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与电磁波
- 格式:doc
- 大小:523.00 KB
- 文档页数:12
手机对人的辐射原理手机辐射是指手机在通信时产生的电磁辐射。
手机辐射主要来自手机的发射天线和功率放大器,这些部件在工作时会发射高频电磁波。
手机辐射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波产生和传播的过程。
手机中的发射天线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电流转化为电磁波。
当手机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时,信号会被转换成电流,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这种电磁波是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播的,它的频率主要在800MHz至2.2GHz之间。
手机辐射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即距离手机越远,受到的辐射就越弱。
因此,建议在使用手机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手机辐射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高频电磁波对物质产生的局部升温效应,主要是通过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如高频电磁波对人体组织的吸收会导致局部升温。
非热效应则是指电磁波对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非热性影响,这可能与电磁波的频率和强度有关。
许多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短时间内低频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危害,但长时间的接触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一些长期暴露于手机辐射的人可能会出现头痛、焦虑、失眠、精神压力增加等症状,这些症状被称为电磁波过敏症。
尽管目前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还存在争议,但是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人体暴露于手机辐射的时间和强度。
比如,有关部门建议,在使用手机时尽量减少通话时间,避免长时间持有手机。
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技术措施被采用,如使用降低辐射的设备或添加吸收电磁波的材料。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和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总之,手机辐射是指手机在通信时产生的电磁辐射。
手机辐射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波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强度与距离成反比。
手机辐射对人体可能带来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影响,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为了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已经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如减少通话时间和使用降低辐射的设备。
尽管目前手机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还存在争议,但保持科学态度和规范使用手机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
中考物理知识点:信息的传递
中考物理知识点:信息的传递
一、固定电话:由话筒和听筒构成的。
注:话筒把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听筒把电信号传话成声信号。
注:固定电话是靠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信息。
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①模拟信号: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
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②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三、电磁波
①电磁波的产生: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②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
c=λ?f
③电磁波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х射线,伽马射
线。
四、移动电话:靠空中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受电磁波。
五、通讯方式:
①微波通讯:每各50Km需要一个中继站。
②卫星通讯:用卫星代替中继站的微博通讯。
3颗卫星可覆盖全球。
③光纤通讯:光在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洗反射,从另一端射出,把携带
的信息传导远方。
④网络通讯:电子邮件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发电机原理。
电话是什么原理
电话是一种通过电信技术进行语音通信的工具。
其原理是利用电磁波传输声音信号。
在电话通信中,通过话筒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线或无线信号传输至接收端,再转换回声音信号,使得通话双方可以进行语音交流。
电话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话筒转换:当我们说话时,话筒内部的震动膜会根据声音的振动而产生震动。
这些震动会通过磁铁或电磁线圈与固定在磁铁上的震动棒相互作用。
这个过程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也就是电流的变化。
2. 电信号传输:转换后的电信号会通过传输介质,例如铜质电线或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在有线电话中,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在无线电话中,电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输。
3. 电信号再转换:接收端的电话里有一个类似于话筒的部件,称为听筒。
接收到的电信号会通过听筒的震动膜转换为声音信号。
听筒的震动膜与发声时使用的原理相似,只是反过来了。
4. 声音输出:声音信号经过转换后,会传播到听话者的耳朵中,使得接收端能够听到发话者的声音。
通过以上步骤,电话实现了远距离的语音通信。
无论是有线电话还是无线电话,其原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和电信号转换,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语音交流。
电磁波与通信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信息传递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磁波和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电磁波的发现与性质电磁波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尔提出,他的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磁波的存在和基本性质。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输形式。
它具有波动性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速度等于光速。
二、无线电通信的出现无线电通信是电磁波应用的典型范例之一。
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首次实现了无线电通信,这标志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开端。
随后,人们不断改进了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无线电通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电视技术的革新电视技术的发展是通信技术的里程碑。
1927年,美国发明家菲罗·福尔克与约翰·贝尔即兴演示了第一套可行的电视系统。
从此以后,电视成为家庭娱乐的常客,同时也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的画质和音效不断改善,高清晰度和立体声成为标配。
四、移动通信的兴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蜂窝式电话系统开始进入市场,随后发展为手机技术。
手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五、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普及将信息的传递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商用化,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连接到全球网络,实现信息的即时获取和共享。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
六、光纤通信的革新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容量。
光纤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媒介,具有传输损耗小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它不仅应用于长距离通信,也逐渐渗透到家庭和办公环境,真正实现了全光纤网络的目标。
七、5G时代的到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5G技术成为了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
电话的原理是什么
电话的原理是基于电信技术和电磁波传输的。
当用户拨号时,电话机内部的拨号器会发送拨号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给电话交换机。
电话交换机根据拨号信号识别出被拨号的电话号码,并将呼叫请求转发给被叫电话所连接的电话交换机。
被叫电话的交换机接收到呼叫请求后,会向被叫电话发送振铃信号,表示有来电。
当被叫方接听电话时,通话连接会建立起来。
此时,被叫电话和主叫电话之间的声音将通过电话线路传输。
电话线路中传输声音的方式是利用电磁波。
声音信号会被转化为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中的电流来传输。
在电话线路中,电流会产生电磁波,进而将声音信号传输至对方电话机内部的接收器中。
接收器会将电磁波转换回声音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使被叫方能听到来电的声音。
整个电话的通话过程实际上是在电话交换机之间建立的虚拟电路中进行的,通话双方的声音信号会在电话交换机中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借助数字化的处理技术来保证通话质量。
而电话线路则扮演了传输声音和信号的媒介,通过电磁波的传输将通话双方的声音连接在一起。
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是指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它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的应用,并分析其在通信、医学、能源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通信领域的应用1. 无线通信技术: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使其成为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
利用电磁波,人们可以进行无线电话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手机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的典型应用。
此外,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也是利用电磁波将信息传输到接收器上。
2. 微波炉:微波是一种特定频率的电磁波。
微波炉利用微波的特性,通过与食物中的水分子发生共振加热的方式,快速将食物加热至所需温度。
微波炉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加热和烹饪食物。
3.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利用光波传输信息。
由于光波的频率高于可见光范围,因此其信息传输速度更快。
电磁波的应用使光纤通信成为远距离高速传输信息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电视传输以及电话通信等领域。
二、医学领域的应用1. 医学影像技术:电磁波在医学影像中有着广泛应用。
X射线、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都是利用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和成像的。
医学影像技术大大提高了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 电磁波治疗:电磁波也被广泛用于医疗治疗中。
例如,电磁波可以用于治疗癌症,通过放射性物质释放电磁波对癌细胞进行杀灭。
此外,电刺激疗法和磁刺激疗法也是利用电磁波对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进行治疗的方法。
三、能源领域的应用1.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方法。
太阳光中的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可以通过光伏效应将其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的应用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 风能:风力发电也是一种利用自然界中的电磁波来产生电能的方法。
风能通过风轮转动发电机,使电磁波产生感应,从而转化为电能。
风能是一种清洁而可再生的能源,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结语电磁波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如通信、医学和能源等。
电磁波在通信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磁波无疑是通信领域的核心角色。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无线网络,到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电磁波的应用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作方式。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移动通信。
手机作为现代社会最普及的通信工具,其通信原理就是依靠电磁波。
当我们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移动数据上网时,手机会将我们的语音、文字或数据信息转换成电磁波信号,并通过基站进行传输。
基站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再将其转发到目标手机或其他通信设备。
不同的移动通信技术,如 2G、3G、4G 和 5G,所使用的电磁波频段和调制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5G 网络使用了更高频率的毫米波频段,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实现了诸如高清视频通话、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应用。
无线网络(WiFi)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公共场所,只要有 WiFi 信号覆盖,我们就可以通过无线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WiFi 同样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数据的。
无线路由器将网络信号转换成电磁波,设备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进行解码,从而实现与网络的连接。
与移动通信不同的是,WiFi 通常工作在24GHz 和 5GHz 频段,覆盖范围相对较小,但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的高速无线通信需求。
卫星通信是另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尤其在跨越广阔地域和海洋的通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卫星位于地球轨道上,通过接收和发射电磁波与地面站和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例如,卫星电视通过卫星将电视信号发送到地面的接收天线,让我们能够收看来自世界各地的节目。
此外,卫星通信还广泛应用于军事、气象、导航等领域。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灾害救援场景中,卫星通信更是成为了唯一可靠的通信手段。
广播电视也是电磁波在通信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电视台通过发射塔将电视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出去,我们家里的电视机通过天线接收这些电磁波,并将其转换成图像和声音。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模拟电视,提高了图像和声音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标题: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话机是一种常见的通信设备,它通过传输声音信号来实现远程通话。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信号传输、语音编码和解码、拨号和振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正文内容:1. 信号传输1.1 电磁波传输:电话机通过传输电磁波来实现信号传输,其中包括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
1.2 传输介质:电话机使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电缆将信号传输到电话交换机或者其他电话机。
2. 语音编码和解码2.1 语音信号采样:电话机将语音信号采样为数字信号,通常使用8kHz的采样频率。
2.2 数字信号压缩:为了减少传输带宽,电话机会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例如使用G.711编码标准。
2.3 语音信号解码:接收端的电话机会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将其转换为可听的声音。
3. 拨号和振铃3.1 拨号:用户通过电话机上的按键拨号,电话机会将拨号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传输给电话交换机。
3.2 振铃:当有来电时,电话交换机会向被叫电话机发送振铃信号,被叫电话机接收到信号后会发出振铃声。
4. 电话交换机4.1 交换机功能:电话交换机用于连接不同电话机之间的通信,它负责信号的路由和交换。
4.2 交换机类型:电话交换机可以是传统的电路交换机,也可以是现代的IP交换机。
4.3 交换机控制:电话交换机通过控制信号来实现呼叫建立、维持和释放等功能。
5. 其他功能5.1 免提通话:电话机上通常配备免提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免提方式进行通话。
5.2 通话记录:电话机可以记录通话的时间、号码等信息,方便用户查看通话记录。
5.3 来电显示:电话机可以通过来电显示功能显示来电号码或者来电者的姓名。
总结: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涉及信号传输、语音编码和解码、拨号和振铃、电话交换机以及其他功能。
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电话机将语音信号采样、压缩编码和解码,实现远程通话。
拨号和振铃功能使得电话机能够建立和接听通话。
电话的原理是什么
电话是一种用于传输语音信息的通信设备,它的原理是通过电磁波或光波的传输,将语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接收端,最终再转化为语音信号。
电话的原理涉及到声音的采集、信号的传输和信号的重现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电话的原理。
首先,电话的原理涉及到声音的采集。
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会引起空气的振动,这些声波通过喉咙、声带等器官发出,最终形成声音。
电话的话筒就是用来采集这些声音的装置,它可以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当我们说话时,话筒会将声音转化为微弱的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就是声音的载体。
其次,电话的原理涉及到信号的传输。
电话的信号传输是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的,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磁波或光波。
在传统的有线电话中,电话信号是通过电磁波在电话线中传输的;而在现代的移动电话中,电话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输的。
不管是有线电话还是无线电话,信号的传输都是通过电磁波或光波来实现的。
最后,电话的原理涉及到信号的重现。
当电话信号到达接收端时,它需要被转
化为声音信号,这就需要一个听筒来完成。
听筒会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这样接收端就可以听到发送端说的话了。
在这个过程中,电信号被再次转化为声音信号,从而完成了电话通信的过程。
综上所述,电话的原理涉及到声音的采集、信号的传输和信号的重现三个方面。
通过这些过程,电话可以实现语音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电话的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它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电与磁之电话的原理课后练习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1、最简单的电话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话筒的作用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听筒的作用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
结构象喇叭2、话筒由和组成。
3、听筒由和组成。
二、电话交换机:1、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提高线路的_____。
2、春节期间,深圳的小红用电话给住在北京的爷爷拜年(双方都使用家里的固定电话).小红的声音信号的传递过程是:从小红家中的电话通过电话线传到的交换机上,再从这个交换机传到的交换机上,最后再通过的交换机传到爷爷家的电话上.(选填深圳或北京)3、分析:占线的现象在上海的小明家里刚刚装上电话,他想给北京的姑姑打个电话问候,可电话在“占线”。
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 ( )A.有人正给小明打电话 B.小明的姑姑正在用电话C.上海和北京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4、刘小刚同学在完成家庭作业时有道题难住了他,于是打电话向李老师求助。
电话刚接通时,从电话里传出“您拔打的电话正在呼叫转移中,请稍候……”的声音。
关于“呼叫转移”功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刘小刚家的电话机具有呼叫转移功能B.李老师家的电话机本身就可以自动转移通话C.李老师通过向电信局申请呼叫转移服务,再由电信局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实现该功能D.上述说法都正确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电话分和两种。
自读课本这一部分内容,识记两种信号(1)模拟信号:连续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
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2)数字信号:利用__数字__的不同组合来表示信息的信号。
特点:抗干扰能力___模拟信号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数字信号1、最简单的电话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话筒的作用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听筒的作用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
结构象喇叭2、话筒由和组成。
3、听筒由和组成。
4、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电磁波的产生及传播电磁波的“个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电磁波是高速运动着的物质,是物质世界的“长跑”冠军,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即3x108m/s(每秒30万公里)。
电磁波一秒钟能绕地球7圈半,眨眼功夫,可以到月球上转个弯。
(2)电磁波没有静止的质点,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的“隐身人”。
(3)同一空间可以有无限多的电磁波同时存在,它“宽宏大度”而绝不“排斥异已”。
无线电波归属于电磁波,是频率较低的一种电磁波;光是频率较高的一种电磁波,它们同是一性质的物质。
二、电磁波的产生要产生电磁波,必须有一个波源,由波源提供能量进行传播。
实际上,只要有频率很高的电流流过导线,导线周围就产生变化的电场,同时在其附近还要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同时在其附近产生一个变化的电场;新产生的这个变化的电场,同时在附近产生变化的磁场……这样就形成一个辐射的电磁场四外传播开去。
这种情况很象水的波纹一样,但是这种波是由电场和磁场构成的:交变电场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产生交变电场,二者同时存在,不可分割,所以这种波叫电磁波。
在无限大的空间,电场、磁场和电磁波传播方向,三者是互相垂直的。
三、电磁波的传播四、电磁波的“形状”及三要素人们在研究波的时候,总是要给它画一个看得见的“像”――波形图1-1画的是正弦波,它是一种规则的、起伏的、平滑的、形状不断重复的波。
这种波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正弦波是最简单的波形,也是最重要的波形。
它是研究各种无线电波的基础形式。
但无论什么样的无线电波,都有频率和波长两个基本参数。
频率用f表示;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用Hz表示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更大的单位:千赫兹(KHz)、兆赫兹(MHz)。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1千赫兹=1000赫1兆赫兹=1000千赫兹=1000000赫频率的倒数称为周期。
显然,周期是波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波峰(或波谷)到下一个波峰(或波谷)经过的时间,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秒。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电波周期的数值往往比较小,需要使用更小的单位毫秒和微秒。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另一个基本参数是波长。
波长指波在一个振荡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用希腊字母(λ)表示,单位为米。
波长决定与振荡的频率和波的传播速度:任何频率的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均相同,波速可视为一中常数,因此,波长和频率是成反比例的:波长越短的无线电波,它的频率越高:波长越长的无线电波,它的频率越低。
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大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的绕射。
超短波、微波的频率较高,波长短,绕射能力弱,在高大建筑物后面信号强度小,形成所谓的“阴影区”。
信号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仅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和接收天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关,还和频率有关。
例如有一个建筑物,其高度为10米,在建筑物后面距离200米处,接收的信号质量几乎不受影响,但在100米处,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明显减弱。
注意,诚如上面所说过的那样,减弱程度还与信号频率有关,对于216 ~ 223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16dB,对于670兆赫的射频信号,接收信号场强比无建筑物时低20dB。
如果建筑物高度增加到50米时,则在距建筑物1000米以内,接收信号的场强都将受到影响而减弱。
也就是说,频率越高、建筑物越高、接收天线与建筑物越近,信号强度与通信质量受影响程度越大;相反,频率越低,建筑物越矮、接收天线与建筑物越远,影响越小。
因此,选择基站场地以及架设天线时,一定要考虑到绕射传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注意到对绕射传播起影响的各种因素。
无线电信号是怎样发送和接收的?发送: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的。
电磁波又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出去的呢?我们以话音为例说明无线电信号发送的基本原理:发射机中,产生高频电磁波的部分叫做“高频振荡器”,把音频信号“寄载”(用音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的某一参数)到高频振荡波上的过程叫做“调制”,经过调制以后的高频振荡波称为“已调信号”。
利用传输线把已调信号送到天线上,就可以把已调信号辐射出去,传送到远方。
综合归纳起来,发射机必须完成四大任务:(1)把声音变换成电信号。
(2)产生一定功率的高频振荡波。
(3)用音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波的某一参数,即调制。
(4)发送电磁波。
要完成这四项任务,发射机必须包括发送端变换器(发话时为话筒)、高频振荡器、调制器、高频放大器、发射天线和电源。
接收:无线电波传输到接收地点后,接收机的任务是把空中传送来的电磁波接收下来,并把它恢复成为原来的信号。
接收电磁波的任务是由接收天线来完成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无线电台的数量很多,在同一时间里接收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中,不仅包括我们希望收到的电台信号,还包括着若干个我们不需要收听的其他频率的信号。
这些无线电波之所以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载波频率,其目的就是让接收者按照电台载波频率的不同,设法“选择”出自己所要接收的信号。
因此,“选择性”成为无线电接收机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接收机中的“选择性电路”选择所要接收的某个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利用它直接去推动耳机(收信装置)是不行的,还必须先去掉它曾经被“寄载”的高频,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
这种从高频电磁波中检取出音频信号的过程叫做解调,相应的部件叫做解调器。
把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才可以收听到所需要的信号,所谓“从汽车上下来的还是上车的那个人”,通信就实现了。
无线电是如何携带信息的?要利用无线电进行通信,就必须让无线电波能携带信息,即把电磁波作为信息的载体,这就需要把基带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实质上就是将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载波上的上去(如人声如何通过无线电传播,上面已经介绍到)。
这里介绍一下最基本的信号调制方式:模拟调制: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上面已经介绍正弦波有三个参数,幅度、频率、相位,这样就可以把基带信号加载在三个参数中的某一个参数上,或幅值、或频率、或相位随基带信号大小成线性变化。
可以直观地用下图表示:数字调制:幅移键控调制(ASK)、频移键控调制(FSK)、相移键控调制(PSK)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不同,数字信号是一串01代码,但调制原理与模拟调制有类似之处。
幅移键控调制(ASK)频移键控调制(FSK)相移键控调制(PSK)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1、木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
当导体中有的电流时,会在周围空间激起。
2、电磁波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如何可以得知它的存在?通过方法。
二、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可以在里传播,所以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三、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1、 1千赫= 赫,1兆赫= 赫2、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它等于用公式表示为,其中C=注意: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所以频率较大的电磁波,波长较短。
四、例题分析例: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采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频率发送无线电信号,这两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各是多少?(光速为3×108米/秒)(答案:波长分别为米和米)五、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它包括当堂检测1、红外线与可见光( )A.频率相等 B.波长相等 C.都是电磁波 D.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等2、 2009年4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和授时等服务。
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各种射线。
3、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可见光是电磁波 D.超声波是电磁波4、某电磁波从真空中进入介质后,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有()A.波长和频率B.波长和波速C.频率和波速D.频率和能量5、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电磁波的传播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电磁波振动的波长较长 B.甲、乙两种电磁波的振动频率相同C.甲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D.甲电磁波振动的频率较大振幅距离甲电磁波:乙电磁波: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课时目标:①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②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③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知识回顾:1、电磁波是由于____________而产生的.2、电磁波的传递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
获取(10分钟)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同学们阅读教材102页“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内容,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有____________完成,信号的接收由___________完成.(2)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是:在广播电台话筒把播音员的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________(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过程是: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________.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________的信号.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________从中取出来,放大后送到扬声器里转换成________,我们就听到广播了.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阅读课本103页内容“电视的发射和接收”部分,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电视中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________,发射机把________加载到________电磁波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________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内的电路把________信号取出来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________.(2)、电视用电磁波传递______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______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