斯山的东侧,为西风的背风坡;大陆面积狭窄,受寒流影响(4)①内陆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②绿洲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土地沙化;③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4.(1)①位于 20°--30°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属于干旱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②沿岸有寒流流经,气候干燥 (2)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量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A地位于落基山脉的雨影区(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山岭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4)12 22 20 5.(1)B 特点:降水总量丰富,冬季降水多于夏季成因:岛国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丰富;冬季B位于途经日本海海面的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夏季;对马暖流的影响(2)A地比C地气温年差较小、降水多(海洋性强)(3)水稻种植业美国巴西(阿根廷)6. (1)深居大陆内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 (2)外乌拉尔河 (3)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冲积平原);光照充足;均有便利的灌溉水源(4)③---④ (5)海运 D7.(1)终年炎热干燥当地纬度较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2)A B(3)苏伊士运河亚非两洲的分界;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印度洋与大西洋;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8.(1)同为温带季风气候从①—②—③大陆性越来越强(2)小麦、水稻(3)气旋(低气压)、反气旋(高压)(4)长江流域春旱、沙尘暴(5)AC、冷锋(6)偏南风9.(1)北海的温度、盐度均低于南海。
2008届高三世界地理总复习试题汇编(14)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注:有个别双项)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117—119题。
117.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B .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C .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D .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118.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A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B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C .一直向西飞行D .先向北,后向南飞行119.影响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条件是A .土壤肥沃B 。
雨热同期C .地形平坦D .灌溉水源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
MN 之间为陆地,M 地以西和N 地以东为海洋。
据此判断120~121题。
双项120.下列关于E 、F 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E 地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B .F 地有季风现象C .E 地终年炎热少雨D .F 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双项121.下列关于P 、Q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P 地有来自南方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B .因纬度相同,P 地与Q 地盐度没有差异C .Q 地因受洋流的影响,盐度低于P 地D .P 地的年平均水温低于Q 地 下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
读图回答122-123题。
双项12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A .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B .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C .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D .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双项123.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 .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B .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C .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D .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二、读图综合题31.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高三世界地理总复习试题1. 下图为世界两个地区图,分析图答有关问题。
⑴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原因分别是甲 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a河流属于(外、内)流河,d河流的名称是。
⑶分析两地农业发展中,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城市①—②与城市③—④相比,实际直线距离较长的是。
⑸乙地的石油输出到北美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有关该地区由于石油泄露引发的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造成水体富营养化B.引起水体放射性污染C.引起水体盐度异常升高D.造成附近水域永生生物大最死亡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概括图中半岛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⑵A、B、C三处盐度最高的是_________,盐度最低的是______⑶图中运河名称是________,其地理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东亚地区略图及该区“5月某日等压线图(单位hpa),”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③地气候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A地区和B半岛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气压分布状况看,该区A、B的天气系统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我国境内雨区位于___________地区,受天气系统的影响,华北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C、BD二线附近,可能出现锋面系统的是________,并可判断是______(冷、暖)锋。
(6)日本、韩国东南沿海此时吹______________风。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
2002年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30美元,该指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
结合下图,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简述北沿海岸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
2005年7月底,印度孟买地区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大的降水工程,死亡人数突破1000人。
灾民达2000多万。
经济损失达lO0亿美元。
孟买市1/3地区已完全瘫痪。
(1)图中字母代表孟买的是_______,该市所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农作物)分布区。
评价印度发展这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孟买的交通压力、通讯、社会服务和贫民窟激增等严重问题,是其难以经受暴雨考验的重要原因,针对由暴雨而引发的城市病,谈谈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中国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半岛,其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B为海峡,它对于东亚来说,其重要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___(3)该地区区域性一体化组织是 ___________ _ ,该一体化组织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地区近2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能吸引大量外国资本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某地区图,回答:(1)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成因上看,甲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3)A城市有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景观。
(4)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该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农业为主,并发展了先进的科技。
对此,我国______________地区需借鉴这里的经验。
8.读图,并阅读相关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以色列面积1.49万平方千米,50%以上的领土为沙漠。
盐碱地面积广大,农业以种植业尤为发达。
该国有一种智能节水压力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溉同时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整个过程由计算机控制。
(1)写出图中A海区较突出的地理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世纪70年代,在B河兴建了一座著名的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