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181.37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 绪论

➢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

等新APP 客户端(呈现形式)

➢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 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例如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彭兰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1983)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勒·浦尔提出

浦尔《自由的技术》:联网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印刷机;各种媒介功能一体化

思考:传播媒介——某一种媒介的常见特性是否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文字报道沉淀的全面宏观、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和伴随性、电视娱乐性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等

媒介被大家熟悉的“固定”特性是能变化的,例如地铁报虽然是文字报道,但类似微博传播的碎片化,是一种浅短阅读;而各类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专题的策划,也是网络传播追求深度化传播的表现(各种特性相互渗透)

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费力的程度

融媒尝试

1.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报刊

电子版

1987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度报纸电子化

中国纸媒最早电子化实践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网络化

2000年是中国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标志性一年

2000年8月《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

B移动终端报刊(纸媒与手机、平板电脑融合)

手机报-纸质内容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以短信、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端

2004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国内第一家手机报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与广播结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Real Audio System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服务

1997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国内网络广播之先河

A网络广播(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提供音频服务,在线直播或点播,如QQ电台)

B移动终端广播(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或手机内置FM广播协调器,如豆瓣电台)

C.APP

3.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电视(通过流媒体技术与电视台同步收看及点播,在2009年12月正式上线)

B移动终端(利用电信服务商网络或移动终端自带电视信号接收模块实现收视)

C数字电视(节目制作、传输、信号接收处理全面数字化)

D.IPTV(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提供电视、通信、互联网交互服务)

●媒介融合媒体融合

A二者概念混用

匡文波《传统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传统媒体纷纷开设报纸网站、广播网站……发布手机APP……

B差别化

陈国权:《媒体融合·媒介融合一字之差立意有别》

2014年8月18日推出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及的是“媒体融合”,一个字的差别,内涵不同

“媒体融合”是媒体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也就是一个传媒集团拥有多个媒介平台,实现内容的多平台出口,让传播能力最大化,这是媒体融合模式的典型特征

2005年的“报业寒冬论”之后,面对报纸可能到来的衰退前景,中国的报业进行了大量的积极尝试链接:2005年报业寒冬

2005年后,中国报业进行了探索:比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集团”“全媒体平台”“全媒体记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4I战略”……以及相继推出的PDF电子版、电子纸、有声报纸、3D报纸、报纸二维码、云报纸等

融合之后的媒介试图融合多种媒介的优势,但却弱化了自身本来的资源和优势,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传统纸质媒体的转型案例:媒体“中央平台”(全媒体中心)(《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正式上线!如何烹制新闻大餐?》)

真正让这个厨房运作起来,除了技术和空间平台,还仰仗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在这个“创新工场”里,不再只有编辑/记者,而是通过“指挥员”、“采集员”、“加工员”、“技术员”、“推销员”、“信息员”的分工协作,实现运转

➢指挥员:boss,就是媒体现在常说的值班老总,他要全面统筹人民日报社旗下所有媒体的相关报道,而不仅仅是一张报纸

➢采集员:前方记者,除了写成品稿件,还必须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给后台

➢加工员:服务前方记者,但与传统编辑不一样——他的职能不是改标题,而是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同时参与制作视频、H5、游戏等内容产品

区别

媒介融合:介质、载体和渠道的同一和功能多元

媒体融合:单一媒体资源(信息采集和输出团队渠道平台)重新整合信息基础上,生产内容的全面化及多平台输出模式

融媒中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