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3.79 MB
- 文档页数:68
计算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发展历程。
- 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7):电子管计算机,如ENIAC,体积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
- 第二代计算机(1958 - 1964):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减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高,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 第三代计算机(1965 - 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可靠性和速度进一步提高,操作系统逐渐完善。
-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
2. 计算机系统组成。
- 硬件系统。
-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 存储器:- 内存储器(主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数据丢失;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数据不丢失,用于存储BIOS等基本程序。
- 外存储器:如硬盘、光盘、U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 软件系统。
-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具有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
- 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视频播放软件等。
3. 数制与编码。
- 数制转换。
-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例如,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可以采用除2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可以采用位权展开法。
- 字符编码。
-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128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
- 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如拼音码、五笔码等)、汉字国标码、汉字机内码、汉字字形码等。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专转本计算机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主机、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功能与工作原理。
2.计算机的分类:按规模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按用途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等。
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速度等。
4.计算机数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5.计算机内部表示和运算:原码、反码和补码的概念与相互转换;整数和浮点数的内部表示和运算。
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按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按功能分为客户/服务器网络和对等网络等。
2.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各层次的功能和协议;IP、TCP和UDP协议的特点与用途。
3.网络设备和技术:交换机、路由器、网关和防火墙的功能与特点;以太网、无线网络和光纤网络的原理和应用。
4.网络通信和安全:TCP连接的建立和断开过程;HTTPS、VPN和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
三、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2.进程管理:进程的概念、状态和调度算法;线程和多线程的概念与应用。
3.内存管理:内存的分配与释放、内存的保护和地址转换等。
4.文件管理:文件的组织、存储和操作;文件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5.设备管理:设备的分配与调度、设备的驱动和中断处理等。
四、数据结构与算法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线性结构、树结构和图结构等;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的特点与应用。
2.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的描述和特性;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常见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常见算法:查找算法、排序算法和图算法等的原理和实现。
5.算法设计策略:递归、分治、贪心和动态规划等的思想和应用。
五、数据库与SQL语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式的概念。
计算机专升本的知识点串讲与梳理计算机专升本考试是计算机相关从业人员晋升学历的一种重要途径。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对计算机专升本考试的知识点进行串讲和梳理,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范围和重点内容。
一、数据结构1. 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基本术语2. 线性表、栈和队列的特点及实现3. 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遍历和应用4. 图的表示方法、遍历方法和最短路径算法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进程管理和调度算法3. 内存管理和虚拟存储器4. 文件系统和磁盘调度算法三、计算机网络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2. IP地址、子网划分和路由算法3. 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安全4. 网络管理和网络性能评估四、数据库原理与应用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2. 数据库设计和范式理论3. SQL语言和数据库管理系统4. 数据库事务和并发控制五、计算机组成原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2. CPU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和映射关系4. 输入输出设备和中断处理六、软件工程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开发模型3. 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4. 软件测试和维护七、编程语言1. 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2. 流程控制和函数的使用3. 数组、指针和结构体的应用4. 面向对象编程和Java语言介绍综上所述,计算机专升本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和编程语言等内容。
考生在备考期间应按照以上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和成绩。
祝愿所有考生能够顺利通过计算机专升本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全部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专升本考试的重点部分之一、以下是计算机基础的全部知识点概述,以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2.数据的表示和存储-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编码方式-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和存储介质的分类-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3.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和功能-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和原理-主板和总线的作用和组成-硬盘、内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4.计算机软件-软件的定义和分类-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程序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原理5.网络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网络协议和标准的作用和重要性-互联网的发展和基本原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6.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和作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7.编程语言和算法-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应用领域-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常用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8.计算机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防护措施-网络攻击和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法律法规对计算机安全的要求和规定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的全部知识点概述,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数据的表示和存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网络和互联网、数据库基础、编程语言和算法、计算机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制定学习计划,并结合相关教材和题库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提高你在专升本考试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祝你考试成功!。
专升本计算机知识点解读第一章计算基础知识1.1 计算机发展与应用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XX在美国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电子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和微型化时代。
计算机发展趋势包括: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
计算机的工作特点是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自动执行程序、通用型强。
计算机应用领域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如CAD、CAM和CAI)、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网络通信。
微机的发展经历了4位机、8位机、16位机(286)和32位机(386、486、586)。
1.2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所有物理设备的总称,包括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运算器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的部件,通常由运算逻辑部件(ALU)和一系列寄存器组成,用于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用于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的执行各条命令,包括程序计算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和操作命令产生部件。
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
储存器是计算机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一般分为内存储器(也称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也称辅助存储器)。
程序是计算机操作指令的合集,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它们在存储器中都是以二进制的编码存储的。
存储器一般被分为若干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具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存储单元地址是唯一且固定不变的,而存储在该单元的内容则是可改变的。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读卡器、光笔和话筒等,用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和绘图仪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
计算机硬件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即主机=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部存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专升本计算机全部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概述:计算机概述包括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组成、计算
机的特点及计算机的应用。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管理、Linux
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等。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TCP/IP协议体系、
路由与交换、无线网络技术等。
5、数据库:数据库概述、数据库结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编程、
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概述、市场调研与分析、产品的设计等。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概述、项目管理、系统分析过程、信息系统
模型、数据库设计等。
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概述、软件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系统原型、仿真系统等。
三、编程语言
1、C语言:C语言概述、C语言基础、C语言编程应用、软件工程、C
语言程序设计等。
2、C++语言:C++语言概述、C++语言基础、C++语言编程应用、
C++STL标准库、C++程序设计等。
专转本计算机基本知识点
(一)计算机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先进的电子设备,它可以接受用户输入的信息,然后根据程序运算和处理这些信息,最终根据结果输出相关信息。
计算机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RAM)、外存储器(ROM)、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出设备(屏幕、打印机)等。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写:OS)是指由不同的配置和程序设计构成的软件,它能够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工作,同时为用户提供管理和操作计算机的系统环境。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UNIX等。
(三)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将计算机相互连接的系统,使用网络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
常见的网络类型有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互联网(Internet)等。
(四)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是一种计算机使用的规范语言,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编程方法,用来指挥计算机作出相关的动作。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Java、C++、Python、PHP等。
(五)数据库
数据库是一种可以收集和存储大量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服务器。
重庆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
1、中央处理器(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处理数据和指令。
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时钟和缓存等部件组成。
2、主存储器(RAM):它是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它也被称为“虚拟内存”或“主存”,是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唯一工作区域。
3、输入/输出(I/O):它是指计算机向外部设备传输数据的总称,比如键盘、屏幕、打印机、磁盘等外部设备。
4、存储设备:它用来存储信息,通常有硬盘、软盘以及光盘等等,比如硬盘用于长期存储信息,软盘或光盘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内容。
5、网络设备:它是一种新型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跨越时空的远程通信和数据交换。
(二)计算机编程
2、算法(Algorithm):它是一种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是一个把一定的数据处理后输出所需要结果过程的一系列的规则和步骤。
3、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它是人和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一种语言,是按一定规则编写的一组指令,可以让计算机按照指令执行操作。
江苏专转本计算机知识点资料
一、计算机组成
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及结构:计算机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Memory)、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及控制器,它们之间通过总线(Bus)进行交互。
2、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典型的有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 (Memory)、输入/输出设备 (I/O )、外设 ( Peripherals)等组成。
3、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操作系统 (OS) 、程序设计语言( Program Language)、应用软件 ( Application Software)等。
4、其他设备:除了上述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设备也可以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使用,如硬盘(hard disk)、光驱(optical drive)、显示器 (monitor)、键盘 (keyboard)、鼠标
( mouse )、打印机 (printer) 、扫描仪 ( scanner) 、网卡 ( network card)等。
二、计算机网络
1、网络拓扑:网络系统的拓扑是指网络中通信设备连接的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树型网络等。
2、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一种法则,它规定了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
常用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
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3、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指的是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以防止网络中的计算机受到恶意攻击。
甘肃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1.计算机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原理和工作方式
2.计算机硬件
-CPU(中央处理器):功能、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
-存储器:内存(RAM)和存储介质(硬盘、光盘等)
-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3.计算机软件
- 操作系统: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和基本操作
-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编程开发软件等
-网络技术:网络协议、网络拓扑、局域网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4.数据表示与处理
-二进制和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 字符编码:ASCII、Unicode等常用编码方式
-数据存储和处理:字节、位、地址、寻址等
5.程序设计基础
-算法和流程图
- 常见的编程语言:C、C++、Java等
-基本的编程概念:变量、常量、表达式、控制结构、函数等6.数据结构与算法
-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常见的算法:排序、查找、递归、动态规划等
7.数据库与SQL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表、记录、字段、键等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更新等
8.网页设计与开发
-HTML和CSS:页面结构和样式设计
- JavaScript:页面交互和动态效果
9.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范措施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保护策略
10.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
-计算机硬件的保养和维修
-常见的硬件故障排除方法和工具。
专升本计算机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
专升本计算机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
1. 数据结构
- 数组: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相同类型的元素。
- 链表: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
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进行
插入和删除操作。
-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插入操作在队
尾进行,删除操作在队头进行。
2. 算法
- 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
等。
- 查找算法:包括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等。
- 图算法:包括广度优先搜索(BFS)和深度优先搜索(DFS)等。
3. 操作系统
- 进程与线程:进程是程序在执行时的一个实例,线程是进程
中的一个执行单元。
- 内存管理:包括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等。
- 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组织、存储和访问方式。
4. 数据库
-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表、字段、记录等。
- SQL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语句。
5. 网络
- OSI参考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IP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以上是第一部分的计算机科学知识点整理,下一部分将继续介
绍更多内容。
请随时与我联系,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其他帮助。
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点知识总结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处理包括: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2)信息技术概念: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
(3)信息技术包含: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计算功能的计算与存储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4)信息化与信息产业:所谓信息化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进行前面改造,使人类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发生变革的过程,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5)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光电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1.2:微电子技术简介(1)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集成电路简写IC(2)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3)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00),中规模(100—3000)、大规模(3000-10万)、超大规模(10万-100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00万);按照集成电路的用途划分,可以分为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5)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6)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翻,目前,主流微处理器都是大致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
(7)IC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靠存储数据,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一、计算机基础概念
1、计算机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电子设备,它能够根据程序要求,按预先确定的算法收入、处理和输出信息。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如键盘)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计算机按照程序处理信息,然后将处理结果输出到输出设备(如显示器)
2、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包括: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Primary Memory,Secondary Memory,Input and Output(I/O)。
CPU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系统的“大脑”,它接受指令、执行指令和控制其他设备,实现数据处理。
Primary Memory是计算机的主内存,也称为内存。
它是存储活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不断读取处理的程序和数据都是存放在主内存中,可以被CUP直接访问,但是它的容量有限,一般为4GB或8GB,小的计算机可能有1GB以下的容量。
Secondary Memory是计算机的辅助存储器,它的存储容量大于主内存,一般有机械磁盘和可移动介质(如磁带、U盘)等,它用于存储长期不用的程序和数据,用户可以从辅助存储器中读取需要的数据,并把数据写入辅助存储器。
Input and Output(I/O)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它们接受用户输入的指令和数据,并输出处理结果。
专生本计算机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科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领域,其中包含了许多知识点和技术。
掌握计算机知识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展开到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编程语言等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则是由程序和数据组成的。
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由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并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结果。
1.2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包括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微处理器计算机等。
每个阶段的计算机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同时也推动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1.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包括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输入输出能力三个方面。
处理能力通常以CPU的主频、内核数和缓存大小等指标来衡量,存储能力主要包括内存和存储设备的容量和速度,输入输出能力则体现在输入输出设备的类型、速度和接口等方面。
1.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由指令集架构(ISA)和微体系结构两部分组成。
指令集架构是定义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寄存器,而微体系结构则是实现了指令集架构的具体硬件设计。
1.5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调度和管理进程等。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Unix和Mac OS等。
1.6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
二、计算机安全2.1 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安全是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的技术和方法。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1、计算机概述:计算机是一种用来运算处理和储存信息的自动
控制电子装置;
2、科学计算算法:科学计算算法是指采用计算机和统计技术处理科学、计算问题的算法;
3、计算机硬件结构: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和
控制设备等构成;
4、计算机软件:指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通常分为操作
系统、应用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等;
5、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将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信息和
资源看做一个独立系统,能够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
6、计算机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是指在解决计算机
系统软、硬件资源领域实现用户要求的一系列技术过程;
7、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的一种
软件系统,可以用于储存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8、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来控制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
它可以通
过写代码来实现特定的计算机指令,实现特定的功能;
9、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是指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种问题求解手段,数据结构是指存储数据以及有关的操作的结构,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专升本-计算机全部知识点第1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纲要求:(一)计算机系统:(10-14分)1.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2.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3.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其相互关系4.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三总线、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与作用5.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及计算机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6.计算机的常用数制与信息编码、数据的基本单位(bit,byte,word,word length)计算机特点与应用范围(一)计算机特点1.速度快(MIPS:百万条指令/秒)存储容量大、精度高、在程成、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强、通用性强(二)计算机应用范围1.科学计算,最早(天气预报、人造卫星、地震分析、航天技术等)2.实时控制(工业生产)3.数据处理(办公自动化,大部分应用)4.计算机辅助功能:CAD、CAI、CAM、CAT5.人工智能(模拟人的智能:机器人)6.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 国际互联网【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三)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 ENIAC按“电子元件”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代1.第一代:电子管(1946-1958)用于计算2.第二代:晶体管(1958-1964)3.第三代:集成电路(1964-1971)4.第四代: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1至今)→PC(微机)(四)计算机的分类1、信息形式:数字、模拟、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2、按用途: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2、按功能分类(1)微机(个人PC-Personal Computer)(2)小型机(终端)(3)中型机(4)大型机(5)巨型机(五)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功能)、微型化(体积)、网络化(适应网络发展)、多媒体化、智能化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冯.诺依曼原理:a)五大基本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a)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易实现b)程序存储,自动运行;(一)硬件系统(主机+外设)1、主机(1)CPU(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分解
一、硬件基础知识
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是一台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复杂机器,
常见的硬件组件包括:计算机机箱、主板、CPU、内存条、硬盘、显卡、
声卡、光驱等;用于控制计算机机器操作的软件组件包括:操作系统、应
用软件等。
2、计算机硬件部件特性:计算机内部的各个硬件部件在特征上也很
有特点,通常表现为:CPU是指控制计算机系统运行的中央处理器,拥有“脑”的角色;内存条是为计算机提供临时内存的部件,用于存储和处理
数据;硬盘则是安装在机箱中的硬件存储设备,用于储存数据和程序;显
卡用于将计算机产生的数据转换为图像并回传给显示器;声卡则用于将声
音数据从计算机传送给扬声器;光驱用于读取光盘上存储的数据等。
二、操作系统知识
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类特殊的软件,它是一种能够控制、管理、协调计算机硬件资源,以及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
它为
用户提供操作环境,实现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使用户能够更
方便有效地控制硬件资源和应用软件程序。
2、操作系统的特性:操作系统具有性、设备独立性、并发性、容错性、安全性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