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6
子宫肌瘤术后的护理要点子宫肌瘤疾病属于比较多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发病时会出现白带增多、尿急、便秘、尿频、腹胀等症状,且下腹还会出现包块和疼痛症状。
根据肌瘤生长的位置可分为宫颈肌瘤和宫体肌瘤,根据子宫肌壁和肌瘤的关系可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以及粘膜下肌瘤。
其中宫体肌瘤和肌壁间肌瘤最为常见,对于想要保留生育能力的病人可使用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于不保留生育能力、年龄比较大且疑似存在肉瘤病变的患者,应使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做好相应护理工作,详细掌握相应注意事项,以促进身体疾病恢复,具体护理措施如下:一、手术后四项护理措施(1)基础护理:手术后应有家属进行陪护,密切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变化。
加强询问病人是否出现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同时还要观察伤口部位敷料状况,看是否出现渗出现象。
同时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护理:①切口护理:子宫肌瘤病人手术后,其切口基本在肚脐部位,大小约为一公分左右,术后要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伤口不可随意抓挠。
十日左右伤口就会出现愈合,这期间不可弄湿伤口。
②观察阴道是否出现流血现象: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时,医生会将子宫支撑器放在阴道部位,这个操作会让子宫肌瘤病人阴道出现少量的出血症状,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无需特别处理,如果出血时间超过14天,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复查。
③良好的生活作息:患者手术之后,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并配合饮食调整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恢复较好的情况下,七日即可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作息。
特别是喜欢熬夜、生活作息较乱的女性,应自己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表。
④适当运动:子宫肌瘤手术后的50天左右,身体恢复较好时,可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锻炼要有针对性、计划性的进行,并坚持下去,以增强体质。
⑤营养饮食:子宫肌瘤疾病和日常饮食有着密切关联,为此,术后饮食应加强注意,要营养均衡、多样化的摄入食物。
术后补充适量的水分,以补充手术治疗时流失的体液。
术后可食用一些高蛋白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体会。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观察阴道流血量、颜色和性状。
收集会阴垫以正确评估出血量。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了解有无头晕、眼花等症状。
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和宫缩剂;必要时输血、补液、抗感染治疗。
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每日用O.1%苯扎溴铵棉球擦洗外阴1~2次,排便后清洗,以防止感染。
【关键词】子宫肌瘤护理子宫肌瘤(myoma 0f uterus)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好发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
由于很多病人无症状,或肌瘤较小不易被发现,因此,临床报告的肌瘤发生率仅为4%~11%,远低于实际发生率。
子宫肌瘤病因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与女性激素刺激,尤其是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
子宫肌瘤绝大多数生长在子宫体部,称为宫体肌瘤,约占92%;极少数发生于子宫颈部,为宫颈肌瘤,仅占8%。
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以后随着肌瘤增大可向不同方向生长,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①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
最常见,约占60%~70%。
②浆膜下肌瘤:肌瘤突起于子宫表面,仅由浆膜层覆盖,约占20%。
若肌瘤继续向浆膜外生长,仅有一蒂与子宫肌壁相连,称带蒂浆膜下肌瘤。
③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官腔内生长,仅由黏膜层覆盖,约占10%。
黏膜下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常引起子宫收缩,使肌瘤经宫颈逐渐排入阴道。
子宫肌瘤可发生继发变性。
良性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及钙化;恶性变即为肉瘤变,极少见。
子宫肌瘤病人的症状与肌瘤类型、大小、生长速度及继发变性有关。
较小的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常无症状,而黏膜下肌瘤和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流血。
子宫肌瘤确诊后,应根据病人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确定治疗方案。
子宫肌瘤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发表时间:2020-10-13T15:29:33.3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作者:何燕[导读] 子宫肌瘤这个概念想必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它具体是一种什么疾病,“是肿瘤吗何燕广元市旺苍县国华镇中心卫生院四川广元 628216子宫肌瘤这个概念想必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它具体是一种什么疾病,“是肿瘤吗?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是怎么发生的?好治疗吗?”相信有很多人尤其是妇女会有这方面的疑问,想要了解子宫肌瘤到底是什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子宫肌瘤的小课堂,看看子宫肌瘤的患者会出现那些护理诊断以及会采取何种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呢。
一、什么是子宫肌瘤?现在我们就来揭开子宫肌瘤的神秘面纱。
子宫肌瘤是在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虽然是肿瘤,但是一提到良性,想必大多数人松了一口气,一般经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就能够得到治愈。
对于子宫肌瘤,它常常出现在三十到五十岁左右的妇女身上,并且,据统计在三十岁以上的育龄妇女中就有五分之一的人患有子宫肌瘤,并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
但由于是良性肿瘤,在疾病发展之初,大多数患者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因此,实际的发病率应该比所记载数据还要高。
在中医上讲,子宫肌瘤的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长此以往,久结而成。
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找到明确的发病因素,一般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雌激素能够促进子宫肌瘤的增大,在现在还有研究表明孕激素也能促进子宫肌瘤的增大。
子宫肌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不同,分为三种类型,最常见的类型即为肌壁间肌瘤。
还有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等。
二、子宫肌瘤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由于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在疾病发展之初,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会在体检时发现。
不同的子宫肌瘤发生的部位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的改变,而不同类型的激流月经的改变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