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电话计费问题》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第4课时《电话计费问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电话计费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的一个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掌握电话计费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电话计费的原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电话计费规则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电话计费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电话计费的规则,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电话计费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掌握电话计费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对电话计费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电话计费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电话计费的原理。
2.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话计费的规则和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相关的电话计费实例和问题。
3.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话计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打电话超时被收费的情况?你们知道电话是如何计费的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几个电话计费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实例包括:本地通话计费、长途通话计费、漫游通话计费等。
引导学生总结电话计费的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电话计费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问题包括:计算通话费用、计算套餐内的通话时间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电话计费问题》教案2一. 教材分析《电话计费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话计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通话时间的计算、长途电话和本地电话的计费区别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话计费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能力。
但电话计费问题涉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需要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电话计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计算不同情况下的通话费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话计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具体的电话计费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电话计费的知识。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电话计费实例,用于课堂讲解和练习。
2.准备计费规则的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电话是如何计费的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电话计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呈现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通话时间的计算和计费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呈现的实例,计算通话费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计费规则,并结合实例进行练习。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讨论长途电话和本地电话的计费区别,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电话卡更划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第4课时《电话计费问题》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电话计费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的一个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电话计费的规则,掌握电话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电话计费问题,让学生了解通话时间和通话费用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电话计费的数学模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大量的实践例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电话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电话计费问题涉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电话计费的规则,掌握电话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讨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话计费规则的理解,电话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解决电话计费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电话计费实例,引发学生对电话计费问题的思考。
2.讲解电话计费规则:介绍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让学生理解通话时间和通话费用之间的关系。
3.建立电话计费模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解决电话计费问题。
4.实例分析:分析不同通话情况下的电话计费问题,让学生掌握电话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第4课时《电话计费问题》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电话计费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4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计算电话费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电话计费这个问题,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话计费的规则。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
2.让学生学会计算电话费用。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
2.如何计算电话费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解法、引导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电话计费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话计费的规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电话计费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让学生利用电话计费器,实际操作计算电话费用,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电话计费策略,提高电话使用效率。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计算电话费用的方法等,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话计费的规则。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电话计费器的操作能力等,通过这些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对《电话计费问题》这一节课的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点儿整理:《电话计费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1.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了解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包括通话时间、通话费用等。
第4课时电话计费问题1.体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2.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一、情境导入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移动电话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普及的通讯工具,选择经济实惠的资费方式成为了我们所关心而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你知道你的家人都选择了哪种资费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方案选择性问题某商场销售一种西装和领带,西装每套定价1000元,领带每条定价200元.“国庆节”期间商场决定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买一套西装送一条领带;方案二:西装和领带都按定价的90%付款.现某客户要到该商场购买西装20套,领带x条(x>20).(1)若该客户按方案一购买,需付款________元.若该客户按方案二购买,需付款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x=30,通过计算说明此时按哪种方案购买较为合算?(3)当x=30时,你能给出一种更为省钱的购买方案吗?试写出你的购买方法.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两种不同的付款方式列出代数式即可;(2)将x=30代入求得的代数式中即可得到费用,然后比较即可得到选择哪种方案更合算;(3)根据题意可以得到先按方案一购买20套西装获赠送20条领带,再按方案二购买10条领带更合算.解:(1)客户要到该商场购买西装20套,领带x条(x>20).方案一费用:200x+16000,方案二费用:180x+18000;(2)当x=30时,方案一:200×30+16000=22000(元),方案二:180×30+18000=23400(元),所以,按方案一购买较合算.(3)先按方案一购买20套西装获赠送20条领带,再按方案二购买10条领带.则20000+200×10×90%=21800(元).方法总结:在解答方案选择性问题时,应先分析讨论每一种方案,然后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案.某市生活拨号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计时制:0.05元每分钟;(B)包月制:60元每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上网).此外,两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每分钟.(1)某用户某月上网时间为x小时,请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该用户应该支付的费用;(2)你认为采用哪种方式比较合算?解析:(1)(A)首先统一时间单位;(B)包月制:60元+每分钟0.02元×时间=花费.(2)应先列方程计算出两种收费方式相同时,用户的上网时间,再分段讨论,比较在各个区间哪种方案合算.解:(1)采用(A)计时制:(0.05+0.02)×60x=4.2x,采用(B)包月制:60+0.02×60x=60+1.2x;(2)由4.2x=60+1.2x,得x=20.又由题意可知,上网时间越长,采用(B)越合算.所以当0<x<20时,采用(A)方式合算;当x=20时,采用两种方式费用相同;当x>20时,采用(B)方式合算.方法总结: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分段讨论.探究点二:分段计费问题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省试行阶段电价收费制,具体执行方案如表:档次每户每月用电数(度)执行电价(元/度)第一档小于等于2000.55第二档大于200小于4000.6第三档大于等于4000.85例如:一户居民七月份用电420度,则需缴电费420×0.85=357(元).某户居民五、六月份共用电500度,缴电费290.5元.已知该用户六月份用电量大于五月份,且五、六月份的用电量均小于400度.问该户居民五、六月份各用电多少度?解析:某户居民五、六月份共用电500度,就可以得出每月用电量不可能都在第一档,分情况讨论,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6月份用电(500-x)度,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六月份用电量为(500-x)度,分别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解: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6月份用电(500-x)度,由题意得0.55x+0.6×(500-x)=290.5,解得x=190,∴6月份用电500-x=310(度).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六月份用电量为(500-x)度>200度,由题意得0.6x+0.6×(500-x)=290.5,方程无解,∴该情况不符合题意.答:该户居民五、六月份分别用电190度、310度.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要先计算出分界点处需要交的电费,这样有助我们进一步判断.三、板书设计1.方案选择性问题2.分段计费问题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对问题的逐步探究,最终得到电话计费问题的解决.首先从熟悉的实际生活入手,切入课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实践,也服务于实践.本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采取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也得到提高.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电话计费问题教学目标:通过对这种电话计费问题的探究学习,掌握分段计算的技巧,为今后学习函数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发展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会根据两种计费方式在不同时间段内费用的变化情况将时间分段.2.会根据两种计费方式的费用变化情况判断选择较省钱的计费方式.教学过程:一、问题呈现课本P104探究3:下表是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问题:(1)设一个月内移动电话主叫t min(t是正整数).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2)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探究:(1)学生阅读课本P104~P105的分析及解题过程.(2)交流阅读课本后的体会和收获.(3)检验阅读课本上解题分析的效果:①列出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的计费.②为什么要这样分t的时间范围?③在每个时间范围内,方式一、方式二的计费如何变化?④如何确定两种方式的计费相同时t的值?⑤如何选择较省钱的计费方式?(4)解题过程小结:由于按方式一,主叫时间超过150 min,计费由58元随主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当时间t在150和350之间必有一个t的值使方式一与方式二的计费相等,都是88元,这是回答题目问题(1)列表的一个依据,也是如何选择较省钱计费方式的依据.(5)验证:二、反馈练习甲、乙两种型号货车出租价格如下表:(1)设运输货物里程为s km,根据上表列表说明,当s在不同范围内取值时,甲、乙两种货车如何计费.(2)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运输里程选择较省钱的租车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三、合作探究下表中记录了一次试验中时间和温度的数据.(1)如果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14 min时温度是多少?(2)什么时间温度是31℃?思考:①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温度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②根据①中的变化规律,把表中的温度12、16、20、24用含时间的算式表示出来.③用t表示时间,用含t的式子表示时间是t min时的温度.④解答题目问题.四、课时小结解决电话计费方式类型题目的方法.五、课堂作业课本P107第6、7、9、10题.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电话计费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电话计费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电话费用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掌握不同通话时长下的费用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的电话计费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话计费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然而,电话计费问题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学生可能对于实际的电话计费规则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入电话计费的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掌握不同通话时长下的费用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和计算方法。
2.解决实际电话计费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入电话计费的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解决法: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电话计费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分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电话计费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展示一个电话账单,询问学生能否计算出通话费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电话计费的基本规则和计算方法。
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电话计费的规则,如起步价、通话时长费用等。
同时,给出不同通话时长下的费用计算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话计费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话计费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电话计费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电话计费问题中不同计费方式的计费标准与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学会解决电话计费问题,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费。
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电话计费问题中不同计费方式的计费标准与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电话计费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法,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电话计费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电话计费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知识,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不同计费方式的计费标准和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电话计费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电话计费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例题: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计费方式的计费标准和计算方法,并掌握解决电话计费问题的方法。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计费方式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并探究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费方式。
4.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习惯。
5.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布置不同难度的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和计算准确性。
6.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和课堂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电话计费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电话计费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电话计费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知识,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不同计费方式的计费标准和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4课时电话计费问题
1.体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
2.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一、情境导入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移动电话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普及的通讯工具,选择经济实惠的资费方式成为了我们所关心而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你知道你的家人都选择了哪种资费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方案选择性问题
某商场销售一种西装和领带,西装每套定价1000元,领带每条定价200元.“国庆节”期间商场决定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
方案一:买一套西装送一条领带;
方案二:西装和领带都按定价的90%付款.
现某客户要到该商场购买西装20套,领带x条(x>20).
(1)若该客户按方案一购买,需付款________元.若该客户按方案二购买,需付款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x=30,通过计算说明此时按哪种方案购买较为合算?
(3)当x=30时,你能给出一种更为省钱的购买方案吗?试写出你的购买方法.
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两种不同的付款方式列出代数式即可;
(2)将x=30代入求得的代数式中即可得到费用,然后比较即可得到选择哪种方案更合算;
(3)根据题意可以得到先按方案一购买20套西装获赠送20条领带,再按方案二购买10条领带更合算.
解:(1)客户要到该商场购买西装20套,领带x条(x>20).
方案一费用:200x+16000,
方案二费用:180x+18000;
(2)当x=30时,方案一:200×30+16000=22000(元),
方案二:180×30+18000=23400(元),
所以,按方案一购买较合算.
(3)先按方案一购买20套西装获赠送20条领带,再按方案二购买10条领带.
则20000+200×10×90%=21800(元).
方法总结:在解答方案选择性问题时,应先分析讨论每一种方案,然后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案.
某市生活拨号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计时制:0.05元每分钟;
(B)包月制:60元每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上网).此外,两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每分钟.
(1)某用户某月上网时间为x小时,请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该用户应该支付的费用;
(2)你认为采用哪种方式比较合算?
解析:(1)(A)首先统一时间单位;(B)包月制:60元+每分钟0.02元×时间=花费.(2)应先列方程计算出两种收费方式相同时,用户的上网时间,再分段讨论,比较在各个区间哪种方案合算.解:(1)采用(A)计时制:(0.05+0.02)×60x=4.2x,采用(B)包月制:60+0.02×60x=60+
1.2x;
(2)由4.2x=60+1.2x,得x=20.又由题意可知,上网时间越长,采用(B)越合算.所以当0<x<20时,采用(A)方式合算;当x=20时,采用两种方式费用相同;当x>20时,采用(B)方式合算.方法总结: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分段讨论.
探究点二:分段计费问题
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省试行阶段电价收费制,具体执行方案如表:
档次每户每月用电数(度)执行电价(元/度)
第一档小于等于2000.55
第二档大于200小于4000.6
第三档大于等于4000.85
例如:一户居民七月份用电420度,则需缴电费420×0.85=357(元).
某户居民五、六月份共用电500度,缴电费290.5元.已知该用户六月份用电量大于五月份,且五、六月份的用电量均小于400度.问该户居民五、六月份各用电多少度?
解析:某户居民五、六月份共用电500度,就可以得出每月用电量不可能都在第一档,分情况讨论,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6月份用电(500-x)度,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六月份用电量为(500-x)度,分别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解: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6月份用电(500-x)度,由题意得
0.55x+0.6×(500-x)=290.5,
解得x=190,
∴6月份用电500-x=310(度).
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六月份用电量为(500-x)度>200度,由题意得
0.6x+0.6×(500-x)=290.5,
方程无解,
∴该情况不符合题意.
答:该户居民五、六月份分别用电190度、310度.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要先计算出分界点处需要交的电费,这样有助我们进一步判断.
三、板书设计
1.方案选择性问题
2.分段计费问题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对问题的逐步探究,最终得到电话计费问题的解决.首先从熟悉的实际生活入手,切入课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实践,也服务于实践.本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采取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也得到提高.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