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写景作文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792.00 KB
- 文档页数:12
写景作文指导公开课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公开课教案》
嘿,咱今儿就来讲讲这写景作文咋整。
就说有一次我去爬山,那山可真是高啊!我一路往上爬,那沿途的景色真是绝了。
路边的小草绿油油的,好像每一棵都在跟我打招呼呢,说:“快来呀,快来感受我的活力呀!”还有那些野花,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就那么肆意地开着,可美啦!我就一边走一边看,心里那叫一个舒畅。
往上爬着爬着,树木越来越多啦,粗粗的树干,茂密的枝叶,就像是一把把大伞给我遮阳呢。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束束光,就跟舞台上的灯光似的。
再往上,居然还能听到小鸟在唱歌呢,叽叽喳喳的,可欢快了。
听着它们的歌声,我感觉自己都要飞起来啦。
到了山顶,哇塞,那景色简直让我呆住了。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
云朵飘在半山腰,就像是给山系了一条白色的腰带。
我就那么站在那里,看着这一切,感觉自己都融入到这美景里了。
所以啊,写景的时候,咱得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都给写出来,这样才能让别人也感受到那景色的美呀。
这就是我这次公开课教案的重点啦,希望大家以后写景都能写出像我爬山看到的那么美的景色来哟!哈哈!
咋样,我说得够明白吧,这就是我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受,大家可得好好领会呀!。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概念和意义。
2. 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写景作文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景物。
2. 教会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景物。
四、教学难点:1. 如何使景物描写具有生动感和画面感。
2. 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词汇表达景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见到的美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写景作文的目的和价值。
3. 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观察、描述、表达等方面。
4. 分析优秀写景作文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构成要素。
5. 进行景物描写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6.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探讨如何改进作文。
7. 总结本次课程,布置课后写作任务。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写景作文。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和表达技巧,生动地描绘出景物。
3. 学生能够通过评价同伴的作文,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七、教学资源:1. 优秀写景作文选集2. 写作技巧指导手册3. 景物描写练习素材4. 作文评价标准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使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特点和要求。
2.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掌握写景作文的技巧。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九、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培养观察能力。
2. 第二步:讲解景物作文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
3. 第三步:教授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等。
写景作文指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景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概念与意义2. 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a. 观察与描述b. 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c. 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3. 优秀写景作文案例分析4. 学生实践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要点的掌握,学生实践练习。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以及运用情感因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写作技巧及优秀案例。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写景作文。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写景作文实践练习。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改,教师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写景作文的概念、写作技巧、优秀案例等内容。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教学内容和实践练习。
3. 教师准备一批优秀写景作文,用于案例分析和学生评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幅画,从而引出写景作文的主题。
2. 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与意义:教师简要介绍写景作文的定义,强调写景作文在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方面的作用。
3. 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教师分步骤讲解观察与描述、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等写作技巧。
4. 分析优秀写景作文案例:教师展示一批优秀写景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优点。
5. 学生实践练习:教师布置一道写景作文题目,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将所学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6. 学生互评与教师指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写景作文。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写景作文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优秀写景作文案例分析。
5. 实战演练:编写自己的写景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景物,使作文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景作文的意义、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写景作文,让学生体会和领悟其中的表达技巧。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通过编写自己的写景作文,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2. 讲解:讲解写景作文的意义、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写景作文,让学生体会和领悟其中的表达技巧。
4. 实战演练:让学生编写自己的写景作文。
5. 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借鉴和提高。
6. 总结: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写景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写景作文的兴趣和热情。
2. 作文质量:评估学生编写的长篇写景作文,关注其对景物描写的能力,包括观察角度、细节描绘、情感表达等方面。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写景作文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讲解: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解内容,评估学生对写景作文技巧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改进讲解方式,使之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 案例分析:反思所选优秀写景作文案例的适用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帮助他们领悟表达技巧。
一、写景作文指导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描绘景物。
4.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3. 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4. 优秀写景作文案例分析5. 学生写作实践和点评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描绘景物。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描绘出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景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文字描绘这些景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简要介绍写景作文的定义、作用以及写作要求。
3. 教授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眼看、耳听、心感的方式去观察景物,捕捉景物的特点。
4. 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如何选材、构思、描绘景物,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优秀写景作文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写景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和技巧。
7. 学生作品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案设计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能力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
3. 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描绘景物的能力。
4. 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示范法:教师展示优秀写景作文,进行分析讲解。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点评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写景作文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景物。
四、教学难点1. 如何使景物描写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恰当的词语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实际的景物来提高写作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教学环节一】:讲解写景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1. 引入话题:讨论写景作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2. 讲解写景作文的特点和要求。
3. 强调写景作文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积极作用。
【教学环节二】:介绍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 讲解如何观察和发现景物中的美。
2. 教授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景物。
3. 介绍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恰当的词语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教学环节三】:分析写景作文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1. 分析常见的写景作文问题,如景物描写不具体、缺乏层次感等。
2. 教授修改方法,如增加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等。
【教学环节四】:分组讨论和分享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讨论。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辅导和建议。
2. 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如写一篇景物描写的作文。
3. 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景。
六、教学环节六:案例分析与模仿练习1. 选取一些优秀的写景作文案例,进行分析。
2. 引导学生学习案例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尝试运用学到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
七、教学环节七:作文互评与修改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第一章:写景作文概述1.1 写景作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即通过文字描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1.2 写景作文的重要性解释写景作文对于提高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1.3 写景作文的基本要求介绍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观察与体验2.1 观察的方法教授学生观察景物的具体方法,如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由整体到局部等。
2.2 体验的重要性强调学生亲身体验景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
2.3 观察与体验的结合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与自己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感。
第三章:描绘与表现3.1 景物描绘的基本技巧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来表现景物的外貌、氛围和特点。
3.2 运用感官描写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来描绘景物,增强作文的感官体验。
3.3 情感与思想的融入指导学生如何在描绘景物的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作文更具深度和内涵。
第四章:结构与表达4.1 写景作文的结构安排讲解写景作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合理组织材料。
4.2 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教授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来表达景物的美丽和独特。
4.3 作文的修改与润色强调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修改和润色,提高作文质量。
第五章:实例分析与练习5.1 优秀写景作文实例分析提供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分析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从中学习。
5.2 学生写景作文练习布置一项学生写景作文的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5.3 作文互评与修改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评,相互提供修改意见和建议,以提高作文水平。
第六章:写景作文的开头与结尾6.1 开头的设计指导学生如何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6.2 结尾的收束教授学生如何用结尾来收束全文,使文章的结构完整,给人以回味。
6.3 开头与结尾的呼应强调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呼应关系,使文章显得紧凑和有条理。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它通过文字描绘自然景观、城市风貌或者特定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作者所见所感。
要指导学生写好写景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观察与感受:鼓励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实地观察,注意细节,如色彩、形状、光影、气味等。
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景物“活”起来,具有情感色彩。
2. 构思与布局:指导学生在写作前先构思文章的结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如四季变化)、空间顺序(如远近高低)或者情感变化来组织材料。
文章的开头可以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中间部分详细描写,结尾处可以留下一些思考或者感慨。
3. 语言与修辞:强调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可以用“阳光像金色的细沙洒在大地上”来形容阳光的明媚。
同时,注意词语的准确运用,避免堆砌形容词,造成语言的冗余。
4. 细节与重点:指导学生在描写时抓住景物的特点,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地突出重点。
可以通过对比、细节放大等手法,使某些特定的景物更加鲜明。
5. 情感与主题:鼓励学生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文章不仅仅是对外在景物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抒发。
文章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
6. 修改与润色:初稿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反复修改,注意语句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彼此提高。
通过这些指导,学生可以逐步提高写景作文的能力,学会如何用文字捕捉和表达美丽的瞬间。
写景作文指导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
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
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为此,一要注意时间、季节的变化。
二要注意地理位置和东西南北中的差异。
三要注意景物随着时间、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二、安排好顺序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三、注意过渡自然景色是分不开的。
一种景色到另一种景色需要过渡。
用几句话过渡一下,能使人感到景色的转换,文章的过度自然。
四、注意前后照应写景的作文,要注意前后内容的照应。
这样能使文章浑然一体。
结合同学们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山”这一段写的是山峰的“奇”、“秀”、“险”。
“水”这一段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
两段文字互相照应,形成了一幅完整优美的山水画。
五、细致描写生动描绘要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可按照顺序描写其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这些特征。
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口去尝,用手去摸。
调动“五官”,多角度去绘景状物。
这样笔下的景物就会“活”起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会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六、写景的主题写景的主题多种多样:主题可以是赞美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主题可以是对自己游览过的景点的描述;主题可以是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主题也可以是对往昔逝去时光的怀念;主题还可以是借助具体的景点表达一种特定的主题:思乡、游子之情等……如《长城》这篇写景文,主题就是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写景作文是作文的一种类型,通常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景象和环境来表达情感、主题或观点。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第一章:认识写景作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定义:写景作文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作文。
2. 写景作文的特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
2. 讲解: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3. 示范:教师示范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
4. 练习:学生练习写景作文。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2. 写一篇写景作文,要求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第二章:观察和描绘景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方法:顺序观察、比较观察、细致观察。
2. 描绘景物的方法:形容词、副词、比喻、拟人。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绘景物的方法。
2. 练习法:学生进行观察和描绘景物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
2. 讲解: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绘景物的方法。
3. 练习:学生进行观察和描绘景物的练习。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2. 写一篇写景作文,要求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第三章: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2.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练习法:学生进行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的练习。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第一章:认识写景作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定义:写景作文是一种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的作文形式。
2. 写景作文的特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写景作文的理解。
2. 讲解写景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3. 举例分析一些优秀的写景作文。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并用词语或句子描述出来。
2.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并写一篇写景作文。
2. 要求作文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第二章:观察和描绘景物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描绘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2. 描绘景物的方法: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进行描绘。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2. 讲解描绘景物的方法: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进行描绘。
3. 举例分析一些优秀的描绘景物的句子或段落。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并用词语或句子描绘出来。
2.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并写一篇描绘景物的作文。
2. 要求作文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第三章:运用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景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作文更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作文更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写景的作文指导技巧1、设问开篇法提示:设问是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
以这种方式做文章的开篇,叫做设问开篇法。
使用这种方法能启发人的思考,鲜明人物的思想活动。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这种方法,是自问自答,是无疑而问的。
2、有问不答,不是设问。
例文:我爱露珠春天,万物萌生。
你喜欢什么呢?时妩媚多姿的花朵,时纤细小巧的青草,是轻盈如纱的白云,还是活泼可爱的紫燕?这一切,自然都有迷人之处,然而我最喜欢的是那小小的露珠!走向大自然你心里烦恼吗?你身体疲倦吗?走向大自然吧!让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洗去你的烦恼,驱走你的疲倦。
2、对比开篇法提示:把两个同类的景物放在一起,去进行一褒一贬或一扬一抑,而构成对比。
使用这种方法作为文章的开篇,叫做对比开篇法。
使用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要明确的表现出赞扬什么。
2、对比的范围要因人、因事、因景而异。
3、对比开篇只在开篇局部进行。
4、对比多用转折句式,要委婉自然。
例文:初春的夕阳人们都喜爱观赏朝阳,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候的壮观景象。
许多中外名人都热情地歌颂过日出,海涅就曾记述过在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也作过精湛的描绘。
但古往今来,人们对落日的观赏,描绘、吟咏却比较少。
虽然古人也曾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但是总写得有些萧瑟之感。
3、写景抒情开篇法提示:文章以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作文开篇,以情感人,可以激起读者在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抒情要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与文章的情景吻合。
3、拟人、比喻、反复修辞皆可作为抒情的手段,可以在开篇中恰当运用。
例文:冬夜冬天的夜晚,大街显得冷清而美丽。
一排排的路灯,像一串串耀眼的珍珠项链;白垲垲的雪地在路灯下闪闪发亮,散发出柔和的光。
山是高大的,看着高大的山、高大的树,你会知道天空有多高;听着树叶宏亮的声音、鸟儿清脆的声音,你会知道云朵有多高;感受着树缝中的阳光,你会知道太阳有多高——全都在山顶,在树梢。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学生学习作文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写景作文的教学指导。
一、培养学生观察力观察是写景作文的基础,学生需要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去公园、花园等自然场所,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观察并记录下来。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写不同的自然景色。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关观察到的细节,引导他们用言语进行表达。
二、引导学生写作结构写作结构对于写景作文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引入、主体和结尾。
引入部分可以从第一次观察到某个景物时的感受入手,通过描写该景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兴趣。
主体部分是对景物进行详细描写。
学生可以运用五官感知,描述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描写的效果。
结尾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可以表达自己对该景物的喜爱或启发。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景物。
同时,可以通过对范文的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如写不同季节的景色、写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地等,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乐趣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评价和指导学生的作文在学生完成写景作文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评价可以注重对学生描写细节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进行评判,同时也要看重其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指导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详细的指导,如如何运用更多的修辞手法,如何构思更具有感染力的结尾等。
总之,写景作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力、引导写作结构、激发写作动机和评价指导等方面精心设计。
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景作文水平,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写景作文指导公开课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公开课教案》
哎呀,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写景作文咋个指导法。
就说有一次啊,我去爬山,那山可真不是一般的山呀。
我一步一步往上爬,那路啊弯弯曲曲的,就像条大蛇似的。
周围的树呢,那真是高得不得了,感觉都快伸到天上去了。
我走累了,就靠在一棵大树边上歇歇脚,这一靠才发现,树干那叫一个粗呀,我这小胳膊小腿儿的,都抱不过来。
树叶呢,绿得发亮,在阳光底下一闪一闪的,可好看啦。
还有那山里的鸟儿,不停地叽叽喳喳叫着,感觉它们在开音乐会似的。
我听着这鸟叫声,闻着那树木的味道,再瞅瞅周边的景色,哇塞,这不就是现成的写景素材嘛!我当时就想,要是学生们在这儿,肯定能写出超棒的写景作文。
那咱指导写写景作文呢,不就得让孩子们多去留意这些细节呀。
比如看到一座山,不能光说山很高,得说说山上有啥特别的呀,像什么奇怪的石头啦、独特的花草啦。
然后就是要把自己的感受加进去,就像我在那山上的时候,那种放松、愉快的心情也很重要呢。
总之呢,写景作文就得让孩子们学会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还有心里感觉到的都写出来,这样的作文才生动有趣呀。
怎么样,大家这下知道写景作文该咋指导啦吧!嘿嘿,以后就这么教学生,准没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写景作文指导(精选多篇)写景作文指导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
2.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写景状物。
4.用散文表达自己的美好感情,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点学习写景中的艺术变形三.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写景状物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偷得片刻的逍遥”,我们曾随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而魂牵梦绕,我们也曾在李乐薇的“幸福小路”上欢跳奔跑。
我们因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未眠,我们对茅盾的《白杨礼赞》礼赞。
未眠、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大自然的景物,在艺术家的笔下,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天我们也来写一篇写景散文。
〈二〉能力阐释1.什么是写景中的艺术变形?明确: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准确的观察,描绘真实(包括一般透视)的景物形象,这只是写景状物的基本要求。
然而,让景物摆脱其植物属性,超越其客观形象,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鲜活的生命,则是写景状物的高一级要求。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应该学会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
就是不太顾及实际事物的原有模样,而致力于追求其某个方面的特征,以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
这种追求就是突出、弘扬、甚至夸大客观景物的某个特征或某个部位。
其“超越自然”的做法,似乎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其实是一种审美观照与审美处理。
而情景交融的画面,诗情画意的场景,主要就是通过作者审美变化描写出来的。
所以,学会变形,懂得审美,对于提高中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写景状物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借用一个现成的美术术语来概括这种方法,就叫做变形。
而要使景物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情怀,要使画面充满浓郁的诗味,则需要学习多级变形,变形是简化中的一种审美方法,它侧重改变客观景物的原有面貌;多级变形则是逐层深入地进行审美改变,向着离客观景物的远方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