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56.74 KB
- 文档页数:3
保温防火隔离带设置要求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粘贴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岩棉带)技术要求1、岩棉带主要性能:项目性能指标标试验方法密度kg/m3≥100GB/T25975导热系数W(m·k)≤0.048GB/T10294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kpa≥80JG149燃烧性能A级短期吸水量kg/m≤1.0GB/T25975酸度系数≥1.6GB/T5480匀温灼烧性收缩率%≤5.0GB/T5486能(1000℃)质量损率%≤5.0GB/T5486备注:必须采用纤维垂直板面的岩棉,否则拉拔强度达不到要求,2、防火隔离带高度方向尺寸不应小于300,厚度与外保温系统相同3、设置水平分格缝时,宜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系统的分界线上4、防火隔离带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防火隔离带位置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方,隔离带下缘距离洞口上沿不宣超过500mm5、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起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不宜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6、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宽度超过2mm缝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或阻燃型友泡氨酯填基;7、当采用粘贴岩棉带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满粘并应使用锚栓辅助联结。
错栓位置在岩棉带中间高度,铺栓间距应不大于0.5m,错栓距离保温板端部应不小于0.1m,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岩棉带长度应不小于0.4m8、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应先于大面玻纤网格布铺设,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格布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9、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和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宣为同一材料,同时施工制作,并应将保温材料和锚栓完全覆盖,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施工技术随着建筑外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建筑外墙结构的要求日益严格,外墙保温隔热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外墙保温隔热不仅能够增强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保温防火隔离带作为一种新型的外墙保温材料,其防火性能和安全性能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保温防火隔离带的施工技术。
1. 保温防火隔离带的特点保温防火隔离带是一种新型的外墙保温材料,它的防火性能非常优良。
在建筑火灾中,保温防火隔离带可以有效地隔离火势的蔓延,降低建筑物燃烧的速度,延长疏散时间。
保温防火隔离带是一种耐高温、耐老化、耐腐蚀、尺寸稳定的材料,能够满足各种复杂施工环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2. 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要先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保温防火隔离带的材料应当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施工时要按照厂家提供的施工图、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前还需要认真检查施工环境和基层状况,必须保证基层面平整、无明显裂缝和松动,墙面应当干燥无尘,没有气泡和油污等附着物。
3. 防火隔离带的施工技术防火隔离带在施工时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保温防火隔离带的尺寸的测量:现场进行量测,将保温防火隔离带的长度和宽度或厚度进行测量,以确保保温防火隔离带的尺寸的准确性。
(2)保温防火隔离带的搭接:在施工前,应该对防火隔离带进行搭接处理,处理方式为将两块隔离带的搭接部位用防火胶水条粘好,以此来达到隔热防火的效果。
(3)防火隔离带的粘贴:将处理好的隔离带粘贴在洁净、干燥、光滑的墙体上,每个隔离带的间距要尽量的均匀,每一块隔离带与基层之间不得留有气泡。
(4)保温防火隔离带的压实:在隔离带都粘贴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压实处理,主要目的是确保隔离带与基层之间紧密贴合,加强施工的牢固度,从而提高隔热防火的效果。
4. 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温防火隔离带与墙体的粘接应当均匀穿插,避免出现空洞和局部松动的情况。
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
带技术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粘贴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岩棉带)技术要求
1、岩棉带主要性能:
备注:必须采用纤维垂直板面的岩棉,否则拉拔强度达不到要求,
2、防火隔离带高度方向尺寸不应小于300,厚度与外保温系统相同;
3、设置水平分格缝时,宜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系统的分界线上;
4、防火隔离带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防火隔离带位置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方,隔离带下缘距离洞口上沿不宜超过500mm;
5、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一起自下
而上按顺序进行,不宜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6、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宽度超过2mm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或阻燃型发泡聚氨酯填塞;
7、当采用粘贴岩棉带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满粘并应使用锚栓辅助联结。
锚栓位置在岩棉带中间高度,锚栓间距应不大于,锚栓距离保温板端部应不小于,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
100mm,岩棉带长度应不小于。
8、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应先于大面玻纤网格布铺设,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格布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具体详见下列附图:
9、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和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宜为同一材料,同时施工制作,并应将保温材料和锚栓完全覆盖,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粘贴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岩棉带)技术要求1、岩棉带主要性能:项目性能指标标试验方法密度kg/m3≥100GB/T25975导热系数W(m·k)≤0.048GB/T10294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kpa≥80JG149燃烧性能A级短期吸水量kg/m≤1.0GB/T25975酸度系数≥1.6GB/T5480匀温灼烧性收缩率%≤5.0GB/T5486能(1000℃)质量损率%≤5.0GB/T5486备注:必须采用纤维垂直板面的岩棉,否则拉拔强度达不到要求,2、防火隔离带高度方向尺寸不应小于300,厚度与外保温系统相同3、设置水平分格缝时,宜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系统的分界线上4、防火隔离带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防火隔离带位置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方,隔离带下缘距离洞口上沿不宣超过500mm5、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起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不宜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6、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宽度超过2mm缝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或阻燃型友泡氨酯填基;7、当采用粘贴岩棉带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满粘并应使用锚栓辅助联结。
错栓位置在岩棉带中间高度,铺栓间距应不大于0.5m,错栓距离保温板端部应不小于0.1m,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岩棉带长度应不小于0.4m 8、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应先于大面玻纤网格布铺设,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格布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9、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和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宣为同一材料,同时施工制作,并应将保温材料和锚栓完全覆盖,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实用文档之"粘贴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岩棉
带)技术要求"
1、岩棉带主要性能:
备注:必须采用纤维垂直板面的岩棉,否则拉拔强度达不到要求,
2、防火隔离带高度方向尺寸不应小于300,厚度
与外保温系统相同;
3、设置水平分格缝时,宜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与保
温系统的分界线上;
4、防火隔离带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防火隔离带
位置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方,隔离带下缘距离洞口上沿不宜超过500mm;
5、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
保温层一起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不宜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6、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
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宽度超过2mm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或阻燃型发泡聚氨酯填塞;
7、当采用粘贴岩棉带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满粘并应使用锚栓辅助联结。
锚栓位置在岩棉带中间高度,锚栓间距应不大于0.5m,锚栓距离保温板端部应不小于0.1m,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岩棉带长度应不小于0.4m。
8、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应先于大面玻纤网格布铺设,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格布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具体详见下列附图:
9、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和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宜为同一材料,同时施工制作,并应将保温材料和锚栓完全覆盖,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1、岩棉带主要性能:
备注:必须采用纤维垂直板面的岩棉,否则拉拔强度达不到要求,
2、防火隔离带高度方向尺寸不应小于300,厚度与外保温系统相同;
3、设置水平分格缝时,宜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系统的分界线上;
4、防火隔离带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防火隔离带位置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方,隔离带下缘距离洞口上沿不宜超过500mm;
5、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一起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不宜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6、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宽度超过2mm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或阻燃型发泡聚氨酯填塞;
7、当采用粘贴岩棉带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满粘并应使用锚栓辅助联结。
锚栓位置在岩棉带中间高度,锚栓间距应不大于,锚栓距离保温板端部应不小于,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岩棉带长度应不小于。
8、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应先于大面玻纤网格布铺设,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格布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
200mm,具体详见下列附图:
9、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和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宜为同一材料,同时施工制作,并应将保温材料和锚栓完全覆盖,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
第二条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第三条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除执行本暂行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墙体第四条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
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
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
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
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
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隔离带施工方案XXXXXX公司一、编制依据1、JG 149-2003《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2、公安部建设部文件公通字[2009]46号《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3、北京市地标《民用建筑外墙保温防火设计规程》(讨论稿)4、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二、防火隔离带的设置1、非幕墙建筑保温材料的防护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2、幕墙建筑保温材料的防护层应采用不燃材料,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3、防火隔离带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
宜设置在窗口上方200-400mm 处,并沿水平方向通长、交圈设置。
4、防火隔离带的保温材料与基层的粘结方式采用满粘法。
三、防火隔离带的构造四、施工要点防火隔离带的施工与主体保温系统同步进行,两种保温材料间不留缝隙。
1、基层处理清洁基层墙面的灰尘、异物等。
2、弹线在需设置防火隔离带的位置,弹好水平线,在需要弹线部位弹好线。
3、调制聚合物胶浆在干净的塑料桶中将聚合物胶浆与净水按4:1的比例进行混合,并用低速搅拌器搅拌成稠度适中的胶浆,净置5分钟。
使用前再搅拌一次。
调好的胶浆宜在2小时内用完。
4、铺设保温板4.1 将岩棉板切割成与防火隔离带相同的宽度的条状。
4.2 将岩棉板粘结面满涂一层聚合物粘结胶浆,厚度5mm-10mm。
4.3 将涂好胶浆的岩棉板立即粘贴于墙体上,滑动就位,用2米靠尺压平,保证其平整度和粘贴牢固。
5、打磨、修整打磨防火隔离带上下两侧各200mm宽范围的主体部分保温板,使保温板面低于主体其它部位保温板3-5mm。
6、铺设加强网,安装锚固件裁剪宽度大于防火隔离带宽度400mm的钢丝网,横向铺设在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上,使上下两边均与主体保温材料搭接200mm,每块岩棉板的周边接缝及板中间安装锚栓,并固定好网格布。
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摘要】气候的干燥经常会造成火灾的形成,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火灾带来的一些隐患,本文主要介绍了岩棉防火隔离带施工时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目前市场上的其他类型防火隔离带。
【关键词】防火隔离带;类型;现状引言根据目前的标准,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是为阻止保温火灾大面积燃烧而采用A级防火的全岩棉外保温系统。
我国现阶段建筑防火的有关规定,外墙保温应使用A级防火材料,若使用B 级材料,就得相应增加防火隔离带设置。
民用建筑:1、高度≥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60m<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24m<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1 岩棉防火隔离带“岩棉板”主要以经摆锤法生产的憎水型岩棉板为保温隔热层材料,采用粘、钉结合工艺与基层墙体连接固定,并由抹面胶浆和增强用玻纤网布复合而成的抹面层以及装饰砂浆饰面层或涂料构成的A级不燃型建筑节能保温系统。
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导热系数低、透气性好、燃烧性能级别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墙的节能保温工程,包括外墙外保温、非透明幕墙保温和EPS外保温系统的防火隔离带。
系统构造主要包括:粘结层、保温层、抹面层、饰面层及配件。
饰面层应采用饰面砂浆、装饰灰浆等轻质功能性涂层或有良好透气性的水性外墙涂料。
导热系数低、透气性好、燃烧性能级别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墙的节能保温工程,包括外墙外保温、非透明幕墙保温和EPS外保温系统的防火隔离带。
2 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外侧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加水泥砂浆垫块→固定岩棉板、插接栓→和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浇筑混凝土(2)施工条件:按图纸和设计变更要求,墙体钢筋绑扎完毕,且在钢筋上需要固定岩棉板的位置,按照岩棉板上口标高用红漆做好标记。
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
技术要求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粘贴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岩棉带)技术要求
1、岩棉带主要性能:
备注:必须采用纤维垂直板面的岩棉,否则拉拔强度达不到要求,
2、防火隔离带高度方向尺寸不应小于300,厚度与外保温系统相同;
3、设置水平分格缝时,宜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系统的分界线上;
4、防火隔离带通常为水平方向设置,防火隔离带位置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方,隔离带下缘距离洞口上沿不宜超过500mm;
5、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一起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不宜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6、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
拼接紧密,宽度超过2mm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或阻燃型发泡聚氨酯填塞;
7、当采用粘贴岩棉带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满粘并应使用锚栓辅助联结。
锚栓位置在岩棉带中间高度,锚栓间距应不大于,锚栓距离保温板端部应不小于,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岩棉带长度应不小于。
8、在隔离带位置还应加铺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应先于大面玻纤网格布铺设,上下超出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100mm,大面玻纤网格布的上下如有搭接,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应不小于200mm,具体详见下列附图:
9、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和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宜为同一材料,同时施工制作,并应将保温材料和锚栓完全覆盖,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