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第10章练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0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练习题二、单选题:1.298K,p下,试图电解HCl溶液(a = 1)制备H2和Cl2,若以Pt作电极,当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A)V(外) = φ(Cl-/Cl2) -φ(H+/H2) ;(B)V(外)>φ(Cl-/Cl2)-φ(H+/H2) ;(C) V(外)≥φ(Cl2,析) -φ(H2,析) ;(D)V(外)≥φ(Cl-/Cl2) -φ(H+/H2) 。
2.25℃时,用Pt作电极电解a(H+) = 1的H2SO4溶液,当i = 52 ×10-4A·cm-2时,2Hη= 0,2Oη= 0.487V. 已知φ(O2/H2O) = 1.229V,那么分解电压是:(A) 0.742 V ;(B) 1.315 V ;(C) 1.216 V ;(D) 1.716 V 。
3.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A) 1、4;(B) 1、3;(C) 2、3;(D) 2、4。
8.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 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B) 作为理想的极化电极;(C) 具有较小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良好的电势稳定性;(D) 近似为理想不极化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可逆原电池 .10.分别用(1)铂黑电极,(2)光亮铂电极,(3)铁电极,(4)汞电极,电解硫酸溶液,若电极极片的大小和外加电压相同,则反应速度次序是:(A) (4) > (3) > (2) > (1) ;(B) (2) > (1) > (3) > (4) ;(C) (1) > (2) > (3) > (4) ;(D) (4) > (2) > (3) > (1) 。
12.当原电池放电,在外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其电极电势的变化规律是:(A) 负极电势高于正极电势;(B) 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C) 正极可逆电势比不可逆电势更正;(D) 阴极不可逆电势比可逆电势更正。
第10章辐射与波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红外传感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红外辐射是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光线B.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大致在~1000μm之间C. 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但不具备反射、折射特性D. 红外传感器是利用红外辐射实现相关物理量测量的一种传感器。
2、对于工业上用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比气室内装被分析气体 B.参比气室中的气体不吸收红外线C.测量气室内装N2 D. 红外探测器工作在“大气窗口”之外3、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A.核辐射 B.微波辐射 C.热辐射 D.无线电波4、对于工业上用的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参比气室内可装N2 B.红外探测器工作在“大气窗口”之内C.测量气室内装被分析气体 D.参比气室中的气体要吸收红外线5、红外线是位于可见光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
它的波长范围大致在 ( )到1000μm的频谱范围之内。
、在红外技术中,一般将红外辐射分为四个区域,即近红外区、中红外区、远红外区和()。
这里所说的“远近”是相对红外辐射在电磁波谱中与可见光的距离而言。
A.微波区B.微红外区射线区 D.极远红外区7、红外辐射在通过大气层时,有三个波段透过率高,它们是~μm、3~5μm和(),统称它们为“大气窗口”。
~14μm~15μm~18μm~μm8、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参数是衡量其性能好坏的依据。
其中响应波长范围(或称光谱响应),是表示探测器的()相应率与入射的红外辐射波长之间的关系。
A.电流B.电压C.功率D.电阻9、光子传感器是利用某些半导体材料在入射光的照下,产生()。
使材料的电学性质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学性质的变化,可以知道红外辐射的强弱。
光子效应所制成的红外探测器。
A.光子效应B.霍尔效应C.热电效应D.压电效应10、当红外辐射照射在某些半导体材料表面上时,半导体材料中有些电子和空穴可以从原来不导电的束缚状态变为能导电的自由状态,使半导体的导电率增加,这种现象叫()。
[单选题(江南博哥)]1.如果已知变异系数为10%,平均值为540.0,则标准偏差为()。
A.54B.5400C.539.9D.540.1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变异系数等于标准差/平均值。
[单选题]2.关于t分布,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t分布与梯形分布特征相似B.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图特征相同C.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殊形式D.t分布与均匀分布图形相同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由图10-3可以看出来。
[单选题]3.数理统计工作中,()是一种逐步深入研究和讨论质量问题的图示方法。
A.调查表B.分层法C.因果图D.排列图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也有人根据其图形如鱼骨状或树枝状,称其为“鱼骨图”或“树枝图”。
这是一种逐步深入研究和讨论质量问题的图示方法。
[单选题]4.大量经验表明,许多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服从()。
A.正态分布B.均匀分布C.二项分布D.泊松分布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但当进行很多次重复测定时,就会发现,误差偶然(随机误差、不定误差)具有统计规律性,即服从于正态分布。
[单选题]5.数理统计工作中,()可以看出质量数据的分布和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
A.因果图B.排列图C.直方图D.控制图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直方图是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从而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和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方法。
[单选题]6.()是衡量样本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A.标准偏差B.变异系数C.中位数D.极差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特征量的不同特性。
[单选题]7.若两个事件A、B是独立事件,则()。
A.P(A+B)=P(A)+(B)B.P(AB)=P(A)P(B)C.P(A-B)=P(A)-P(B)D.P(A)+P(B)1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对于两个独立事件A与B之和的概率(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A、B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即:P(AB)=P(A)·P(B)[单选题]8.()是指只要满足具体计量的技术要求,无论利用任何方法和器具、在任何地点、时间及使用条件下,任何计量者对同一量的计算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单选题]1.样本量是指样本(江南博哥)中所包含()的数目。
A.总体B.子总体C.子样D.抽样单元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应用统计》GB/T 3358.2第1.2款,样本量是指样本中所包含抽样单元的数目。
[单选题]2.某电影院有20排座位,每排15个座位,选取每排座位号10的观众组成样本。
请问该抽样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散料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系统抽样是将总体N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一定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组成样本n的方法。
[单选题]3.能被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一个事物称为()。
A.个体B.总体C.样本D.批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应用统计》GB/T 3358.2第1.2款,能被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一个事物称为个体(单位产品)。
[单选题]4.随机变量X的取值布满区间或整个实数轴,则X称为()随机变量。
A.连续型B.离散型C.间歇型D.均匀型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连续型随机变量是指随机变量的取值布满区间或整个实数轴。
[单选题]5.集样是指从批中按()抽取的两个或以上份样的集合。
A.常规抽样B.实验抽样C.交叉抽样D.重复抽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应用统计》GB/T 3358.2第5.3款,集样是指从批中按实验抽样抽取的两个或以上份样的集合。
[单选题]6.在给定类(组)中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或观测值的个数称为()。
A.频数B.频率C.概率D.分布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GB/ T3358.1第1.59款,频数是指在给定类(组)中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或观测值的个数。
[单选题]7.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A≤x≤B)A.B.C.D.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GB/T 3358.1第2.60款,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f(x)=,(A≤x≤B)。
[单选题]8.直方图的正常形态为()。
A.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B.中间低、两边高、左右对称C.中间高、两边低、左右不对称D.中间低、两边高、左右不对称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直方图的正常形态为: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
第一部分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C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B级的压力表。
A. 0 .2B. 0 .5C. 1 .0D. 1.5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C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D。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A。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D。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1)静态测量;2)动态测量;3)直接测量;4)间接测量;5)接触式测量;6)非接触式测量;7)在线测量;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A。
A. 1℃B. 0.5℃C. 10℃D. 200℃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B,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C。
A. 1℃B. 5%C. 1%D. 10%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B级。
若选用量程为300V,其精度应选C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C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参考答案第1章 检测技术基本知识1.1单项选择:1.B2.D3. A4.B1.2见P1;1.3见P1-P3;1.4见P3-P4;1.5 见P5;1.6 (1)1℃(2)5﹪,1﹪ ;1.7 0.5级、0.2级、0.2级;1.8 选1.0级的表好。
0.5级表相对误差为25/70=3.57﹪, 1.0级表相对误差为1/70=1.43﹪;1.9见P10-P11;1.10见P11- P12;1.11 见P13-P14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及应用2.1 填空1.气体接触,电阻值变化;2.烧结型、厚膜型;3.加热器,加速气体氧化还原反应;4.吸湿性盐类潮解,发生变化2.2 单项选择1.B 2. C 3 B 4.B 5.B 6. A2.3 P17;2.4 P17;2.5P24;2.6 P24;2.7 P24-P25;2.8 P25;2.9 P26;2.10 P30-312.11 应变片阻值较小;2.12P28,注意应变片应变极性,保证其工作在差动方式;2.16 Uo=4m V ;2.17 P34;2.18 P34;2.19 (1) 桥式测温电路,结构简单。
(2)指示仪表 内阻大些好。
(3)RB:电桥平衡调零电阻。
2.20 2.21 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传感器的延迟时间越短越好;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
2.23 P44;2.33 P45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3.1 P53-P56;3.2 变面积传感器输出特性是线性的。
3.3 P58-P59;3.4 P59-P613.5 当环境相对湿度变化时,亲水性高分子介质介电常数发生改变,引起电容器电容值的变化。
属于变介电常数式。
3.6 参考变面积差动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
参考电容式接近开关原理。
3.8 (1)变介电常数式;(2)参P62 电容油料表原理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及应用4.1 单项选择1.B;2.A4.2 P65;4.3 P68;4.4 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比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自由行程大。
《检测技术》部分习题答案第2章2-1 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受阻尼比ξ的影响较大。
分析表明,ξ越小,系统对输入扰动容易发生超调和振荡,对使用不利。
在ξ=0.6-0.7时,系统在宽广的频率范围内由于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而引起的失真小,系统可以获得较为合适的综合特性。
比如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激励下时,如果阻尼比ξ选择在0.6-0.7范围内,则最大超调量不超过10%,且当误差允许在(5-2)%时趋于“稳态”的调整时间也最短。
2-2 频率特性是指测试系统反映出来的输出与输入幅值之比和两者之相位差是输入频率的函数的这样一个特性。
当测试系统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将该信号的输出与输入之比定义为频响函数。
工作频带是指测试装置的适用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内,仪器装置的测试结果均能保证达到其它相关的性能指针。
2-3 不失真测试要求测试系统的输出波形和输入波形精确相一致,只是幅值相对增大和时间相对延迟。
而实际的测试系统很难做到无限频带上完全符合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即使测取一个理想的三角波,在某一频段范围内,也难以完全理想地实现不失真测试。
三角波呈周期性变化,其测试装置的非线性度必然引起波形的畸变,导致输出失真。
由此只能努力使波形失真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即做到工程意义上的不失真测量。
2-4 系统的总灵敏度为:90×0.005×20=9mm/Mpa 偏移量为:9×3.5=31.5mm2-5 由 ,得用该装置测量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时, ,即幅值误差为1.3%相角差为:2-6()[]()()t10t 1000/t 2e 39.0t 40cos 05.0t 40sin 01.0t 4cos 34.0t 4sin 86.0e 39.096.75t 40sin 048.080.21t 4sin 93.0sin et sin )(1A )t (y ---+-+-=+-+-=-++=ϕϕωωττk ()()()()ωτϕωϕωωωωarctan a e t sin a 1)t (y s a s 1s Y 22at 2222-=++++=++=-注:设输入t Asin )t (x ω=2-7 由得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是:2-8 环节一的灵敏度为: 1.5/5=0.3 环节二的灵敏度为: 41故串联后的灵敏度为:0.3×41=12.32-9 由测量频率为400Hz 变化的力参量时 : 若装置的阻尼比为0.7,则:2-10第5章5-1 单侧厚度测量利用X射线在被测物体表面反射的强度与被测件的材料有关,且随被测件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原理。
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20分)相对误差的几种表现形式()A.引用相对误差B.实际相对误差C.示值相对误差D.开真值相对误差2【多选题】(20分)传感器的组成包括一下哪些部分()A.转换元件B.转换电路C.敏感元件D.被测量3【多选题】(20分)系统误差的常用判断方法()A.残差观察B.理论计算C.残差校验D.实验对比4【多选题】(20分)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A.灵敏度B.温度漂移C.线性度D.重复性5【多选题】(20分)传感器频率响应指标有()A.截止频率B.固有频率C.通频带D.时间常数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0分)按照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A.计数型B.开关型C.代码型D.模拟型2【单选题】(20分)描述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的是()A.dR/R=dL/L-dS/SB.dR/R=dL/LC.dR/R=Kε3【单选题】(20分)在电子秤中常使用()式力传感器。
A.电阻应变B.自感C.光纤4【单选题】(20分)直流电桥平衡时,电桥相对两臂电阻值的乘积()。
A.不等B.相等C.为零5【单选题】(20分)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A.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0分)单线圈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广泛用于测量()A.小量程角位移B.小量程直线位移C.大量程角位移D.大量程直线位移2【单选题】(20分)利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时,为了辨别输入位移的方向,测量电路中必须有()A.滤波环节B.整流环节C.放大环节D.相敏检波环节3【单选题】(20分)下列传感器不适合于静态位移测量的是()A.压阻式位移传感器B.压电式位移传感器C.涡流式位移传感器D.电感式位移传感器4【单选题】(20分)变隙式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两次级线圈的电气参数和几何尺寸不对称B.活动衔铁的初始位置不合适C.磁性材料饱和5【单选题】(20分)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位时,应该选用()A.变隙式B.变介电常数C.变面积第四章测试1【单选题】(20分)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是利用()制成的光电器件。
第10章大数据应用习题10.1 选择题1、目前典型的脑电信号的分类方式不包括( B )。
A. 按频率分类B. 按信号长度分类C. 按Gibbs分类D.按图形分类2、以下的( D )不属于心电信号的波段。
A. P频段B. QT间期C. U频段D. SG频段3、盲源信号分离所使用技术一般不包括( C )。
A.ICA B.FastICA C.SVM D.以上都是4、轨迹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以下的( A )。
A. 非平稳性B. 4V特征C. 异频采样性D. 本身质量偏低5、轨迹数据预处理中,为了避免误差距离太大,需要进行以( B )操作。
A.停留点检测B.轨迹滤噪C.轨迹压缩D.地图匹配6、解决路径规划问题的算法中,( C )一般是求得问题的次优解或以一定的概率求其最优解。
A.滤波算法B.回归算法C.启发式算法D.精确算法7、自然语言处理中( A )用于判断一个词语序列是否构成一句话概率。
A.语言模型B.词袋模型C.词频-逆向文档频率D.词嵌入8、典型智能问答系统包括( D )。
A.基于结构化数据的智能问答系统B.基于自由文本的智能问答系统C.基于常见问题集的智能问答系统D.以上全是9、图像大数据处理系统中的( D )主要对图片中的目标进行定位,并输出具体类别。
A.目标跟踪B.图像分割C.视频处理D.目标检测10、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中的( B )检测低速度快,但检测精度低。
A.阶段分割法B.单阶段方法C.视频阶段处理D.双阶段方法11、短文本分类方法中的( B )不依赖于特定场景,适应性较好。
A.基于特征扩展的方法B.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C.朴素贝叶斯方法D.小波包变换方法12、轨迹大数据的挖掘主要包含四种不同类别,其中( A )依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组合来进行轨迹大数据挖掘。
A.伴随模式B.轨迹聚类C.序列模式D.周期模式13、为了克服独热编码缺陷,( C )通常将词语转化成为一个分布式表示的定长连续稠密向量。
第一章习题答案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
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
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
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
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 的比值;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4)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第十章光电传感器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晒太阳取暖利用了____C____;人造卫星的光电池板利用了____A____;植物的生长利用了____B____。
A.光电效应B.光化学效应C.光热效应D.感光效应
2)蓝光的波长比红光____B____,相同光子数目的蓝光能量比红光____C____。
A.长B.短C.大D.小
3)光敏二极管属于____B____,光电池属于____C____。
A.外光电效应B.内光电效应C.光生伏特效应D.光热效应
4)光敏二极管在测光电路中应处于____B____偏置状态,而光电池通常处于____C____偏置状态。
A.正向B.反向C.零
5)光纤通讯中,与出射光纤耦合的光电元件应选用____C____。
A.光敏电阻B.PIN光敏二极管C.APD光敏二极管D.光敏三极管
6)温度上升,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____A____。
A.增加B.减小C.不变
7)普通型硅光电池的峰值波长为____C____,落在____E____区域。
A.0.8m B.8mm C.0.8μmD.0.8nm
D.可见光E.近红外光F.紫外光G.远红外光
8)欲精密测量光的照度,光电池应配接____D____。
A.电压放大器B.A/D转换器C.电荷放大器D.I/U转换器
9)欲利用光电池为手机充电,需将数片光电池____B____起来,以提高输出电压,再将几组光电池____A____起来,以提高输出电流。
A.并联B.串联 C.短路 D.开路
10)欲利用光电池在灯光(约200lx)下驱动液晶计算器(1.5V)工作,设每片光电池的有载输出电压约为0.4V,则必须将___C___片光电池串联起来才能正常工作。
A.2片 B.3片 C.4片 D.20片
11)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____D____原理来远距离传输信号的。
A.光的偏振 B.光的干涉 C.光的散射 D.光的全反射
12)光纤通信应采用____D____作为光纤的光源;光纤水位计可以采用____B____作为光纤的光源较为经济。
A.白炽灯 B. LED C. LCD D. ILD
13)要测量高压变压器的三相绝缘子是否过热,应选用____C____;要监视银行大厅的人流,应选用____B____。
A.热敏电阻B.数码摄像机C.红外热像仪D.热电偶
14)CCD数码相机的像素越高,分辨率就越____A____,每张照片占据的存储器空间就越____C____。
A.高 B. 低 C. 大 D. 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