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公式(10)——CIE94色差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色差公式C I E色差公式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色差公式(10)——C I E94色差公式1989年,CIE成立了技术委员会TC1-29(工业色差评估),主要任务是考察目前在工业中使用的在日光照明下进行物体色色差评价的标准,并给出建议。
1992年TC1-29给出了一个实验性的包含二部分的提案。
第一部分详述了经过修改CMC(l:c)公式而得出的一个新的色差公式,第二部分则阐述了在新的资料下或基本建模思想改变的情况下,新公式的修正方法。
这个最终的提案在1995年作为CIE的技术报告被公布出来。
该报告详细说明了为了新的色差公式在色差方面以前所做的工作。
新公式的完整的名称是“CIE1994(⊿L*、⊿C*ab 、⊿H*ab)色差模型”,缩写为“CIE94”,或色差符号⊿E*94。
很多因素影响了视觉评价,比如,样品的特性和观测条件。
联合CIE的另外一个技术委员会TC1-28(影响色差评价的因素),TC1-29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在CIE94公式中考虑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现在不可能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两个技术委员会联合规定了一些参考条件,在这些参考条件下,参数给定了默认值,CIE94公式的性能很好。
在其它条件下参数值的确定被认为是公式改进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条件适合于工业色差的评价,这些参考条件是:照明:CIE标准照明体D65照度:1000lx背景:均匀的中性色,L*=50观察模式:物体色样品尺寸:视场大于4°样品放置:直接边缘接触样品色差幅度:0~5CIELAB色差单位观察者:视觉正常样品结构:在颜色上是均匀的;新的色差公式基于CIELAB颜色空间。
TC1-29认为在染色工业中该色差公式被广泛的接受和明度、彩度、色相的差别和人的感觉的统一是极为重要的。
在计算有色材料的中小色差时,这个色差公式替代了以前推荐的色差公式。
但是它没有作为颜色空间替代CIELAB和CIELUV。
⾊差的计算⽅法⾊差公式:△Eab=[△L*2 △a*2 △b2]1/2△L=L样品-L标准明度差异△a=a样品-a标准红/绿差异△b=b样品-b标准黄/蓝差异△E总⾊差的⼤⼩△L⼤表⽰偏⽩,△L⼩表⽰偏⿊△a⼤表⽰偏红,△a⼩表⽰偏绿△b⼤表⽰偏黄,△b⼩表⽰偏蓝范围⾊差(容差)0 - 0.25△E⾮常⼩或没有;理想匹配0.25 - 0.5△E微⼩;可接受的匹配0.5 -1.0△E微⼩到中等;在⼀些应⽤中可接受1.0 -2.0△E中等;在特定应⽤中可接受2.0 - 4.0△E有差距;在特定应⽤中可接受4.0△E以上⾮常⼤;在⼤部分应⽤中不可接受为了解决基于RGB ⾊彩模型的图⽚⽐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采⽤了基于⾊彩计算的新的图⽚验证⽅法。
在开始介绍基于⾊差分析的图⽚⽐对⽅法之前,先介绍⼀下⾊差的相关原理。
⾊差的原理和发展历史所谓⾊差,简单说来就是表⽰两种颜⾊的差异程度。
说到⾊彩的量化和测量技术,就必须提到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CIE)。
鉴于RGB ⾊彩模型与设备相关性等问题,CIE 在RGB 模型基础上,制定了⼀系列包括CIE XYZ 基⾊系统和颜⾊空间等在内的新标准,试图建⽴⼀个新的⾊彩空间,使得⼯业界能够准确指定产品颜⾊。
⽽后⼜针对XYZ ⾊彩空间的不⾜,进⼀步制定了LAB ⾊彩空间规范及有关⾊差计算公式。
使得⼯业界可以⽤数值deltaE 来表⽰两种⾊彩的差异程度,进⽽评估它们的近似度。
⽬前CIE1976LAB 规范已经被⼴泛应⽤,成为国际通⽤的⾊彩测量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差的计算公式并⾮只有CIELAB差公式这⼀种。
⾊差的计算和应⽤虽然RGB ⾊彩模型被⼴泛应⽤,但却不能直接通过RGB ⾊彩模型计算出⾊差。
我们必须先将⾊彩从RGB ⾊彩空间转换到XYZ ⾊彩空间,⽽后再转换到LAB ⾊彩空间,最后根据总⾊差公式来计算⾊差。
事实上CIE 提供了多种理想的⾊彩模型和转换算法,这⾥我们只是选取其中的⼀种简单算法。
色差仪主要看L、A、B值
<(L标-L测)平方+(A标-A测)平方+(B标-B测)平方>开根号=E值
Lab 颜色标尺按如下标识:
L (亮度)轴表示黑白,0 为黑,100 为白
A (红绿)轴正值为红,负值为绿,0 为中性色
B (黄蓝)轴正值为黄,负值为蓝,0 为中性色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通过任何一种Lab 标尺被感知并测量。
这些标尺也可以用来表示标样同试样的色差,并通常有Δ为标识符。
如果ΔL为正,说明试样比标样浅,如果ΔL为负,说明试样比标样深。
如果Δ a 为正,说明试样比标样红(或者少绿),如果为负,说明试样绿(或者少红)
如果Δb为正,说明试样比标样黄(或者少蓝),如果为负,说明试样蓝(或这少黄)
L,a,b 颜色差异还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色差符号ΔE来表示出来,ΔE被定义为样品的总色差,但不能表示出样品的色差的偏移方向,ΔE数值越大,说明色差越大,它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得来:△E*=[(△L*)2+(△a*)2+(△b*)2]1/2
从这可知并无定值
注意大多数情况下,数据是相对色差,而不是绝对色差。
有些公司只要求总色差小于2,有些要求比较严格的,就会要求到L a b值
△a△ b △c △l一般情况下均没有定值,但严格要求的话,应该是各有要求.
△E*=[(△L*)2+(△a*)2+(△b*)2]1/2
△c*=[(△a*)2+(△b*)2]1/2
如果△E小于等于,建议△a△b△l均小于等于
一般的,△E在时目视可以分辨.
1。
色差公式C I E色差公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色差公式(10)——C I E94色差公式1989年,CIE成立了技术委员会TC1-29(工业色差评估),主要任务是考察目前在工业中使用的在日光照明下进行物体色色差评价的标准,并给出建议。
1992年TC1-29给出了一个实验性的包含二部分的提案。
第一部分详述了经过修改CMC(l:c)公式而得出的一个新的色差公式,第二部分则阐述了在新的资料下或基本建模思想改变的情况下,新公式的修正方法。
这个最终的提案在1995年作为CIE的技术报告被公布出来。
该报告详细说明了为了新的色差公式在色差方面以前所做的工作。
新公式的完整的名称是“CIE1994(⊿L*、⊿C*ab 、⊿H*ab)色差模型”,缩写为“CIE94”,或色差符号⊿E*94。
很多因素影响了视觉评价,比如,样品的特性和观测条件。
联合CIE的另外一个技术委员会TC1-28(影响色差评价的因素),TC1-29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在CIE94公式中考虑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现在不可能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两个技术委员会联合规定了一些参考条件,在这些参考条件下,参数给定了默认值,CIE94公式的性能很好。
在其它条件下参数值的确定被认为是公式改进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条件适合于工业色差的评价,这些参考条件是:照明:CIE标准照明体D65照度:1000lx背景:均匀的中性色,L*=50观察模式:物体色样品尺寸:视场大于4°样品放置:直接边缘接触样品色差幅度:0~5CIELAB色差单位观察者:视觉正常样品结构:在颜色上是均匀的;新的色差公式基于CIELAB颜色空间。
TC1-29认为在染色工业中该色差公式被广泛的接受和明度、彩度、色相的差别和人的感觉的统一是极为重要的。
在计算有色材料的中小色差时,这个色差公式替代了以前推荐的色差公式。
cie94色差公式CIE94色差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颜色差异的公式,它是根据CIE Lab 颜色空间中的色差来定义的。
该公式可以帮助我们量化和比较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广泛应用于色彩管理和色彩匹配领域。
在色彩管理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颜色之间的差异,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或调整。
CIE94色差公式通过计算颜色空间中的欧氏距离来衡量颜色之间的差异。
它考虑到了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并根据颜色的亮度、色相和饱和度来调整计算结果。
CIE94色差公式的计算过程相对复杂,但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1. 将两个颜色的Lab值转换为CIE94色差公式所需的参数:- ΔL表示亮度差异,ΔL = L2 - L1;- ΔC表示饱和度差异,ΔC = C2 - C1;- ΔH表示色相差异,ΔH = sqrt((Δa)^2 + (Δb)^2 - (ΔC)^2)。
2. 根据颜色的亮度L值调整ΔC和ΔH的权重:- 若L < 16,则ΔC' = ΔC / 4 + 0.56 * (ΔC^2 / (sqrt((ΔC)^2 + 20^2)));- 若L >= 16,则ΔC' = ΔC / 4。
3. 计算总的色差ΔE:- ΔE = sqrt((ΔL / kL)^2 + (ΔC' / kC)^2 + (ΔH /kH)^2)。
其中,kL、kC和kH是校正因子,用于平衡不同参数对总色差的影响力。
它们的值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调整,通常取为1。
CIE94色差公式的结果ΔE表示两个颜色之间的色差,数值越大表示差异越大。
一般来说,当ΔE小于1时,人眼几乎无法察觉到两个颜色之间的差异;当ΔE在1到2之间时,人眼可以察觉到差异但不明显;当ΔE在2到10之间时,人眼可以明显感觉到差异;当ΔE大于10时,颜色差异非常明显。
CIE94色差公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较好地模拟人眼对颜色差异的感知,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较为接近。
色差公式(10)——CIE94色差公式???1989年,CIE成立了技术委员会TC1-29(工业色差评估),主要任务是考察目前在工业中使用的在日光照明下进行物体色色差评价的标准,并给出建议。
1992年TC1-29给出了一个实验性的包含二部分的提案。
第一部分详述了经过修改CMC(l:c)公式而得出的一个新的色差公式,第二部分则阐述了在新的资料下或基本建模思想改变的情况下,新公式的修正方法。
??这个最终的提案在1995年作为CIE的技术报告被公布出来。
该报告详细说明了为了新的色差公式在色差方面以前所做的工作。
新公式的完整的名称是“CIE1994(⊿L*、⊿C*ab、⊿H*ab)色差模型”,缩写为“CIE94”,或色差符号⊿E*94。
很多因素影响了视觉评价,比如,样品的特性和观测条件。
联合CIE的另外一个技术委员会TC1-28(影响色差评价的因素),TC1-29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在CIE94公式中考虑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现在不可能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两个技术委员会联合规定了一些参考条件,在这些参考条件下,参数给定了默认值,CIE94公式的性能很好。
在其它条件下参数值的确定被认为是公式改进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条件适合于工业色差的评价,这些参考条件是:照明:CIE标准照明体D65照度:1000lx背景:均匀的中性色,L*=50观察模式:物体色样品尺寸:视场大于4°样品放置:直接边缘接触样品色差幅度:0~5CIELAB色差单位观察者:视觉正常样品结构:在颜色上是均匀的;新的色差公式基于CIELAB颜色空间。
TC1-29认为在染色工业中该色差公式被广泛的接受和明度、彩度、色相的差别和人的感觉的统一是极为重要的。
在计算有色材料的中小色差时,这个色差公式替代了以前推荐的色差公式。
但是它没有作为颜色空间替代CIELAB和CIELUV。
CIE94公式引入一个新的项(⊿V),即色差的视觉量化值K E并不是作为商业色差测量来用,而是一个总的视觉因素,在工业评定的条件下,设为一个单位,即⊿V=⊿E*94。
色差公式(10)——CIE94色差公式1989年,CIE成立了技术委员会TC1-29(工业色差评估),主要任务是考察目前在工业中使用的在日光照明下进行物体色色差评价的标准,并给出建议。
1992年TC1-29给出了一个实验性的包含二部分的提案。
第一部分详述了经过修改CMC(l:c)公式而得出的一个新的色差公式,第二部分则阐述了在新的资料下或基本建模思想改变的情况下,新公式的修正方法。
这个最终的提案在1995年作为CIE的技术报告被公布出来。
该报告详细说明了为了新的色差公式在色差方面以前所做的工作。
新公式的完整的名称是“CIE 1994(⊿L*、⊿C*ab、⊿H*ab)色差模型”,缩写为“CIE94”,或色差符号⊿E*94。
很多因素影响了视觉评价,比如,样品的特性和观测条件。
联合CIE的另外一个技术委员会TC1-28(影响色差评价的因素),TC1-29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在CIE94公式中考虑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现在不可能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两个技术委员会联合规定了一些参考条件,在这些参考条件下,参数给定了默认值,CIE94公式的性能很好。
在其它条件下参数值的确定被认为是公式改进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条件适合于工业色差的评价,这些参考条件是:照明:CIE标准照明体D65照度:1000 lx背景:均匀的中性色,L*=50观察模式:物体色样品尺寸:视场大于4°样品放置:直接边缘接触样品色差幅度:0~5 CIELAB色差单位观察者:视觉正常样品结构:在颜色上是均匀的;新的色差公式基于CIELAB颜色空间。
TC1-29认为在染色工业中该色差公式被广泛的接受和明度、彩度、色相的差别和人的感觉的统一是极为重要的。
在计算有色材料的中小色差时,这个色差公式替代了以前推荐的色差公式。
但是它没有作为颜色空间替代CIELAB和CIELUV。
CIE94公式引入一个新的项(⊿V),即色差的视觉量化值K E并不是作为商业色差测量来用,而是一个总的视觉因素,在工业评定的条件下,设为一个单位,即⊿V=⊿E*94。
色差deltae94计算公式
摘要:
1.色差deltae94 计算公式简介
2.deltaE94 色差的计算方法
3.deltaE94 色差计算公式的应用领域
4.总结
正文:
色差deltae94 计算公式是一种评估颜色差异的定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色彩管理和颜色测量领域。
通过计算两个颜色之间的色差,可以量化它们之间的差异程度,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颜色。
deltae94 色差的计算方法主要基于CIEDE2000 颜色空间的色差公式,公式如下:
ΔE94 = (ΔL94 + ΔC94 + ΔH94) / 3
其中,ΔL94、ΔC94 和ΔH94 分别代表颜色在L*、C*和H*颜色空间中的色差。
L*表示颜色的明度,C*表示颜色的彩度,H*表示颜色的色相。
这三个颜色空间的色差值共同决定了deltae94 的值。
deltae94 色差计算公式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1.色彩管理:在印刷、涂料、纺织等行业,色彩的准确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deltae94 色差计算公式,可以量化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色彩管理。
2.颜色测量:在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等环节,颜色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deltae94 色差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评估颜色的差异,为产品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3.视觉评估:人眼对颜色的判断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使用deltae94 色差计算公式,可以将颜色的差异量化为客观数据,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总之,色差deltae94 计算公式是一种在色彩管理、颜色测量和视觉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计算方法。
色差(NBS)及色差方程式
色差(Color Difference,也有称为Chromatic Aberration,个人认为后者更合适些)就是指一个颜色与另一个颜色之间的差别。
一般以符号⊿E代表。
由颜色空间中两个色点间的距离表示。
通过计算后可以得到其数值。
为使色差在数值上与人眼的色差感觉一致并成比例,按理应采用等色觉空间坐标计算。
至今虽已发表了不少关于近似的等色觉空间的文章,但尚未有一个理想的、在整个空间内都具有等色觉性的空间。
为了说明情况,下述例子是很有意义的:例如有两对颜色,一对是绿色,一对是蓝色,且每对中的两个颜色是不同的,而其x,y,和Y则相似。
使每一对的亮度和饱和度相等,其差别只是色相不同。
它们的孟塞尔符号和CIE数值,见下表:
者能够看出的颜色中的微小差别,约为0.3个NBS单位。
以NBS单位表示的色差值与人眼感觉上的差别的关系.见下表:。
色差公式C I E D E色差公式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色差公式(11)——C I E D E2000色差公式为了进一步改善工业色差评价的视觉一致性,CIE专门成立了工业色差评价的色相和明度相关修正技术委员会TC1-47(HueandLightnessDependentCorrectiontoIndustrialColourDifferenceEval uation),经过该技术委员会对现有色差公式和视觉评价数据的分析与测试,在2000年提出了一个新的色彩评价公式,并于2001年得到了国际照明委员会的推荐,称为CIE2000色差公式,简称CIEDE2000,色差符合为。
CIEDE2000是到目前为止最新的色差公式,该公式与CIE94相比要复杂的多,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精度。
CIEDE2000色差公式主要对CIE94公式做了如下几项修正:①重新标定近中性区域的a*轴,以改善中性色的预测性能;②将CIE94公式中的明度权重函数修改为近似V形函数;③在色相权重函数中考虑了色相角,以体现色相容限随颜色的色相而变化的事实;④包含了与BFD和Leeds色差公式中类似的椭圆选择选项,以反映在蓝色区域的色差容限椭圆不指向中心点的现象。
CIEDE2000色差公式如下:其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L*、a*、b*、然后/P>这里,是一对样品色的算术平均。
这里,其中下标“s”表示颜色对中的标准色,“b”表示样品色。
式中的、、是一对色样L'、C'、的算术平均值。
最后,由式(8-30)计算色差值。
在计算时,如果两个颜色的色相处于不同的象限,就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出错。
如,某颜色样品对中标准色和样品色的色相角分别为90°和300°,则直接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值为195°,但是正确的应该是15°。
cielab色彩空间的总色差计算方法(实用版3篇)目录(篇1)1.概述2.CIELAB 色彩空间的概念3.总色差计算方法4.应用领域5.总结正文(篇1)1.概述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
因此,对色彩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在色彩研究领域,CIELAB 色彩空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在1976 年定义的色彩空间。
CIELAB 色彩空间旨在作为一个感知上统一的空间,其中给定的数字变化对应于相似的感知颜色变化。
2.CIELAB 色彩空间的概念CIELAB 色彩空间(英语:CIELABcolorspace)又写为 Lab,是国际照明委员会(缩写为 CIE)在 1976 年定义的色彩空间。
它将颜色用三个值表达示:L”代表感知的亮度、a”和 b”代表人类视觉的四种独特颜色:红色、绿色、蓝色和黄色。
CIELAB 色彩空间与 HunterLab 都源自 CIEXYZ 色彩空间,为了有效区别,应避免将 CIELAB 写为不带星号的 Lab”。
CIELab(CIELAB)是惯常用来描述人眼可见的所有颜色的最完备的色彩模型。
它是为这个特殊目的而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Internationaled"Eclairage 的首字母是 CIE)提出的。
L、a 和b 后面的星号()是全名的一部分,因为它们表示 L,a 和 b,不同于 L,a 和 b。
因为红绿和黄蓝对立通道被计算为(假定的)锥状细胞响应的类似孟塞尔值的变换的差异,CIELAB 是 Adams 色彩值(ChromaticValue)空间。
三个基本坐标表示颜色的亮度(L,L0 生成黑色而 L100 指示白色),它在红色品红色和绿色之间的位置(a 负值指示绿色而正值指示品红)和它在黄色和蓝色之间的位置(b 负值指示蓝色而正值指示黄色)。
已经建立的 Lab 色彩模型来充当用做参照的设备无关的模型。
纺织品色偏标准
纺织品色偏标准通常是指色差标准。
在纺织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遇到色差问题。
为了控制和评定纺织品的色差,需要制定相应的色差标准。
色差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光源、观察者、颜色空间、色差公式等。
在制定色差标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观察者,确定适当的颜色空间和色差公式,以最大程度地反映人眼的视觉感知。
在纺织品色差标准中,常用的色差公式包括CIE94、CIEDE2000等。
其中,CIE94公式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色差公式,它将明度、饱和度和色调等因素综合考虑,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人眼对颜色的感知。
而CIEDE2000则是在CIE94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感知特性。
除了色差公式外,纺织品色差标准还需要规定具体的颜色容差范围。
一般来说,对于同批次、同色号的纺织品,色差容差范围应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对于不同批次、不同色号的纺织品,色差容差范围可以适当放宽。
总之,纺织品色差标准是控制和评定纺织品色差的重要依据,其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光源、观察者、颜色空间、色差公式等。
通过制定科学的色差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纺织品的品质和一致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色差公式(10)——CIE94色差公式1989年,CIE成立了技术委员会TC1-29(工业色差评估),主要任务是考察目前在工业中使用的在日光照明下进行物体色色差评价的标准,并给出建议。
1992年TC1-29给出了一个实验性的包含二部分的提案。
第一部分详述了经过修改CMC(l:c)公式而得出的一个新的色差公式,第二部分则阐述了在新的资料下或基本建模思想改变的情况下,新公式的修正方法。
这个最终的提案在1995年作为CIE的技术报告被公布出来。
该报告详细说明了为了新的色差公式在色差方面以前所做的工作。
新公式的完整的名称是“CIE 1994(⊿L*、⊿C*ab、⊿H*ab)色差模型”,缩写为“CIE94”,或色差符号⊿E*94。
很多因素影响了视觉评价,比如,样品的特性和观测条件。
联合CIE的另外一个技术委员会TC1-28(影响色差评价的因素),TC1-29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在CIE94公式中考虑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现在不可能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两个技术委员会联合规定了一些参考条件,在这些参考条件下,参数给定了默认值,CIE94公式的性能很好。
在其它条件下参数值的确定被认为是公式改进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条件适合于工业色差的评价,这些参考条件是:照明:CIE标准照明体D65照度:1000 lx背景:均匀的中性色,L*=50观察模式:物体色样品尺寸:视场大于4°样品放置:直接边缘接触样品色差幅度:0~5 CIELAB色差单位观察者:视觉正常样品结构:在颜色上是均匀的;新的色差公式基于CIELAB颜色空间。
TC1-29认为在染色工业中该色差公式被广泛的接受和明度、彩度、色相的差别和人的感觉的统一是极为重要的。
在计算有色材料的中小色差时,这个色差公式替代了以前推荐的色差公式。
但是它没有作为颜色空间替代CIELAB和CIELUV。
CIE94公式引入一个新的项(⊿V),即色差的视觉量化值K E并不是作为商业色差测量来用,而是一个总的视觉因素,在工业评定的条件下,设为一个单位,即⊿V=⊿E*94。
色差公式(10)——CIE94色差公式
1989年,CIE成立了技术委员会TC1-29(工业色差评估),主要任务是考察目前在工业中使用的在日光照明下进行物体色色差评价的标准,并给出建议。
1992年TC1-29给出了一个实验性的包含二部分的提案。
第一部分详述了经过修改CMC(l:c)公式而得出的一个新的色差公式,第二部分则阐述了在新的资料下或基本建模思想改变的情况下,新公式的修正方法。
这个最终的提案在1995年作为CIE的技术报告被公布出来。
该报告详细说明了为了新的色差公式在色差方面以前所做的工作。
新公式的完整的名称是“CIE 1994(⊿L*、⊿C*ab、⊿H*ab)色差模型”,缩写为“CIE94”,或色差符号⊿E*94。
很多因素影响了视觉评价,比如,样品的特性和观测条件。
联合CIE的另外一个技术委员会TC1-28(影响色差评价的因素),TC1-29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在CIE94公式中考虑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现在不可能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两个技术委员会联合规定了一些参考条件,在这些参考条件下,参数给定了默认值,CIE94公式的性能很好。
在其它条件下参数值的确定被认为是公式改进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条件适合于工业色差的评价,这些参考条件是:
照明:CIE标准照明体D65
照度:1000 lx
背景:均匀的中性色,L*=50
观察模式:物体色
样品尺寸:视场大于4°
样品放置:直接边缘接触
样品色差幅度:0~5 CIELAB色差单位
观察者:视觉正常
样品结构:在颜色上是均匀的;
新的色差公式基于CIELAB颜色空间。
TC1-29认为在染色工业中该色差公式被广泛的接受和明度、彩度、色相的差别和人的感觉的统一是极为重要的。
在计算有色材料的中小色差时,这个色差公式替代了以前推荐的色差公式。
但是它没有作为颜色空间替代CIELAB和CIELUV。
CIE94公式引入一个新的项(⊿V),即色差的视觉量化值
K E并不是作为商业色差测量来用,而是一个总的视觉因素,在工业评定的条件下,设为一个单位,即⊿V=⊿E*94。
CIE94公式如下所示:
变量K L、K C和K H和CMC(l:c)公式中的l、c、h一样,(在CMC(l:c)公式中,可以认为在⊿H*ab项的除数中有一个因子h,因为h=1,忽略了)。
然而,它们在这里称为“参数因子”(parametric factors),因而就可以避免和CIE94中称为“相对容差”(relative tolerance)的l、c相混淆。
在参考条件下,K L=K C=K H=1,使用条件和参考条件发生偏差时,会导致在视觉上每一个分量(亮度、彩度、色相)的改变,因而可以单独地调整色差公式中的各个色差分量以适应这种改变。
例如,评价纺织品时,亮度感觉的降低,当K L=2,K C=K H=1时纺织品的视觉评价和CIE94公式的计算结果就比较接近;根据经验,印刷行业推荐使用K L=1.4,K C=K H=1。
就像在CMC(l:c)公式中所做的一样,在CIE94中称为“权重函数”的椭圆半轴(S L、S C和S H)的长度允许在CIELAB颜色空间中根据区域的不同进行各自的调整,但是,和CMC(l:c)不同,它们用线性方程进行了不同的定义:
当一对颜色中的标准色和被比较色明显不同时,则C*ab,X = C*ab,S。
这种经过优化的方程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一对样本色之间的色差,即颜色样本A和B,以A为标准和以B为标准计算的结果就不一样。
在逻辑上如果没有样本作为标准色时,C*ab,X可以用两个颜色的CIELAB的彩度的几何平均值表示,如下所示:
C*ab,X=(C*ab,A *C*ab,B)1/2 (8-29)
TC1-29的很多成员希望制定一个CIE94推荐标准,但是同时另外一部分人又不同意。
TC1-29的技术报告也存在矛盾之处,它的题目中并没有包含“推荐”一词,但是它的内容明显地表明在色差计算方面用CIE94色差公式代替CIELAB公式。
色差公式(10)——CIE94色差公式
function DE94=CIE94(LABREF,LAB,K)
% CIE94: Computes CIE94 colour difference between a reference and a sample
% CIE94.m accepts:
% - a single reference and single sample value
% -multiple values for both reference and sample
% -single reference and multiple samples
%
% The weighting parameters kL,kC,kH can be supplied as optional arguments;
% otherwise they default to 1
%
% Colour Engineering Toolbox
% author: � Phil Green
% version: 1.2
% date: 10-07-2002
% book: /WileyCDA/WileyTitle/productCd-0471486884.html
% web:
if nargin>2
if length(K)>2
kL=K(1);kC=K(2);kH=K(3);
end
else
kL=1;kC=1;kH=1;
end
Lref=LABREF(:,1);aref=LABREF(:,2);bref=LABREF(:,3); Cref=(aref.^2+bref.^2).^0.5;
L=LAB(:,1);a=LAB(:,2);b=LAB(:,3);
C=(a.^2+b.^2).^0.5;
% Sc=1+0.045*(Cref+C)/2;
Sc=1+0.045*(Cref*C)^0.5;
% Sh=1+0.015*(Cref+C)/2;
Sh=1+0.015*(Cref*C)^0.5;
DC=abs(Cref-C);
DL=abs(Lref-L);
DE=(DL.^2+(aref-a).^2+(bref-b).^2).^0.5;
DH=real((DE.^2-DL.^2-DC.^2).^0.5);
DE94=((DL/kL).^2+(DC./(kC*Sc)).^2+(DH./(kH*Sh)).^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