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1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课程标准】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了解欧盟的发展历程,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和影响,;3、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过程,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历程难点: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围绕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重点介绍了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整体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和主要趋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依据课标在操作层面上应将“欧洲联盟”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而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作为教学的两个辅点内容,力求在一个中心上深入,在两个辅点上拓展。
本单元教学内容和义务教育初、高中历史和高中政治的联系比较密切。
要利用旧知识的回忆,借助世界政治地图,深化认识,提高概括能力。
同时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知识梳理】一、欧盟的发展过程1、欧共体的建立(经济实体)(1)1951年成立,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2)1957年签定《》建立欧和,《罗马条约》的签定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1967年,将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2、欧洲联盟的成立(政治实体)(1)1992年,欧共体12过签署《》,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2)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过渡。
(3)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成立的意义:(1)对欧洲:。
(2)对世界:。
思考探究1、结合下列材料和问题分析:欧洲为什么能走向联合?必要性:二战”后西欧的经济状况如何?“二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临怎样的危险?可能性:德、法两国为什么积怨?又怎样抛弃前怨携手合作?“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200多年前,法国文学家雨果就满怀深情地希望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欧洲联盟的形成过程,剖析欧洲国家的一体化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转变的原因和实质。
了解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由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原因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过程,明确其特点及出现此特点的原因。
掌握中国在加入该组织后所发挥的作用,并由此引申出中国在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形成过程和特点的比较,锻炼学生把具体的历史现象与整体的社会背景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历史观。
通过对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它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辨证的看问题,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从而明确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经济区域集团的必要性。
2、在学习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挥的作用的同时,联系中国在古代史和近代史上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欧洲联盟的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教学难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以对比法和列表法为主,以问题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时安排:[来源:学|科|网Z|X|X|K]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欧盟会旗,播放贝多芬的《欢乐颂》;展示中国上海APEC会议时各国领导人合影和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布什的合影)师这几幅图片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大家可以说出这都是什么图吗?生第一幅图是欧共体的盟旗,十二颗星象征欧共体建立时十二个国家紧密团结,《欢乐颂》是他们的盟歌。
第二、第三幅图则是200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江泽民主席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师这三幅图分别表示了欧洲联盟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两大经济区域集团,而大规模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出现正代表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两大趋势之一的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