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与枢纽概述(PPT 49页)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3
铁路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临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限的轮廓尺寸线。
线路间的中心距离原则:1.保证行车安全2.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和便利3.超限货物通过的需要4.线路间行车设备影响线间距的因素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4.设置在相邻线路间的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5.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6.线路上通行的列车速度7.车站平面布置。
道岔选型一般由道岔的容许通过速度确定(客运专线例外)容许通过速度是指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最高运行速度。
辙叉号码越大,即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侧向过岔速度越高。
但辙叉号码越大,则道岔全长越长,占地长度也越长。
线路平行错移——在车站两平行线路间的某一段需要修建站台或其他建筑物,以及为某种作业需要而变更线间距离时,其中一条线路要平行移动,移动后的线路与原线路之间用反向曲线连接,这种连接形式称为线路平行错移线路终端连接——将两平行线路中的一条线路的终端与另一条线路连接起来。
渡线——为了使机车车辆能从一条线路进入另一条线路,应设置渡线咽喉区——车场或车站两端道岔汇聚的地方,是各种作业必经之地,故可称为车场或车站的咽喉区。
自进站最外方道岔基本轨始端(或警冲标)至最内方出站信号机(或警冲标)的距离称为车站咽喉长度。
作业进路——在车站或车场咽喉区要办理行车和调车作业,每项作业的运行径路叫做作业进路。
两项作业可同时办理,且互不妨碍的两条进路,叫做平行进路;作业互相妨碍,不能同时办理的两条进路叫做敌对进路。
车站线路有效长——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全长——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
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叫做铺轨长度。
影响起止范围因素——1.警冲标2.轨道电路。
道岔的尖轨始端(无轨道电路时)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有轨道电路时)3.出站信号机4.车挡(为尽头式线路时)5.车辆减速器站坪:在铁路正线的平、纵断面上设置车站配线的地段叫做站坪。
铁路站场及枢纽西南交通大学绪论一、铁路车站(一)为保证在线路上运行列车的安全,必须将铁路正线划分为若干线段。
在划分的线段中,每个线段在同一时间内只准许进入一个列车,当前一个列车未腾空该线段前,后一列车不得进入,从而保证了列车在该线段内运行的安全。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在满足列车长度、列车制动力、信号显示距离等条件的前提下,多划分线段可以多开行列车,从而提高通过能力。
这些线段就是区间或闭塞分区。
将铁路划分为区间及闭塞分区的设备有车站、线路所及自动闭塞通过色灯信号机。
(二)车站: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解编及客货运业务的地点。
(三)几个概念分界点:全国每一条铁路线都是由车站和区间组成的。
也可以说,许多个车站将铁路线分成了若干个区间,因此车站和区间就成为铁路的两个主要环节。
车站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都设有一定的线路,通常称为配线。
为此,有人把车站称作为有配线的分界点,而把线路所和自动闭塞分区设置的通过色灯信号机称作为无配线的分界点。
1 、分界点:有配线——车站无配线——线路所、通过色灯信号机。
列车在铁路线上运行正是以车站、线路所、通过色灯信号机这三种分界点作为划分区间的间隔的。
2 、区间的三种形式:站间区间——两相邻车站之间的距离;所间区间——线路所与车站之间的距离;闭塞分区——通过色灯信号机之间或通过色灯信号机与车站之间的距离。
3 、车站与区间的范围规定:在单线铁路,以车站两端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界,外方是区间,内方则属车站范围。
在双线铁路上,是按列车的上下行方向分别确定的,一端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另一端以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四)铁路车站的作用铁路运输最基本的任务是安全、迅速、经济、合理的运送旅客和货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在完成上述任务时,车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车站的作业车站必须完成下述作业:( 1 )商务作业:办理客票的发售、旅客的乘降,有关行李、包裹和邮件的业务等;办理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和交付等工作.( 2 )技术作业: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向货场或岔线 ( 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 取送车辆和车辆的摘挂,办理机车上水、转向和列车的检查,更换机车及列车的解体和编组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