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学讲义-- 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2
森林昆虫2答案一、名词解释(8*2)1、孤雌生殖:雌虫产生的受精卵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3、世代交替:有些多化性昆虫在1年中的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常以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这种现象称世代交替。
4、滞育:某些昆虫在不良环境到来之前,已经进入停育状态.即使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上能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必须经过一定阶段(或给它适当的刺激)才能打破停育状态.5、经济阈值:为防止害虫达到危害水平需要防治的害虫种群密度。
6、模式标本:第一发表新种时所依据的标本。
7、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
特别是在胚后发育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态变化、内部结构变化等),这种变化现象叫变态。
8、龄期:相邻两次脱皮所经历的时间称龄期.二、填空(35分)1、蝗虫口器由上颚、上唇、下颚、下唇、舌5部件构成。
2、蝉属____同__ 目,蝽象属____半_目,天牛属_____鞘目,白蚁属___等___目,蝼蛄属于直翅目。
3、消化道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
其中嗉囊属于前、胃盲囊属于中.4、昆虫的食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腐食性四类。
5、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身体主体的接触情况,将昆虫的蛹分为3类:离蛹、围蛹、被蛹。
6、昆虫体躯分为头、胸、腹 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感觉和取食、运动、代谢和生殖。
7、不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的虫态分别为:卵、若虫、成虫。
8、根据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可划分为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五个温区.9、天牛的触角为:丝状 ;蝶类的触角为: 棒状;三、简答题(24分)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一、体躯左右对称,由一系列含有几丁质外壳的体节组成,相邻的节间,以带有一定塑性的节间膜相连.整个体躯,可以明显的区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昆虫变态的类型及其特点
增节变态:昆虫纲中最原始的一类变态,其特点是幼期与成虫期之间腹部的体节逐渐增加,初孵时9节,成熟时12节。
表变态:幼体从卵中孵化出来后已基本具成虫的特征。
在胚后发育期仅是个体的增大、性器官渐成熟。
成虫期仍继续脱皮。
原变态:从幼期转变为成虫期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
不全变态:又称直接变态,只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3个阶段,不全变态又可分为3个亚型。
半变态:幼期水生,其体形、呼吸器官、取食器官、行动器官及行为等与成虫有明显的分化,其变态特称半变态,其幼期昆虫通称稚虫。
渐变态:昆虫的幼期与成虫期在体形、生境、食性等方面非常相似(见右图),这样的不全变态称为渐变态,它们的幼期昆虫通称若虫。
过渐变态:幼期向成虫期转变时要经过一个不食又不大动的类似蛹的虫龄,所以被称为过渐变态。
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的虫态。
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与成虫间不仅在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上很不相同,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食性与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差异甚大。
复变态:在全变态昆虫中,某些幼虫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幼虫各龄间形态、生活方式等明显不同,比一般全变态昆虫的变态复杂得多,因而特称其为复变态。
八年级生物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复习知识点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学习效率,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课后练习下列昆虫中属于益虫的是A.家蝇B.家蚕c.蚊D.菜粉蝶答案:B解析:A、家蝇,携带大量病菌,传播疾病,为害虫,A 错误;B、家蚕,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因此据此为益虫,B正确.c、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为害虫,c错误;D、菜粉蝶的幼虫吃蔬菜,故蝉菜粉蝶是农业害虫,D错误.编织绸缎的材料与下列哪种昆虫有关A.家蚕B.蝴蝶c.蝼蛄D.与昆虫没有关系答案:A蝗虫的若虫发育到成虫,蜕皮次数总共是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c解析: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组成的骨化的身体外壳,肌肉着生于其内壁.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属于干燥的陆生环境;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蝗虫的若虫要蜕皮5次,才能发育到成虫.。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
生物知识点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昆虫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
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小,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蜓蜻
4、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昆虫的变态发育讲稿〔ppt2〕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昆虫的发育。
春暖花开时,我们经常会看见许多成群飞舞的蝴蝶,它们是从哪里出来的呢?〔ppt3〕还有,我们大家有些人小时候都养过可爱的蚕宝宝,那么这些蚕宝宝吐丝结茧后到哪里去了?〔ppt4〕原来,我们大家看到翩翩飞舞的蝴蝶,小的时候竟然是一只如此丑陋的“毛毛虫〞,〔ppt5〕而我们养的蚕宝宝,长大后却变成了非常普通的蛾子。
原来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发育。
〔ppt6〕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变态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ppt7〕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ppt8〕这类由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习性完全不同,因此必须通过蛹期来完成这些剧烈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
如蝶类、蛾类、瓢甲、家蚕等发育都属于此类。
〔ppt9〕不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只经过卵、假设虫、成虫3个阶段,无蛹。
这类由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与成虫相似,不仅在形态上类似成虫,而且在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取食的食物上都假设似成虫,仅大小、翅及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不同,因此其幼虫称之为假设虫。
〔ppt10〕昆虫中的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均属于不完全变态类,如螳螂、斑衣蜡蝉、〔ppt11〕蝼蛄、螽斯等。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昆虫的几个发育阶段:〔ppt11〕1.卵期:指卵从母体产下后到孵化出幼虫所经历时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
卵是一个大型细胞,最外面是一层起保护作用的坚硬卵壳,具有高度的不通透性,一般杀虫剂很难侵入。
〔ppt12〕卵的大小、形状多样性,如一些蝶类、蛾类的卵为圆球形,粉蝶的卵为瓶形,蝗虫的卵为肾形,瓢虫的卵为子弹形,草蛉虫卵为有柄卵等。
〔ppt13〕昆虫产卵的方式、产卵的场所也多样化,如蝶类、天牛的卵大多散产,偶也有堆产,蝽象、叶甲、瓢虫等昆虫卵聚集堆产;〔ppt14〕产卵的场所有的裸露在外,如蝶类、蛾类、蝽象等,〔ppt15〕而蝗虫、叶蝉、叶蜂等一些昆虫产卵场所隐蔽,如蝗虫产卵在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