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吐根哈特别墅
- 格式:ppt
- 大小:8.09 MB
- 文档页数:22
图根哈特别墅(作者:密斯·凡·德·罗)关于作者(密斯·凡·德·罗):1.设计师简介: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遗留的风格。
密斯是德国建筑师,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二十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四大师。
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
"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这就是密斯风格的最经典注解。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包浩斯第三任校长。
因包浩斯的乌扥邦倾向及社会主义色彩不容于纳粹当局。
而被迫关闭。
密斯与创校人格罗皮乌斯等人流亡到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2.设计思路:①魔鬼在细节②少就是多:当“少就是多”从密斯口中说出来时,有的只是德国人的严谨与理性,少绝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也绝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和开放性的空间。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③流通空间:开创了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
密斯简介•密斯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
•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了“少就是多”的理念。
•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吐根哈特的设计理念♪Less is more.♪魔鬼在细节♪德国国馆相似的流动空间。
最大程度的弱化建筑和环境的界限4.平面分析•吐根哈特别墅是继巴塞罗那展览馆之后建造的,它传承了并继续发展了密斯“流动空间”的思想。
•什么是“流动空间”?•流动空间地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地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一种生动的力量。
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地进行体量组合,而是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
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从而创造一种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整体空间效果。
•但是“流动空间”概念本身是与功能有着某种矛盾的,因为当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边界开始消解后,在一个典型的流动空间平面里,已经难有“房间”存在了,降低了房子的使用功能。
因此密斯面临着一个很大的矛盾——在流动空间中如何进行功能组织?•最终密斯的解决办法是在住宅的公共部分使用开放、流动的空间模式,在私密部分仍然保持封闭的传统空间模式。
从而吐根哈特别墅的一层主要是规则完整的开放空间形式,很好的表达了“流动空间”的思想;而二层则更注重于功能上的使用。
3.场地分析•别墅位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坐落在一块倾斜的土地上,南面面向公用绿地。
由于地处斜坡,落位有一点困难,因此将主入口以及车库均放在临街的二楼,入口隐藏于墙壁和奶白色的半弧形的主楼梯玻璃围栏之间。
通过楼梯下到一楼,一楼则因地形营造了一个通透的空间,平台和踏步可以直接通向花园,使室外与室内相互流通•吐特哈根别墅对地形的处理也同样精彩。
它的上层,有着直通公路的出入口,它的下层,高居于半地下室的基座上。
从而让人们感到“上实下虚”,于是密斯使用厚重的半地下室空间构成“台基”,使建筑嵌入山坡,加强了整个建筑在视觉上的稳定性,也同时具有住宅功能所需要的辅助和设备空间,而台基也成为了调节建筑与坡地关系的重要过渡。
布尔诺的图根哈特别墅(点击进入捷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入选时间:2001年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地理位置:N49 12 0 E16 37 0遗产编号:1052简介:图根哈特别墅位于捷克南摩拉维亚省首府,捷克的第二大都市布尔诺市。
1929年一个独特的别墅设计方案出炉了,这一创意作为不容忽视的纪念物载入了现代建筑史的史册。
这一作品的设计者就是鲍豪斯建筑学派的创始人密斯·范·德·罗厄,他后来定居在美国。
在欧洲他的作品图根德哈特别墅就是最具权威的。
这一建筑物在战争期间被破坏了,直到最近才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1995年这别墅成为国家的纪念馆和博物馆。
图根哈特别墅革命化的观念改变了住宅内部的传统安排而提倡外部的简单设置。
坐落在面朝南的斜坡上并能观赏到城市美丽外景的这栋房子从街道的高处看上去象是个低陷着的标准的矩形。
其最初的设计观念是“自由移动的空间”。
所谓的自由可以假设为这房子面向花园而没有边界,可以逐步改变空间覆盖着大约230平方米的遮盖物,并且两边的玻璃墙是完全开放的。
外表通风,和里面成为一体。
建筑的基础是交叉于地面的规则的栅栏中的细钢柱。
它们的表面是一层铬,从而隐藏了结合处的接口。
别墅的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独特的技术创新,比如两扇窗户设置于地面,独特的加热装置和空气流通系统都是创作中的新鲜事物。
这一建筑另一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内装饰。
毫不夸张的说,设计师在室内装饰方面投入的精力并不比在房屋结构设计方面投入的少。
如果没有密斯·范·德·罗厄提议的家具的装饰,这一别墅的设计意义就逊色了一半。
家具的订购和摆设给他们自己留下了有限的变动空间。
别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房间内部使用的材料是玻璃、擦亮的石头、贵重的木材和镀铬的钢铁。
大多数家具都是特地为别墅设置的,他们的原料也倾向于房间内部的材料用品。
最初的家具只有衣橱保留了下来。
图根德哈特先生和夫人来自于犹太人的家庭,是纺织品工业的企业家。
(一)建筑师简介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亚琛的一个石匠家庭。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亚琛那些精美的古建筑。
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
无论是在柏林的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是在彼得·贝伦斯手底下做一名绘图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自己的事务所……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十世纪的建
筑思想体系。
1927年密斯在斯图加特主办了现代住宅展览会,展出欧洲各主要现代建筑师的作品在密斯自己
设计的4层公寓中,他首次布置了刚完成的“先生椅”
1928年密斯提出“少就是多”原则
1929年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使其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
1930年密斯依照相同原则设计吐根哈特住宅。
同年被任命为包豪斯学校校长。
1937年密斯被聘为阿尔莫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二)吐根哈特别墅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三)模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