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喷系统标定介绍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21
汽车电喷教学知识点总结一、电喷系统概述1. 电喷系统的基本原理电喷系统是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发动机喷油量和喷油时间的燃油供给系统。
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监控和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以获得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2. 电喷系统的组成电喷系统包括燃油泵、油箱、油管、喷油器、进气道、节气门、进气气流传感器、氧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部分。
3. 电喷系统的优点电喷系统相比传统的化油器系统具有精准控制、响应速度快、省油环保等优点,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
4. 电喷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喷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未来的电喷系统可能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二、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1. 电喷系统的传统工作原理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情况等参数,然后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以满足发动机的工作需求。
2. 电喷系统的工作流程电喷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传感器采集、控制单元计算、喷油器喷油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协调作用,实现对发动机的精准供油。
3. 电喷系统的工作模式电喷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冷启动、暖机运行和高速行驶等多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有特定的喷油策略和调节参数。
4. 电喷系统的故障诊断原理电喷系统的故障诊断是通过故障码、数据流等方式来检测和分析系统的异常,从而准确找出问题并进行维修。
三、电喷系统的传感器1. 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是用来测量发动机进气压力的传感器,通过这个数值可以决定喷油策略和点火时机。
2. 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测量发动机进气温度的传感器,通过这个数值可以决定喷油策略和点火时机。
3.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用来测量节气门开度的传感器,通过这个数值可以决定喷油策略和点火时机。
4. 曲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用来测量曲轴的转速和位置,通过这个数值可以确定点火时机和喷油策略。
5. 氧传感器氧传感器是用来测量废气中氧气含量的传感器,通过这个数值可以判断发动机的燃烧质量,从而调整喷油策略。
电控发动机ECU标定系统摘要: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起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许多国家都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这使得世界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
基于 CAN 总线通讯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标定系统。
标定系统包括标定系统软件、通信模块、待标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和被测发动机,采用多主结构 CAN-bus 数据通信方式。
实现了上位机的标定表格设计,表格数据的整理,标准协议与自定义协议的转换接口的设计,基于协议的数据传输、在线烧录、采集、控制与诊断等功能。
关键词:电控发动机;标定;电子控制为了实现对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有效和良好的控制,必须对发动机电控单元进行匹配标定以确定各控制参数。
根据发动机不同的工作状态,对发动机基本点火提前角和喷射脉宽等进行MAP标定,向电控单元发出控制命令,按照在线修改的控制策略和一控制数据实施控制,是发动机电控系统中最高层控制软件。
某一型号发动机 ECU 内部有固定的控制算法和数千个可调的自由参数,对于不同的车型这些参数都需要通过发动机匹配标定进行优化,使得整车达到各种排放与驾驶性能指标。
依靠标定系统可以测量 ECU 内部的 MAP 以及动态实时数据,调整、优化和确定电控系统的运行参数、控制参数和各控制数学模型,来对ECU 中的参数进行全局优化,并最终确定这些参数的最佳值。
一、发动机标定的概念标定是根据发动机及整车的各项性能要求,如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等,调整、优化和确定电控系统软件的运行参数(发动机转速、冷却水温)、控制参数(喷油脉宽、喷油提前角、点火提前角、EGR阀开度等)和各控制数学模型的整个过程。
一个制成的电控系统在匹配任何一种形式的发动机时,其软件中的控制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及硬件模式基本确定,能不能使匹配的发动机在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诸方面发挥最佳水平,将取决于能否获得软件中的最佳标定参数。
这一取得最佳标定参数的过程,就是匹配标定上作的主要任务,称之为标定。
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采用电喷技术降低油耗和排气污染已势在必行,特别是对于现代摩托车而言,电喷技术的应用可以同时兼顾降低摩托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改善发动机运行的经济型、提高摩托车使用性能这3项目标。
在电控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模式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发动机是否发挥出最好的综合性能,取决于电控系统与发动机的优化匹配标定。
1 电喷发动机标定平台面对电控系统功能不断增强而开发周期却不断缩短的要求,采用传统ECU开发流程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现代电喷系统ECU的“V”型开发流程通过计算机辅助工具,支持从需求定义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
“V”型开发流程符合国际汽车行业标准(ASAM/ASAP),构成了统一的从开发、测试到标定的一体化方案。
在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不同研发阶段,研究内容存在差异。
这就需要一个功能完善的电喷开发平台及开发系统来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现在,电喷系统的有关硬件生成和软件控制策略已日趋成熟。
本文主要介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匹配标定技术以及基于PC机的开放式摩托车电喷系统开发平台。
利用电喷汽油机开发系统,可以完成摩托车发动机电喷系统的参数标定以及实验匹配工作。
通过对电喷汽油机进行喷油特性、点火特性、怠速稳定性以及瞬态过渡工况下各参数的综合试验,获取电喷系统在试验中的最佳控制数据,从而使该控制系统精确控制下的汽油机在动力性、经济陛以及排放特性等方面均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电喷发动机的匹配标定是电控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
2 标定内容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匹配标定技术要点包括样机性能标定、发动机台架性能匹配及整车性能匹配与标定3个方面,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内容:1)摩托车发动机原始基准值采集与计算;2)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及性能优化匹配标定;3)摩托车整车匹配及性能优化标定。
发动机的台架匹配标定试验是整个匹配标定工作中基础性的一步,是获取电喷系统各控制参数的基本手段。
特别是发动机稳态控制参数、稳态修正曲线等参数主要靠台架的标定试验来确定。
第9章发动机标定技术介绍9.1 绪论9.1.1标定的必要性电控柴油机为了满足工程目标,在满足严格排放的前提下,获得有竞争力的燃油经济性指标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电控软件中所有的变量都是可调的,将所有变量赋予优化值的过程称之为标定。
可以通过标定最大限度地发挥柴油机潜力,达到追求的工程目标。
因为赋予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标定很差的发动机性能甚至会比机械泵发动机还差。
相对汽油机的标定,柴油机的标定难度更高更具挑战性。
柴油机的压燃式燃烧,与喷油器、增压器、气道以及配气机构等参数息息相关,而标定只能控制燃油喷射,标定工作是柴油机性能和排放开发的重点工作内容。
柴油机的标定必须与燃烧系统开发同步进行。
9.1.2标定的基本概念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标定工作是电控发动机应用开发的一个重要阶段。
研发人员之所以要对电控系统进行标定,其原因在于发动机电控工作过程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1)发动机电控系统需要实现众多的控制项目,如控制起动、怠速、调速等运行工况;(2)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要使发动机的潜力充分发挥,使功率、油耗、排放和汽车操纵性等多方面的性能达到综合最佳的状态;(3)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因素众多、变动范围大,如发动机的负荷与转速、冷却液的温度、进气温度、燃油温度、机油温度、增压压力等,电控系统对所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4)发动机电控系统必须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变化,如季节变化以及海拔高度的变化等等。
从控制技术的角度来看,发动机是一个动态、多变量、高度非线性、具有响应滞后的时变系统,其工作过程包含十分复杂的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等过程。
正是由于发动机系统严重的非线性等原因,一方面,采用经典的线性控制理论来控制参数优化值的方法已不可能。
另一方面,通过实时计算求得的控制参数值的方法,在目前的硬件技术上也是根本不可能满足的,所以在开发电控发动机时,只能先通过大量的试验,把所获得的各种工况下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性能等试验数据,按照一定的优化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要求,采取适当的优化方法,最终获得的控制参数和各种修正参数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等因素变化的规律,并采用三维图、二维曲线等方式,把按照这种规律变化的控制参数值存贮在电控单元中,即所谓的MAP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