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和健康习惯。
2.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体育知识: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技能基础知识。
2.体育技能: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投、接、踢等,以及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
3.健康教育:生活习惯的养成,如饮食、睡眠、个人卫生等,以及心理健康知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技能基础知识。
2.演示法: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习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投、接、踢等。
3.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生活习惯的养成,如饮食、睡眠、个人卫生等,以及心理健康知识。
四、教学安排1.第一学期:主要进行体育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技能基础知识。
2.第二学期:主要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投、接、踢等,以及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
3.第三学期:主要进行健康教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生活习惯的养成,如饮食、睡眠、个人卫生等,以及心理健康知识。
4.第四学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的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
2.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体育成绩,学生的健康习惯,学生的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教材: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
2.教学用具:体育器材,如球、跳绳、接力棒等。
3.教学场地:学校操场,体育教室等。
重点关注的细节:体育技能的教学体育技能的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
2024年小学一年级下期体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 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提高体育素养。
3. 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培养身体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运动技能训练:包括跑、跳、投、掷、滚等基础运动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
2. 健康体育知识教育:通过讲解身体基本结构、饮食健康、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游戏和比赛活动:通过各种游戏和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如接力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
4. 健身操和舞蹈:通过健身操和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良好姿势和优美的动作。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践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运动技能的要领,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相互合作和竞争,共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3. 游戏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游戏元素,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计划1. 第一周:跑步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简单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的讲解,进行跑步训练。
- 教学重点: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实践结合。
2. 第二周:跳远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跳远技巧和动作的讲解,进行跳远训练。
- 教学重点: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动作。
-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实践结合。
3. 第三周:接力赛游戏活动- 教学内容:接力赛规则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 教学重点:团队合作和传递接力棒的技巧。
-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4. 第四周:健身操和舞蹈- 教学内容:简单的健身操和舞蹈动作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 教学重点:良好的姿势和动作。
-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实践结合。
一年级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状况分析涡阳城关二小一年级共六个班,每班人数较多,男女生人数均等。
一种学期过后,学生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大部分学生有队列意识,也非常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和上体育课。
本学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材施教,充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各方面的体育技能、技巧在本学期体育教学中逐步成熟。
二、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
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重要选择田径、游戏、小球类等基础项目方便于使得学生在跑、跳、投的基本技术上得到提高,并且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内容重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抛接球)、体操(团身前滚翻和后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基本步法练习。
内容简朴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适宜减少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的1、运动参加目的:使学生含有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重要是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体育课体现出学习爱好。
用科学的办法参加体育活动。
2、运动技能目的: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简朴的技术动作,如:拍球,滚动,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身体健康目的:通过广播操的教学,形成对的的身体姿势;通过走、跑、跳、投掷等游戏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能;使学生含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心理健康目的:通过游戏与基本动作的教学,使学生能适应陌生的环境,并能说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情绪体现。
通过体育活动等办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5、社会适应目的: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含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四、教学重难点1、养成对的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2、队列和队形练习。
3、小学生广播体操五、教学方法1、对的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原则,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小学一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
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
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技巧、投掷、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三、教材内容:小学一年级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
授课时数根据我校校历安排和学校要求,本学期共讲____周,每周体育授课为3学时,共60学时。
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定为____周,共48学时。
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
本学期以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配以中国象棋比赛、体育健康理论知识、基本体操、快速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2024年一年级体育下学期教学计划第一周:体验课目标:让学生适应体育课的学习环境,了解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活动1:热身运动(跑步、慢跑、踢球等)。
活动2:基本动作练习(走路、跑步、跳跃、转身等)。
活动3:小组游戏(传球、接力赛、夺宝等)。
第二周:足球入门目标:了解足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动作,培养基本足球运动能力。
活动1:基本足球动作的练习(传球、停球、带球等)。
活动2:分组进行简单的足球对抗(小场比赛)。
活动3:观看足球比赛视频,了解足球技术与战术。
第三周:篮球入门目标:了解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动作,培养基本篮球运动能力。
活动1:基本篮球动作的练习(运球、传球、投篮等)。
活动2:分组进行简单的篮球对抗(小场比赛)。
活动3:观看篮球比赛视频,了解篮球技术与战术。
第四周:田径运动目标:了解田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能和协调能力。
活动1:短跑和跳远的基本动作练习。
活动2:进行简单的短跑和跳远比赛。
活动3:了解其他田径项目(例如:投掷、接力等),进行简单的练习。
第五周:体操入门目标:了解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柔韧性。
活动1:体操基本动作的练习(倒立、翻滚、平衡等)。
活动2:进行简单的体操组合动作练习。
活动3:观看体操比赛视频,了解体操技巧和表现要求。
第六周:游泳入门目标:培养学生的水性和游泳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活动1:游泳姿势和呼吸法的学习。
活动2:进行简单的水中游戏和潜水练习。
活动3:学习自救和水上求生知识。
第七周:健身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能和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活动1:基本的健身动作(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等)。
活动2: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举重、器械训练等)。
活动3:了解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第八周:综合运动目标:综合运用前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动训练。
活动1:多项运动项目的组合练习(例如:足球+篮球、田径+体操等)。
活动2:进行简单的综合运动比赛。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匡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体育技能训练:a. 跑步: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式和呼吸方法,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b. 跳远:练习正确的起跳和着地动作,提高跳远的技巧和距离。
c. 投掷:学习正确的投掷姿式和力量控制,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距离。
d. 接球:练习接球的动作和反应能力,培养眼手协调能力。
e. 平衡:进行平衡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2. 健康体操:学习基本的健康体操动作,包括伸展、扭转、弯曲等,促进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灵便性。
3. 常见球类运动:a. 足球:学习基本的传球、射门和防守技巧,培养团队合作和战术意识。
b. 篮球:练习基本的运球、投篮和盘球动作,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篮球技巧。
c. 排球:学习传球、发球和扣球的基本技术,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游戏与竞赛: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游戏和竞赛,如接力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和技巧,引导学生摹仿并练习。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训练和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匡助他们克服难点,提高技能水平。
4.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预度,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技能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2. 任务评价:设置一系列任务和练习,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成绩进步。
3. 自评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匡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改进的空间。
五、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2节体育课,每节课45分钟。
2. 每节课包括热身活动、技能训练、游戏或者竞赛等环节。
2023年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毅力、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4.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基本动作训练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体特点,通过简单明快、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运动能力。
(1)跑步通过短距离、长距离的跑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和耐力。
(2)跳跃通过跳绳、蹦床、跳高、跳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3)投掷通过扔球、投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力量掌握能力。
(4)攀爬通过攀登固定设备、攀岩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2. 体育游戏(1)传球游戏通过传球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性。
(2)接力游戏通过接力游戏,培养学生的速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3)拔河比赛通过拔河比赛,培养学生的力量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健康教育通过启发式教育、案例分析、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
(1)饮食健康通过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均衡膳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2)运动健康通过讲解运动对身体的益处、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3)个人卫生通过讲解洗手、刷牙、清洁居住环境等个人卫生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性教学法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技能。
3. 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观察评估通过教师的观察,评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2. 个人记录评估学生可以自己记录每次体育课的表现和进步情况,教师定期进行评估。
2024年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书一、学情分析: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
二、教材内容分析: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块,体育基本常识、基本活动和游戏。
体育常识主要包括体育课的作用、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基本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包括队形队列、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滚翻、攀爬、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最后一块是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一些简单游戏。
三、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
学生在身体活动当中,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各体育群体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情趣,体验自信、健全的个性心理。
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教学措施:1、年龄普遍较小,多采用游戏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备课时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确定训练项目找出练习点;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采用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分散难点,分步教学方法。
4、练习上,精讲多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作逐步过渡,步步引课练;指定分组与自由结合组织形式,采用辅助与诱导,讲解示范与模仿练习;增强练习强度、密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和技能形成与提高。
5、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创新。
有了合适的机会,才能充分让学生去创造,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而且还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024年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书(2)在这一学期里,我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023年关于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汇总6篇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走、跑、跳、投掷以及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初一新生,由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
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
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
因此,在进行初一的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增强体质。
三、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进取精神。
(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做到:1、能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掌握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4、通过技能练习,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5、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树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具体目标:(一)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1、体育与健康课程解说,中学体育教学常规要求;2、田径运动简介与规则介绍3、体育锻炼对促进健康的价值4、常用运动负荷的测量与方法运用(二)运动技能1、队列与体操:原地队列,行进间队列,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徒手体操。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范本8篇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体育教学意义重大。
它能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与体质。
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在互动中,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培养良好习惯。
让体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共同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根据体育《新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五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三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学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主要的内容围绕着学校的趣味运动体育项目进行开展教学法。
三、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一)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1、五年级学生一般为11—12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少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发育指标的增长出现第二高峰。
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10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因此,五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的最高峰时期。
2、五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四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12岁以后差距逐渐加大,男生大于女生。
3、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非常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五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
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8篇)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1一、学生分析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所带的是低段的班级,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接受比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和50米跑走跑交替)、基本步法练习。
内容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学校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鼓励新生在课堂上大胆做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这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知识:介绍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运动技能:学习简单的跑步、跳绳、投掷等基本运动技能。
3. 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合作的技巧,进行团队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运动技能的示范。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运动技能。
3. 比赛法:通过团队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2. 教学器材:足球、篮球、跳绳、投掷器材等。
教案范例:第一节:认识体育运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跑步、跳绳、投掷等运动。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
教学准备:学校操场、体育器材。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
2. 讲解运动知识:教师讲解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介绍跑步、跳绳、投掷等运动的基本方法。
3. 示范运动技能: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跑步、跳绳、投掷等运动技能的示范。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跑步、跳绳、投掷等运动技能,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跑步、跳绳、投掷等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态度,评估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团队合作和体育道德的表现:通过学生在团队比赛中的行为和互动,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体育知识:了解体育的重要性,理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 基本运动技能:跑、跳、投、接等基本动作。
3. 体育游戏:设计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体育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跑、跳、投、接等基本动作的技巧。
2. 教学难点:跑、跳、投、接等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2.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 游戏法:设计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体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2. 基本技能训练:分组进行跑、跳、投、接等基本动作的训练,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体育游戏:设计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体育游戏,如“捉迷藏”、“接力赛跑”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体育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加强锻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跑、跳、投、接等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通过体育游戏等方式,观察学生在团队中的配合和协作情况。
3. 学生体质的增强:通过定期体能测试,评估学生的体质状况。
4. 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以及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七、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篮球、足球、跳绳、接力棒等。
2. 教学课件:体育知识讲解、动作示范等。
3. 体育场地:学校操场、体育馆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体育的重要性,进行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
2. 第二周:进行跑、跳、投、接等基本动作的技巧讲解和练习。
3. 第三周:开展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年级下体育健康课筹划 (2)一年级下体育健康课筹划 (2)精选2篇(一)一年级下体育健康课筹划课时安排:每周2节体育健康课,每节课45分钟。
目标:通过体育健康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提高体育技能,增强体育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基本体育动作练习:-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等;- 篮球基本运球、投篮动作练习;- 足球基本带球、传球动作练习;- 游泳基本水性练习。
2. 体育游戏:- 铁人三项:跑步、骑车、游泳;- 拔河比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拼图游戏:提高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健康知识教育:- 膳食均衡: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作用;- 身体保健:讲解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 心理健康:讲解如何应对压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体育比赛和表演:- 篮球比赛:分组进行比赛,提高篮球技巧;- 足球比赛:培养团队协作与合作精神;- 跳绳表演:展示学生跳绳技巧和协调能力。
评估与反馈:每节课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根据学生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及时给予反馈。
课程资源和器材准备:篮球、足球、跳绳、操场、游泳池等必备的器材和场地;健康饮食、正确的坐姿、站姿、睡姿等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源;教学用的投影仪、音响等辅助教学工具。
一年级下体育健康课筹划 (2)精选2篇(二)一年级下体育健康课筹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能;2. 启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不同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等;2. 学习和模仿一些常见的体育动作,如走路、跑步、跳跃等;3. 进行简单的体育游戏和竞赛,如拔河、抛球等;4. 学习和了解一些体育器械的使用方法,如跳绳、铅球等;5. 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如早晨锻炼、合理饮食等。
一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赵莉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也少,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什么对他们来说也是从零做起的,喜欢接受新知识,但对某些难度教大的知识接受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本册教材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韵律体操及舞蹈、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体操、队列练习、走跑练习、步法练习。
内容简单,但全是基础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体操难度较大,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重点是田径的各种跳动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
各种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上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一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是学生上体育教育课的入门阶段。
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
用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一年级教学。
五:具体教学计划进度表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