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眼睛、鼻子》教学导案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2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第一篇: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耳、鼻、口、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
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
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
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具体教法、学法: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六、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2、儿歌《十个手指头》和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吸引注意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2、点名.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二)儿歌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2、师伸出食指和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山在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看.(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三)寓教于乐轻松学习教学“口”:1.出示“口”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开口、张口、漱口,闭口等等.(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在下面板书“口”字.2、教学“口”的功能.我们的“口”可以做什么用?播放课件:一幅是吃饭图,一幅是讲话图.看完后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归纳小结:口能说.3.教读口的字音.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4、玩游戏: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看谁做得好:开口!漱口!张口!闭口!教学“鼻”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这是鼻子.)小朋友捏捏自己的鼻子吧,感觉怎么样?(软软的.)2、鼻子的“鼻”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4、教学鼻子的作用: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吗?(呼吸)游戏2:再听老师的指令:闭上嘴巴,还要用手指捏住鼻子,不准出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游戏结束后,谈体会,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呼吸对人的重要性.)游戏3:(播放课件)猜一猜:两杯液体,一杯是醋,一杯是酒,不能尝,你能分辨出来吗?(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这个游戏告诉学生鼻子的另一个作用:鼻子能闻气味.)归纳:鼻能闻.【设计意图: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助,让学生快乐学习,扎实提高学生说写能力.】教学“耳”.1、出示耳朵的图片,让学生说,导出“耳”, 贴上图片并板书“耳”.2教读,齐读,指名读.3、玩游戏:听老师指令,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听老师讲话,再放开耳朵问:老师刚才说什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耳朵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小结:耳能听.教学“目”.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眼睛.师再讲解:对,这是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 “目”也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四)多样练习反复巩固.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2、指名读.读得好的掌声送给他:***,你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对段奥志和徐鸿辉、柯文进行肢体辅助.比如:捏捏他的鼻子,说:这是鼻子;摸摸他的耳朵,说:这是耳朵,耳朵.老师眨眨眼睛,让他模仿眨眼睛,说这是目,目会看东西.指着嘴巴告诉他:这是口,口能说话.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说);鼻能();耳能();目能().4、游戏:找朋友:将“口、耳、鼻、目”的图片和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注:及时肯定表扬.(五)课堂总结积极评价1、总结学习内容.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棒棒棒,我真棒!”(六)组织下课、确保安全(组织学生排队走出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第 1 课一二三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一”,“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1、认识汉字:“三”(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 3 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
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抽读——集体读(每次 3 遍)——找词语( P4 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2)领读,反复领读3)师生齐读4)指名读4、书写“三”(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
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
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
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 2 课楼梯教学目标:1、能认读出:楼梯楼梯;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3、认识笔画:撇点竖折折钩横折钩4、会读儿歌《学好样》教具准备:字卡、 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1、“楼梯楼梯”分别集体读 3 遍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二)新授1、认识笔画: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尝试认一认矫正教读个别认读集体、分组赛读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2、听一听,找一找(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窗床电梯(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楼梯(√)门()窗()3、读儿歌《学好样》(1)试读( T 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生活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生活用品1.生活用品的分类–食品类:面包、牛奶、水果、蔬菜等–家具类:桌子、椅子、床、沙发等–学习用品类:书包、铅笔、橡皮等2.描述生活用品的外观和功能–颜色、形状、大小等外观特征–用途、作用等功能特点3.制作海报:展示不同类别的生活用品,要求用文字和图片进行描绘第二课:认识身体部位1.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等身体部位的名称2.描述身体部位的功能和特点–头部:听、看、闻、说等功能–手部和脚部:抓、拿、走等功能3.游戏:唤起学生对身体部位的认知,提升识别能力–触摸游戏:老师指定一个部位,学生用手触摸相应的部位–看图游戏:老师出示一张图,学生快速指出图中部位的名称第三课:描写四季1.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春天:温暖、花开、鸟叫等–夏天:炎热、晴朗、游泳、吃冰淇淋等–秋天:凉爽、枫叶红、果实成熟等–冬天:寒冷、下雪、过年等2.描写四季的景色和活动–春天的花草树木、妈妈给我们买气球等–夏天的蓝天白云、无尽的游泳池、大口吃冰棍等–秋天的枫叶飘落、香甜的苹果、一年一度的梦幻哈利波特等–冬天的蓝天白雪、爸爸妈妈给我们准备的礼物等3.作文:写一篇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包括景色和活动的描述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猜测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功能2.学习:教授生活用品的分类和描述方法,在黑板上绘制分类表格3.制作海报:学生分组制作生活用品海报,展示并互相评价4.导入:播放儿童歌曲《头肩膝脚》,引导学生唤起对身体部位的认知5.学习:教授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使用贴纸游戏进行复习6.游戏:进行触摸和看图游戏,巩固学生对身体部位的识别能力7.导入:出示四季图片,带领学生讨论四季的特点和变化8.学习:教授描写四季的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用形容词进行描写9.作文: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10.展示和评价:学生互相展示作文,并进行评价和点评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活用品、身体部位和四季的认知程度2.评价学生在制作海报和写作文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3.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参考资源•课本《学好生活语文》•图片和实物:生活用品、四季景色•歌曲:《头肩膝脚》。
智障学生_生活适应《认识五官》___教案90第一篇:智障学生_生活适应《认识五官》___教案90培智二班语文教案教学内容:《认识五官》教学对象:启智二班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五官的名称和位置2.了解五官的作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爱惜自己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2.爱惜自己的器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小训练歌舞《泥娃娃》简单的舞蹈动作伴随歌曲。
锻炼学生的大动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示范→跟做→指名做→齐做→进行鼓励【过渡:泥娃娃有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那么我们有没有呢?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学习五官】二、新授〈1〉观察PPT1 师:这是谁?谁知道毛毛这一部分叫做什么?眼睛(齐读、指名读)谁能告诉老师,眼睛的作用是什么呢?观察PPT,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用什么看到的?回到PPT1,观察毛毛的眼睛在哪里?指出自己的眼睛在哪里。
〈2〉师:同学们,这个器官叫做什么?(鼻子)同学们来看看这幅图,小朋友在闻着一朵花,是不是,那么是用什么闻的呢?(鼻子)嗯,那请同学们说一下,鼻子的作用是什么?仔细想一下,在中午快吃饭的时候,能闻到饭的香味吗?用什么器官闻到的呢?对就是鼻子,所以鼻子可以闻味道回到PPT1,观察位置,指一指自己的鼻子在哪里。
〈3〉师:同学们,这是毛毛的什么?(嘴巴齐读)嘴巴的作用是什么?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思考一下,嘴巴除了说话还能做什么呢?回到PPT1,观察位置,指一指自己的嘴巴。
〈4〉同学们看一下毛毛的脸两边有两只什么?谁知道她的名称呢?耳朵(齐读,指名读)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呢?观察图片:听声音。
返回PPT1,观察鼻子的位置,指指自己的鼻子在哪里?小结:我们一起看一下毛毛的脸,器官我们都认识了,那么再一起读一读。
三、巩固复习(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不想看?那么老师要求大家认真的看,看完后老师有问题来问问大家。
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眼耳口鼻》第一课时《眼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实物能初步认识眼睛。
能跟读句子——这是眼睛。
这是XX的眼睛。
2、通过看图、结合场景、做游戏等了解眼睛的作用。
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爱眼意识、保护意识的作用并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并认识眼睛。
2、结合场景说句子。
这是眼睛。
这是XX的眼睛。
难点:了解眼睛的作用并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四、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法。
学法: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找一找。
五、教具准备PPT、图片、卡片、镜子。
六、教学过程一、康复训练:手指操。
二、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猜一猜(出示眼睛)。
2、板书课题: 4 眼睛(1)齐读课题。
(2)指名读课题。
(3)师出示“眼睛”的卡片,让学生以多种方法认识“眼睛”。
(二)说一说。
1、出示“眼睛”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这是什么?师指导说句子:这是眼睛。
2、让学生指一指同桌的眼睛和老师的眼睛。
3、让学生照镜子,观看自己的眼睛。
(三)做游戏:找眼睛,说一说。
1、出示学生的眼睛图片,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眼睛。
2、练习说句子:这是XX的眼睛。
三、了解眼睛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1、让学生说说眼睛的作用?板书:眼睛看。
2、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室内外都看到了什么?3、播放视频看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4、体验眼睛的重要性。
蒙上学生的眼睛说说感受。
四、让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1、先让学生说一说如何保护眼睛。
2、师逐一讲解如何保护眼睛。
3、师生做眼保健操。
4、听爱眼健康歌。
五、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
六、作业。
A组:1、练习用眼睛说话。
2、放学回家时,用眼睛观察一下周围,你还看到了什么?B组:认识眼睛,找找他人的眼睛。
七、板书设计:4眼睛眼睛这是眼睛。
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耳、鼻、口、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C2、12(1(2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具体教法、学法: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
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六、教具准备121212)12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
)归纳小结:口能说。
3.教读口的字音。
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4、玩游戏: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看谁做得好:开口!漱口!张口!闭口!教学“鼻”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这是鼻子。
)小朋友捏捏自己的鼻子吧,感觉怎么样?(软软的。
)2、鼻子的“鼻”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
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
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
4、教学鼻子的作用: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吗?(呼吸)12312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
(四)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
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第一篇: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培智语文第二册教案:同学教学目标:1、认读词语:同学。
2、知道方位左右。
认读汉字“同”,并会书写。
3、会分辨男同学、女同学,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4、用“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1、能正确的理解同学的意思,正确认读同学。
、2、会分辨男同学、女同学,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教学难点:1、用“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练习说话。
2、A类生能书写“同”说出笔顺笔画。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同学》。
一起读课题3遍。
二、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1、出示课本P22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2、同桌交流:把你看到的跟同桌说一说?3、全班交流:你看到了什么?4、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学习同学。
1、师:我们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起学习的叫同学。
如秀敏和林星是同学,林坚毅和秀敏也是同学。
2、提问:谁还和秀敏是同学?3、谁和谁又是同学?同桌之间说一说。
4、师小结:我们同一个班的学习的人就叫同学。
5、学习词语“同学”。
1)、师板书“同学”,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同学”。
这个词语就是同学。
2)、看板书读,反复读3遍。
3)、用字卡个别指导读,重点要矫正发音。
4)、小组比赛读。
5)、齐读。
6)、开火车读。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学,大家读得都很好,回家后要好好的读。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班谁和谁是同学?2、认读:同学二、学习“同”。
师:刚才我们认读了“同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学中的“同”1、出示字卡“同”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2、组词()学3、书写“同”1)、出示带田字格的同,分析同的结构。
2)、在田字格中演示出来。
3)、教学同的笔顺笔画,在黑板写出笔顺。
4)、引导学生拿出手指来仿写。
5)、请学生上台书写。
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看图读拼音识字1 人头口手教材简析:本课是看图读拼音识字,有四福图和四个生字。
四幅图分别是祖孙三代合家欢的照片、女孩的头部图像、女孩用手指口、男孩举起双手。
教学目的及要求:A类1、能看懂图意,说出图上画了什么。
2、学会“人”“头”“口”“手” 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3、培养孩子懂得要爱清洁、讲卫生,每天梳头、刷牙,经常洗手,保护视力和与人和睦相处的习惯。
B类1、能看懂图意,说出图上画了什么。
2、学会“人”“头”“口”“手” 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认识、理解并且知道“人”“头”“口”“手”四个生字。
知道“口”和“手”的用途。
难点:记住“人”“头”“口”“手””四个字的字形、字义。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具准备:自制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步骤:1、第一课时:指导学生看图,认识“人”“头”“口”“手”四个字。
2、第二、三课时:教学生字。
3、第四课时:巩固新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看懂图意,说出图上画了什么,知道“口”和“手”的用途。
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一、复习拼音,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1、复习声母:r t k sh复习韵母:en ou(重点复习翘舌音:r sh)2、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1、出示插图一:(图是综合图。
让学生懂得家庭和睦、尊敬长辈是一件快乐的事。
围绕“人”,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图上有几个人?他们是些什么人?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在一起快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分辨一下“男人”“女人”“大人”“小孩”。
2、指导观察插图二、三、四。
插图二:“头”,突出女孩的头部。
我们应该勤洗头,梳头,保持整洁。
插图三:“口”,用手指的嘴就是口。
插图四:“手”,想一想,男孩举着两只手想干什么?(洗手、拍手、让老师看他的小手很干净。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目标:学会“人”“头” 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第一课:眼睛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眼睛的构造、用途。
知道 6 月 6 日是世界“爱眼日〞。
2、教育学生保护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教学重点:认识眼睛,知道眼睛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保护眼睛。
教学难点: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会做眼保健操。
教学准备:眼睛的构造图,故事眼镜和鼻梁,学生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2、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导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1、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2、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那么容易得近视眼。
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
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
不要玩锋利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四、引导学生做简单的锻炼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师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转动,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按摩下面的肌肉,按摩太阳穴等2、学生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和老师一起做眼睛保健操。
人教版培智二年级生活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二年级生活语文下册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由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依据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
本教材从“学校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自然与社会”、“国家与世界”这五个单元对学生生活语文能力进行阶段设计,11篇课文、5个语文小天地和2个口语交际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需要编写课程,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男生9男生、2个女生。
鲁是自闭症,基本能够生活自理,但是平时偶尔会情绪失控;王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缺少关爱想要引起老师关注,上课时需多与其互动;彭爱吵闹喜欢抢别人东西,个性较强倔强,以自我为中心;陶中度智障多动,喜欢跑动,有不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加强管教;徐有轻微强迫,精细动作发展不够,手指不灵活,需多加强训练;徐身体协调困难,大肌肉运动能力强,言语存在问题发音不清晰;叶性格活泼好奇心重,轻度智障逻辑思维能力强,不愿意运动,需发展肢体动作;丁错过最佳康复时间,目前认知低下,性格叫倔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丁是个很有自尊心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性格较为内向;郭活泼开朗,上课注意不集中多动,不喜约束管教;胡是唐氏综合征,言语表达不清晰,自制力差注意不集中,上课喜欢做小动作,沉浸在自我世界中。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听懂老师发出的指令,遵守课堂纪律。
(abc组)2、听老师的指令,指出相关图片或做相应动作。
(abc组)3、能跟着老师学习本学期所教授的生字、词语和句子。
(ab 组)4、认识学校的不同场所,认识更多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ab组)5、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按时吃饭、讲究卫生等习惯。
(ab组)6、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认识冰箱。
(ab组)7、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认识村庄和牛、马、羊等动物,加深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感知。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眼睛、鼻子》教案
————————————————————————————————作者:————————————————————————————————日期:
课题眼睛、鼻子拟 4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认知认识眼睛、鼻子,知道它们的功能。
技能会认会读词语“眼睛、鼻子”,能跟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一”;练习看图说话。
情感知道眼睛和鼻子的作用,注意保护好它们。
分组目标A组:会认会读词语“眼睛、鼻子”,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一”;练习看图说话。
B组:能读词语“眼睛、鼻子”,能跟读句子;认识并描红笔画“一”;看图学说话。
C组:跟读词语“眼睛、鼻子”和句子;认识笔画“一”。
重点认读词语“眼睛、鼻子”,
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
“一”。
难点
知道眼睛和鼻子的作用,注意保护好它
们。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饼干、枣核。
第一课时修改意见
一、谈话导入
1、师:老师这儿有饼干,一会儿要奖励给上课认真学习的同学,
大家来闻闻饼干是什么味儿。
(生逐一闻饼干)
2、师:春节期间,你看到放烟花了吗?好看吗?你用什么看到的?
3、生:讨论、回答。
4、师:刚才你用什么闻到饼干的香味?生答。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眼睛、鼻子
二、(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1)指导观察
1、这是什么?
是的,这是眼睛。
2、看看眼睛是什么样子的?眼睛形状像什么?(出示枣核)
(出示图2)师指着图简介眼睛:人的眼睛形状像枣核,上下眼睑(jiǎn),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皮包着眼球(眼珠),两个眼眦(z ì)就是眼角,靠近鼻子的叫内眦(内眼角),靠近耳朵的叫外眼角,眼睑内有眼球——白眼球、黑眼球、瞳孔。
指名A生指一指眼皮、眼珠、眼角
指名B生指一指眼珠
指名C生指一指眼睛
3、学习词语:眼睛
1)出示词卡“眼睛”,并贴在黑板上。
2)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三、(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3)指导观察
1、这是什么?
2、师简介:鼻梁、鼻翼、鼻尖、鼻孔
3、学习词语:鼻子
1)出示词卡“鼻子”,并贴在黑板上。
2)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分层次作业A组:指出眼皮、眼珠、眼角,读词语。
B组:指眼珠,读词语。
C组:指眼睛,读词语。
板书设计
眼睛、鼻子
眼睛
鼻子
第二课时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词语你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眼睛、鼻子
2、复习词语,多种形式练读。
3、词语已经会读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读句子了。
二、学读句子
(一)读第一句
1、说说眼睛有什么作用?
2、听老师句子:“眼睛看。
”
3、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句子。
5、逐一读句子。
(二)读第二句
1、鼻子的作用呢?
2、听老师句子:“鼻子闻。
”
3、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句子。
5、逐一读句子。
三、学笔画——“一”
1、。
2、师边讲解边示范书写:鼻子的鼻中间这一笔叫横,写的
时候要从左往右写直,右边可以稍稍高一点点。
3、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生学习握笔及书写姿势。
5、描红、临写。
分层次作业A组:独立读句子,描红、临写笔画一。
B组:跟读句子,描红笔画一。
C组:读词语。
板书设计
眼睛、鼻子
眼睛看。
鼻子闻。
第三课时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学习的句子,你会读了吗?
复习读句子:
2、句子会读了,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听读及看图说话。
二、听一听,读一读
1、听老师读句子。
2、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三、书写练习
1、复习笔画“一”。
2、练习正确的握笔及书写姿势。
3、描红“一”
4、仿影“一”
5、A生在田字格中临写“一”。
四、作业:
1、读句子。
2、练写“一”。
分层次作业A组:听读句子,临写“一”。
B组:跟读句子,描红“一”。
C组:读词语。
板书设计
眼睛眼睛看。
鼻子鼻子闻。
一
第四课时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读词语
2、复习读句子
二、看图照样子说一说。
1、出示插图1
2、指导看图
(1)图上女孩在干什么?(2)她用什么看书?
3、出示例句练读
眼睛看。
4、出示插图2
5、指导看图
(1)图上女孩在干什么?
(2)她用什么闻花的香味?
6、说句子
鼻子闻。
三、看图和同学一起说一说
1、第一句
(1)出示插图3
(2)指导看图:图上的我在干什么?用什么看书?
(3)指导说话:把话连起来说完整---我用什么干什么?
(4)练习说话:我用眼睛看书。
(5)同位互说。
2、第二句
(1)出示插图4
(2)指导看图:图上的你在干什么?用什么看图画?(3)指导说话:把话连起来说完整---你用什么干什么?(4)练习说话:你用眼睛看图画。
(5)同位互说。
3、第三句
(1)出示插图5
(2)指导看图:她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她该用哪个?图上的她在干什么?用什么闻的?
(3)指导说话:把话连起来说完整---她用什么干什么?(4)练习说话:她用鼻子闻花的香味。
(5)同位互说。
4、第四句
(1)出示插图5
(2)指导看图: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她该用哪个?他在
干什么?用什么闻?
(3)指导说话:把话连起来说完整---他用什么干什么?
(4)练习说话:他用鼻子闻菜的香味。
(5)同位互说。
分层次
作业
A组:独立看图说句子。
B组:跟着老师说句子。
C组:读词语。
板书
设计
眼睛、鼻子
教后
小记
通过一周的学习,全班8名学生有7人能指出自己的眼睛和鼻子,只有振兴一人指不出。
词语有三名同学能熟练地认读,句子只有蕊蕊和来缘
两人能较完整清晰地读出。
书写“一”,有三人可以独立描红、临写,两
人需老师手把手教写,振兴、彤昱和子杨三人完全没有书写能力,老师手
把手也没能教会,需要家长配合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