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资料—2010年真题答案4
- 格式:pdf
- 大小:241.67 KB
- 文档页数:2
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美育正确答案: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美化其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道德与智慧水平的教育。
美育一般通过审美活动进行,即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鉴赏,发展审美能力,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即以具体、鲜明的形象感染、教育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美育活动过程中具有愉悦性,可寓教于乐,使人赏心悦目,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美育以科学的审美观为指导,继承历史上有审美价值的财富并加以创造,可以丰富人类文化艺术宝库;能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因材施教正确答案: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教育原则之一,也是德育原则之一。
德育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找到能适合学生特点、开启学生心灵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3.学习策略正确答案: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
麦基奇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策略主要有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程序性等特征。
主要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等。
4.最近发展区正确答案: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或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考研书目】东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考书目
注:东北师范大学不举办专业课考前辅导班,不指定专业课参考书目。
给出老师建议的书单:
《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 徐子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珣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古代汉语》 王力 中华书局 1999年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毕继万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现代汉语》(上下册,增四)黄伯荣、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汉语国际教育真题)汉语基础壹、汉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为基础方言。
2.()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3.汉语富于音乐美的主要原因是()。
4.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语法上的突出特点是()。
5.汉语共有()个主要方言。
6.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是闽方言和 ( ).7.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
8.按照结构er属于普通话中的()韵母。
9.普通话声母g、k、h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
10.部位是根据语音的( )分别出来的。
11.普通话上声调的调值是()。
12.现代汉语普通话有()个声母(不含零声母)。
13.普通话有()个韵母。
14. ( )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合系统。
15.汉字属于()文字。
16.历史上,汉字蹭被邻国日本、韩国、朝鲜、()借去记录他们本民族的语言。
17.由笔画组成的具有配汉字的构字单位叫()。
18.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入()个字。
19.语言中能狗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20.多音节单纯词包括()、叠音词、音译词和拟声词。
21.合成词有复合式。
()和叠加式三种形式。
22.词语的附属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和()色彩。
23.词汇由基本词汇和()组成。
24.汉语划分此类的主要依据是()。
25.“不是他就是你。
”属于()关系复句。
26.“尽管”在复句中表示的是()关系。
27.单句、复句是根据()给句子分的类。
28.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根据()给句子分的类。
29.双音节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
30.歇后语“下雨天出太阳___假晴(卿)运用了()修辞方式。
二、判断题(共20分)1.单纯词都是单音节的。
2.语素是最小的音译结合体。
3.汉语一共有包括轻声子啊内的5个声调。
4.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阿谀、日语、阿拉伯语。
5.汉字在日常书写中一般采用辅助性字体_______楷书。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题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___________和金文。
2.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的第二位儒家大师是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六经”指的是《诗》、《书》、《礼》、《乐》、《______》、《春秋》。
4.__________就是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因此称为“藏传佛教”。
5.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叫__________。
6.汉代的学校分官学和私学两类,其中以__________最为发达。
7.国子监在明代已经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机构。
在国子监学习的人叫做“__________”。
8.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叫__________。
9.我国史书按照运用的体裁来划分可以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和__________。
10.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是由明成祖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撰,有二千多人参加工作,最后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完成的《__________》。
11.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藏书的历史,根据藏书的主人的不同,可以分为官藏和__________。
12.中国传统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__________。
13.“六十甲子”的说法中“甲”是天干,“子”是__________。
14.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即__________、闻、问、切。
15.“四大发明”中给航海事业带来划时代影响的是__________。
16.中国的园林按其所属和分布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多颁布于北方,而私家园林主要颁布在南方。
17.词按照写作内容和表现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婉约派。
18.晚唐时的“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__________。
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试真题第一篇: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试真题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原理部分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美育2、因材施教二、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10分)1.简述教育的基本职能。
三、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并就我国在贯彻教育方针时出现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试论述基础教育的奠基性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教育心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学习策略2、最近发展区二、论述题、(10分)1、试论述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中国教育史部分一、简述《学记》在教学论上的贡献。
(10分)二、试论述1922年壬戌学制的改革。
(20分)外国教育史部分一、简答题。
(10分)1.简述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基本内容。
第二篇:2014教育综合真题2014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6分,共30分)1、语文2、副板书3、助读系统4、发展性评价5、理解性阅读二、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语文活动课程的特点有哪些?2、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有哪些?3、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有哪些?4、作文讲评的要求有哪些?三、论述题。
(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试论述语文阅读障碍的排除策略。
a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优势与不足。
3、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识字与写字单列为一个独立的版块,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4、试论述语文教学以言语训练为中心的必要性以及实现途径。
第三篇: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京师同文馆2、生活教育3、贝尔兰卡特制4、知识表征5、自我提高驱动力6、恩物二、简答题4道,每题10分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3、课程的多样性4、启发性教学原则三、论述题4道,每题20分1、试论孔子思想2、教育学原理的德育: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述评韦纳的动机理论4、材料:教育无目的论。
育明教育-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辅导班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梁老师整理奉献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基础壹、汉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
2.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_________大方言区。
3.现代汉语方言中,客家方言的代表话是__________。
4.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是没有_________,音占优势,有声调。
5.音色又叫_________。
6.舌面、后、高、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
7.交谈时自然感动的语音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8.现代汉语普通话有____________个辅音声母。
9.普通话两个上声紧相连时,前一个调值变成___________。
10.古代汉语中有四个调类,它们是平、上、去___________。
11.汉字是__________体系的文字。
12.一般认为,现代汉字有象形,________和形声四种造字法。
13.在汉字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字体是_____________隶,它是从古文字的转折点。
14.汉字标准化药求对汉字进行四定,既定量,定型__________。
15.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_________的总称。
16.词按照构成的语素数量可以分为单纯词和___________两大类。
17.附加式合成词根据__________的位置可以分为附加式和后加式。
18.熟语包括成语、________和歇后语。
19.词汇的发展演变包括新词的产生,___________和词义的演变。
20.“”、“布谷鸟”等次要中的附属义是__________色彩。
21.“烫,”“凉”“冷”“热”四个词的共同义素是_________。
22.“收获”词义的演变途径是__________。
23.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_七上八下”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式来表达语义。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代码: 445 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适用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
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代使用的行书和楷书。
2.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一个夸张的描写,其实南朝的寺庙没有那么多。
3.在孔子提出“杀身成仁”的基础上,荀子提出了“舍生取义”,使儒家所主张的道德观更加完备。
4.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是最为突出的。
5.所谓“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是在泰山祭天,在嵩山祭地的。
6. 书院类似现在的私立大学,教育书院的出现和兴起是在宋代初年。
7.《幼学琼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8. 我国著名的编年体史书,以《春秋》为起始,以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
9.《史记》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也是一部传记文学总集,《苏武传》就是其中的名篇。
10.日本向中国派遣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是从隋朝开始的。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1.四书包括()。
A.《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论语》《春秋》《大学》《孟子》C.《论语》《诗经》《大学》《中庸》 D.《易经》《礼记》《孟子》《春秋》2.“城池”是指古代的()。
A.池塘 B.城市C.城墙 D.城门3.()发明的“麻沸散”,具有全身麻醉的作用,用以外科手术。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扁鹊 D.华佗4.我国自古以()为贵。
A.黄色和红色 B.黄色和绿色 C.红色和蓝色 D.黑色和黄色共 3 页,第1页。
2014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1美育(10东北)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2因材施教(10东北10中山)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的发展。
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简答:教育的社会功能:(12南京14北师14西南)(1)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2)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论述:针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及其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1)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一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者;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育人道路。
二、中国教育史1.简答《学记》对教学论的贡献(10南京)《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关于教育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关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关于学制与教育管理,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相长【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学不断进步】;尊师重道【提出师严而道尊,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豫时孙摩【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孙是循序渐进原则,摩是学习观摩原则】启发诱导【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靠的是阴道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和启发引导,不是强迫和压制的。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
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
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
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
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
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
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
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东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考书目为:《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一、二册)王力,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徐子亮,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毕继万,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先综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建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