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蒸、煮、燀法共63页
- 格式:ppt
- 大小:5.96 MB
- 文档页数:32
实验五 煅蒸煮燀法及其它制法一:实验内容1. 煅法——煅白矾2. 蒸法——蒸地黄3. 燀法——燀杏仁4. 煮法——煮远志5. 制霜法——制杏仁霜6. 干馏法——馏蛋黄油7. 煨法——煨诃子二:试验方法与结果 1. 煅法——煅白矾流程:白矾→武火加热→膨胀松泡,白色蜂窝状固体,完全干燥形态变化:固体→液体→固体 气泡:大→小2. 蒸法——蒸地黄 流程:生地200g+水或黄酒拌匀→润透→蒸至乌黑润泽,味甜(圆气后一小时)水:平地黄表面,黄酒:30%3. 燀法——燀杏仁流程:水(杏仁的10倍)→武火煮沸→投入杏仁50g →煮5分钟→种皮膨胀→捞出→冷水冷浸→去皮4. 煮法——煮远志远志50g+甘草汁→文火→药透汁尽略干(甘草汁:6%。
制备甘草汁:甘草+水煮20min ,甘草汁没过远志)5. 制霜法——制杏仁霜杏仁10g →吸油纸包裹→碾成泥状→吸油纸不显油痕,松散成粉(不粘结成饼)6. 干馏法——馏蛋黄油熟鸡蛋黄1个→锅内文火加热→除尽水分→武火加热→蛋黄油出尽,滤出7. 煨法——煨诃子诃子30g 和麦麸9g 同置于锅中→煨至麦麸焦黄,诃子深棕表面油亮有香气溢出图一 煅白矾呈蜂窝状图三 燀杏仁图四 蛋黄油及煮远志图二 煅白矾结成饼状图五 杏仁霜图六 煨诃子三:实验讨论与分析结果讨论:1.煅法——煅白矾:白矾成疏松有蜂窝饼状,可用手直接拿起2.蒸法——蒸地黄:呈黑色润泽发亮3.燀法——燀杏仁:杏仁成黄白色,无皮4.煮法——煮远志:远志吸汁潮湿色略加深5.制霜法——制杏仁霜:杏仁松散成黄白色粉6.干馏法——馏蛋黄油:蛋黄油焦黑色有腥臭气,蛋黄渣粘稠黑色7.煨法——煨诃子:诃子呈棕色有香气分析注意事项:1.煅白矾时不应搅动以免气孔堵住使结晶水失去不完全,且应该待白矾表面完全无气泡涌动时停止加热2.蒸地黄时间较久,本次试验时间不足所以并未蒸制到位3.馏蛋黄油应不停搅拌以免受热不均实验六苦杏仁燀制前后酶活性比较一:试验方法试管口,对比颜色差异二:实验结果如图:左侧(苦杏仁)上苦味酸试纸明显变红,右侧(燀杏仁)上苦味酸试纸颜色无变化气味:苦杏仁试管苦杏仁味道较重,燀杏仁几乎无味三:实验讨论与分析生杏仁有小毒。
第二十六章蒸煮燀法蒸、煮、燀法为一类“水火共制”法。
这里的水可以是清水,也可以是酒或药汁(如甘草汁、黑豆汁)。
个别药物也用固体辅料,如珍珠、藤黄、硫黄煮制时加用豆腐。
第一节蒸法蒸制法中,有的药物蒸后便于保存,如桑螵蛸、黄芩、人参;有的药物蒸后性味改变,产生新的功能,临床适用范围扩大,如地黄、何首乌、大黄;有的药物在蒸制过程中加入酒(如地黄、肉苁蓉、黄精、山茱萸、女贞子)、醋(如五味子),则与酒炙、醋炙有类同的辅料作用;有的药物蒸制则是为了便于软化切制,如木瓜、天麻、玄参。
操作方法:将待蒸的药物洗漂干净,并大小分开,质地坚硬者可适当先用水浸润1~2h以加速蒸的效果。
与液体辅料同蒸者,可利用该辅料润透药物,然后将洗净润透或拌匀辅料后润透的药物,置笼屉或铜罐等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至所需程度取出,蒸制时间一般视药物而定,短者1~2h,长者数十小时,有的要求反复蒸制(九蒸九晒)。
蒸制过程中一般先用武火,待“圆汽”后改用文火,保持锅内有足够蒸汽即可。
但非密闭容器内酒蒸时,要先用文火,防止酒很快挥散,达不到酒蒸目的。
何首乌【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炮制方法】①何首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
②制首乌:取生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润湿,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密闭,蒸或炖至汁液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100kg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10kg(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适量,煮约4h,煎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
何首乌为不规则圆形厚片或小方块,表面淡红色或棕黄色;制首乌为棕褐色厚片或小方块,质坚硬,有光泽,味微甜。
【炮制作用】生首乌苦涩性平兼发散,具解毒、消肿、润肠通便的功能,用于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脂血症;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病体虚、高脂血症;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宜于久服。
含义
将净选过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置适宜容器内,加适量清⽔同煮的⽅法称为煮法。
煮法炮制的药物多为有毒副作⽤的药物。
煮制⽅法
煮制的操作⽅法因各药的性质、辅料种类及炮制要求不同⽽异。
1.药汁煮或醋煮将净药材加⼊定量的液体辅料或与药汁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加⽔平药⾯,⽤武⽕加热煮沸后改⽤⽂⽕,保持微沸,煮⾄药透汁尽,取出直接晒⼲或切⽚后晒⼲。
如
2.清⽔煮
将净药材浸泡⾄内⽆⼲⼼,捞出,置适宜容器内,加⽔没过药⾯,⽤武⽕煮沸后改⽤⽂⽕,保持微沸,煮⾄内⽆⽩⼼,取出,切⽚,如乌头。
将多量⽔置适宜容器内,武⽕加热⾄沸,投⼊净药材,煮制⼀定时间,取出,闷润⾄内外湿度⼀致,切⽚,如黄芩。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3.⾖腐煮⼀般将药物置两块⾖腐中间(如珍珠),亦可将⾖腐挖⼀长⽅形槽,将药物置于其中,再盖上⾖腐(如藤黄),置适宜容器内,加⽔没过⾖腐,煮⾄规定程度,取出放凉,除去⾖腐。
注意事项
1.⼤⼩分档,分别炮制。
2.适当掌握加⽔量。
毒剧药清⽔煮时加⽔量宜⼤,要求药透汁不尽,煮后将药捞出,去除母液。
加液体辅料煮制时,加⽔量控制适宜,要求药透汁尽,加⽔过多,药透⽽汁未吸尽,有损药效;加⽔过少,则药煮不透,影响质量。
3.适当掌握⽕⼒。
先⽤武⽕煮⾄沸腾,再改⽤⽂⽕,保持微沸,否则⽔迅速蒸发,不易向药物组织内部渗透。
4.煮制中途需加⽔时,应加沸⽔。
炮制研究
硫磺炮制时,⾖腐显⿊绿⾊,是硫磺与铁锅或铜锅在加热过程中,产⽣了某种化学反应的结果。
当炮制所⽤容器是铝锅、不锈钢锅或⾮⾦属容器时,⾖腐不显⿊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