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护理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51
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提问:护士应具备的人文修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导入新课护理道德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在护理伦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护理伦理学的核心内容。
学习这些内容对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讲授新课一、护理道德基本原则(一)护理道德基本原则的定义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调节护理人员人际关系以及护理人员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出发点和指导准则,也是衡量护理人员道德水平的尺度。
(二)护理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三)护理道德基本原则对护理人员的要求1、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和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途径和手段,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医学的科学性与道德性的统一。
2、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
“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德对医学职业的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内在精神,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较高要求和医学道德的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对医学职业的要求,也是“救死扶伤,防治疾病”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的落脚点,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最高层次要求和医学道德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总之: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也体现了医学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
二、护理道德规范(一)护理道德规范的含义指护理工作者在长期的护理活动中形成的,也是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护理道德有着指导下的具体行为准则。
(二)护理道德规范的内容1、护理职业的荣誉感。
(1)要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性质和意义。
(2)要充分认识护理专业所具有的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艺术性和社会性。
护理道德基本原则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指的是护士照顾病人的行为原则,也可以说是护士在从事护理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体现着护士在护理实践中的尊严及正义,是护理实践高尚,恪守职责和荣誉的方式。
护理道德基本原则由提倡理念和行动准则组成。
也就是,护士道德上应该坚持立场,行动跟从道德准则,行为尊重人权,尊重病人的尊严和自由,为病人谋取最大利益,提供和实施护理活动,关注护理实践中的护理完善等原则和法规。
一、诚实守信原则护士应处处诚实守信,保持对病人信任、尊重、公正和诚实,维护病人利益,遵守有关职业准则,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多学习业务知识,把护理职责履行好。
二、维护医疗人权原则在执行护理工作时,护士要把病人的人权放在重要的位置,维护病人的权利,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关心病人的身心健康。
病人有自主决定权,不得有任何影响。
三、保护病人隐私原则护士要尊重病人的隐私权,不得滥用护理职权,泄露病人的信息,例如,病人的工作、家庭状况、疾病病史、初步诊断、诊治方法等不得宣扬或向社会公开。
四、自动独立原则护士应该指导病人,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在担任护理工作时,不得有任何侵犯病人自主权的行为,病人在护理中要完全自主决定、自我服务,护士只负责指导,病人才可以正常护理。
五、有效工作原则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特点,综合运用临床护理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的护理介入,有条不紊的开展护理活动,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六、实施节约原则针对病人,要有合理的节约护理措施,有效地节约和使用医疗资源,为病患经济及家庭有助。
七、负责原则护士在工作中应承担责任、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以要求自己有担当的态度,让护理工作有价值。
以上就是护理道德基本原则的介绍,护士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够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有效护理。
因此,护士在实施护理实践时,仍应恪守这一道德原则,以负责任的态度把护理工作做好,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健康长寿。
护理道德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护理道德是指护理职业中所建立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
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护士在工作中应尊重每个患者的隐私权、信息自主权和病情机密,并提供无歧视和平等的护理服务。
护士还应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尊重医疗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职责,以及尊重社会和法律的规定。
其次,护理道德的规范主要包括:保证患者安全和福祉、维护患者权益、确保护理质量、保守患者机密、维护护理团队的尊严和权益。
护士应以患者的安全和福祉为首要目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并避免或减少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或痛苦的行为。
护士还应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确保患者得到隐私权的保障和信息自主的权利。
此外,护士还应尊重患者的自决权和选择权,为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患者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护理决策。
护理道德的范畴主要包括:患者关系伦理、护士关系伦理和护士与社会伦理。
在患者关系伦理方面,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需求,理解和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文化差异。
护士还应提供温暖、关怀和支持,并在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的病情与生活状态。
在护士关系伦理方面,护士应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尊重彼此的专业知识和职责,互相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在护士与社会伦理方面,护士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推动护理职业的发展和社会公共健康的提高。
总结起来,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为护士在实践中提供了指导和约束。
护士应尊重患者的尊严和价值,维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并与患者、同事和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推动护理职业的发展和社会公共健康的提高。
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一、义务论义务论是关于义务、责任和应当的理论,即强调行为本身的正当性,认为义务是绝对的,而不关心行为本身的价值及其所导致的结果。
义务论分两种类型:行为义务论与规则义务论。
前者认为,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规则或理论,人们在某一特殊情境下所做出的决定基于所相信或感觉应当采取的正确行为,又称义务直觉主义;后者认为,作为道德的唯一基础的规则是存在的,遵循这些规则就是道德的,而与结果无关。
康德把各种经过普遍化的道德规则或规范视为“绝对命令”,是一切有理性者必须遵守的,并且他还强调把整个人都看作是目的,而不能仅仅当作手段。
义务论的具体表达形式是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是道德的。
义务论的表达形式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因此它在指导人们的道德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人们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同时,在人们的道德活动中,一旦道德义务升华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时,道德主体即具有了积极向善的推动力,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
另外,义务论强调道德规则或规范的普适性,有利于维护社会公正;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可以防止某些利益集团将弱势群体工具化等。
因此,义务论具有明显的意义。
但是,义务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义务论只强调行为的动机而否认行为结果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显然是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义务论过于强调道德规则而轻视了情感在道德选择中的作用,并且义务论强调的规则有时会发生难以解决的冲突;义务论还强调道德规则或规范的普遍性和道德义务的绝对性,而忽视了道德义务的层次性。
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护理道德中义务论强调的是对病人个体的护理道德责任感,其目标主要集中在美好动机和个人行为的谨慎方面,这种护理道德要求与当时的护理道德相适应,在护理道德建设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具体地说表现在:培养了一代代具有优良护理道德的护士;促进了护士为维护、促进人类的健康和护理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义务论思想成为护理伦理学的核心内容。
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提问:护士应具备的人文修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导入新课护理道德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在护理伦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护理伦理学的核心内容。
学习这些内容对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讲授新课一、护理道德基本原则(一)护理道德基本原则的定义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调节护理人员人际关系以及护理人员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出发点和指导准则,也是衡量护理人员道德水平的尺度。
(二)护理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三)护理道德基本原则对护理人员的要求1、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和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途径和手段,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医学的科学性与道德性的统一。
2、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
“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德对医学职业的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内在精神,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较高要求和医学道德的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对医学职业的要求,也是“救死扶伤,防治疾病”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的落脚点,体现了医学道德对医务人员的最高层次要求和医学道德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总之: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也体现了医学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
二、护理道德规范(一)护理道德规范的含义指护理工作者在长期的护理活动中形成的,也是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护理道德有着指导下的具体行为准则。
(二)护理道德规范的内容1、护理职业的荣誉感。
(1)要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性质和意义。
(2)要充分认识护理专业所具有的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艺术性和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