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哈特
- 格式:ppt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27
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理解“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个命题出自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贝内德托·克罗齐(1866—1952),20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史学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被誉为学术大师,是现代西方历史相对主义在理论上的集大成者。
他的史学理论对历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雅各布·布克哈特在他的《世界史考察》中把历史学家的任务规定为:力图确定那些经久不变的、周期性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因素,因为这样的一些因素能够在我们的理智和情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即是对于历史中的规律来说的,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历史规律却是现代的规律。
去发现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始终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人类对历史的把握始终带有当代色彩,治史者都力求客观与公正,可真实的历史却不及杜撰历史那般富有生机活力,治史行为和目的比真实历史自身更富有历史意义,对历史的记录与描述、肯定与否定,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塑造历史的强大精神结构。
任何历史研究不可能是纯历史的,纯粹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因为历史研究者在对历史现象的观察、思考、提问、整理、书写的过程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历史的创造,这与研究者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受研究者的当代视野的影响与限制。
历史著作渗入了历史学家个人主观的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可能有个人兴趣的影响,也可能有党派、民族、宗教感情等的影响。
司马迁有过类似“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精辟的说法:“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黄仁宇在评论《万历十五年》时曾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只能假定自然法规逐渐展开,下一代的人证实我们的发现,也可能检讨我们的错误,就像我们看到前一代的错误一样。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克罗齐历史哲学的基本内容,它体现了克罗齐历史哲学的核心——历史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或精神。
封面故事吹响文艺复兴的号角《十曰谈》中的佛罗伦萨众生百态文I冯璐|3E||G ■、, *=^ll 1 f it i1'晒■如着…備Mi l l i i i M r F j p fI j i hM k Vp’R n l 於t.'ll爾转W".々112 国家人文历史■跟矜名矜:旅行■r§1M弗罗伦萨俯瞰全景。
传说佛罗伦萨是恺S在公元to59年所斯卡纳地区崎反定丨丨i曰B B的i日文易守难才发宸过来'APR2021 |113封面故事COVER STORY、艺青年喜欢将佛罗伦萨称 W作“翡冷翠”,发音更接近意 大利语中的Firenze (佛罗伦萨)。
1925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赴欧 游历,途经佛罗伦萨时思念恋人陆小 曼,作《翡冷翠的一夜》,诗中情绪变 幻,幽怨又缠绵,与佛罗伦萨浪漫又 神秘的气质不谋而合,言有尽而意无 穷,确是神来之笔。
传说佛罗伦萨是恺撒在公元前 59年所建,这一说法虽未能得到所有 历史学家的赞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佛 罗伦萨是由一个罗马军事聚落发展 而来。
与托斯卡纳其他城镇如锡耶纳 (Siena )、沃尔太拉(Volterra )相比,佛罗伦萨并不突出,唯一的特点应该是 临河而建。
托斯卡纳地区崎岖多山, 早期的很多城市也都建在易守难攻的 山丘上。
临近水源听起来像是优势, 但阿诺河下游的平原排水不良,饱受 洪灾之苦,水患直到近代依然是佛罗 伦萨头疼的问题。
1966年11月,佛罗 伦萨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洪水, 平均水深达6米,沃壤一夜变泽国, 《最后的晚宴》在泥水中浸泡了 48小公/薄伽丘像。
薄伽丘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 佛罗伦萨“文学三杰”,他的《十曰谈》由100个 故事构成,是一幅反映文艺复兴初期市民生活的“浮世绘”时,一度被认定不可修复,很多教堂 和图书馆都蒙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到了中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了 临水而居的好处:丰沛的水源意味着 充足的粮产、清洁的环境和便利的交 通,于是佛罗伦萨和比萨,阿诺河畔 的双姝,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文艺复兴的诞生背景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主张“家庭的原则是爱,社会的原则是优秀”,将政治学与伦理学分开的是()。
A、但丁B、马基雅维利C、伊拉斯谟D、彼特拉克我的答案:B 得分: 25.0 分2【多选题】属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是()。
A、但丁B、薄伽丘C、伊拉斯谟D、奥古斯丁我的答案:ABC 得分: 25.0 分3【判断题】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折点是“文艺复兴”,这个词的原文是“再生”的意思,叫做Renaissance,是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折点。
()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4【判断题】在灾变中产生的文艺复兴,起源于危机。
()我的答案:√得分: 25.0 分灾变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新生》这本书是()写的。
A、薄伽丘B、伊拉斯谟C、彼特拉克D、但丁我的答案:D 得分: 50.0 分2【判断题】灾变是文艺复兴的起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是伴随着黑死病而来的。
()我的答案:×得分: 50.0 分艺术家是人类希望的寄托者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判断题】最适当的时候艺术总会成为一种拯救之力。
()我的答案:√得分: 50.0 分 2【判断题】把文艺复兴叫做理想世界,是它借助于艺术家的画笔展现了一个人们内心的世界。
()我的答案:√得分: 50.0 分文艺复兴:健康的艺术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多选题】下面选项中,作者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但丁《神曲》B、达芬奇《蒙娜丽莎》C、米开朗基罗《大卫》D、彼特拉克《十日谈》我的答案:ABC 得分: 33.3 分2【判断题】既是一场人的运动,又是一场造就新人的运动是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得分: 33.3 分3【判断题】一方面维持欧洲经济的繁荣,一方面把人的全部的能量充分的释放出来的是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得分: 33.4 分危机带来了什么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不属于人类的五种基本处境的是()。
文化重要性的名言1、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爱默生2、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
3、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4、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唯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
———《世俗智慧的艺术》5、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
6、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7、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
——马大·安诺德8、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胜利。
——爱献身9、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10、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
——约翰·赫尔达11、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森谷正规12、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
——黑塞13、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雅各布。
布克哈特14、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15、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唯有文化才使他高于禽兽。
16、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世界历史是市民的历史。
17、如果职业起隔绝作用,那么文化就应当起接近作用。
文化应当是人性的,因为它涉及人的一切,它力求实现人的各种不同的才能间的平衡。
18、文化是生命的.表达形式。
当文化不能表达生命。
反而压抑生命的时候,生命的紧张感就增大。
这时候,需要改变旧文化,创造新文化,以重新表达生命。
19、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
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
20、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
21、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
——里德22、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
西方史学著作的推荐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扬·阿斯曼:《文化的记忆》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勒华拉杜里:《蒙塔尤>纳塔莉·泽蒙·戴维斯:《马丁·盖尔的归来》罗伯特·达思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托马斯·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阿尔弗莱德·韦伯:《文化社会学》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色诺芬的《长征记》凯撒的《高卢战记》塔西佗的《编年史》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阿庇安的《罗马史》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格里哥利的《法兰克人史》艾因哈德和佚名僧侣的《查理大带传》马基雅维里的《佛罗伦萨史》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基佐的《一六四○年英国革命史》兰克的《教皇史》鲁滨孙的《新史学》比尔德的《美国宪法的经济观》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韦尔斯的《世界史纲》—勒费弗尔的《拿破仑时代》希提的《阿拉伯通史》—霍尔的《东南亚史》戴维逊的《古老非洲的再发现》—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泰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纲要》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摩尔的《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布罗代尔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布尔斯廷的《美国人》勒高夫的《新史学》伊格尔斯的《历史研究国际手册》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1 西方历史学的先河——希罗多德的《历史》张和声9 西方政治史的源头——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孙道天19 古希腊史学的要籍——色诺芬的《长征记》杨彪26 以笔代剑的力作——凯撒的《高卢战记》路新生35 古罗马史学的峰巅——塔西佗的《编年史》张和声程郁43 西方传记体史书的嚆矢——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黄宏煦55 西方纪事本末体的端倪——阿庇安的《罗马史》陈凌云64 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金志霖73 中世纪史学的硕果——格里哥利的《法兰克人史》胡果文82 欧洲封建化的见证——艾因哈德和佚名僧侣的《查理大带传》胡国文91 人文主义史学的结晶——马基雅维里的《佛罗伦萨史》秦颖100 近代文化史学的滥觞——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张宇宏110 理性主义史学的巨著——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张广智120 阶级斗争眼光的洞察——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陈章131 资产阶级革命的剖析——基佐的《一六四○年英国革命史》沈汉142 客观主义史学的典范——兰克的《教皇史》张广智152 西方文化史的丰碑——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秦颖164 新史学革命的宣言——鲁滨孙的《新史学》王少如178 经济史观的阐发——比尔德的《美国宪法的经济观》王春来189 西方史学史的翘楚——古奇的《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张广智200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沈晓红210 历史形态学的思辨——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王健222 生物和人类史的勾勒——韦尔斯的《世界史纲》张家哲232 时势与伟业的交融——勒费弗尔的《拿破仑时代》陈章244 从沙漠走向世界的历程——希提的《阿拉伯通史》陆培勇252 东南亚历史的佳作——霍尔的《东南亚史》袁传伟262 揭开非洲历史的真相——戴维逊的《古老非洲的再发现》刘萍屠尔康272 对历史学的哲学反思——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彭刚282 观古今于一瞬——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张和声程郁295 年鉴学派的先声——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303 修正学派的异端——泰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潘人杰314 全球史观的创建——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纲要》张广勇326 比较史学的楷模——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王健336 现代化比较的范例——摩尔的《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张家哲347 总体史学的圭臬——布罗代尔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王建娥358 世界史的新视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张广勇371 社会史的广角镜——布尔斯廷的《美国人》王春来384 年鉴新史学的综合——勒高夫的《新史学》姚蒙397 当代史学成就的总结——伊格尔斯的《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刘文涛411 国际战略格局的递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顾云深。
《世界历史和救赎历史》读书笔记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郑志焕面对历史的长河,人类有时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将走向何处?作为沧海一粟般的生命,要想认识远远超出自身存在范畴的真相和意义,从根本上说是无法做到的。
人类的智慧经过了无数代的积累,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但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哲学家仍在不懈地寻找一个思想制高点,使人类能够读懂历史的深邃和辽远,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用一条合理的脉络串联起来。
任何生命和事物的意义,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而言。
对历史的思索,正是人类对自我的关注。
《世界历史和救赎历史》完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作者卡尔·洛维特是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学生,1897年生于德国慕尼黑,1973年卒于海德堡。
在这本书中,他逆溯而上,从布克哈特、马克斯到奥德修斯、奥古斯丁,论述了十二位哲学家、神学家的关于人类历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内在联系,从中可以了解欧洲关于历史思想的演变和对人类自我认识的大致脉络。
卡尔·洛维特把西方历史观的发展大致梳理成三个阶段:古希腊历史思想,以救赎为指向的历史神学,以进步为鹄的的历史哲学。
古希腊历史思想起源于自然本体论,是人类对历史的最初觉醒。
在希腊人看来,大自然万物化生,四时运行,时间的变化以此为准则,是一种无目的、周期性的循环运动。
人和世界的生存原则应遵从自然秩序。
那时,古希腊人大约还未形成真正的独立意识,对大自然的依赖心理使他们本能地认为,历史的变化同大自然一样,是不断地重复。
与古希腊人的自然历史观不同,当人类认为存在世界是由唯一的上帝所创造时,时间也被看作是由上帝创造并并体现上帝的意志,历史成为人类实现最终救赎的过程。
基督都的末世论观点把历史赋予了终极意义和直线轨迹。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奥罗修斯、约阿希姆、波舒哀等。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在可见者中间,世界是极大者。
在不可见者中间,上帝是极大者。
然而,有一个世界存在是我们所见,有一个上帝存在是我们所信。
文化传承名言1.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爱默生文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美的认识和欣赏的大门,让我们领略到世界的多姿多彩!2. “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佚名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弘扬它,才能让我们的中华大家庭更加幸福美满呀!3. “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
”——印度谚语文化可不就是智慧绽放的光芒嘛,照亮我们前行的路!4. “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
”——约翰·赫尔达想想看,文化不断进步,这是必然的规律,多神奇!5. “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爱献生文化给我们精神力量,就像望远镜让天文学家探索星空!6.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
”——邱吉尔没有力量支撑的文化,多可怕,会消失的哟!7. “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
”——里德文化得从基层发展起来,自下而上才有活力呀!8. “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森谷正规文化和每个人的情绪紧密相连,影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呢!9.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
”——高尔基我们创造文化,文化又为我们服务,多有意思!10.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马洛利这说明文化得真实、有内涵,不能只是表面功夫!11.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雅各布·布克哈特因为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文化才有这么多面性!12. “中国的长斯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毛泽东咱们国家古代文化多灿烂,值得骄傲!13. “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
”——阿诺德追求美和智,这就是文化的追求,多棒!14.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文艺复兴复习资料(广东海洋大学2015级某学生选修课,视频真的很无聊,不建议大家选修。
)绝大部分摘自网络课的我认为重点的选择题,供大家打印复习,而不是作弊。
期末考试90%以上是从做过的题目中出的。
有错别字请大家指出!1.人文主义者:完成了一种学问的转;他们新的文化来源于民间、来自于社会的底层文化2.乔托:《哀悼基督》。
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3.文艺复兴时期独树一帜的荷兰画家,被认为是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的启发者之一的是希罗尼穆师·博斯4.透视画法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内莱斯基5.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家有米开朗基罗、多纳泰罗、韦罗基奥、达芬奇6. 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唯美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完美结合。
7.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伊拉谟斯. 伊拉谟斯:荷兰中世纪哲学家。
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1520年写《论自由意志》。
讽刺经院式教育,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学习自然科学。
8.文艺复兴借助于艺术家的画笔展现了一个人们内心的世界,我们把它叫做理想世界。
9. 艺术总是在最适当的时候成为一种拯救之力。
10. 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
11. 一般而言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12. 文艺复兴一方面维持欧洲经济的繁荣,一方面把人的全部的能量充分的释放出来。
(错,因为这时候欧洲经济并不繁荣。
应该说是拯救欧洲的危机)13. 中世纪的艺术作品是宗教的附属品,它的主要色调是:黑色、灰色、土黄色14. 人的社会处境指的是人需要社会提供安全,提供合法,提供合法性。
15. “文艺复兴啊,说是要复古,看来也没有把古代复活到什么程度,但是文艺复兴的光辉却照亮以前的一千年。
黑格尔有什么故事黑格尔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哲学家,还是德国带有古典风格的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并且还是那一领域的杰出代表。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黑格尔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黑格尔的故事小时候的黑格尔就很喜爱读书,一到周末,别的孩子都跑出去玩,只有黑格尔经常去图书馆。
有次,黑格尔看到书中的内容写的太好了,便把里面好的内容摘抄了下来。
在读书的过程中,黑格尔把学科进行分类,在学习中得到的心得,或者比较深刻的见解,黑格尔都会记录下来,按照字母的顺序排列,放在文件夹。
这种井井有条的学习习惯使得黑格尔终身受益。
黑格尔出生在政府公务员的家庭,在1808年,黑格尔在纽伦堡担任了中学校长,当了八年,在这八年里,黑格尔完成了《逻辑学》的著作。
之后被聘为大学教授,在1817年,黑格尔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出版了《哲学全书》。
黑格尔的故事是无穷无尽的,人生的阅历也是非常多,随后,黑格尔出版了很多本书。
黑格尔的每个概念和整个体系的发展都贯彻了辩证法的原则。
黑格尔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黑格尔的故事中提到,黑格尔哲学的目的是通过自然的思维体现出哲学的精神,也就是说在探讨思维的辩证关系。
由于黑格尔的体系,德国的哲学达到了巅峰。
黑格尔的辩证法成为人类思想上最惊人的思考之一。
恩格斯后来也给予了他的辩证法很高的评价。
以上就是黑格尔的故事,他求学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黑格尔的私生子对于黑格尔这个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理性,并且已经理性到了某种变态的程度,这里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黑格尔有一个朋友,当他得知朋友得了精神病后,就与他断了联系。
因为在黑格尔看来,一个人如果丧失了理性,那就等于死亡。
出于对理性的坚持,黑格尔的感情生活没有丝毫趣味可言,但出人意料的是黑格尔私生子这个话题,着实震撼了很多人。
在黑格尔的一生中,有三个女人对他是很重要的,其中一个就是克里斯蒂安娜·布克哈特,即黑格尔私生子的母亲。
黑格尔在没有结婚之前曾在一家宾馆当过一段时间的房客,克里斯蒂安娜·布克哈特就是房主的妻子,并且两人相处密切,后来她就给黑格尔生了一个私生子,也就是费歇尔。
局部第十话观后感跟随《局部》第三季第一集,宛如穿越回文艺复兴。
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里写道:“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
这层纱幕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笼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谈艺术,不能不提意大利文艺复兴。
而谈起文艺复兴,我们通常会觉得那是一个充满自由,人文色彩浓郁,朝气蓬勃的时代。
电影《绝美之城》宛如一道绝美的光芒,再现了古老又神圣的罗马。
这座永恒之城,闪烁着文明的光辉,也充斥着战乱的阴影。
豆瓣9.5,无法超越的《局部》,治好了我的美盲症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带领我们,开启了一场古罗马漫游之旅。
我们跟随主人公,来到欧洲最大的露天博物馆,由米开朗基罗耗时四年完成。
紧接着,我们又在一幅名为《弗娜里娜的画像》里,发现了拉斐尔的名字。
有人说:“走在一座拥有伟大历史与艺术的千年之城的街头时,即使一个裁缝,也会拥有相当的审美积淀;仿冒的是产品,而精神和情怀是仿冒不了的。
”很显然,这座集伟大历史和艺术于一体的城市,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最为耀眼夺目。
在其无比辉煌的时刻,这里有世界上最接近完美的艺术,有如今再难超越的艺术家。
文艺复兴像一个光辉灿烂的女神立在那里,供世人顶礼膜拜。
当年文艺复兴的发端在意大利,究其原因,大体有五:首先,如果想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进行复兴,最关键的要素是语言。
恰好拉丁语对意大利人来说并不难,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其次,意大利保存有大批古迹和文献,它们如同线索,让过往有迹可循;再者,意大利当时的贵族和平民还算融洽,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给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能;另外,意大利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最后,由于民众意识的觉醒。
瓦尔特·施伦堡前苏联电影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提及的党卫队旅队长兼警察少将---瓦尔特·施伦堡(D三帝国的谍报大王)1941年中央保安局的首脑们在挪威首都奥斯陆。
左二为施伦堡,右一是中央保安局局长海德里希[ 转自铁血社区 / ]党卫队旅队长兼警察少将---瓦尔特·施伦堡SS-Brigadeführer und Generalmajor der PolizeiWalther Schellenberg(1910年--1952年)出生日期:1910年1月16日出生地:萨尔布吕肯(Saarbrücken )[ 转自铁血社区 / ]纳粹党党籍编号:3 504 508党卫队编号:124 817职务:1933年4月1日加入纳粹党1933年4月1日加入党卫队法兰克福保安处警员(1934年1月10日--1935年)[ 转自铁血社区 / ]柏林保安总局法律助理(1935年)中央保安局办公室负责人(in der Stabskanzlei des SD-Hauptamtes)(1935年11月9日--1939年10月1日)中央保安局四处E科副科长(stellvertretender Gruppenleiter IV E )(1939年11月1日-1940年6月12日)中央保安局四处E科科长(Gruppenleiter IV E)(1940年6月12日--1941年7月1日)中央保安局六处副处长(Gruppenleiter und stellvertretender Chef des Amtes VI)(1941年7月1日--1943年2月24日)中央保安局六处处长(Chef des Amtes VI im RSHA)(1943年2月24日--1945年4月29日)[ 转自铁血社区 / ]军衔:1934年1月10日党卫队员1934年10月17日党卫队突击队员1935年1月15日晋升 p党卫队组长1935年5月15日晋升 p四级小队长1935年11月9日晋升 p三级小队长[ 转自铁血社区 / ] 1936年9月13日晋升 p二级小队长1937年4月20日晋升 p三级突击中队长1938年1月30日晋升二级突击小队长1938年8月1日晋升一级突击中队长1939年1月30日晋升二级突击大队长1941年9月1日晋升一级突击大队长[ 转自铁血社区 / ] 1942年6月21日晋升党卫队旗队长1943年6月21日晋升党卫队区队长1944年6月23日晋升党卫队旅队长兼警察少将1944年12月1日晋升武装党卫队兼警察少将死亡日期:1952 年3月21日死亡地点:意大利都灵[ 转自铁血社区 / ]获得荣誉:党卫队骷髅戒指冲锋队铜质体育奖章党卫队全国领袖配剑德国国家体育奖章德奥合并纪念章(1938年3月13日)[ 转自铁血社区 / ]吞并苏台德纪念章(1938年10月1日)吞并苏台德纪念章布拉格徽标(1938年10月1日)二级铁十字勋章(1939年11月)一级铁十字勋章(1939年11月)二级战功十字勋章一级战功十字勋章[ 转自铁血社区 / ]瓦尔特·施伦堡1910年1月16日出生于德国的萨尔布吕肯。
东西方对文艺复兴看法的对比东西方对文艺复兴看法的对比“文艺复兴”其实就是是发生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什么是文艺复兴呢?从字面上看着就可以知道是关于文学艺术的一场复兴。
经过文学家、哲学家们的考察,“文艺复兴”这个词是在14世纪到17世纪时,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学艺术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经达到高度繁荣的地步,那个时代的人极其推崇文学艺术,并且还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
但是在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人们渐渐地把文学和艺术丢弃,最后使得文学艺术灰飞烟灭了。
不过,让人欣喜的是,等到了14世纪后,文学艺术再次得到了人们的推崇,获得良好的发展,文艺从此以后又登上了历史舞台,因此获得“再生”与“复兴”称号,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
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得出,文艺复兴的本质是对信仰的追寻,中世纪之后,信仰的破碎、文化的混杂,导致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精神上的信仰。
所以人们从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文化入手,不断的放大、重塑,哪怕是过份的渲染与伪饰,都是为了维护这样一种塑造的文化信仰。
复兴就是“再次获得重生”的意思,文艺复兴目的其实就是在于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然后点燃欧洲曾经的文明灯火。
只不过文艺复兴偏离了初始的目的,它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欧洲国家资本主义阶级想要建立一个新的上层建筑,然后达到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利巅峰,而文艺复兴的口号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人为了扫清阻挡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借用文艺复兴这个武器而已。
不过,即使文艺复兴是当时上层的资产阶级巩固权力的工具,依旧它的出现却依旧有着影响整个欧洲文化上的巨大影响力。
比如,在美术上,当时的“复兴”实际上指的是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欧洲人性的复兴,在此之前的那些美术家因为思想受到禁锢,缺乏想象力和敢于斗争的勇气,没有办法从美术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只是一味的、千篇一律的表现“神”,哦,也就是是西方世界所谓的基督以及基督的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