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温控系统项目设计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4.48 KB
- 文档页数:10
桂林航院电子工程系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说明书设计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专业:通信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 6 月 28 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成绩评定表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任务书专业:通信技术学号: 2 姓名:一、设计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二、设计要求:1.要求采集温度精确到度。
2.显示测量温度三、设计内容: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样品制作四、设计成果形式:1、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4000字);2、样品一套。
五.完成期限: 2010 年月日指导教师:贾磊磊年月日教研室:年月日目录一摘要 (1)设计要求 (1)二理论设计 (2)硬件电路计 (2)2.1.1芯片介绍 (2)2.1.2 DS18B20简介 (7)设计方案 (9)2.2.1.显示方案 (9)2.2.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1)2.2.3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 (11)三.系统的调试 (13).硬件的调试 (13)实验结果 (19)四、设计注意事项 (19)点阵设计注意事项 (20)单片机注意事项 (16)仿真器使用注意事项 (16)五.设计心得体会 (17)总结与体会 (17)摘要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
单片机是一种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等部分于一体的器件,只需要外加电源和晶振就可实现对数字信息的处理和控制。
因此,单片机广泛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
本论文侧重介绍“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及相关内容。
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题目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月7日~1月18日系别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系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成绩前言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是在完成了自控理论,检测技术和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要求同学在给定的时间内利用前期学过的知识和技术在过程控制实验室的现有设备上,基于mcgs组态软件或step7、wincc组态软件设计一个监控系统,完成相应参数的控制。
在设计工作中,学会查阅资料、设计、调试、分析、撰写报告等,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题目 (2)第二章、系统概述 (2)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 (2)第二节、MCGS组态软件 (7)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0)实时数据库 (10)设备窗口 (12)运行策略 (15)用户窗口 (17)主控窗口 (26)第四章、系统在线仿真调试 (27)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34)第六章、附录 (34)附录一、宇光智能仪表通讯规则 (34)第一章、设计题目题目1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选择上小水箱、上大水箱或下水箱作为被测对象,实现对其液位的定值控制。
实验所需设备:THPCA T-2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常规仪表侧),水箱装置,AT-1挂件,智能仪表,485通信线缆一根(或者如果用数据采集卡做,AT-4 挂件,AT-1挂件、PCL通讯线一根)。
实验所需软件:MCGS组态软件要求:1.用MCGS软件设计开发,包括用户界面组态、设备组态、数据库组态、策略组态等,连接电路,实现单容水箱的液位定值控制;2.施加扰动后,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仍稳定在原设定值;3.改变设定值,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稳定在新的设定值。
第二章、系统概述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一、被控对象1.水箱: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
上、下水箱采用淡蓝色优质有机玻璃,不但坚实耐用,而且透明度高,便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
温度检测与控制实验系统设计任务书设计参数:被测温度1200C,最大误差不超过±1℃,设计要求:(1).被控对象为小型加热炉,供电电压220VAC,功率2KW,用可控硅控制加热炉温度;(2).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温度传感器、调节器、加热炉控制器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3).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4).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5).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温度检测与控制实验系统设计一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的被控对象为小 型加热炉,供电电压为220VAC,功率2KW,被测温度1200度,误差不超过±1℃。
本设计通过热电偶测量加热炉内液体的温度,将热电偶的输出信号直接传输到调 节器,该调节器内部集成有变送器,并且可设定给定温度值,本实验为1200度。
调节器将偏差信号变为标准的4-20MA 或l —5v 电信号。
该信号输出到调功器, 可改变晶闸管导通时间,从而调节输出平均电压的大小,实现加热炉温度的控制。
经验证此控制器的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二系统框图本系统中,检测单元热电偶,调节器为集成变送器的数字调节器,执行器为 可控硅调功器,被控对象为加热炉,被控参数为温度。
三设备选型1热电偶热电偶要求测温度1200度,误差不超过±1℃,所以决定了只能用钳钱等贵 金属材料热电偶。
钳馅热电偶乂称高温贵金属热电偶,钳铭有单伯铭(钳铭 10-伯铭)和双祐钱(钳钱30-伯铭6)之分,它们作为温度测量传感器,通 常与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组成过程控制系统,用以 直接测量或控制各种生产过程中0T800C 范围内的流体、蒸汽和气体介质 以及固体表面等温度。
钳籍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伯铭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 端接合成回路时,当两接合点温度不同时,就会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
温度控制器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2)3. 实验原理 (3)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4)1. 实验内容 (5)1.1 温度控制器的基本操作 (6)1.2 温度控制器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7)2. 实验步骤 (8)2.1 安装温度控制器 (9)2.2 校准温度计 (9)2.3 设置温度控制器参数 (11)2.4 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13)2.5 分析实验结果 (13)三、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14)1. 实验数据 (15)1.1 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读数 (17)1.2 温度控制器的设定温度 (18)1.3 温度控制器的实际输出温度 (19)2. 结果分析 (19)2.1 温度控制器的性能评价 (20)2.2 温度控制器在不同条件下的适应性分析 (21)四、实验结论与建议 (22)1. 实验结论 (23)2. 实验建议 (24)一、实验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温度控制器,让学生了解温度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温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制作和调试过程,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全面掌握温度控制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温度控制器的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通过一系列实验,了解温度控制器的控制原理、操作过程以及性能特点,验证其在实际环境中的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本实验也旨在培养实验者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验设备与材料温度控制器:作为实验的核心设备,本实验选择了高精度数字式温度控制器,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恒温箱实验箱:为了模拟不同的环境温度,采用了具有温控功能的恒温箱或实验箱。
通过调节箱内的温度,可以观察温度控制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基于PID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次设计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以AT89C51单片机做为主控单元,运用PID控制算法,仿真实现了一个恒温控制系统。
设计中使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实时温度,不需要复杂的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能直接与单片机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使用PID算法控制加热炉仿真模型进行温度控制,总体实现了一个恒温控制仿真系统。
系统设计中包含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设计包含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温度加热模块。
软件设计的部分,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主要有:键盘扫描、按键处理程序、液晶显示程序、继电器控制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
另外以AT89C51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PID 控制算法提高了水温的控制精度,使用PID 控制算法实施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参数精度高、反映速度快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proteus仿真,PID,AT89C51,DS18B20温度控制目录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论证 (1)1.1 设计要求 (1)1.2 总体设计方案 (2)2 系统的硬件设计 (3)2.1 系统硬件构成概述 (3)2.2 各单元总体说明 (4)2.3 按键单元 (5)2.4 LCD液晶显示单元 (6)2.5 温度测试单元 (7)2.6 温度控制器件单元 (8)3 恒温控制算法研究(PID).............................................................................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PID控制器的设计 (10)3.2 PID算法的流程实现方法与具体程序 (12)4 系统的软件设计 (17)4.1 统软件设计概述 (17)4.2 系统软件程序流程及程序流程图 (18)4.3 温度数据显示模块分析 (19)4.4 测试分析 (22)5 模拟仿真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热炉温控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热炉温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学生能描述电热炉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能量转换过程,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学生能掌握温度控制的基本概念,如反馈、PID控制等,并了解其在电热炉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热炉温控系统,并进行模拟调试。
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收集和分析数据,优化电热炉温控系统的性能。
3. 学生能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表达电热炉温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实践操作的自信心。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认识到电热炉温控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物理选修课程,结合电学、热学等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课程的学习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热炉温控系统基础知识- 温度传感器原理与种类- 控制器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执行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2. 电热炉温控系统设计原理- 电热炉的能量转换过程- 温度控制策略(反馈、PID控制)- 系统稳定性分析3. 电热炉温控系统实践操作- 实验器材准备与连接-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4. 电热炉温控系统优化与调试-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参数调整方法与技巧- 故障排查与解决策略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基础知识学习(2课时)2. 设计原理讲解(2课时)3. 实践操作指导(3课时)4. 系统优化与调试(2课时)教材章节及内容:- 第二章 电学原理与应用:电热炉的能量转换过程、温度传感器原理与种类- 第三章 控制系统:控制器工作原理、PID控制策略- 第四章 实验操作:温度控制实验、系统调试与优化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恒温箱的控制系统设计报告终稿恒温箱的控制系统设计报告终稿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基于AT89C51单⽚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题⽬: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姓名:倪亮学号:组别:第三组专业班级:机⾃124班⽬录摘要温度是⽣活及⽣产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在家庭、医院等环境下都需要恒温储存物品、药品等,在农牧业也需要在⼀定的温度控制下饲养或培养⽣物或细胞等。
本⽂的恒温箱控制系统就是为满⾜上述需求⽽设计的。
⽬前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泛应⽤于社会⽣活、⼯业⽣产的各个领域,适⽤于家电、汽车、材料、电⼒电⼦等⾏业,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热⼯设备之⼀。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能源的需求⾮常⼤,然⽽我国的能源利⽤率极低。
所以实现温度控制的智能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温度控制系统是利⽤下位机设置温度上下限和实时温度的采集,传输到上位机以达到对温度的⽐较、控制。
本设计⽤AT89C51单⽚机为主要硬件,并设计了相应的复位电路,振荡器和时钟电路等电路。
为实现设计⽬的,此设计还设计了包括温度采集,温度显⽰,系统控制等外围电路。
⽽且对所设计电路给出了相应的软件设计,包括定时器初始化,串⾏⼝初始化和数据传输等程序。
以简单说明了温度控制系统的⼯作原理。
关键词:AT89C51单⽚机温度采集定时器设置温度控制第 1 章绪论1.1温度控制系统1.1.1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现今,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在⼯业⽣产中已经获得了⼴泛的应⽤,并且在⼯农业⽣产、国防、科研以及⽇常⽣活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温度控制系统是⼈类供热、取暖的主要设备的驱动来源,它的出现迄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期间,从低级到⾼级,从简单到复杂,随着⽣产⼒的发展和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的不断提⾼,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各业的应⽤虽然已经⼗分⼴泛,但从⽣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平仍然不⾼,同⽇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有着较⼤差距。
设计报告 1. 设计原理水温控制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开关控制和PID控制算法相结合,通过控制单位时间内加热时间所占的比例(即控制波形占空比)来控制水的加热速度,实现对1L水的全量程(10℃――70℃)内的升温、降温功能的自动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可划分为控制模块、温度测量模块、水温调节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显示电路模块等。
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STC89C52首先写命令给DS18B20开始转换数据,将转换后的温度数据送入89C52进行处理,处理后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
并将实际测量温度值与键盘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温度调节,当温差比较大时采用开关量调节,既全速加热和制冷,当温差小时采用PID算法进行调节,最终达到温度的稳定控制。
其中,加热采用内置(水中)电加热器实现,热量直接与水传递,加热效果好,控温方便;降温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实现。
其体积小,安装简单,易于控制,价格便宜,可短时间内反复启动,但其制冷速率不高,所以设计中配套散热风扇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2.温度控制算法实际温度控制系统,常采用开关控制或数字PID控制方式。
开关控制的特点是可以使系统以最快的素的向平衡点靠近,但在实际应用却很容易造成系统在平衡点附近震荡,精度不高;而数字PID控制具有稳态误差小特点,实用性广泛的特点,但误差较大时,系统容易出现积分饱和,从而份致系统出现很大的超调量,甚至出现失控现象。
因此,本设计将开关控制,放积分饱和、防参数突变积分饱和等方法溶入PID控制算法组成复式数字PID控制方法,集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点,既改善了常规控制的动态过程又保持了常规控制的稳态特性。
2.1控制算法的确定温度控制过程为 : 当水温温差大时,采用开关控制方式迅速减小温差,以缩短调节时间;当温差小于某一值后采用PID 控制方式,以使系统快速稳定并保持系统无静态误差。
在这种控制方法中, PID 控制在较小温差时开始进入,这样可有效避免数字积分器的饱和。
温度控制器实验总结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温度控制器实验总结报告温度控制器实验总结报告一、功能及性能指标根据设计任务基本要求,本系统应具有以下几种基本功能。
(1)可以进行温度设定,并自动调节水温到给定温度值。
(2)可以调整PID控制参数,满足不同控制对象与控制品质要求。
(3)可以实时显示给定温度与水温实测值。
(4)可以打印给定温度及水温实测值。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温度设定范围40℃~90℃,最小区分度1℃。
(2)温度控制静态误差≤1℃。
(3)双3位LED数码管显示,显示温度范围0.0℃~99.0℃。
(4)采用微型打印机打印温度给定值及一定时间间隔的水温实测值。
二、总体设计方案水温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具有热储存能力大,惯性也较大的特点,水在容器内的流动或热量传递都存在一定的阻力,因为可以将它归于具有纯滞后的一阶大惯性环节。
一般来说,热过程大多具有较大的滞后,它对于任何信号的响应都会推迟一些时间,使输出与输入之间产生相移。
对于这样存在大的滞后特性的过度过程控制,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控制方案。
1)、输出开关量控制2)、比例控制(P控制)3)、比例积分控制(IP控制)4)、比例积分加微分控制(IPD控制)结合本例题设计任务与我们采用比例积分加微分(PID)控制。
其特点是微分的作用使控制器的输出与偏差变化的速度成比例,它对克服对象的容量滞后有显著地效果。
在比例基础上加入微分作用,使稳定性提高,同时积分作用可以消除余差。
采用PID的控制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系统对诸如控制精度,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等控制品质的要求。
三、系统组成本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检测、信号处理、输入运算到输出控制电炉加热功率以实现水温控制的全过程。
因此,应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组成一个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以满足检测、控制应用类型的功能要求。
另外,单片机的使用也为实现水温的只能化控制以及提供完善的人机界面及多机通信皆空提供了可能。
而这些功能在常规数字逻辑电路中往往难以实现。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电子产品综合项目实践设计报告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项目:液晶显示电冰箱温控器的设计班级:学号:11111111姓名:XXX授课教师:XXX制定日期:年月日摘要近些年来,家电领域产品变化、技术发展、更新换代之快简直令人目不暇接,但作为白色家电冰箱的变化似乎不大。
传统的电冰箱的冷藏室温控器旋钮一般有7个数字,这些数字并不表示冰箱内具体的温度值,而是表示所控制的温度档位。
数字越小,箱内温度越高。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冰箱的控制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对电冰箱控制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冰箱的温控器也就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因此,能够实现精确控制温度、方便的设定和修改并且能够实时显示当前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有些冰箱采用了电脑只能温控及LCD(或LED)箱门外温度显示。
所谓智能温控就是通过感温头精确感应,把冰箱内温度的变化传递给中央控制芯片,由芯片控制制冷系统使冰箱内温度达到显示屏上设定值,使用者只需要根据食物的种类不同设定不同的温度即可,以此达到最大的保鲜程度。
这里介绍一种电脑型电冰箱温控器的设计电路,使用128*64字符型带背光的液晶模组作显示,显得豪华、气派,具有时代气息。
摘要 (2)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5)2.1系统功能描述 (5)2.2系统总体结构 (5)图2-1系统整体框图 (5)第三章硬件系统的设计 (6)3.1微处理器(单片机) (6)3.2 温度传感器DS18B20 (7)第四章软件系统的设计 (10)4.1液晶显示模块(TG12864.c) (10)4.2 测温系统(DS18B20.c) (11)4.3 定时模块(TIME.c) (11)第五章仿真机的调试与运行 (13)第6章结束语 (14)附录: (14)第一章引言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功能也不断增强,许多高性能的新型机种不断涌现出来。
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称为自动化和各个测控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器件,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必不可少的器件,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开题报告主题: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温度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恒温恒湿设备,还是家用电器中的空调和冰箱,都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而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能够结合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确保产品质量和生活舒适度。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概述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是将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数据,经过控制算法计算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以调节加热或制冷设备实现温度控制。
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温度控制需求。
三、技术原理1. 传感器模块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N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芯片等。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单片机系统中。
2.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通过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温度调节。
3. 单片机系统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接收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温度数据,并经过控制算法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构实现温度控制。
常用的单片机包括STC系列、AT89C系列、PIC系列等,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对系统性能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四、应用场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在工业、农业、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工业应用:恒温恒湿设备、热处理设备、温控风扇等2. 农业应用:温室大棚、孵化器、水产养殖等3. 家用电器应用:空调、冰箱、温控水壶等五、研究内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涉及到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设计、单片机系统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传感器模块的选型和接口设计2. 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优化3.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六、个人观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恒温箱的设计题目来源 A 题目类型 2 导师姓名张焕君学生姓名孔畅班级学号0803010604 专业自动化具体内容(课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方案、日程安排、参考文献)一、课题背景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恒温系统自动控制已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不同的领域内,由于控制环境,目标,成本等因素,需要针对情况来设计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实验中电热恒温应用随处可见。
在生活中我们用来保存食物的恒温箱,工业生产中一些原料的保存也用到恒温箱,在实验室里,特别是生物的培养实验室,恒温箱的应用更是普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及仪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小型化等方面快速发展。
国内对于恒温箱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温度的测控方法多种多样。
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利用微机对温度进行测控的技术,也便随之而生,并得到日益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然而现有的温度传感元件大多为模拟器件(热电耦)体积大、应用复杂、而且不容易实现数字化等缺点,阻碍了应用领域的扩展。
本设计从实际应用出发选取了体积小、精度相对高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元件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器,单片机AT89C52作为主控芯片,数码管作为显示输出,实现了对温度的实时测量与恒定控制。
三、课题主要内容本课题采用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得箱内温度,再将温度信号送入主控制器,通过程序设计来完成恒温箱的温度控制。
本课题硬件设计包括温度采集定路设计,键盘电路设计,报警电路设计,显示电路设计以及电源电路的设计。
软件的设计包括主程序设计,温度传感器驱动检测和控制程序的设计,显示程序设计,键盘程序设计以及报警程序设计。
运行调试包括温度控制调试,键盘扫描调试,报警及显示到的调试。
项目试运行报告一、项目概述本报告旨在对项目试运行阶段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该项目是一个新型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与实施项目,旨在提供便捷、智能的家居生活体验。
本报告将围绕项目的目标、实施方案、试运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套智能家居系统,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对家居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系统具备智能化的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自动调节温度、照明、安防等设备,提供更加舒适、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
三、实施方案1. 技术选型:根据项目需求和市场调研结果,我们选择了一套先进的智能家居系统平台作为基础,结合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控制模块,实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
2. 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功能设计和界面设计。
系统包括了温控、照明、安防、家电控制等多个模块,通过云端服务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3. 开发与测试:根据系统设计,我们进行了开发和测试工作。
开发团队按照项目计划,分工合作,完成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开发和集成测试。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试运行过程1. 前期准备:在试运行阶段之前,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准备工作。
包括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系统的配置和初始化、用户的培训等。
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2. 试运行阶段:在试运行阶段,我们选择了一批具备代表性的用户进行试用。
用户通过手机App或其他终端设备,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操作和控制。
我们收集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使用数据,以便进一步改进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3. 问题解决与优化:在试运行过程中,我们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和反馈,并进行了问题排查和解决。
同时,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和需求,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五、试运行结果1. 用户满意度:通过用户调查和反馈,我们得知绝大部分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非常满意。
自动温控系统
本三级项目要求根据给定芯片设计一个自动温度采集、显示、报警、控制降温设备的应用系统。
我们以8086微处理器为控制器,将直流电源模拟的温度信号送至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8088CPU将其获取并转换成温度在数码管上显示,同时系统在温度超过限定值的情况下有报警和启动降温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温度数码管显示A/D转换
前言:温度测控系统是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它是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际温度A/D 转换,送入计算机中,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
对此偏差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控制[2]。
温度测控系统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仓库存储、家禽养殖以及许多工业生产,都需要对环境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
有一种采用模糊控制来设计温控系统,模糊控制技术是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高新技术,具有精度高,响应快,过度过程超调量小适应性强,控制规律简单等特点,应用日益广泛。
目前大多数温度控制系统都具有温度时延、控制精度不够、智能程度低等缺点,而单片机温控系统可以很好的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同时投入也不大,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际运用价值,所以对于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温控系统是个很好的典范,也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入一些先进的控制整定技术可以使其控制的精度大大提高,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在本次三级项目中我们预期的目标如下: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在高温下启动声光报警的功能,并对于不同范围的高温启动不同转速的直流电机。
但是在实现过程中,我们仅仅做了最基本的功能,报警与降温,对降温系统直流电机的转速也没有体现。
项目组分工:
正文
1、总体设计
1.1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要求:三级项目要求利用实验箱中的ADC0809、DAC0832、8253、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