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 格式:pptx
- 大小:202.84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评析鉴赏【内容摘要】我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建筑艺术中独放异彩。
其中皇家园林在整个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最为壮观,在园林中地位也最高。
皇家园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一以贯之的地方,也有不同时代的烙印。
这篇评析鉴赏试着对皇家园林的建造特点、意义、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皇家园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皇家园林皇权至上气派恢宏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对山、水、植物、建筑等艺术的创作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一、皇家园林的建造特点皇家园林在整个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最为壮观,在园林中地位也最高。
1、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如:清代的清漪园占地近300公顷。
2、建筑风格多姿多彩。
从中既可看到南方小巧园林风格,如杭州苏堤六桥、苏州狮子林、镇江宝塔等景色,也可看见少数民族风格的塔、屋宇结构等雄风,如北海的藏式白塔,甚至还有吸收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西洋景",如圆明园。
3、功能齐全。
皇家园林中集处理政务、受贺、看戏、居住、园游、祈祷以及观赏、狩猎于一体,甚至有的还设"市肆",以便买卖。
二、皇家园林的建造意义1、对应宇宙天象,祈望预知未来我国古人善于观察天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天界看成是以“帝星”为中心,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为主干的组织严密的庞大的体系,并发挥想像力把星象与周围的事物做联系,然后引入生活,并且自觉接受宇宙支配。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豫园坐落于上海市市区南部旧城的东北角,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面与上海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来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了侍奉他的父亲——明嘉靖年间的尚书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悦老亲”之意,故名为“豫园”。
豫园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年)开始兴建,至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年)完成,前后共用了18年时间。
占地70余亩。
17世纪中叶,潘氏的后裔逐渐衰落,园林也逐渐荒废。
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年),由该地的人士集资购得豫园的一部分,并重新进行整理。
清道光年间(公元-年)豫园因年久失修,当时的地方官通令各同业公所分管并作为议事的地方,共有21个行业各占一区,自行修葺。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上海,盘踞在城隍庙5日,园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咸丰十年(公元年),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英法军队又侵入城隍庙,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年起开始整修,恢复了30多亩园景。
现在的豫园可以分为六大景区,每个景区都存有其独有的景色。
入园没多久就可以看见一座大型假山,层峦叠嶂,清泉飞瀑,回去若真景。
假山以武康黄石扎成,出自于江南知名的砌山家张南阳之手,拥有“江南假山之并列”美誉。
“萃秀堂”就是骗人山区的主要建筑物,坐落于假山的东麓,面山而筑城。
自萃秀堂绕开花廊,进山路,存有明代祝枝山所书的“溪山清赏”石刻。
抵达山顶时存有一个平台,于此洞庭,全园景物,一览无余。
从鱼禾榭到万花楼一带,有游廊、溪流、山石等景物,多庭院小景,极具玩味。
点春堂景区,园亭相套,轩廊相连,花木葱茏,泉水潺潺,包括有和煦堂、藏宝楼等建筑。
清咸丰三年(公元年)上海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等,曾在点春堂设立指挥部。
玉华堂前的石峰——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具“皱、漏、瘦、透”之美。
据说是移自乌泥径朱尚书园,潘允端认为它是宋徽宗时搜罗的花石纲遗物。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代的遗物。
前者有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论。
中国的建筑业也认为,长江以南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提取物主要在苏州,园林的数量、大小、园林艺术的精华,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
二、院落布局不管是南方的自然式园林还是北方的宏观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私家贵族的小家园囿,尽管由于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1、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利用人工修建的自然风光,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的古典造园,除了满足自身的住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优美的山区景色的追求,为了在城市实现可以享受乐趣的山林。
2、善于利用民族风格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1)廊廊虽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建筑物,但造型很丰富,艺术造型很强。
从廊的形式分,大致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波形廊等,从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结合的角度来考虑,又可分为沿墙走廊、空廊、楼廊、爬山廊、水廊、花廊、复廊等。
2)桥桥也称桥梁,它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尤其是园林中更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桥。
桥原本是为了通行而建,所以具有交通的实用功能,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有吸引力,引人流连。
园林中建桥,既有分割水面与造景的作用,又有连接、导游的功能。
在宽阔的水面上用体形高大、曲线优美的拱桥或用廊桥,借水生景,虚实相接,倒影如画。
然而在重岩复岭的假山之间,却要用质朴自然的石梁,高高飞架在峭壁之上,才能创造出一种天堑变通途,白浪如山信步过的雄伟意境。
三、空间突破即为将造园的美景藏于四周的围墙之内。
此外,除了少数的皇家园林,其它私家园林的面积相对较小。
赏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探究人文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文美的杰作,展现了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
园林中融入了自然山水、建筑艺术和文人墨客的创作,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景观风格。
首先,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山水被精心布局与营造。
青山、湖泊、溪流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园林设计中,营造出山水如画的景象。
这些景观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给人们带来宁静、舒适的感受。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建筑艺术的体现。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廊桥流水、假山水榭等建筑,经过精心雕琢和布局,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和视觉效果。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更是艺术的呈现,通过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的布局,增添了园林的诗情画意。
同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可以感受到文人墨客的影响。
园林常以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来展示人文情怀。
例如,在假山上刻有古人的诗词,或者园中设有雅座供文人饮茶作诗,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文化的沉浸与情趣。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精妙的自然山水、建筑艺术和文人墨客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
这些园林不仅令人陶冶情操,还能让人在其中感受到人文美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
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
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
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
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
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
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
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
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中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
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这些自然风景构成的中式园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白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造园技艺而闻名于世。
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贵族社会的产物,旨在营造出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环境,给人以舒适、宁静和美丽的感受。
下面将从设计理念、建筑布局和园林元素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进行赏析。
设计理念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种“山水之境、人文之境”的意境。
设计师通过布置山石、挖掘水池、种植花草等手法,创造出一种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意境。
古代园林设计师追求“一步一景”的效果,即每走一步都能看到一个独特的景致。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使人在园林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画卷之中。
建筑布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空间的分割和组合。
古典园林常采用回廊、假山、亭台、廊桥等建筑元素,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使得整个园林空间显得丰富多样,且错落有致。
园林中的建筑物通常采用木质结构,以突出自然的质感和优雅的风韵。
建筑物的屋顶常常是悬山顶、歇山顶或攒尖顶等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与园林中的山石、植物相互呼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园林元素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以水、石、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它们的组合和运用,营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观。
水是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常常以湖泊、池塘、溪流等形式出现。
水在园林中既是观赏对象,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它与建筑物、山石相互映衬,形成了水天一色、水景与山景相映成趣的美景。
石是古典园林中的另一重要元素,常常以奇石、假山的形式出现。
石的选材和摆放都需要精心设计,以突出其独特的形态和纹理,与园林中的其他元素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又神秘的氛围。
植物则是古典园林中的点缀,常常以花草树木的形式出现,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美的建筑布局和丰富的园林元素而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给人们带来了身心愉悦和美的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和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是“山水”。
山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被视为人们追求心灵寄托的理想之地。
在古典园林中,山水以自然的方式展现,不仅有着宏伟壮丽的山脉、奔腾的江河,还有婉约的湖泊、青山绿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这种山水景观的营造往往采用了“假山”、“亭台楼阁”等手法,通过精细的布局和情境的调整,将人们引入山水之境,使其能够尽情享受自然之美。
古典园林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筑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注重对称和谐,追求均衡和协调。
建筑的布局精细而复杂,主要由厅、堂、院、廊、亭、台、轩等建筑构成。
这些建筑形式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与园林环境相辅相成的一部分。
建筑通常精美而讲究细节,常用的材料有木材、石材、瓦片等。
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往往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手工艺,通过它们,人们可以体验到古代中国文化的瑰宝。
古典园林还注重设计的细致和精美。
在园林的布局上,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主要通过回廊、门户、花坛等装饰,将园林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
这样的布局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们的观赏需求和活动功能。
园内往往有多个景点,例如假山、池塘、廊桥、花坛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特色和意义,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古典园林以其优雅和宜人的环境,吸引了无数来宾和游客。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展现。
通过古典园林的赏析,人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智慧的瑰宝,并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的虔诚和崇拜。
在赏析古典园林时,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山水景色来感受自然之美,通过观赏建筑和装饰来了解古代文化,通过体验园林布局来体味设计的巧妙和细致。
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感受其中的韵味和意境。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精美的建筑和细致的设计,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其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