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课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
2、代表作:(1)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2)四羊方尊。
3、青铜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兽骨上的文字。
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2、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等。
3、甲骨文的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老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其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
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要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时间: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方面。
2.功能:由饮食器具发展为礼器,成为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它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代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记事1.定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王懿荣。
3.主要出土地点: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
4.出土数量:至今已出土16万片以上,单字4500个左右。
5.地位和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3)由于有了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自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这种方法造出的字约占甲骨文的40%。
3.形声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法,现代汉字很多都是这种造字法造出的。
知识框架简图黄河流域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青铜器商朝以后数量、种类多,饮食、祭祀、军事由饮食器具发展为礼器,成为身份地位、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王懿荣发现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和山东等地,16万片以上,单字4500个左右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有了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自商朝开始甲骨文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约占出土甲骨文40%形声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现代汉字中很多。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2.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3.认识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
1.知道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2.了解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3.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知识点01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地区 出土了铜镜。
2.用途丰富: 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 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 的大小和严格的 界限。
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 ”,如著名的 (最大)、 (制作精美)。
【即学即练1】(2020·江苏盐城·1)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
迄今为止世界上出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即学即练2】(2020·湖南益阳·15)如图是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某文物的照片。
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出土于湖南宁乡C.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D.是贵族用的乐器知识点02 甲骨文记事甲骨文:是刻写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首次发现甲骨文。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即学即练】(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知识点0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现代汉字很多都是。
甲骨文已经具备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即学即练】(2020·江苏扬州邗江一模卷·3)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C.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考法01 青铜器青铜工艺青铜时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在生产、生活、军事中地位重要,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时代。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2.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二、甲骨文记事(重点)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刻有文字的甲骨2.甲骨文的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有1500个以上。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甲骨文发现的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难点)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字形举例【知识拓展】金文有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