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字经的简介及作者
- 格式:docx
- 大小:40.40 KB
- 文档页数:4
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三字经全文及解析,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的详解: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字经的详解: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大家对三字经都很熟悉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的详解: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意思是: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出自宋代王应麟《三字经》,原文选段: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
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
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
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文章主旨:《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一说是宋代人王应麟。
初著传说为宋朝王应麟,明、清两代人(如清初康熙年间王相与清末大学问家章太炎)多认定作者是王应麟。
其次,从文风看,王应麟的其他著作也多三字句,几年前,在鄞州还出土了王应麟用“三字经”句式作结尾撰写的庙记。
另外,王应麟是一个关心儿童教育的学者,除了《三字经》,他还有六本儿童启蒙读物(《词学指南》、《小学绀珠》、《姓氏急就篇》、《小学讽咏》、《蒙训》。
这些都是非常有力的证据。
一说是宋代人区适子。
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一中记载:“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
适子,顺德登洲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认为广东顺德人区适子才是《三字经》的真正作者。
一说是明代人黎贞。
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
”即以为明代黎贞撰。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
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祖籍河南开封。
宋理宗淳�v元年进士,宝�v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
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
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
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
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以考证为特色,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蒙学著作《三字经》风行700多年,流传海外众多国家,是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
生平宋宁宗嘉定十六年七月十九日(1223年8月17日)生于庆元府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元成宗元贞二年六月十二日(1296年7月13日)卒,年七十四。
父亲名�郑�字谦父,为楼�P的学生,曾官吏部郎中,预修中兴四朝国史。
应麟天性聪敏,九岁便通六经,十九岁举进士,因受到程朱学派的王�负驼娴滦愕热擞跋欤�任官同时勤于读经史。
三字经作者《三字经》最初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即王应麟说、区适子说、黎贞说和陈淳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字经作者,希望大家喜欢。
三字经作者介绍一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
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祖籍河南开封。
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
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
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
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
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以考证为特色,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蒙学著作《三字经》风行700多年,流传海外众多国家,是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
宋宁宗嘉定十六年七月十九日(1223年8月17日)生于庆元府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元成宗元贞二年六月十二日(1296年7月13日)卒,年七十四。
父亲名撝,字谦父,为楼昉的学生,曾官吏部郎中,预修中兴四朝国史。
淳祐进士,历官浙西安抚使干办公事,迁秘书郎。
累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辞官回乡,专事著述20余年。
宋亡不出。
早年致力于典章制度研究,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涉猎。
编撰大型类书《玉海》200卷,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货等21门,引证完整,特别于宋代史事,辑录尤详。
王应麟隐居二十载,所有著作,只写甲子不写年号,以示不向元朝称臣。
他一生著作甚丰,有《困学纪闻》、《玉海》、《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证》、《玉堂类稿》、《深宁集》等六百多卷。
但是知名度最高的反而是这部《三字经》,这可能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王应麟晚年为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编写了一本融会中国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诀。
三字经作者简介二区适子除王应麟说之外,认为《三字经》最早为区适子所作的说法也有着较大的说服力。
三字经百科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教育读物之一,作者王羲之,全名《三字经百家注》,包含一百首三字经和近两千条注解,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经典读物。
《三字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被用作儿童启蒙教育经典,经常被家长和老师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导孩子识字、明辨是非、尊敬父母、尊重师长等等。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杂学观点,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张“仁爱、忠诚、诚实、勤劳、自强不息”,并提出“启蒙、建国、强国”之道。
除了经典的文字,《三字经》也有许多经典的插图,它们生动地描绘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传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如今,《三字经》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读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书籍,《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简短的叙述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表述普遍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哲理。
同时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同为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全文及解释,欢迎大家分享。
《三字经》内容介绍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
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借鉴《三字经》韵语集中识字的原理,深圳市策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发出包括《中华字经》在内的『爱文识字阅读系列教程』,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推广,取得广泛好评。
《三字经》全文长达1145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作者《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
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
《三字经》作者及新旧《三字经》版本《三字经》共一千多字,内容却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有英文、法文、俄文译本。
虽然不断被后人增补删减,正说明其不朽的价值。
古来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
”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
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
”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
”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
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
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版本变化《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
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成为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童蒙养正教材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字经》的内容上,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
《三字经》注释完整版《三字经》注释完整版《三字经》自南宋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创作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
以下分享三字经全文完整版,带拼音、注释和解读的。
rén zhī chū 人之初,xìng běn shàn 性本善,xìng xiāng jìn 性相近,xí xiāng yuǎn 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解读〗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gǒu bú jiào 苟不教,xìng nǎi qiān 性乃迁,jiào zhī dào 教之道,guì yǐ zhuān 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解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xī mèng mǔ 昔孟母,zé lín chǔ 择邻处,zǐ bù xué 子不学,duàn jī zhù 断机杼。
王应麟《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元、明、清时期广泛流传的蒙学识字课本,是古代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关于《三字经》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宋末元初的大学者王应麟。
夏之翰在为王应麟所著《小学绀珠》作的序中说:“吾就塾时读三言之文(按指《三字经》),不知谁氏作,迨年十七,始知其作自先生(按指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赅也。
”夏之翰为清初雍正时人,这是关于王为《三字经》作者的最早文字记载。
明末人屈大均则有不同说法。
他在《广东新语》中说:“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
适子,顺德登州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
《三字经》为隐居后作。
”清代也有人提出《三字经》的作者不该是王应麟。
有的是根据《三字经》里有“魏蜀吴,争汉鼎”的话,同王应麟所著《困学纪闻》中尊蜀抑魏立场不符。
也有人根据《三字经》里叙述史实有几处错误,少数地方行文不严密,同王应麟博学而严谨的情形不合。
这样,《三字经》的作者就发生了问题,一说王应麟作,一说区适子作,还有明人黎贞作之说等。
然而有清以来至今,多数人坚持王作之说,坊间出版的《三字经》也都署名王应麟著。
或称王应麟为大学者,知名度高,因此后人传说王为《三字经》作者。
其实,我国有大学者为儿童写作蒙学教材的好传统。
李斯撰有《苍颉》,司马相如著《凡将篇》,扬雄、班固作《训纂篇》及其续篇,蔡邕作《劝学》,周兴嗣次韵《千宇文》,朱熹编《小学》,可谓代不乏人。
考察王应麟著作,可知他对蒙学教材的注释和研究是下过大功夫的,著有《蒙训》70卷,《小学讽詠》4卷,为《急就篇》作过补注。
他还亲自编写了《姓氏急就篇》、《小学绀珠》等蒙学教材。
在他编的著名类书《玉海》中,也辑有蒙学方面的内容。
王应麟字伯厚,举进士后发愤读书,誓为通儒,又以博学宏辞科自见,官至吏部尚书兼给事中。
然而生于南宋末年,朝政混乱,受贾似道排挤,政治上难有建树,学术方面却有很高成就。
王应麟曾担任过扬州教授、沂靖惠王府教授和皇帝侍讲,有过教书经历。
关于三字经的简介及作者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
懂的读本之一。
下面有整理的关于三字经的简介及作者,欢迎阅读!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
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
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
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拼音:三(sān)字(zì)经(jīng)
英文:three-character scripture
《三字经》书影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
《三字经》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
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
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读必背的书籍。
2020年4月25日我国新修订了《三字经》,增加修改49处,修改内容仅占原文10%,由
人民教育出版社首发,力争在全国中小学推广。
2020年春节到同年5月,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系列节目。
至今《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
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也层出不穷。
《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有不同版本,全文字数从1120字至1722字
不等。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我国优秀的蒙学读物,并称为"三、百、千"。
《三字经》内容介绍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
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
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
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
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
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
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训导
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
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
上的精神。
《三字经》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间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种。
我们采用的则是
民国年间的增补本。
关于《三字经》作者
原典作者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
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
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理宗淳v元年进士,宝v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
历
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
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
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一生著述颇富,计有
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明代著名诗人、王应麟的同乡黄润玉在《先贤赞》中称颂王应麟:“春秋绝笔,瑞应
在麟。
宋诈讫录,瑞应在人,尼父泣麟,先生自泣。
出匪其时,呼嗟何及。
”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汉艺文志考证》中说:“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十卷,所
采掇亦甚博雅。
”
章学诚指出:“今之博雅君子,疲惫精力于经传子史,而终身无得于学者,正坐宗仰
王氏,而误执求知之功力,以为学即在是耳。
”
增改作者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
后易名为炳麟。
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
世人常称之为“太炎
先生”。
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
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
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
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不同版本的《三字经》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
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
迪心智。
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此后成为历朝历
代最重要的童蒙养正教材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字经》的内容上,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
迄今为
止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
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
并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
如明清时期就有《增补三字经》、《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经》等。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
解放后,又对《三字经》进行修订。
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观内容的修订。
如:
关于元代历史的“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
”改为“舆图广,超前代,九
十年,国祚废。
”;
关于清代历史的“清顺治,据神京。
至十传,宣统逊。
举总统,共和成。
复汉土,民
国兴。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改为“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
《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其内容涵盖量非常丰富、全面。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有两本书是一定要读的,那就是《三字经》跟《弟子规》。
《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人伦的次第与纲常,深入学习,深信每个人都会燃起对华夏先祖的崇敬与承担弘扬文化的责任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