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
- 格式:doc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6
集中供热二次网运行水力平衡调节浅谈摘要: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指出要全面提升热网系统效率,有效降低取暖能耗。
通过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热网效率,减少燃料和输送热力电能的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热用户舒适度,使供热不均衡现象降到最低。
本文通过对各种常用调节方式的实践,对比各种方式的优缺点,给实际运行调节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水力平衡;回水温度平衡法;比例法;粗调法一、二次网水力平衡现状截至2016年底,我国北方取暖面积206亿平方米,南方供暖区域有从秦岭-淮河一线向南推移的趋势。
同时,国家对清洁取暖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成为集中供热的首要工作。
目前,大量供暖企业已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一次网水力失调得到很好的控制。
但二次网系统复杂,大部分企业仍在使用关断阀门代替调节阀门。
理论上讲,自力式平衡阀、手动调节阀在水力计算完善,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不大的前提下,可以很好的解决水力平衡问题。
但老旧小区原始设计资料不足,更换或加装热网平衡装置又需要较大投资,供暖企业改造热情不高;部分新建小区用户私改户内散热设施,导致系统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造成按设计工况安装的平衡装置失灵、闲置。
综上,通过平衡装置解决二次网水力平衡问题虽有可行性,但并未大范围推广,而操作人员对该问题认识不足,水力平衡工作繁琐导致二次网水力失调问题一直困扰着供暖企业。
二、二次网水力平衡的必要性某供暖企业2015-2016供暖期间室温不达标投诉量占比表%注:“孤岛”运行指的是热用户把山靠顶或者周边热用户都停供的情况。
可以看出,除初寒期系统积气量较大引起的投诉量极大外,严寒期和末寒期室温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水力失调和“孤岛”运行。
供暖企业为追求热力工况稳定,使热用户室温一致,常采用“大流量,小温差”运行。
提高二次网循环流量,使末端流量接近设计工况,增加散热量;近端流量超出设计工况过多,对数温差不变的情况下,散热器散热量饱和。
集中供暖二级网水力平衡控制方案1、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我国北方城市集中供暖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人民对供暖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处理好用户的舒适度和节约能源之间的关系,按需供热是处理这个矛盾的最好方案。
当大规模热用户的热负荷发生变化时,就需要我们对供热系统的流量、供水温度等进行调节。
充分了解二次管网的水力平衡,有利于运行调度管理调节操作的协调性、有利于热网运行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用户温度不达标等问题。
2、目的和意义在目前的供暖设计中,二级网供水温度设计一般是60-65℃,回水温度设计一般是45-50℃,温差15℃-20℃。
由于各热用户距离换热站的位置有远有近,供水压力沿着管道逐渐衰减降低,所以热水流到每个用户的时候供回水压力偏差很大。
距离换热站越偏远的用户,供水压力低,供水量偏小,供不热的现象就出现了;距离换热站近的用户则供水量偏大,浪费水量,浪费能耗。
为了增加偏远用户的热水供应量,需要进一步增大换热站循环泵的频率,提高供水压力和水量,造成水泵的电耗增加。
而距离换热站近的用户,供水压力偏高,供水量偏大,导致室内温度偏高,引起室内干燥,部分老百姓打开窗户通风,导致大量能源浪费,大大增加了供热企业的能源成本,降低供热企业利润。
综上所述,由于二级热网的供回水压力不平衡导致热水供量失衡,该热的用户不热,而有的用户室温偏热却浪费了能源,这种现象就是二级热网区块内水力失衡。
每个二级热网区块(例如,生活小区、学校、医院等)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是一个封闭的区块体系。
新华公司针对独立的二级供热管网,采用自主研发的室内温度监测和流量控制相结合的产品,依托多年的热网自控经验,采用多年积累的DCS技术和基于云平台的大型SCADA平台,开发出了二级网水力平衡控制系统;消除二级网区块内的水力失衡,可以实现均匀平衡的合理供热,取消了二级网区块的热水量浪费导致的能源浪费和水耗、电耗浪费,改善用户的供暖体验,节约供暖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供热公司的盈利能力。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分析摘要:当前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鲜勇立足于工程实例,借助于模拟分析法针对供热管网系统开展了相应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工作,明确了阀门的实际开度,对于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做出实时调节和控制工作,有效治理了用户水力失调问题,使模拟分析法的可靠性得以验证。
热力管网的水力平衡状态对于供暖系统整体运行效果起到直接影响,同时也被定义为节能运行的根本。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伴随着建筑节能有关举措的不断推进,国家先后颁布并落实了JGJ26-201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以及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当前建筑围护结构具有的热工性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供暖系统水力失调状况也由此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热力管网水力平衡状态对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起到直接影响,也被视为节能运行的根本。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水力平衡无法真正实现,虽然各类技术措施与调控设备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但是水力失调状况仍然没有消除。
1水力失调的危害供暖体系中每个热用户的实践流量与设计所需流量之间的不一致称为用户水力不平衡。
(1)供暖作用不理想,二次管网水力不平衡严重,导致热不平衡严重,冷暖不均,单个远程用户室温不合格。
(2)为了确保不利用户的供暖质量而添加总供热量,将导致大多数用户的室温较高,供暖体系能耗较高。
(3)为了掩盖水力不平衡现象,供热体系的循环流量被错误地添加,即大流量、小温差运转,导致供热体系单位传热功耗大。
2水力平衡调节的基本原理(1)管网中应设备流量调节设备,如静态平衡阀、短管阀、电动控制阀等(不推荐使用动态平衡阀和差压控制阀),以实现水力平衡。
(2)水力平衡设备的具体设备和完整设备:供热管网是一个体系工程,应从全局考虑,从近到远按需设备,不得遗漏;(3)基础资料齐全的,进行水力平衡核算,依据核算结果选择设备调节设备;(4)具体记载液压平衡设备的位置、面积、规格、调节流量、室内温度、回水温度、泄漏、堵塞和短路;(5)采用比例法调节时,应将管网各主要节点的实测流量与核算的理论流量进行比较,以核算失调度。
浅谈热力二次管网的平衡调节摘要: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在我国大型热力集团中对供热系统的效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虽然大型热力集团在联产项目建设和集中采暖中形成规模,但是要想将节能减排做扎实,必须要重视二次网水力的调节和平衡,降低热能和电能的消耗。
基于此,本文就热力二次管网的平衡调节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二次网;平衡调节伴随着集中供热事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供热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打通用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目前供热行业的探讨焦点,而做好二次网、楼栋单元、各户之间的平衡调整,实现户间平衡、降低投诉,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提升供热能力成为有效的手段。
一、二次网水力的调节和平衡在供暖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的节能环保这一国策,通过平衡和调节二次网电力,可以在单耗数据上降低水、电、热的成本,为企业在热力运行中降低能耗,提高效率,节省经济支出,降本增效。
二次网水力出现不平衡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住户居住在比较近的距离,室内温度相对高,但是距离相对较远的住户一般供暖温度不能达到标准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热力企业一般采取如下几种处理情况:一方面是将无论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的住户,其室温都要达到标准,这时候企业采取提高二次网的供热参数将供热住户室温进行升高,这会导致部分住户室温过热,部分住户室温接近标准,造成热能的大量浪费。
另外一方面,企业供热期间对二次网的循环加大了流量,管网更趋于平衡,造成了电能极大的浪费。
再者,对距离较远不能达到温度的住户存在私自接改供热系统和供热放水,造成了很多热能的流水和水电的浪费。
如果在供热期间做好二次网水力调节和平衡的工作,就会将上述分析存在的资源浪费的现象降低或者避免,能够在水、电、热等方面降低单耗,同时还避免了供热参数随意提高以及住户在循环泵私自接改龙头来应付热度不够的现象。
二、水力不平衡形成的原因分析水力失调的避免,有必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改善措施。
(1)水力设计的原因。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分析摘要;在现代城市供热系统中,热力站通常消耗大量能源。
除了未保温供暖建筑,不合理地管网选型外,平衡调节二级网的调整也是热力站高能耗的重要因素。
主要文章分析了平衡调节二级网,分析了不平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理有效的调整方法,以保证供热系统稳定高质量的运行。
关键词:二级网;水力平衡;集中供热系统;供热质量对于北方的许多地区来说,集中供暖在冬季期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级网水力平衡。
一些加热设备不能直接控制热力站,导致热力站和二次网不能有效调节,对附近用户的环境温度过高,对远端用户来说偏低室温,解决这些问题,供热系统已经开始大大改善管理,注重实施水力平衡,保证加热质量,调节热量分配。
为了保证供暖能耗的平衡,房间温度高于标准,提高了供暖设备的舒适性,促进了供暖设备的效率。
一、二级网水力失衡的原因1.水力静态失衡。
管网系统一般是通过管网设计、材料、施工质量、阻力系数、管道结构阻力系数等因素的组合来实现的,这些因素与实际系统消耗和设计消耗不一致。
这种水力失调是稳定的,直接存在于管网中。
2.水力动态失衡。
冬季水力不平衡的问题是各种热区和换热站之间的差异,用户对泵的累计消耗较小,末端用户对泵的累计消耗较高,此外,各分支开关之间的管网流量分布会根据阻力而变化,前端热、末端不热问题。
这种水力动态失衡,以管道中的动平衡阀为基础,可以有效地解决二级网失衡问题。
二、调节过程1.调整参数选择。
在为选择设置水力平衡时,最终目标是将用户的环境温度调整到接近目标不确定度的相对值,并寻找环境温度以外的目标。
目标参数通常包括每个面积流量、回流温度和面积供热的变化。
鉴于这些因素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单位面积流量已成为区域选择的目标。
2.调节方法与步骤。
方法,每个支路继续根据热末端、结构形状等相关因素确定目标范围的消耗量,根据热量范围计算给定目标范围的消耗量,计算换算系数以适应目标消耗量,并根据目标消耗量与测量消耗量之间的距离调整顺序,使最终消耗量接近或达到目标消耗量。
浅谈供热管网二级网水力失调的危害及措施方案供热管网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居民生活、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在管网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水力失调的问题,尤其是二级网的水力失调问题,其危害更为显著,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水力失调的定义、危害及措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水力失调的定义水力失调,是指管网中不同支路的水流量分布不均匀,导致一些支路水压偏高,一些支路水压偏低的状态。
对于二级供热管网来说,通常会表现为一些用户供热不足,甚至无法供热,而另一些用户供热超标,甚至发生管网爆裂等情况。
这种现象会给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1. 供热质量下降水力失调会导致供热管网中部分用户供热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供热。
这将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活不便。
2. 管网损坏由于水力失调使得部分支路水压偏高,导致管网承压能力不足,容易出现管网爆裂等情况,给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管网的修复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成本。
3. 能耗增加水力失调会导致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必须通过增加供热设备的运行时间和频率来弥补损失,这将导致能源的浪费和能耗的增加。
4. 安全隐患由于水力失调可能导致管网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潜在的危险。
三、水力失调的措施方案1. 完善管网设计在设计供热管网时,应充分考虑管网的水力参数,确保供水和回水的平衡以及各支路的水流分布均匀。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水力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确保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
2. 定期检测和维护对于已经建成的供热管网,应该定期进行水力平衡检测和调整,并加强对供热设备和管网的维护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力失调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3. 加强监测和控制在供热管网中加装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监测设备,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4.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供热管网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完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供热管网的正常运行。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分析发布时间:2022-04-26T09:49:38.576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1月1期作者:张涵刘东[导读] 伴随着建筑节能有关举措的不断推进,国家先后颁布并落实了JGJ26-201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张涵刘东天津市津安热电有限公司天津 300202摘要:伴随着建筑节能有关举措的不断推进,国家先后颁布并落实了JGJ26-201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以及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当前建筑围护结构具有的热工性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供暖系统水力失调状况也由此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热力管网水力平衡状态对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起到直接影响,也被视为节能运行的根本。
基于此,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引言伴随着我国郑重向世界宣告“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各行业均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以其能够使我国顺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同时我们看到近几年,我国集中供热面积迅速增加,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为92.5亿m2,管道长度为39.3万km。
1热力站供热系统简介该热力站的一次侧、二次侧供热系统均利用板式换热器实现热交换,二次侧三个支路的回水在经过集水器混合之后,由循环泵驱动到板式换热器内部予以加热处理。
之后再流经分水器,分成三条不同的支路到各个建筑当中实现供热。
2调节方法简介采用房间温度采集器+超声波流量计调节二次网的水力补偿。
房间温度数据由排列的房间温度收集器收集,阀门开口根据超声波流量测量的分支流量进行调整,以调节分支流量,然后调节房间温度。
由于热用户的热冷不均与水力不平衡程度有关,有必要确定测量二级电网水力不平衡的标准,从而引入平均水力不平衡和水力分散的概念。
本文介绍的案例以这两个概念为基础,调整火电厂二次网流量,有效缓解二次网水力平衡不平衡。
浅谈热力二次管网的平衡调节热力二次管网是一个复杂的流体网络系统,其运行工况受工作条件、环境、时间和施工等多方面的影响。
使得热力二次管网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水力失调问题,为了保障热力二次管网运行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对其水力平衡进行调节,因此对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调节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热力二次管网;平衡调节;重要性;原因;措施1 引言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热电企业越来越重视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项目,并在市场上不断拓展。
如何在这些项目中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已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
因而二次管网的平衡调节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就热力二次管网的平衡调节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2 二次管网水力平衡调节的重要性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合理的二次管网水力平衡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水、电、热的单耗,节约水、电、热的运行成本,为供热企业节省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效益。
在二次管网水力工况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下,有的楼栋尤其是近端住户,室内温度偏高,远端住户室温偏低不达标。
这时会产生以下几种情况:一方面为了保证上述住户室温达标,供热企业要提高整个二次管网供热温度参数,普遍提高住户室内温度,热的用户室温更加热,冷的用户室溫接近达标,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另一方面,供热企业加大二次管网循环泵的流量,使管网趋于平衡,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同时,不达标住户在散热器各末端私接水龙头泄放供热系统水,也导致系统热能和水的流失。
如果能够做好二次管网水力平衡调节,将消除供热系统的水力失调,节省水、电、热的单耗,避免通过简单提高供热温度参数和循环泵流量或在用户端加水龙头的方法来应付解决。
3 热力二次管网水力平衡失调的表现在集中供热系统的室外管网中,水力失调主要表现是:各个环路的流量输配不均衡,致使各个用户的室温冷热不均,距循环泵较近的室温偏高,用户被迫开窗散热,大量热能流失;距循环泵较远的用户却因室温偏低经常投诉,甚至拒交采暖费;另外一些问题也和水力失调密切相关,例如系统在大流量小温差的工况下运行,锅炉或换热器等热源设备难以达到其额定出力,投入运行的设备超过实际负荷的需求,水泵的工作点偏离高效区,能量输配效率低,无法进行整体调控和节能运行,燃料和输热电能的消耗过高等等,水力失调已成为集中供热系统中普遍存在又难以治愈的顽疾。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分析摘要:当前,在国家实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背景下,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就对供热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大型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项目的投资建设,有力地提高了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但是,这都只是在热源部分做文章,实际上如果想要将节能减排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二级网水力平衡的调节工作同样值得重点关注。
基于此,以下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分析引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已经达到99 亿平方米,北方供热地区建筑的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量大约占到了全国能耗和碳排放量的 11%左右,冬季供热情况持续得到改善,但供热系统的高能耗、高排放以及能源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
伴随着建筑节能有关举措的不断推进,当前建筑围护结构具有的热工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供热系统二级网水力失调状况也由此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热力管网水力平衡状态对供热系统实际运行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也被视为供热节能运行的根本。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二级网水力平衡无法真正实现,虽然各类技术措施与调控设备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但是水力失调状况仍然没有彻底消除。
1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的必要性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供热系统二级网水力工况发生失衡,近端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往往偏高,而远端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又达不到规范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供热企业往往会通过两种手段来保证远端热用户的室内温度:一是提高整个二级网的供水温度,这就导致近端热用户室温偏高而开窗通风,造成热能的严重浪费;另外一种做法是通过提高循环水泵的转速来增加二级网循环水流量,这样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
同时,远端热用户为使室温达标而采取偷水、加泵等手段,导致整个系统水力平衡的进一步失调。
因此,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通过科学有效的调节手段使系统达到水力平衡,能够一定幅度地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的损耗,为供热企业节省运行成本的支出,提高供热企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供热企业进一步提高供热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浅谈供热管网二级网水力失调的危害及措施方案供热管网是城市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向用户提供热能的重要任务。
在供热管网中,二级网水力失调(以下简称水失调)危害严重,影响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和用户的生活热水供应。
本文将就二级网水力失调的危害和相应的措施方案进行探讨。
一、水力失调的概念及危害1. 概念水力失调是指供热管网二次回路中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偏离设计值,导致供热效果下降,供热质量下降,系统能效降低的现象。
2. 危害水力失调会导致供热管网的运行不稳定,对供热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1)影响供热效果:水力失调导致供热管网中部分用户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影响供热效果,用户感受不到温暖。
(2)降低供热质量:水力失调使供热管网温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过热或过冷,使用户体验到的供热质量下降。
(3)增加管网损耗:水力失调导致管网内的流速不均匀,管道损耗加大,能源消耗增加,运行成本上升。
(4)降低供热系统能效:水力失调使系统的热功率分布不平衡,导致部分换热站负荷过大或过小,供热系统能效下降。
二、水力失调的原因1. 异常负荷分布供热系统中用户负荷不均匀,导致部分换热站负荷过大,部分换热站负荷过小,系统供热水力失衡。
2. 管网设计缺陷供热管网设计不合理,管道直径不匹配,管网水力失调。
3. 设备运行问题换热站的调节阀未按设计参数进行调节、换热站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导致水力失调。
三、水力失调的措施方案1. 定期检测定期对供热管网进行水力衡算,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特别是在供热季前,要进行系统巡检和调试,保证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2. 设定流量标准对用户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用户类别的标准流量,保证供热系统中的流量分配合理、稳定。
3. 提高管网调节能力对供热管网进行改造,增加调节设备,提高管网的调节能力,使得管网运行更加稳定。
4. 优化换热站设计对已建成的供热管网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网进行合理调整,以减少水力失调。
浅谈供热管网二级网水力失调的危害及措施方案作者:曲小秋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13期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供热二级管网水利失调产生的危害,依据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的基本原则,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力平衡;水力失调;能效管理当前我国供热行业,区域发展差异大。
小区二次网内由于楼层,户型,距离换热站距离等差异,造成用户采暖不均衡,水利失调严重。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5.9.12条规定:室内供暖系統设计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一、水力失调的危害供热系统中各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用户的水力失调。
(1)供暖效果不理想,二级网水力失调严重,导致热力失调严重,冷热不均,个别远端用户室温不达标。
(2)为保证不利用户的供热质量而加大总的供热量,会导致多数用户室温过高,供热系统能耗偏大。
(3)为掩盖水力失调现象,错误地加大供暖系统的循环流量即大流量小温差运行,导致供热系统的单位输热电耗偏大。
二、水力平衡意义水力平衡是指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它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
(一)节约热耗(1)大多二次网无水力平衡调节措施,水力失调严重,保证最不利用户的供热质量而不得不增加总的供热量,导致多数用户室温过高,供热系统能耗偏大;(2)供暖系统80%的热损失在二级网侧,供热末端之间水力不平衡而导致的热耗损失占总热耗的20%左右。
(二)节约输送能耗(电耗)(1)为了掩盖末端用户过冷的问题,错误的加大循环流量后,导致热耗偏大,能耗(电耗)也相应增加。
(2)根据水泵特性,流量、扬程、轴功率与转速的关系;G/G‘=n/n’;;H/H‘=(n/n’)2=(G/G‘)2;N/N′=(n/n′)3=(G/G′)3=(⊿t′/⊿t)3;轴功率;N=N‘*(⊿t’/(⊿t‘-⊿Tb))3;考虑水泵改变转速,水泵效率及变频器效率的降低,水泵耗电功率变化为:Nd=Nd′*(⊿t′/(⊿t′-⊿tb))3*(1.2~1.3)KW耗电减少比率:(Nd′-Nd)/Nd′*100%=[1-(⊿t′/(⊿t′-⊿tb))3*(1.2~1.3)]*100%以散热器供暖系统为例:改造前运行温差⊿t=10℃;改造后运行温差⊿t=16℃;温差拉大⊿tb=6℃。
浅谈供热管网二级网水力失调的危害及措施方案供热管网是城市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供热管网二级网的水力平衡问题往往是影响供热质量和供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水力失调指二级网内各支路的流量、温度等参数出现偏差,导致部分区域供热受到影响。
水力失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供热效率下降:当二级网内某支路供热能力偏低,流量小、温度低,会导致整个系统的供热效率下降。
一些用户可能会感到供热不足或者温度不够,甚至导致部分用户无法供热。
2. 能耗增加:水力失调会导致管路中出现局部流速过大或过小,流量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增加流体的输送阻力,增加能耗和运行成本。
3. 系统压力不稳定:二级网内的压力分布不均匀,某些区域的压力过大或压力过小,容易导致系统瞬时压力波动,给管路造成冲击,从而增加管路的破损风险。
为了避免水力失调造成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合理设计:在二级网设计阶段,应该根据用户热负荷和管道 parameters等,合理设计管网结构、部署朝向、流量计算等,确保管网结构科学且配套完备。
2. 定期维护:需要定期对管网进行维护和优化,定期排放管网内的淤泥和氧化铁皮等杂物,清理管网内的树根、垃圾等,保证管道流畅。
3. 管网调节:在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二级网进行调节,调整流量控制阀、调节泵的转速,保证管网流量平衡。
4. 技术改造:对于老旧二级网,可以通过改造升级一些关键设备,例如安装流量计、更换泵等,提高系统供热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总之,保证供热管网二级网的水力平衡对于提高供热质量和供热效率至关重要,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管网水力平衡的稳定性,提高供热管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
供热系统二次网平衡调控方法调研分析摘要:目前各供热公司越来越注重一次网的调节及节能工作,通过自控手段改善一次网的水力工况,同时优化热源调度降低能耗,但由于二次网的复杂性导致二次网平衡调节工作不易开展,只能通过加大循环流量的方式弥补末端流量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换热站能耗较高。
关键词:供热系统;二次网平衡调控;方法1水平失调的调控方法1.1人工调节1.1.1冷态调节“冷态水力平衡调节”是指在供热系统完成通水后,以上一个采暖期内小区的实际用热面积为基础,采取“按需分配”的原则,根据供热建筑采暖形式、建筑物年限、节能程度分别计算每个楼栋所需流量。
按照热力入口流量计的数值(或采用便携式流量计现场测量),用调节阀调节流量,使各热用户系统的流量达到规定设定值,使二次网系统达到初步水力平衡。
传统冷态调节的调试仪器是流量计+调节阀的组合,通过楼栋的供热面积计算得出该楼栋的所需流量,再借助流量计通过调节阀门使得该楼栋的流量达标。
但是,该技术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调节,因此实际调节较为复杂,浪费人力及物力,在系统实际运行后还要根据实际的运行效果进行调节。
1.1.2热态调节热工水力平衡调节是指正式启动供热运行,水温达到稳定工况时,对二次管网进行调节。
主要采用回水温度或室温作为调节指标。
通过调整,每个用户的回水温度趋于相同,或每个用户的室温相同。
用户的室温是反映加热效果最直观的指示器。
然而,室温传感器通常很难安装,并且存在用户随意移动传感器的问题,因此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为第二个指标,回水温度更容易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用户的供暖效果。
手动调节的系统一般不具备自动调节功能。
具有调节性能的调节阀主要通过“等比例调节法”、“补偿法”等调节方式进行水力平衡调节。
针对小型管网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初始平差方法。
以热源为基准,由近到远依次调节平衡阀,可以快速、方便、高效地完成水力工况的调节。
1.2补偿调整方法补偿调节方法是在平衡调节过程中,调整基本用户阀门,使其水力不平衡保持在一定值,最后将所有分支调节到设计流量。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05期14我国北方城镇常见的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组成,而热网又是由一次(级)网系统、换热站和二次(级)网系统组。
二级网作为连接换热站和热用户的热交换枢纽,主要作用就是分配和输送热量。
在我国,早期二级网是采用管沟敷设,由于运行年数已久管道粗糙度变大,管网阻力也随之增大,管网容易出现水力失调,既影响供热质量,又增加供热运行能耗,并且很多管网利用矿渣棉作为保温层,保温保湿效果很差,冬季热损失量一般会达到总供热量的20%~30%。
所以二级网供热节能改造,迫在眉睫。
1 二级管网简介该校园内二级管网和换热站为同时建设的,管网敷设方式为钢管直埋敷设方式,且均为枝状布置方式。
该学校的二级管网已运行十年之久了,管网上各种阀门锈蚀严重,甚至出现漏水现象,且保温层也出现脱落现象。
2 管网水力平衡调节2.1 水力平衡调节的必要性节能标准的要求是室外管网的输送效率达到90%,但是在我国,达标状况很差,这是因为我国的供热管网输送效率很低,仅仅为66%~68%。
放眼全国,城镇二级管网的热损失都非常大。
国内热网热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管网水力失调损失、管网失水损失、管道散热损失。
所占比例最大的就是管网水力失调损失,这一问题在国内供热管网存在非常普遍。
所以,要想提高管网的热输送效率,水力平衡工作无疑是最重要的。
2.2 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措施2.2.1 模拟调节法模拟调节法是在流体网络理论和图论的基础上,根据环能量方程和节点方程,对供热管网的水力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准确地计算出整个管网管段与管段之间的影响因素,模拟出各支路的流量和各节点的压力,以此来分析判断管网水力失调的原因,并指导管网调节。
人类对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供热的规模也在不停增加,有的供热管网甚至负责上千的热用户,同时也会增加管网的负担,从而环能量方程和节点方程数量非常多。
所以,要想尽快得到管网的模拟结果就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程序。
2.2.2 回水温度调节法当整个供热系统稳定运行时,假设供热管网沿途的散热损失忽略不计,则采暖用户所得热量多少即供热管网供给用户的热量。
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暖通分公司秦春雨夏晨宇摘要:本文介绍了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暖通分公司供暖站解决水力失调的几种方法和措施,提出了一套根据不同年代建筑的单位面积热负荷和建筑面积进行水力平衡调节的计算公式和理论依据,并介绍了针对不同情况的高温水系统、低温水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节的步骤和方法,最后对水力平衡调节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二级换热系统、水力平衡调节、高温水系统、低温水系统1、系统概况1.1供热系统布置情况介绍在一个以3台75吨、l台45吨燃气蒸汽锅炉为热源的180万平方米大型供热系统中,有一级换热站3个,直接将燃气蒸汽锅炉生产出压力为0.9MPa、温度约为230℃的过热蒸汽,换热成高温水。
大部份高温水需要经过二级换热站换热后用于供暖,小部分高温水直接用于供暖。
各换热站的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1#、2#、6#换热站为汽一水一级换热站,4#、5#、7#、航站楼等换热站为水一水二级换热站。
6#、7#换热站负责住宅区的供热,其余几个站负担工作区的供热。
供回水设计温度:一次高温热水130/90℃,二次低温热水95/70℃。
图1.各换热站关系1.2系统的运行方式一级换热站均已采用变频自控技术,电脑控制变频器,使水泵流量随室外温度自动改变见表l,通过电脑调节蒸汽电动阀使供水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调节曲线见图2。
循环水流量调节表2.供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1.3水力失调现象:(1)以前对高温水系统未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只对一部分换热站点的低温水进行水力平衡调节,以l#站高温水为例见图3.图3.1#站部份高温水水力平衡失调度图*表示水力失调度:实际流量/计算流量*100%一些近端二级换热站(4#站)的高温水水力失调度达2.46,远端换热站(国航货运)的高温水水力失调度为0.76。
(2)水力失调的影响:a.对用户的室内温度影响:个别用户室温低于16度,05年1月底开展的测温活动发现室温低于16度的用户如下:西消防支队温度15度,货运仓库14度,场务队特种车库14度。
b.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是造成供热系统大流量、小温差,降低水泵运行效率的主要原因。
各站冬季平均温差如下:1#站高温水供回水温差7.8度,低温水供回水温差4.8度,2#站供回水温差6.9度,4#站供回水温差3.9度,5#站供回水温差4.6度,6#站高温水供回水温差9.1度,低温水供回水温差6.8度,7#站供回水温差8.7度。
c.对能耗的影响:水泵的电耗量较大,为使远端用户室温升高只能增加供热量造成热耗大,管道热损失较大。
2、高温水和低温水的水力平衡调节:对于一个大的二级换热供热系统来说外管网的水力平衡对系统的节能降耗十分重要。
据统计在有些地方由于管网不平衡造成的热量损失可达15%。
只有做到管网水力平衡,才能使整个系统在保证用户室温不低于标准的情况下降低供热负荷,起到节电、节热的效果。
二级换热系统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较为复杂,尤其是部分站点实现变频自控的二级换热系统中,循环水既有流量的变化又有温度的变化。
下面分三个部分介绍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
2.1高温水系统的调节原理:。
高温水系统采用变频节能自控技术是一个变流量变温度的系统,流量随室外温度降低而增加,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降低而上升。
任何一个二级换热站的高温水电动阀的开关动作都会引起其它二级换热站的高温水的流量变化,形成动态水力失调。
首先根据2.1.6的公式算出二级换热站高温水计算流量,然后根据计算流量调节个二级换热站高温水进口的流量。
二级换热站的高温水控制系统大致有以下几种:2.1.1方式一:静态平衡阀+电动调节阀(电脑控制) 见图4.图4.通过安装静态平衡阀,在初调节时通过平衡阀调节仪测试出阀门的流量,通过调节阀门开度使其流量等于计算流量。
系统全部消除了静态水力失调。
运行时电动调节阀由电脑控制可实现室温的准确控制。
2.1.2方式二:静态平衡阀+电动调节阀(手动控制)+压差调节阀见图5.通过安装静态平衡阀,在初调节时通过调节仪测试出阀门的流量,通过调节阀门开度使其流量等于计算流量。
通过压差调节阀的调节作用,不管系统中其它阀门怎麽动电动阀进口和版式换热器的高温水出口的压力恒定,避免了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干扰实现动态平衡。
运行时电动调节阀由手动控制可实现室温的模糊控制。
2.1.3方式三:动态平衡阀+电动调节阀(手动控制) 见图6.通过安装动态平衡阀,在初调节时通过调节仪测试出阀门的流量,通过调节阀门时使其流量等于计算流量。
动态平衡阀保证了流量不随系统压力波动而变化,实现动态平衡。
运行时电动调节阀由手动控制可实现室温的模糊控制。
2.1.4方式四:蝶阀+截止阀十供回水温度表见图7.在没有安装流量表和平衡阀的地方,初调节时可根据、回水温度调节蝶阀的开度,每次调节后一个小时看供回水温差是否等于系统平均供回水温差,当高于平均供回水温差时关小阀门,当低于平均供回水温差时开大阀门,直到供回水温差等于系统平均供回水温差时超录阀门开度。
运行时手动调节截止阀可实现室温的模糊控制。
比较内容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方式四调解精度高较高较高低抗干扰能力较高高高低能否保持恒定流量不能能能不能应用范围室温要求恒定管网近端室温要求较高的居民建筑。
夜间室温可以低于16度的办公建筑。
室温要求低的办公建筑。
首先统计各个二级换热站所带的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和建造年代。
根据表热3查出每个建筑物的单位面积热负荷。
建筑物的单位面积热负荷建造年代单位面积耗热w/M2建造年代单位面积耗热眦j 55—65年楼房70 55—80年平房7065—80年楼房60 80—90年平房6080—90年楼房45 90—2000年平房5090—2000年楼房40 2000年以后平房452000年以后楼房35厂房、大车库90各二级换热站理论热负荷Qn=∑si.Ki(1)式中:s~建筑面积K一单位面积热负荷i=1假设一个一级换热站下属有3个二级换热站,则式(I)n=3G1.c.△T.a+G2.c.△T.a+G3.c.△T.a=Ql+Q2+Q3 (2)根据公式G总=G1+G2+G3 (3)式中:G总一一级换热站初期循环水流量(已知)G1、G2、G3~各站的计算循环水流量(未知)Q l、Q2、Q 3~各二级换热站的理论热负荷,根据式(1)可计算c~比热4.2千焦/千克*度△T—供回水温差(已知)a一单位修正系数(未知)将公式(1)、(3)代入公式(2)可求出aGn:Qn/C.△T.a n=1-3 (4)通过公式(4)可求出3个二级换热站高温水的计算流量2.2低温水系统的调节原理:部分二级换热站的低温水系统采用变频节能自控技术是一个变流量变温度的系统,流量随室外温度降低而增加,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而自动调节。
还有一部分二级换热站的低温水系统未采用变频自控,循环水量不变,供水温度手动调节。
首先根据下面2.2.2的公式算出每各采暖用户低温水的计算流量,然后根据计算流量调节每各用户的低温水流量。
2.2.1采暖用户的低温水入口有以下四种情况:1.供、回水上安装有平衡阀、闸阀。
2.供、回水上安装有动态平衡阀、闸阀。
3.供、回水上安装有热表、闸阀。
4.供、回水上安装有压力表、温度表、闸阀。
2.2.2采暖用户低温水计算流量的算法:首先统计此二级换热站所带采暖用户的建筑面积和建造年代。
根据表3.查出每个建筑物的单位面积热负荷。
算出各采暖用户理论热负荷Qn=Sn.Kn(1)式中:S一建筑面积K_单位面积热负荷假设此二级换热站下属有3个采暖用户。
n=1—3G1.C.△T.a+G2.C.△T.a+G3.C.△T.a=Q1+Q2+Q3 (2)根据公式G总=Gl+G2十G3 (3)式中:G总一此二级换热站初期低温循环水流量(已知)G1、G2、G3一各采暖用户的低温水计算流量(未知)Q 1、Q 2、Q 3一各采暖用户的理论热负荷(己知)C一比热4.2千焦/千克:I=度△T—低温水供回水温差(己知)a一单位修正系数(未知)将公式(1)、(3)代入公式(2)可求出aGn=Qn/C.△T.a n=1——3 (4)通过公式(4)可求出3个采暖用户的低温水计算流量2.3水力平衡的调节步骤:2.3.1正式供暖前的初调节初调节阶段为便于调节水力平衡各级换热站的变频自控系统先不要投入使用。
步骤是先调节高温水系统,然后调节低温水系统。
技术人员根据计算流量通过平衡阀调试仪测流量来调节各二级换热站高温水进口阀门,并逐一记录阀门开度。
对于没有安装平衡阀的二级换热站高温水进口可利用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管道的流量,调节阀门,并逐一记录阀门开度。
各二级换热站的低温水系统水力平衡调节时此站的变频自控系统先不要投入使用。
技术人员根据计算流量通过平衡阀调试仪测流量来调节各用户低温水进口阀门,并逐一记录阀门开度。
对于平衡阎的流量不一定每年都测量,如果管道没有改动或增加新用户,平衡阀的开度可根据以前用调试仪测量的结果确定,并测量回水温度,结合回水均等的原则调节水力平衡。
对于安装热表的用户主要采取回水温度均等法调平衡,使各用户的回水温度均等。
2.3.2运行过程中的调节运行期间,每隔两个星期我站要组织一次大的测温活动派十多名测温员对20%的住户进行测温,并有24小时的值班电话听取用户投诉。
根据测温结果和投诉情况进行水力平衡的中期调节。
2.3.3调节手段:a.平衡阀调节法:首先连接阀门和调节仪之间的软管,然后开机按几下R键,再按◣键在平衡阀调节仪上输入阀门公称直径,打开阀门两个测压口的阀门,再按◣键并关闭连通阀,再按R键平衡阀调节仪会显示两个测压口的压差,按◣键输入阀门开度,最后再按R键平衡阀调节仪会自动算出流量。
原理公式如下:式中:Q一平衡阀流量F一平衡阀接管截面积ξ一平衡阀阻力系数△P一平衡阀进出口压差p一流体密度如果流量与计算流量不符,可根据情况开大或关小阀门,再按以上步骤测出流量。
动态平衡阀上有一套弹簧膜片机构,一旦根据流量调节完动态平衡阀,随着进入阀门流量的变化套弹簧膜片机构会动作,使阀门出口流量保持恒定。
b.无线管网平衡法:通过给每个建筑物供暖入口的回水管上安装一个热电阻温度计和无线发射机,每1个小时将回水温度发到中控室,一般认为如果管网水力平衡,各建筑物的回水温度应该相同,中控室可派人将回水温度高的地方阀门关小,回水温度低的地方阀门开大。
最终实现水力平衡。
c.热表调节平衡:对供回水管上安装热表的每个建筑物测量室内温度,并查出热表当时的瞬时热负荷,对于室内温度高于20度的建筑物关小供水或回水管上的阀门,关小阀门后1小时可查出热表当时的瞬时热负荷,记录关阀门的程度和热表当时的瞬时热负荷。
关阀门的幅度可根据室温每降低l度,热表的瞬时热负荷减少5%。
3、水力平衡的调节效果:3.1基本上解决各处冷热不均情况:通过平衡阀调试仪、流量表测量各处的供水流量,水力失调度控制在0.9——1.1之间,我们针对20%的住户室内测温结果显示98%的用户室温在18—22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