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画构图规则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15
构图 概述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环节。
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与画面的内容相协调。
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等关系。
把这些对立关系统一在画面中,才可称得上是好的构图。
好构图是要我们在变化万千的复杂事物中找到头绪、理出脉络、分清主次,从而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一、构图的基本知识三远法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画家创作时采取的视角。
“高远”是仰视,“深远”是俯视,“平远”是平视。
“高远”能看高山,平野无须仰视;“深远”是在高处向下俯视,可以表现绵延不断的群山;“平远”能表现平野或不高的丘陵,不能表现高山。
平远:自山前看山后,自近山望远山,属于平视。
(见下图一)深远:从山上看山下,从前山望后山,类似于西画构图中的“之”字形或“S”形构图,属于俯视。
(见下图二)高远:自山下看山上,类似于西画的金字塔式、纪念碑式构图,属于仰视。
(见下图三)二、构图一般规律如何把树木、山石、云水、车船、人物、建筑等各种物象组合安排在画面中,合情合理,这就涉及到山水画的构图形式问题。
山水画构图形式一般遵循以下规律:1.宾主绘画要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
主体物无论是大是小,都要占据画面的突出位置。
主体物不宜布置在画面正中央,这样太呆板;也不宜布置得太偏,这样又不醒目。
一般作画先画主体,后画次要物体。
宾体在画面上起的是陪衬作用,因此要有意识地减弱其地位,不能喧宾夺主。
处理画面时,既要画出主体物,又不能太单调。
画中要有“主”点,即画中之“眼”,如房屋、人物等。
画中的“主”点虽然面积很小,但却能点明主题。
2.呼应一幅画上,无论山石、树林,还是房子、人物,都应互相呼应。
山峰要有宾主朝揖之意,树木要有互相欹斜之姿,烟云要有流动迂回之势,人物、动物与其他景物也要有一定的呼应关系。
风景谈画面内容及赏析风景画是绘画作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以自然风景为题材,通过艺术家的笔触和色彩表达,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风景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风景画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描绘山水、湖泊、森林、田园等各种自然景观。
其中,山水画是最为经典和常见的一种风景画,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山的起伏和水的流动来表现出山水之美。
山水画通常运用墨色和水墨技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凭借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技巧,将大自然的景色呈现在画面上。
风景画的赏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我们可以从构图角度来欣赏一幅风景画。
艺术家在构图时,通过选择合适的画面元素和摆放位置,来创造出一个和谐、平衡的画面。
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美感和观赏效果。
色彩运用也是风景画赏析的重要方面。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出景物的明暗、远近、冷暖等不同气氛和感觉。
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再现自然景色,更是为了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画面的细节和细腻度也是风景画赏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幅好的风景画,细节处理得当,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真实和细腻之美。
细节的描绘需要艺术家有一定的功力和耐心,通过精细的笔触和细致的表现来展现出画面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观赏者的情感和联想也是风景画赏析的一部分。
每个人对风景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欣赏风景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去感受画面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有时候,一幅风景画可以唤起人们的回忆和遐想,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宁静和舒适。
风景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风景画的内容丰富多样,构图、色彩运用、细节描绘以及观赏者的情感和联想都是赏析风景画的重要方面。
通过欣赏风景画,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也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观赏者,都可以通过风景画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风景写生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概述风景写生是以风景为题材进行写生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是对自然景色进行观察和描绘的艺术活动。
构图是绘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因此,风景写生的构图技巧对于美化画面、突出主题和丰富画面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从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要素和构图的常见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1. 主题突出:构图要突出表现风景写生的主题,让观者一眼就能看出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主题突出是构图的首要原则。
2. 构图要简练:构图要简练,突出要素,不要有多余的装饰,要让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3. 留白:给观者留下一些空间,留白可以增添画面的神秘感和空灵感。
4. 平衡:画面中的各个元素需要保持平衡,不能让画面显得单调或者过于复杂。
三、构图的要素1. 画面观点:画面的观点选择是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2. 态势:画面的构图中需要有明确的中心部位和辅助部位,主体部位要突出,辅助部位要服从并衬托主体。
3. 画面形状:画面的形状对构图有着重要的影响,画面的形状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和其他特定形状,根据画面形状的不同选择构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4. 前景与远景:在画面中前景和远景的处理也是构图的要素之一,合理的安排前景和远景可以让画面更富有层次感。
5. 构图的平衡:构图时还要考虑画面的平衡,画面中的各个部分需要保持平衡,不能显得过于倾斜或者不协调。
四、构图的常见技巧1.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技巧,通过两个元素之间的对角线进行构图,使画面更加有张力和动感。
2. 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置中的一种构图方式,适合于一些静态的画面。
3. 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将画面分为三等份来构图,通常把主体部位放在画面的1/3增加画面的张力。
4. 前景构图:利用前景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感,增强画面的逼真感和立体感。
五、构图的实战技巧1. 考察画面的光影:在风景写生的构图中,光影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可以通过合理的处理光影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感情。
摘要:风景油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着自己表现形式和方法。
构图是油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风景油画创作的基础。
本文从构图方面入手,详细的论述在风景油画中这方面的表现特征、重要性及其影响,构图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风景;构图;;油画风景油画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审美的冲击,风景油画构图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每个构图形式的表现给人在视觉上的享受是不一样的,风景油画的构成,每一幅都会涉及到的点,线,面,这些也都是油画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风景油画的点,线,面的构成,可以给一个特别强大的冲击力,同时,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对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表达的载体。
1、构图在油画中的概况构图,《辞海》中的解释是指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组织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创建一个新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将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景物之间的各种关系精心设计安排,风景油画画面的局部或单个画面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艺术,这就是构图。
在周正先生著的《绘画构图原理》中关于构图的定义是画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视觉的点、线、形态、明暗、色彩的配合画家对现实的感情、看法措此得以作为一种思想向观众表达清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点,线,面在风景油画艺术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研究后发现,安排画面内容空间的是构图,而点,线,面对构图来说,起了关键性作用,所以点,线,面这三要素,非常重要值得思考。
2、风景油画构图的表现特征2.1风景油画构图的方法和特征。
斜形线构图:构图中与矩形画框边线不平行的直线称之为斜线,表现动感和不稳定性、运动和速度、强烈的眩晕感。
横向水平构图:横向构图可能会造成冷静和形式的广义,而偏移水平线则产生上升或下沉的感觉,在风景油画中,无垠的沙漠,海平面,地平线等画面。
竖形构图:这种构图给人一种高耸的感觉,当垂直线倾斜,较小的部分被较大部分压着,有运动感,较大部分更容易吸引人的视线,作为风景油画的树木,山,建筑物,电杆,灯塔,纪念碑和其他各种事物,和静状态组成是构图要到达的最终境界,和静也就是说风景油画的构图应是合理的,与绘画的理论相一致,合乎天性的,因此和静状态对构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风景写生构图要注意哪些?油画风景基础油画风景构图应注意哪些?风景画的构图应注意空间分割、画面层次。
画一幅风景画,最先通过线条的组织,在画面空间中建立起某种平衡,即通过空间的分割,确定画面的层次,以形成风景画的画面结构。
空间分割最经典的方法是黄金分割原则,即把画面的长和宽分别乘以0.618;所得到的点,将是最适合画面中心的位置。
穿插与置换,也是风景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好的构图不是堆砌,而是穿插。
一幅穿插多变的画,可使画面产生内在的张力,结构紧凑;景物和景物之间有了联系。
构图时首先要分清主次,在画面上要勾画的景物是画面主体物,其它景物是次要的陪衬物,构图时就要分清。
为突出主题,其主景一般放在画面构图的偏中部位,次要景物则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安排和处理。
通过冷暖、大小、高低、强弱、远近、疏密、虚实、软硬、动静等对比手法突出主题,分清主次,以利于主题的表现。
抓住所要表现景物的主要部分,进行重点刻画,能吸引观者的视线,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透视关系要准确,表现风景的空间层次,空间透视的基本法则不能违背。
反之,会由于透视关系的错误,而影响空间层次的表现。
视平线的安排也十分要紧。
高与低给人感觉不一样;视平线高,给人感觉宽阔、高深;视平线定得很低,给人感觉开阔。
要明确远、中、近三层次。
在自然景物中,要有意识地划分三大层次。
层次的划分,有利于表现空间感。
除分清层次外,还要注意对自然景物进行概括,就是对自然界作减法处理。
减去一些层次和细节。
进行必要的筛选、取舍、加减法、集中概括处理对象。
在风景画的创作过程中,画家通过对景物进行有意识地夸张变形,可强调其对某些景物特征的感受、想象力。
画作选自:Alfred·Sisley评论留下,你想解决的油画问题,下一篇就会帮你解决难题。
山水插画知识点总结图山水插画是一种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绘画形式,它以山水为题材,通过绘画表现自然景色,不仅展现了绘画者的审美情趣,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山水插画可以是传统的中国国画,也可以是现代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力。
一、山水插画的基本构图1.构图原则山水插画的构图原则主要包括“虚实结合”、“远近分明”和“画面平衡”等。
(1)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山水插画构图的重要原则,虚实结合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的氛围和神韵,还可以增强画面的美感和感染力。
(2)远近分明:远近分明是山水插画构图中的重要原则,远近分明可以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和透视感。
(3)画面平衡:画面平衡是山水插画构图的重要原则,画面平衡不仅可以使画面更加稳定和和谐,还可以使画面更加美观和感染力。
2.构图要点山水插画的构图要点主要包括“主题突出”、“画面层次”和“光影效果”等。
(1)主题突出:主题突出是山水插画构图的要点之一,主题突出可以让画面更加突出和鲜明,更能表现绘画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2)画面层次:画面层次是山水插画构图的要点之一,画面层次不仅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还可以增加画面的美感和感染力。
(3)光影效果:光影效果是山水插画构图的要点之一,光影效果不仅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通透感,还可以增加画面的神韵和氛围。
二、山水插画的绘画技法1.笔墨技法山水插画的笔墨技法主要包括“水墨”、“工笔”和“写意”等。
(1)水墨:水墨是山水插画中常用的绘画技法,水墨不仅可以表现出自然景色的柔和和温婉,还可以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灵动和神韵。
(2)工笔:工笔是山水插画中常用的绘画技法,工笔不仅可以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精细和细腻,还可以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立体感和逼真感。
(3)写意:写意是山水插画中常用的绘画技法,写意不仅可以表现出自然景色的豪放和奔放,还可以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神秘和变幻。
2.色彩技法山水插画的色彩技法主要包括“浓淡对比”、“暖色搭配”和“冷暖对比”等。
初学风景画透视构图的方法风景画构图技巧透视被运用于各种形式、体裁、风格的美术作品中,为表现主题、创造构图形式和提高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透视是表示空间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的各种景物,由于透视关系,形体会产生变化,即近大远小的距离缩减现象。
要理解这一变化规律,必须懂得透视的基本原理。
在风景写生中,描绘建筑物、江河、道路这类景物,如不能符合透视变化规律,建筑物就会歪斜不正,江河、道路也不能平卧在地面伸向远方。
[l]构图经营如前所述,风景写生有其一般的构图要领,但是需要反复地实践方能有所领悟和掌握.在构图经营中,首先是面对有画意的自然景物,选定好位置和角度而进人自身独特感悟之后的构图策划,抓住其景物特色之点.确立地平线和取景范围,进行画面严密分割与透视意象的把握,并通过这种面积的分割,使画面宾与主相呼应、疏用、虚实及前后景物安排得体,以体现出一种内含的力与节奏韵律之美。
[2]形面分析待构图意象在画面上初步落实之后,紧接着进行形面的分析。
这种分析的任务一是对线构成的平面形的认识与控制;二是对体和面的立体结构的分析与归纳。
这一步对初学者至为重要,它能加深对主要物体结构和透视规律的理解。
[3]总体色调风景写生的深人刻画一般从主体景物的精彩部分开始着手刻画而逐步展开、通常而育,画面主体中心部分均设置在中景居多,风景素描中,画面整体气势的把握至为重要。
因此,刻画中应随时注意整体氛围的控制在深入过程中,任何不恰当的细部刻画,都将导致画面的不协调。
待刻画结束时,要进行画面的调整和艺术处理。
即调整主次虚实关系,以突出主体和画面视觉中心部分的精彩之处弱化并简洁其它部分.同时,在表现手法与艺术处理方面上,应紧紧地围绕画面总体气氛作出加工和调整,使之和谐而富于艺术的美感。
[4]深入刻画与艺术处理以上是风景写生的一般作画程序也即是作画步骤,基本方法也如前所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用线结构画法也可以是线和明暗相结合等等、当你熟练掌握其各种方法之后,作画的程序也就因人而各有所择了、总之室外的风景写生范围较大,而且由于季节、时间、气候和阳光的变化,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风景构成法的构成特征风景构成法是一种用来构建画面的设计原则,它包含了形状、颜色、线条和质感等要素,用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风景画面。
在风景构成法中,有许多不同的构成特征,它们共同作用来构建一个完美的画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景构成法的构成特征,并解释它们在风景画中的重要作用。
在风景构成法的构成特征中,形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形状可以通过线条和颜色来表现,它可以是几何形状,也可以是自然形状。
在构成风景画时,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形状来表现景物的轮廓和结构,从而提供观众一种直观的感受。
在山水画中,山的形状可以通过线条的变化来表现出来,从而展现出山的峰峦起伏和形态变化。
而在花鸟画中,花朵和叶子的形状可以通过对比颜色和线条的变化来表现出来,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
颜色也是风景构成法中的一个重要构成特征。
颜色可以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它可以表现景物的明暗、冷暖和对比等特点。
在风景画中,通过恰当地运用颜色,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在描绘秋天的风景时,可以选择暖色调来表现秋叶的金黄色和红色,从而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而在描绘冬天的风景时,可以选择冷色调来表现冰雪的白色和苍茫,从而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清透的氛围。
除了形状和颜色,线条也是风景构成法的重要构成特征之一。
线条可以通过斜直、曲直、粗细等变化来表现景物的轮廓和结构,从而引导观众的目光。
在风景画中,线条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
在画一幅小溪的风景时,可以运用曲线来表现溪水的流动,并用粗细不一的线条来表现树木的枝干和树叶,从而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质感也是风景构成法的一个重要构成特征。
质感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和笔触的变化来表现,它可以使景物更加具体和真实。
在风景画中,通过运用不同的笔法和色彩,可以表现出不同景物的质感。
在画一幅沙滩的风景时,可以通过适当地运用油画的浓厚质感和沙的颗粒感,来表现出沙滩的粗糙和细腻,从而使画面更加具体和真实。
风景构成法的构成特征包括形状、颜色、线条和质感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