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4
中考历史复习系列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秦朝的统一的秦国发展而来,但是秦朝已经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而秦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①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货币:把圆形方孔铜钱作为全国统一流通的货币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行郡县制,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方法技巧】 秦始皇的主要功绩可概括为:中央集权制,三公郡县立;圆形方孔铜钱,小篆规范字。
3.秦朝的疆域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经过影响项羽政。
大一统的汉朝天下帝国宏。
张謇出使西域5.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由东往西政权分立1.三国鼎立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曹操大败,此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末年人。
【温馨提示】曹操在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中经历了不同的结局: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赤壁之战中以多负少。
原因:官渡之战中曹操采取了正确的计谋,偷袭了袁绍的粮草,导致袁绍军心动摇。
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自大,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而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火攻曹军。
2.西晋的兴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西晋,280年,西晋统一了全国。
不久,爆发了“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16年,西晋短命而亡。
3.淝水之战朝”。
相关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江南地区的开发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非创新。
【方法技巧】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可以概括为:学汉语,禁胡服,改姓氏,通婚姻,学汉制,学汉礼。
命题点一 秦汉大一统1.(2015·安徽)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____,教授儒家经典。
2.(2014·安徽)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
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 )A .孝文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康熙帝央盛时期争3.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易错清单1. 秦始皇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他们在相同的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容易引起混淆,2.(续表)3.4. 汉武帝思想文化知识辨析(1)汉武帝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而非大学。
(2)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张骞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
西域,指今新疆和更西的地方,而非西藏;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不是汉武帝。
名师点拨1. 评价秦始皇(1)功: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2)过:他又是一位暴君。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 丝绸之路(1)概念: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横穿欧亚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
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
(2)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中西方人员物品往来的渠道,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3)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价值和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第2课时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考点聚焦考点1 秦统一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1.秦统一六国(1)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2)过程:灭六国,完成统一,于公元前____221____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考点2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1. 原因:秦的暴政:徭役繁重、刑法严酷、赋税沉重。
2. 经过(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2)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公元前___207_____年,项羽率军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刘邦率军入咸阳灭秦。
3.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
考点3 汉武帝的大一统2.丝绸之路的开辟(1)开辟: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对当今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有重大的作用。
考点5 三国鼎立的形成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简表3.三国时与台湾的交往: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___夷洲_____(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考点6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西晋统一:___280_____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1.原因: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意图一举灭亡东晋,统一南北。
2.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特别提示我国古代四大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考点5】★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秦兼并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②在中央设立丞相(协助皇帝掌管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
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
此后历代王朝都沿用这种制度。
(政治上这三项措施就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上:①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②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焚书坑儒”。
危害:钳制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统越族开灵渠。
3、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重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他也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巨大的灾难。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战争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②秦的统一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③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考点6】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2、内容: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统一铸钱(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促进经济发展;③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④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民族联系,拓展疆域,开通丝绸之路;⑤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考点梳理【单元结构综述】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基础知识识记】统一国家的建立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中国。
他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实行“焚书坑儒”,北筑万里长城,南修筑灵渠,开发边疆,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西汉初年,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景之治”。
到汉武帝时,出现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最强盛时期。
汉武帝时,著名外交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方陆路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208年,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之后不久,曹魏、蜀汉、孙吴先后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分裂局面结束,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
317年,东晋建立。
到439年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把都城迁至洛阳,并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该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各民族间的融合,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能力情感价值】⑴把握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巩固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成就显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⑵通过对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初步学会结合史实用辩证的观点进行理性分析,培养科学的历史人物评价观。
⑶把握两汉时期的外交成就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及东汉与欧洲往来史实,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关于与他国交流合作的友善国度,对世界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史(2)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2)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1)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2)知道张骞通西域的史实。
(3)知道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4)知道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的开发。
2、理解层次:(1)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3、运用层次:(1)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探讨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评价秦始皇,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考点导学]1、陈胜吴广起义。
为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成语“揭竿而起”由此得来)2、张骞通西域。
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汉武帝召募,于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
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了解了西域各国风情和他们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从此,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3、丝绸之路在中外中的作用。
丝绸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至今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七上P83丝绸之路4、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探讨秦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用10年的时间陆续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全国。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
为以后中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长期割据混战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他北击匈奴,开发南疆,扩大了疆域。
同时,他又是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耗费民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制定了严刑酷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综上所述,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但仍不失为千古一帝。
6、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实行抑商政策;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在思想上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兴办太学。
他统治时期,西汉达到鼎盛时期。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p57秦始皇、七上P68汉武帝、p105三国鼎立形势图7、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8、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东汉末,北民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西晋时期,黄河流域中原一带的汉人为避战乱和灾荒,展转南迁来到闽西。
他们与闽西的闽越族长期相处,并在融合中将闽越族汉化,繁衍成当今居住在长汀、武平、上杭、连城、永定等地的客家人,他们属于汉族的一支。
9、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为顺应历史潮流,孝文帝主动采取改革措施。
一是迁都洛阳,以便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二是实行汉化政策,要求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学习汉礼。
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直击中考]一、选择题(2010·山东聊城)3.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缘于()B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2010·浙江东阳)12.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的正式通车,为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我国古代(朝代)在这一带开凿人工运河,成为后世沟通南北的水路通道()BA.汉 B.秦 C.唐 D.元(2010·浙江丽水)10.“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A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2010·广东东莞)5.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
秦王最后“扫”的是()C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2010·湖南岳阳)3.观察秦朝疆域图(见右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请你判断秦朝疆域最西到达今天我国哪个省或自治区?()D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2010·江苏泰州)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首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2010·广东汕头)2.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
右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B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2010·福建龙岩2)2.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C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唐朝(2010·山东莱芜)2.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A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010·福建莆田)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D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010·广东深圳)12.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皇帝是()CA.夏禹 B.汉武帝 C.秦始皇 D.唐太宗(2010·湖北黄石)17.秦朝御史大夫分管的是()CA.行政 B.军事 C.监察 D.县令任命(2010·江苏扬州)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货币是()CA B C D (2010·山东菏泽)2.山东泰山、峄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C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2010·广东梅州)3.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
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不具进步意义的是()D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C.修筑万里长城 D.焚书坑儒(2010·湖南娄底)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下列史实与其不符的是()BA.推行郡县制 B.罢黜百家 C.修筑长城 D.统一文字(2010·江苏南京)3.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DA.突厥B.女真 C.契丹 D.匈奴(2010·山东潍坊)2.观察右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A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10·山东滨州)3.《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一项措施是()B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010·湖北黄石)18.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汉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B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司马相如(2010·山东泰安)4.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萃萃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汉武帝时,学生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2010·四川成都)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AA.王国问题 B.货币不统一的问题 C.社会贫困的问题 D.思想混乱的问题(2010·四川宜宾)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右图反映的是()BA.秦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C.唐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D.清朝对今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2010·山东威海)3.2010年5月l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
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C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出塞(2010·福建龙岩)1.汉朝时,派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B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大秦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2010·湖北十堰)21.今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疆的建设和发展步伐。
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设置官员管辖新疆,其最高军政长官名称为()A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 C.北庭都护 D.伊利将军(2010·山东济宁)11.右图是当代史学研究者对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评价。
你认为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一“主轴”的起点应该是()BA.西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C.西汉的成都 D.西汉的河西走廊(2010·新疆乌鲁木齐)1.细君和解忧公主的故事在新疆广为流传。
下列史实与她们有关的是()C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 C.乌孙与汉朝联姻 D.回鹘与唐朝和亲(2010·广东湛江)22.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2010·江苏盐城)3.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重要商路,对开通此商路功劳巨大的是()BA.董仲舒 B.张骞 C.玄奘 D.鉴真(2010·福建宁德)3.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
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BA.咸阳 B.长安 C.大都 D.京师(2010·湖南永州)5.下图中是某历史短剧的台词片段,从台词的对白中判断出小华、小明他们正在排练()A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 D.玄奘印度取经(2010·安徽)2.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