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过秦论习题课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2
2017—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课设计课题教课要点教课主备人:使用人:时间:《过秦论》习题课切记文中的通假字、要点实词、古今异义词和特别文言句式,并会运用这些文言知识点答题。
可以解说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018年3月26日课时第一课时课型习题课依照:高考要求:累积要点文言词。
依照:学生语法知识单薄,对词类活用现难点象理解难度大。
1、学生能记牢本节课波及到的名言名句原因:成2、学生能切记文中的通假字、要点实词、古今异义词和特别文言句式。
语累积、3、学生能运用这些文言知识点翻译句子。
要点文言学习实词累积目标是要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习题卷教课教课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企图时间环节课前默写《劝学》第三巡视翻开小考本加强考纲规 3 分钟三分钟段组织互批定的背诵篇更正目课代表辅助检查1展现习题试卷题答 1 巡视检查学生正学生以小组为单培育解说、评 5 分钟承接结案,并校正。
确率,进行实时评位整合答案,代表价能力果环节价。
解说,学生纠错,2 增补有关知识赋分2 做议词类活用和特别文教师在大屏幕上学生记录、记忆。
训练学生整10 分讲评言句式及重要实词展告知识系统。
作声背诵合以及概括钟环节虚词2、教师总结。
总结的能力。
3 讲堂整理概括本课文言提示:教师总结。
1从头概括、整理总结提知识点指引学生学会方成图表升环节法步骤2学优生展现概括整理成就。
3、增补记录4 目标练习册基础稳固部1、巡视学生。
1练习册作答检测分习题2、宣布答案。
2同桌互批。
环节3、评论学生作3代表解说答结果。
4校正答案。
5 布置1、整理总结全部的词类活用,特别句式。
下节课2、预习《师说》自主学习任务7 板书习题课:过秦论设计以:动词以为介词把用拿凭连词来因:动词沿袭介词凭、借8课后反省稳固本课所学,达成学习目标7 分钟检查学生对10 分本课所学的钟掌握状况5 分钟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的统一战争背景,认识《过秦论》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作品地位。
2.分析《过秦论》的思想内容:批判百家争鸣,强调实用主义,提倡文化一统。
3.掌握《过秦论》的文学特点:驳论为主,议论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4.培养学生高度评价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过秦论》的思想内容。
2.深入理解《过秦论》的文学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2.认识《过秦论》的创作背景、作品地位。
3.培养学生批判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1.讲解法。
2.分组讨论法。
3.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听与秦始皇有关的音乐或歌曲,引导学生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
2.了解各家学说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比较不同学派的思维习惯。
二、正文(30分钟)1.学生认真读书,先自主学习,观看相关视听材料,进行初步了解,并做好读书笔记。
2.介绍《过秦论》的背景:作者、写作时间、作品意义等。
3.分析《过秦论》的思想内容:(1)对百家争鸣的批判。
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对比秦始皇进行的统一战争,提倡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强调必须一统天下。
(2)文化一统的提倡。
认为六国时期学问的分裂是导致中国弱小的根源,主张实行一种相同的学说,即儒家学说,以此实现文化的一统。
4.分析《过秦论》的文学特点:(1)文艺兼备。
通过驳论的方式,展示作者才华横溢的文学风采。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导学生理解整个文章的思维脉络和逻辑结构。
(3)语言特色。
语言简练、气势磅礴,用较少的文字说明问题,体现出作者的才华和文学素养。
5.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过秦论》的主题和思想。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练习《过秦论》相关的词语和作品的掌握程度。
2.一些练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阅读填空、选择题、谈论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表达和掌握程度等来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必修三语文过秦论教案(通用1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必修三语文过秦论教案(通用14篇)导语设计。
《过秦论》教案(实用练习)章节一:导入与背景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及其历史背景。
2. 掌握《过秦论》的文学地位和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1. 介绍贾谊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2. 分析《过秦论》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3. 概括《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和大纲。
章节二:词汇与句式教学目标:1. 掌握《过秦论》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步骤:1. 解析《过秦论》中的重要词汇。
2. 分析《过秦论》中的经典句式。
3. 进行词汇和句式的练习和运用。
章节三:内容分析与解读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过秦论》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分析《过秦论》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教学步骤:1. 分析《过秦论》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解读《过秦论》中的深层含义和寓意。
3. 讨论《过秦论》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章节四:角色扮演与表演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2. 增强学生对《过秦论》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步骤:1. 学生分组,选择《过秦论》中的角色。
2. 准备角色扮演和表演的台词和动作。
3. 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和评价。
章节五:作文练习与反思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学生通过作文练习表达对《过秦论》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步骤:1. 提出与《过秦论》相关的话题或问题。
2. 学生进行作文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 学生互相交流和反思,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过秦论》教案(实用练习)章节六:文本细读与讨论教学目标:1. 深化对《过秦论》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讨论能力。
教学步骤:1. 选取《过秦论》中的关键段落进行细读和分析。
2.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策略。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文本的疑问和见解。
章节七:比较学习与拓展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比较不同文本的能力。
2.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参考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参考8篇本文为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参考提供了8篇文章,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经典文本。
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学案(一)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词句知识,疏通文句。
2.了解课文大意,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
3.品味语言特点及铺排蓄势、极化对比等写法对深化中心的作用。
4.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二、问题与例题大问题一:每段的大意是什么?小问题1:按照表达方式划分,课文可分成几大部分?大问题二: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秦王朝的势力是如何崛起的?大问题三: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课文如何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小问题1: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小问题2: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
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小问题3:在秦国强大的同时,各国诸侯采用什么方法“弱秦”?作者突出表现”九国之师”的强大有什么作用?三、目标检测1.本文是《过秦论》上中下三篇中的上篇,着重叙述___________,揭露___________,指出“______________”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者总结秦王朝的历史教训,意在____________,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2.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以历史事实作为论据,并把议论寓于叙述之中,反复进行论证。
B.文中写秦孝公独占天下,咄咄逼人的气势,及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用意是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灭亡作对比。
C.由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说明作者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反对封建统治的。
D.文中最后两段极言陈涉的卑微,起义军力量的弱小,却能够推翻秦朝,意在说明“仁心不施,其亡可立而待”的道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于《过秦论》的理解,了解《过秦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分析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分析文本来进行文学欣赏。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发表个人的见解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文本中的论点和论证方法,认识和理解《过秦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课件和PPT。
2.课外阅读材料。
3.课堂练习和作业。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通过PPT介绍《过秦论》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对作品有初步了解。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谈论他们对于《过秦论》的初步印象,并集体讨论。
第二步:展示分析1.分组讨论,并在PPT上展示各自对于文本中论点、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的分析结果。
2.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进行维度分析。
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过秦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其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
第三步:独立撰写1.提供几个问题供学生独立撰写练习。
2.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四步: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对于本次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看法。
2.教师对于学生没有打开的方向和深度进行补充说明。
五、课后作业1.作文: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结合《过秦论》中论点和论证方法,阐释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2.阅读《过秦论》相关的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该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并撰写小结。
3.自主拓展:通过搜索、阅读、思考等方式,探寻当前社会和时代背景下、以及国内外的其他相关文化产品的异同,摘要发表。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能够更深入理解《过秦论》的重要性和深刻内涵,同时,此次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10 过秦论【教学目标】1.通过熟读了解文章的脉络。
2.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识贾谊对秦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教学难点】文言知识点识记及恰当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家作品,熟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
一、导语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中古装剧占了很大的成分。
其中有不少是以秦汉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如香港拍摄的《寻秦记》、以及内地的电视剧《秦始皇》和电影《秦颂》、《英雄》。
这些影视作品在塑造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加入了导演和编剧们的艺术创造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过秦论》却是离秦代最近的朝代汉朝的文人的作品,那么让我们穿越历史,在文字中了解秦亡的真实原因。
二、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简介文学家。
洛阳人。
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
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为梁怀王太傅。
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
《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品。
2.写作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施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重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地。
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史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
面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文体知识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过秦论》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一)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本的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
(二)运用“文本间性”原理,以意逆志,体悟文章的“味外之致、韵外之旨”。
(三)赏析文章在“繁与简”、“大与小”方面的处理技巧,感受文章的“运斤之妙”。
二、教学方法听读——品读——析读三、教学步骤(一)介绍“因声求气”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
”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
如何才能更好地领略这篇“气盛”的文章,获得较大的审美享受呢?清人刘大櫆说:“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这里说的就是文本鉴赏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因声求气”。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者精神气质的外化。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精神内质。
(二)分析文本一、二两段1.学生齐读第一段。
教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该怎样读?回答这一问题前,先看看音节的特点,四字一顿,结构相同。
再看语意特征,同义叠写。
2.这一句如果要翻译,怎样表达?明确:有吞并天下之心。
教师:这里用的是“化简为繁”的写法。
3.第二段中有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吗?齐读文章,试着找出来。
(最突出的一个长句“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4.如果要用最减省的信息翻译这一句,可以怎样译?明确: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人才较多。
或六国人才济济。
教师:这里就读出了问题。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彬彬君子之风,纡徐优雅、中庸含蓄,表达讲究意内言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话到嘴边留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