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与枢纽概述(PPT 49页)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3
铁路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临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限的轮廓尺寸线。
线路间的中心距离原则:1.保证行车安全2.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和便利3.超限货物通过的需要4.线路间行车设备影响线间距的因素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4.设置在相邻线路间的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5.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6.线路上通行的列车速度7.车站平面布置。
道岔选型一般由道岔的容许通过速度确定(客运专线例外)容许通过速度是指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最高运行速度。
辙叉号码越大,即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侧向过岔速度越高。
但辙叉号码越大,则道岔全长越长,占地长度也越长。
线路平行错移——在车站两平行线路间的某一段需要修建站台或其他建筑物,以及为某种作业需要而变更线间距离时,其中一条线路要平行移动,移动后的线路与原线路之间用反向曲线连接,这种连接形式称为线路平行错移线路终端连接——将两平行线路中的一条线路的终端与另一条线路连接起来。
渡线——为了使机车车辆能从一条线路进入另一条线路,应设置渡线咽喉区——车场或车站两端道岔汇聚的地方,是各种作业必经之地,故可称为车场或车站的咽喉区。
自进站最外方道岔基本轨始端(或警冲标)至最内方出站信号机(或警冲标)的距离称为车站咽喉长度。
作业进路——在车站或车场咽喉区要办理行车和调车作业,每项作业的运行径路叫做作业进路。
两项作业可同时办理,且互不妨碍的两条进路,叫做平行进路;作业互相妨碍,不能同时办理的两条进路叫做敌对进路。
车站线路有效长——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全长——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
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叫做铺轨长度。
影响起止范围因素——1.警冲标2.轨道电路。
道岔的尖轨始端(无轨道电路时)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有轨道电路时)3.出站信号机4.车挡(为尽头式线路时)5.车辆减速器站坪:在铁路正线的平、纵断面上设置车站配线的地段叫做站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