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具体行政行为
- 格式:docx
- 大小:12.66 KB
- 文档页数:1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摘要:在行政管理领域中,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是两个核心概念。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直接发生的个别行为;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指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普遍类型的事项进行的规范性行为。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探讨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一、定义和特点1. 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在特定情况下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直接发生的、个别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针对具体的个案进行的,如发放行政许可、执法检查等。
具体行政行为具有针对性、个别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2. 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普遍类型事项进行的规范性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针对一类或多类事项,具有普遍适用性,如发布政策、制定规章等。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相比,具有一般性、无目标个别性、间接性的特点。
二、适用范围1. 具体行政行为的适用范围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于对特定个案进行处理的情况。
在行政管理中,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通过行政决定或行政指令等手段实施的,例如签发行政许可证、执法检查等。
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需要明确的程序和依据,以确保公平、合法、公正的处理个案。
2. 抽象行政行为的适用范围抽象行政行为适用于针对普遍类型事项的处理。
相较于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更多涉及到发布政策、制定规章等行为。
这些行为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大量的不同个案,是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三、实施方式1. 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方式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需要明确的程序和依据。
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在处理具体的个案时,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核实、审查和裁决。
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应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抽象行政行为的实施方式抽象行政行为的实施通常是通过行政决策、法规制定等方式进行的。
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一、引言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及授权决定的规定,对特定事项作出的具体处理的行为。
根据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本文将详细介绍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个人、组织或社会的具体事项作出处理的行为,具有明确的对象、内容、时效和强制性等特点。
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范围较窄,针对特定的个案、具体情况以及特定的行政决策结果。
1. 定义: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或授权决定的规定,对个别个人或组织的具体事项作出的处理行为。
2. 特点:a. 明确对象: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特定的个人、组织或社会,具有明确的对象。
b. 具体内容: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具体明确,涉及特定的行政决策结果。
c. 时效性: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有明确的时效性,行政机关对个案进行处理时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
d. 强制性: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行政机关有权利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强制措施。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或授权决定的规定,对一类事项作出的一般性规范性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有着普遍适用性,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个体。
1. 定义: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对一类事项作出的一般性规范性行为。
2. 特点:a. 普遍适用性:抽象行政行为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个体,而非特定的个案。
b. 一般规范性: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一般性规范性,对一类事项做出统一的规定。
c. 时效性:抽象行政行为通常是长期有效的,不受特定时限制。
四、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在性质、对象、内容和时效性等方面存在以下区别:1. 性质: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特定个案的具体处理,而抽象行政行为是一般性规范性的处理。
2. 对象: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是特定的个人、组织或社会,而抽象行政行为的对象是一类事项的个体。
行政法重点知识之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重要考点,属于“行政行为”一章。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对外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在行政行为的分类中,按照行政行为的实施对象分类,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分辨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重要考点。
抽象行政行为主要考查制定程序、法律冲突的解决和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
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考查实施程序和救济程序。
如果不能够准确区分,那么就不能结合考查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习。
1.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
包括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正式立法),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非正式立法)。
抽象行政行为本身是一个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理论概念。
2.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就特定事项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作出的单方行政职权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会产生一定的的法律后果,使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得以建立、变更或者消灭。
区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关键在于判断行为能否针对不特定对象反复适用。
抽象行政行为作为具有普遍效力的行政行为,在相应的行政区域内、职权范围内,任何主体都可以适用。
而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一次性处理的行为。
通过“可反复”作为判断标准,能够使考生快速的判断出题目中的行为,从而分析出考查要点。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引言在行政管理中,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具体个体采取的直接行动,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指行政机关对普遍性问题所采取的一般性规定或决策。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分析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定义与概念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或其他规范,对特定个体做出的对个体权利和义务具体化的行动。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对具体个体的具体要求与规定,表现为行政机关的具体措施和行政指导等。
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对一类情况下的普遍性问题所采取的一般性规定或决策。
抽象行政行为是较为普遍的,适用于一定范围的群体或个体,不具体指向某一特定个体。
区别分析法律规范的差异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在法律规范方面存在差异。
具体行政行为是根据法律、法规或其他规范对具体个体做出的直接行动,且要求具体明确,具备明确的对象和目标。
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对一类情况下的普遍性问题所做出的一般性规定或决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适用范围的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在适用范围上也存在差异。
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于特定的个体或情况,是对特定个体的具体要求与规定。
而抽象行政行为适用于一类普遍性问题或群体,具有相对的普适性,不具体指向某一特定个体。
决策过程的异同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决策过程也有一定的区别。
具体行政行为通常需要行政机关对特定案件进行详细调研、分析和决策,过程相对繁琐。
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对一类情况或普遍性问题进行一般性的决策,更注重政策层面和制度性考虑。
影响力和效果的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在影响力和效果上也存在差异。
具体行政行为对具体个体的权益具有直接的影响,效果可以立即体现。
而抽象行政行为对于一类情况或普遍性问题的影响是潜在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环境来体现其效果。
结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第一节抽象行政行为【定义】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注意: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分:抽象行政行为具有规范性,即针对的对象是不特定,且针对的事项是可以反复发生的。
而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个别性”,即该行为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或者针对的事项是一次发生的【体系】行政法规行政立法部门规章行政规章抽象行政行为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规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考点】一、国务院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国务院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其效力应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但仍与行政法规存在以下区别:1.发布程序发布国务院决定和命令无须遵循《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定的程序,例如行政法规须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而国务院决定、命令可以国务院文件或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形式发布。
2.规定事项国务院决定和命令无权规定某些事项。
例如,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经常性许可,而国务院的决定只可设定非经常性许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条、第十四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而国务院决定不得设定任何行政处罚。
二、行政规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1.概念所谓行政规定,是指除国务院以外的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但不包括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2.行政复议中附带审查《行政复议法》第7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第26条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
Within the enterprise, there is only cos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行政行为类型分别有哪些1.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2.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3.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4.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立法、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行为。
6.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多方)行政行为。
1.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这是基于行为适用范围对行政行为所作的一种划分。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对象,就特定的事项所作出的处理决定。
抽象行政行为的种类,可以分为执行性、补充性、自主性几种。
执行性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为执行法律或者上位规则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的行政行为,其特征是不创设新的权利义务。
补充性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根据法律或者上位规则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对原法律或者上位规则需要补充完善的事项作出规定的抽象行政行为,其特征是在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约束下创设一部分补充性的新的权利义务。
自主性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直接对法律或者上位规则尚未规定的事项,在根据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管理权限内,根据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自主创设权利义务的抽象行政行为。
2.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形式、程序、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只能严格依法实施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仅仅规定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幅度和种类等等,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适用法律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3.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应申请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以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条件,行使行政权力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主动行使行政权力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4.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以做出是否必须具备法定形式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区别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区别一、引言在行政法领域,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所进行的具体操作。
而在行政行为中,又可以将其细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两种类型。
本文将深入探讨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二、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个体所做出的具体决定。
其特点是针对具体事务和具体主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明确的效力。
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特定个体的行为或活动进行审批、批准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的特点是具有合法性、单向强制性和时效性。
2.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个人或单位进行的一种特定的惩罚措施。
行政处罚的特点是具有惩戒性、单向强制性和处罚性。
3. 行政奖励行政奖励是行政机关对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的一种额外回报。
行政奖励的特点是自愿性、单向激励性和奖励性。
4. 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等法律权利,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个人或单位采取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单向强制性和执行性。
三、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一般适用性、抽象性的规章、规定等行政规范性文件。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是针对一般事务和一般主体,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持久性。
1.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机关依据职权,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般性规范。
行政法规的特点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相对稳定和行政强制性。
2. 行政命令行政命令是国家机关根据特定情况和特定目的,对特定人员或特定单位所做出的一般性指示性文件。
行政命令的特点是具有指令性、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约束力。
3. 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行政机关依据职权,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行为颁布的一般性规定。
行政规章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相对稳定性和明确适用性。
四、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区别1. 对象不同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的是具体的个体,而抽象行政行为针对的是一般的主体或领域。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一、引言作为行政法领域的重要概念,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分类的一种常见方式。
本文将对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进行详细讨论,并分析二者的区别。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与特点1.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具体个案做出的有关具体人、事、物的行为决定,具有明确的客体和客观具体化的特征。
2. 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包括批准、核准、许可、登记、命令、决定、通知等形式,且以强制性和最终性为特点。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定义与特点1.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具有普遍合用性的、针对一类个案做出的行政行为决定,具有较强的普通性和客观抽象化的特征。
2. 抽象行政行为的具体形式包括规章、规范性文件、通则、通告、规定等,具有规范性和预先性的特点。
四、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1. 客体不同: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特定个案,客体具体明确;而抽象行政行为是普遍合用的,客体为一类个案。
2. 特征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明确的强制性和最终性;抽象行政行为具有规范性和预先性。
3. 决定方式不同:具体行政行为普通采取个案决定方式;抽象行政行为普通采取普通性决定方式。
4. 范围不同:具体行政行为范围较小,仅针对个别个案;抽象行政行为范围较广,针对一类个案。
5. 影响力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对特定主体产生具体的法律效果;抽象行政行为对一类主体产生普遍的法律效果。
五、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具体行政行为范例案例2、抽象行政行为范例案例六、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机关:指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行政机关2、强制性:指具有强制性执行的性质3、最终性:指具有最后决定权的性质4、规章:由行政机关行使代表国家意志的行政行为形式,具有强制性和普遍合用性。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在行政法领域中,常常提到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两个概念。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一类人或一类事物做出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政决定;而具体行政行为则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个体或特定事物做出的针对性决定。
本文将探讨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之间的程序要求及其差异。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程序要求抽象行政行为作为对一类人或一类事物的行政决定,其程序要求通常较为简化。
一般情况下,抽象行政行为的程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条件确定:行政机关在制定抽象行政行为之前,必须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明确所制定的行政行为所适用的具体条件。
这是确保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的基础。
2. 听取意见:在制定抽象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或需要,向社会公众或相关利益团体征求意见,以确保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和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3. 公告公示:制定抽象行政行为后,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公告或公示相关内容,以便公众了解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公告公示的方式可以有正式公告、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
4. 监督管理:抽象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中,行政机关还应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尽管抽象行政行为的程序要求相对简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程序性正义的原则和程序权利的保障。
行政机关在制定、实施抽象行政行为时仍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要求与抽象行政行为相比,具体行政行为在程序上更加繁琐和复杂。
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听与申辩:在制定具体行政行为之前,行政机关通常应当依法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并考虑其合理性和合法性。
听取申辩过程应当充分公开、公正,并留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供当事人表达意见。
2. 事实调查:制定具体行政行为需要对事实进行准确的调查和核实,确保行政决策的事实依据合法、充分、准确。
3. 证据收集: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确保行政决策的证据充分且合法。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1. 引言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法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行政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分析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并深入探讨它们的定义、特点和适用范围。
2. 抽象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2.1 定义: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所做出的行政行为,它具有普遍性和原则性的特点。
2.2 特点:a) 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合用于所有的当事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 原则性: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通性原则,无法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规定。
c) 规范性:抽象行政行为是通过规范性文件来进行表达和实施的。
3. 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3.1 定义: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实际情况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所做出的行政行为,它具有个别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3.2 特点:a) 个别性:具体行政行为是针对特定的当事人或者特定的事项做出的,具有个别性和针对性。
b) 实践性:具体行政行为是通过具体的行政行动来实施的,可以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处理。
c) 约束性:具体行政行为具有直接约束力,当事人必须依法履行。
4.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用范围4.1 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用范围:a) 法律法规的制定:抽象行政行为是制定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供依据。
b) 原则性规定的执行:抽象行政行为是对原则性规定的具体实施,为具体行政行为提供指导和准则。
4.2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用范围:a) 行政许可:具体行政行为常用于行政许可的颁发、变更和撤销等程序中。
b) 行政处罚:具体行政行为常用于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程序中。
5. 附件列表:附件1:抽象行政行为实施的相关文件范例。
附件2:具体行政行为实施的相关案例分析。
6.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所做出的行政行为,具有普遍性和原则性的特点。
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对称。
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中,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普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因行为结果是抽象规范的产生,故称。
抽象行政行为并不直接对具体人或事作出处理,在中国不能针对其提起行政诉讼。
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査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职权。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简而言之,即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合同、行政赔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