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相严嵩贪父子贪污了多少?至少合人民币3亿
- 格式:docx
- 大小:5.70 KB
- 文档页数:3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自作孽不可活!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贪官导语:贪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存在,只不过是水平不一而已,有的小贪敛财敛色,有的大贪杀人夺权。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贪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存在,只不过是水平不一而已,有的小贪敛财敛色,有的大贪杀人夺权。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贪官,看看他们所作所为。
1、明代严嵩:两父子控制吏部兵部受贿严嵩,字惟中,乡试中举后授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爬上了不得内阁宝座。
按照高官荫子的规定,其子严世蕃也进入官场,渐官至工部侍郎。
从此父子把持朝政,号称“大丞相、小丞相”。
严嵩由于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和重用,骄奢霸横之气日益显露,贪污腐败随之而来,收受贿赂成为常事。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更是个敛财高手、纨绔子弟,整天借着其父的势力,违法乱纪,卖官鬻爵,胡作非为。
他们父子二人先是控制了吏部、兵部,这就为他们卖官收取贿赂大开了方便之门。
嘉靖四十四年皇帝下诏将他们二人重新逮捕入狱,经审判,判他们大逆不道与谋反之罪,判处斩刑,不久伏诛于市。
抄其家,得黄金三万两千余两、白银二百零二万余两,其他房屋、土地、珍宝、金银首饰、古玩、字画、玉器、服饰、家具无数,几乎超过了皇室的珍藏。
还查抄了严家在京师、江西等地的财产。
同时皇帝下诏贬严嵩与诸孙为民。
严嵩从“贵极人臣,富甲天下”的高位,顷刻之间一下子掉在地下,沦落为家败人亡、孤身一人,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的。
2、“跋扈将军”:家财三十亿梁冀是东汉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做过大将军。
在朝廷里横行二十几年,人称“跋扈将军”。
生活常识分享。
贪官的藏钱手段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和珅曾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评为世界千年首富之一。
史载,和珅贪腐来的财富在2亿至11亿两之多,相当于今天500亿至2750亿元人民币。
在当时,则相当于清政府十年财政收入总和。
和珅藏匿赃款的手段主要几种,一种是普通的库房,家中宅院多,随便一个房间就能装下几百万两。
一种是专门建造藏宝楼,几十个房间全部装满赃款。
一种是挖地窖,上面的空间不够,就向地下延伸。
还有一种机关算尽的方法,就是设立暗墙夹道,普通人不易发现,甚至抄家的官兵都需要搜查半天。
和珅还有间接藏匿赃款的手段,说好听的就是投资,说不好听的就是洗钱。
一种是搞房地产,买房买地,建房出租。
仅在河北保定等地,和珅名下的土地就有1260顷。
还有一种是开当铺,仅北京城附近的通州、蓟县等地,大小当铺就有二十余间。
和珅将贪腐来的古玩玉器、名家字画利用当铺进行赃款转化,这便是赤裸裸的洗钱。
江苏高邮当铺也是和珅留下来的,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级文物。
晚清随着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进入,中国贪官藏钱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843年,上海开埠。
外国现代商业银行纷纷进驻中国,尤以汇丰银行实力最强。
那时的汇丰银行同今天的瑞士银行一样,号称严格保守客户的秘密。
清朝权贵与贪官如同找到了避风港,争相将赃款转移至外国银行。
庆亲王奕劻等人便是汇丰银行的大客户。
即使有外国银行,也很不容易。
奕劻欲存120万两黄金,但备受刁难,因为汇丰银行知道这是赃款。
几次折腾后,被朝廷发现,慈禧下令严查。
但汇丰银行以为客户保密为由拒绝提供客户资料。
后来,奕劻勾结汇丰银行会计做假账应付检查,方逃过一劫。
相比之下,李鸿章就没有那么幸运。
他将赃款20万存入银行后,被两江总督张之洞发现,以公益为名,强行提出给花了。
纵观古代贪官藏钱进化史,无论从仓库到地窖,从暗墙到夹道,还是从古玩到字画,从商号到银行,其实,不管贪官如何挖空心思,藏匿方式如何变化,但赃款永远是赃款,藏到哪里都会被追缴,同样罪责难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曾因贪官囤藏二亿两白银导致通货紧缩
导语:明朝巨贪严嵩被削官还乡,严世蕃被斩首,严氏家产被籍没。
抄家时,官府调派了十艘大船来运严家囤藏的白银,结果“载以十巨艘,犹弗胜”,大
明朝巨贪严嵩被削官还乡,严世蕃被斩首,严氏家产被籍没。
抄家时,官府调派了十艘大船来运严家囤藏的白银,结果“载以十巨艘,犹弗胜”,大船还有些吃力,这要是叫来十六匹驴子搬运,绝对会活活累死四匹以上。
明朝太监的天量财富
清代有个历史学家,叫做赵翼,著有一部《廿二史札记》。
在这部历史札记中,赵翼提出了一个定律:“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翻译成今人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的意思。
在谈到明代的官场腐败时,赵翼列出了一个“贪官财富榜”,说这些贪官“其富亦骇人听闻”。
上榜的有八个人,其中五人是太监,这也符合“贿随权集”的定律,因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第三个宦官擅权的朝代。
以时间为序,这五个财产惊人的太监分别是:
正统朝的权监王振,权倾朝野,百官拜会他,送的礼至少是一百两白银,送到一千两的人,可以获得美酒招待。
王振死后被抄家,结果搜出“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
弘治朝的李广,被抄家时也搜出“黄白米各千百石”。
当时的孝宗皇帝还不知道“黄白米”是什么,惊奇地问:李广一个人要吃这么多米吗?左右告诉他:黄白米只是隐语,黄米是指黄金,白米是指白银。
到了正德朝的刘瑾,贪污指数已是王振的十倍,百官拜见,至少要
生活常识分享。
少儿不宜!古代贪官严嵩家里抄出的一件赃物最“辣眼睛”少儿不宜!古代贪官严嵩家里抄出的一件赃物最“辣眼睛”唔哩头条昨天16:25图片说明:《人民的名义》剧照,贪官赵德汉家搜出的钞票墙震惊了观众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贪官赵德汉不敢花赃款,把2.3亿现金藏在别墅里,满墙、满床、满冰箱的钞票,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类似赵德汉这样把钱直接藏在家里的做法还算简单粗暴,现实生活中,有些贪官为了藏好贿款,煞费苦心,鱼塘、粪坑、女厕排气扇、米缸、抱枕、鱼肚、皮带夹层……只要能塞进钱的地方,他们都不放过,外地、境外银行更不用说。
爱钱好色是贪官的标志,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在古代经济环境下,为官者靠贪污发财致富是一条捷径。
对于凭借政治权力攫取的巨额财富,贪官们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投资经济,在农业社会里,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可出租生息,贪官将资本投放到土地市场,通过手中权力疯狂兼并土地,或是利用手中资本经商、放高利贷,借此钱生钱;投资政治,以资本行贿上级,从而保住官位和上升渠道;消费支出,用以满足恣意挥霍的生活需要。
大量实物如黄金、白银、金银器皿、古玩玉器、高级家具、文人字画、珍贵书籍、山珍海味、香料药材等充斥古代贪官家中。
图片说明:金元宝由贵重的黄金制成。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良田美宅是共同追求在中国,古今贪官对良田美宅有着共同的追求。
今有各种“房叔”“房姐”,古也有霸占、购买土地、大兴土木的跋扈将军——东汉“大老虎”梁冀。
梁冀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大将军,妹妹又是汉顺帝皇后,汉顺帝死后,兄妹先后立冲、质、桓三帝,专断朝政近20年。
这梁冀,天生相貌丑陋,鸢肩豺目(耸肩似鹰,目凶如豺),生得一副坏人脸,说话含糊不清,整天盘算着怎么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敛财。
直接向皇帝要“万户”封地远远满足不了他,他手下有一帮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专门打听当地富豪的财产情况,待时机成熟,捏造罪名将富豪逮捕入狱,趁机捞取一大笔赎款,若富豪拒绝掏钱,则拷打至死。
“濯缨随处有沧浪”———明代严氏父子双贪的肮脏生活公元1536年(嘉靖十五年)冬十二月以前,在南京任吏部尚书的严嵩,说他是个文人,是个诗人,或者,加上“著名”,都是可以的。
那时,他纱帽翅上的“缨”,还用不着“濯”。
因为明代开国定都南京,永乐迁都北京后,仍在南京设了一个稍小的,与北京却是同样设置的中央ZF机构。
但是,派到那里去做官的,通常都属于非主流的二线人物,所以,在南京时的严嵩,很有时间游山逛水,吟诗作文,以风雅著称。
次年到了北京,来给皇帝祝寿,留在了翰林院修《宋史》,随之入阁,纱帽翅上的“缨”,开始抖了起来,按捺不住的本性,便逐渐暴露了。
权力这东西,落在品质不佳的人手里,便是一种恶的催化剂。
于是,“凭藉主眷,骄子用事,诛夷忠臣,溃败纲纪,遂为近代权奸之首”。
这时候,连“濯缨随处有沧浪”那种假姿态,假清高,也没有了。
一直在南京坐冷板凳的严嵩,发迹太晚,等到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其年五十六岁。
等到官拜武英殿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受到明世宗朱厚重用,是嘉靖二十一年的事,老先生已年过花甲,高寿六十二了。
那时,虽无到点退休一说,但他不能不考虑到上帝留给他贪污的年头,无论怎样抓捞,为时不是太多。
于是趁早赶快,将他实在不成样子的“短项肥体,眇一目”的儿子,提拔起来,作为膀臂。
这样,独眼龙得以“由父任入仕。
以筑京师外城(功)劳,由太常卿进工部左侍郎,仍掌尚宝司事。
剽悍阴贼,席父宠,招权利无厌”(《明史》)。
这一次,被嘉靖彻底冷落的严嵩,再也无法救他的儿子一命了。
不过,他很纳闷,法司黄光升奏的这一本,为什么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法司黄光升角色虽小,在官场厮混多年,也成了精。
他算盘拨拉得很明细,第一,严嵩虽然致仕归田,风光不再,但嘉靖只是讨厌他,并不想收拾他,时不时还念叨他的“赞玄”之功,谁知他会不会起复,又杀回来呢?第二,严世蕃就更不是好惹的了,此人朝上朝下,党羽密布,京内京外,网络沟通,是一个气焰嚣张,罔顾一切,什么卑鄙龌龊都做得出来的坏蛋。
中国古代三大巨贪宋朝“第一贪”当推权相秦桧,明朝“第一贪”当推要算权阉刘瑾,清朝“第一贪”则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和大人了。
现在就来计算这三只“大老虎”各自贪了多少钱。
有个写清朝帝王小说的历史作家断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
”我相信,任何严肃的历史研究者对这种“信口开二月河”的论断都会一哂置之。
因为,如果你要指出哪个朝代最腐败,首先你需要有可靠的统计数字,比如各个朝代的贪官数量、占该朝官员总数的百分比;平均每名贪官贪污了多少钱,与当时国家财政收入之比如何。
而想要获得这些统计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没有可靠的统计数字,如何敢断言哪朝“最腐败”。
不过,我这里倒有个讨巧的办法,可以大致评估出哪个王朝的腐败更严重一些:先从各个朝代分别找出一名能够代表该朝最高腐败水平的“大老虎”,看他们各自贪污了多少钱,然后统一折算成今天的货币单位,这样就可以判断出哪只“大老虎”贪得最厉害了。
而培育出史上最贪“大老虎”的那一个王朝,整个官场的腐败程度恐怕也得名列前茅。
为方便比较,我们姑以宋、明、清三朝为例。
宋朝“第一贪”当推权相秦桧,明朝“第一贪”当推要算权阉刘瑾,清朝“第一贪”则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和大人了。
宋代由宰相执掌行政大权;明代废除了宰相制,朝中实权常为太监所掌握;清代的权力中枢则转移到作为皇帝机要秘书处的军机处。
宋明清的首贪分别为“大权相”“大权阉”与“皇帝宠臣”,也正好印证了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个论断:“贿随权集”。
哪里存在着不受限制的最大权力,那里就会发生最严重的权力腐败。
好了,现在就来计算这三只“大老虎”各自贪了多少钱。
秦桧的财产:176亿元人修《宋史》,称秦桧“开门受赂,富敌于国”,但对秦相爷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却语焉不详。
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倒是在他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提供了一个数字:秦桧“贪墨无厌”,“其家富于左藏数倍”。
数字尽管含糊,但毕竟给了我们一个参照系。
左藏,即左藏库,宋朝的国库。
那么宋代左藏库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呢?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左藏库财富并不等于宋政府的全部岁入,只是全部岁入的一部分。
明朝第一巨贪:家产有十亿人民币吗?摘要:2013年中国全年的国家财政收入是12.9万亿元,按照比例换算,和珅的家产低则相当于今天的47.3万亿元人民币,高则相当于249.4万亿元人民币。
按照同一比例换算,明朝第一贪官严嵩的家产则相当于1.29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两人的家产真的如此骇人听闻吗?严嵩:有品味的雅贼雍正五年,一位名叫周石林的文人偶然得到了前明嘉靖年间籍没严嵩、严世蕃家产的清册一本。
由于这部清册是个残刊本,目次有些错乱。
周氏加以重新誊录,编次成帙,取“太阳一出冰山颓”诗句,取名为《天水冰山录》。
《天水冰山录》的全文有六万余字,仅记录严氏的财产就多达五万六千余字。
其中计有金锭、金条、金饼、金叶、沙金等1.3万余两,纯金器皿3100余件,金镶珠宝器皿253件,金镶珠宝首饰1800多件。
此外还有金绦钩208件、金绦环68件、金折丝带环33件……仅黄金一项就共重三万两千九百多两。
金器之外,从严氏家中还抄出白银201万两,银器和银首饰1.36万两;玉器875件;玉带202条,金带124条;象牙、犀角、牛角、玳瑁、檀香、珐琅、堆漆等镶金器皿563件,镶金银象牙筷2000多双;珍珠凤冠头箍306两、大圆珍珠962颗、次等珍珠127两;各色宝石86两,珊瑚树60株,大象牙4根,玛瑙、水晶、玻璃、龙卵(有异纹的大鸟蛋)、象牙、犀角、玳瑁、朱砂、哥窑瓷等珍玩3500余件;书籍6854部,石刻墨迹法帖358册,晋唐宋元名画3200余轴册等等。
《天水冰山录》记载的另一样大宗物品是锦缎、绢绫、纱罗、绸绒、改机、琐幅、葛布等纺织品,共计4.1万余匹,织有五爪云龙、蟒龙、云凤、仙鹤、锦鸡、麒麟、狮子、獬豸等图案,工艺则有织金、妆花、暗花、遍地金、闪色、剪绒等名目。
此外还抄出锦缎绢罗等衣服1.83万件,扇子2.76万把,古琴54张,笔墨文具上万件,铜器2.65万斤,锡器6900斤,屏风、围屏108架,大理石螺钿雕漆等床648张。
各位晚上好,我是司马懿。
接下来三天我将简单地讲解“明初四大案”和朱元璋大兴冤狱的治国之道。
今天我们讲的是财务大案——空印案与郭桓案。
1398年,15世纪的开始,朱元璋于应天府登基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开始了长达三十一年的皇帝生涯。
这三十一年不仅仅巩固了大明的疆域,还为大明朝之后的统治奠定了基调。
朱元璋的统治风格众所周知,雷厉风行,吃苦耐劳,手段残暴,思想单一,标准的能干的开国皇帝。
而“明初四大案”和朱元璋的统治思想密不可分。
我们就通过这四个案件来看朱元璋的洪武盛世。
“明初四大案”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洪武九年(1376)的空印案(一说洪武十五年,1382),洪武十三年(1380)的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1385)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的蓝玉案。
这些案件中,胡惟庸案影响最大,杀人最多,时间最长,一般史家认为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被株连为胡惟庸案的结束。
胡惟庸案直接导致了朱元璋废除宰相,权分六部,奠定了明朝“皇帝最大,谁离皇帝最近谁最牛逼”的政治基调。
其余三案,蓝玉案株连人数居于亚军,空印案和郭桓案不分上下。
而且这还不算完,其他的小案不计其数,比如奠定了地区性考试基础的“南北榜案件”等,这里我们不做展开。
那么作为开国皇帝,不施恩泽却一味用严刑重典的明太祖朱元璋究竟为什么兴起大大小小这么多的案件来诛杀功臣与官员呢?我们先来看“空印案”。
每年地方都需派人至户部(财政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方能结算。
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印信才算完成。
因为当时陆路交通不发达,有些省份往来路途遥远,如果发回重造势必耽误很多时间。
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如果有任何疏漏只要在空白书册上重新誊写就好了。
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只不过法律没有更改,只是官员之间的常例。
这个常例,户部知道,中央其他部门也知道,主印官知道,其他地方官员也知道。
清官的灰色收入(2015-04-09 13:24:04)转载▼分类:旧闻新读·非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有贪官,也都有清官。
严嵩是贪官,嘉靖皇帝抄他的家,抄出黄金10万两,白银200万两,历代名人字画3200幅,另外还查到大批豪宅,仅在江西一省就拥有38所别墅,共计6600多间房产。
海瑞是清官,为官十八年,才积攒120两银子,回海南老家买一所小院就花光了。
他死以后,其生前挚友王用汲为其料理后事,找到的遗产只有白银十几两、衣服两三件,凑一块儿不到20两银子,连买墓地都不够,如不是王用汲组织大伙捐款,海瑞可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和珅是贪官,其家产经过估价的约有26400万两银子,相当于当时中央财政三年以上的收入。
于成龙是清官,身为方面大员,连肉都吃不起,常年食素,其死后遗物只有白银3两。
当然,评判一个官员是否清廉,不能光看他的家产和遗产,更重要的是看他在岗位上受不受贿、贪不贪赃、有没有灰色收入。
明朝的海瑞、清朝的于成龙,做官时从不受贿,从不贪赃,在俸禄和赏赐之外从不妄取一文钱,他们是货真价实的清官,铁骨铮铮,成色十足。
严嵩与和珅是十足的贪官,海瑞与于成龙是十足的清官,这两种官员在明清两朝都不多见,最常见的倒是那些半清半浑的官员:你说他贪吧,他一不受贿,二不挪用公款;你说他清吧,他却拥有不可忽视的灰色收入。
清代名臣曾国藩就是这样的官员。
青年学者张宏杰在其新著《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一书中考证出了曾国藩做京官时期的收入构成,结论是灰色收入在曾国藩的总收入当中一直占相当比重。
以道光二十一年曾国藩在翰林院上班时为例,他身为从七品京官,每年基本工资(正俸)45两,职务工资(恩俸)45两,粮食补贴(禄米)45斛(折合30两),办公津贴(公费)15353文(折合10两),全年所有合法收入加起来共有130两。
就在这一年,曾国藩至少收受了六名地方官馈赠的银钱,共计“九十八两五钱七厘”,将近100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宋明三朝的贪官的财产清单分别是什么样的导语:贪官的身后财产一般均为抄家所得,历史上这样的官员财产公开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唐代历史上的巨贪元载出身寒微,玄宗初以精通道学踏上贪官的身后财产一般均为抄家所得,历史上这样的官员财产公开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唐代历史上的巨贪元载出身寒微,玄宗初以精通道学踏上仕途。
安史之乱后,元载又得到了肃宗的赏识。
肃宗首先差遣元载到江淮地区总领漕运事务。
不久,又将他招回朝廷,升任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总领全国财政事务。
此后,元载勾结大宦官李辅国,当上了宰相。
代宗即位后,元载仍为宰相,他又勾结宦官董秀,探知皇帝好恶,因此深得代宗信任。
其后,元载与代宗密谋诛杀了大宦官鱼朝恩,由此元载越发骄纵。
元载为相多年,权倾朝野。
他公然收受贿赂,生活奢侈腐化。
其妻儿也倚仗权势,贪婪成性。
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三月,代宗下令逮捕元载及其党羽,经过审讯后,元载等人在如山的铁证前供认不讳。
不久,元载及其妻王氏、三子均被判处死刑。
史书上虽然没有详细列出财产明细,但在查抄元载家产之时,光胡椒就抄出了800石,相当于今天的60多吨,其他财物更是不可胜数。
为了表示朝廷反贪的决心,代宗下令将元载在长安的两处豪宅充公,又将抄得的元载的部分家财分赐给群臣。
德宗即位后,又下令拆毁了元载的两处豪宅,足见其家产的丰厚。
北宋“六贼”之一的朱勔是宋徽宗的宠臣。
为了满足徽宗对于奇花异石的疯狂爱好,朱勔在苏州设立了应奉局,花费大量公家财物,搜求花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到京城,号称“花石纲”,为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
一时间,朱勔气焰熏天,他还通过各种手段积累巨额财富,生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奸相严嵩贪父子贪污了多少?至少合人民币3亿
导语:明嘉靖四十四年,窃权达二十多年的奸相严嵩,终于失败倒台。
其子严世蕃斩于京师,人心称快。
严嵩的脑袋虽然保住,但受到籍没的处置。
籍没,
明嘉靖四十四年,窃权达二十多年的奸相严嵩,终于失败倒台。
其子严世蕃斩于京师,人心称快。
严嵩的脑袋虽然保住,但受到籍没的处置。
籍没,也就是抄家,将全部家产充公。
据说,东厂、西厂在抄严嵩的家时,有过一本账,后来印成一册书,书名《天水冰山录》,记载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特大贪污犯之一,积二十年之搜刮,所积聚起的像山一样的财富。
取这个书名,就是来自“太阳一出冰山落”的语意。
严嵩发迹颇晚,其春风得意时已六十出头,半截入土,但捞起钱来,却如饿虎下山,永无厌足。
别看此人起步迟了,但贪污的悟性高,动作快,手段恶,胃口大,一进入内阁,就把嘉靖哄得团团转,马上把几个同僚,如曾铣、夏言,排挤出局;正直大臣,如杨继盛、沈鍊,予以杀害。
从此,他作为首辅,主政长达二十一年之久。
这段时期,也是嘉靖跟臣下闹情绪,索性不理朝事,搬到西园去炼丹,拒绝上朝的罢工时期。
朝臣们都无法见他一面。
严嵩独蒙圣眷,于是才有了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的贪污机会。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是一个比他坏上十倍的败类,两人沆瀣一气,卖官鬻职,贿赂公行,敲诈勒索,作恶多端,搜刮民财,疯狂聚敛。
据《天水冰山录》所载,仅是他北京的府邸,江西的老家,查抄出来的财产,计有:一,纯金器皿3185件,重量11000余两;二,玉器857件;三,耳环耳坠267双;四,布缎绫罗纱绒14300余段;扇柄27300余把;五,南昌和分宜的第宅房店3300余间。
总值约合人民币3亿至4亿元的样子。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