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29.50 KB
- 文档页数:15
病理学技术基础知识-10(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0,分数:50.00)1.被覆上皮的分型依据是A.上皮细胞层数 B.细胞形状C.上皮细胞层数和细胞形状D.上皮组织的分布 E.上皮组织的功能(分数:1.00)A.B.C. √D.E.解析:2.胃底腺与幽门腺的最主要区别是A.腺的位置 B.腺的形态C.腺的疏密 D.腺细胞的组成E.腺的大小(分数:1.00)A.B.C.D. √E.解析:3.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A.皮肤 B.肾小管 C.胃肠D.肺泡 E.膀胱(分数:1.00)A. √B.C.D.E.解析:皮肤表面的上皮细胞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4.每个神经元具有A.一个轴突及一个树突B.一个轴突及一个或多个树突C.多个轴突及一个树突D.多个轴突及多个树突E.一个或多个轴突及一个或多个树突(分数:1.00)A.B. √C.D.E.解析:5.肝细胞的功能,除外A.合成胆汁 B.合成血浆蛋白C.生物转化 D.解毒功能E.清除抗原(分数:1.00)A.B.C.D.E. √解析:肝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抗原的作用。
6.腺上皮的功能以哪一项为主A.保护 B.吸收 C.分泌D.排泄 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
7.正常人血液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白细胞分别是A.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数:1.00)A.B.C.D. √E.解析:8.透明软骨和弹性软骨结构的主要区别是A.纤维数量不同 B.纤维成分不同C.纤维排列不同 D.基质成分不同E.软骨细胞分布不同(分数:1.00)A.B. √C.D.E.解析:透明软骨中的纤维成分是胶原原纤维,而弹性软骨中含大量的弹性纤维。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7(总分62,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关于再生下列可能发生的是A. 一侧肾脏摘除后,另一侧肾脏体积增大B. 胃肠道黏膜缺损后由表层上皮增生修补C. 神经细胞通过脱髓鞘后再生D. 分化低的组织再生能力强E. 横纹肌损伤均不能再生2. 关于瘢痕修复描述筻堡的是A. 胸膜腔粘连B. 肠腔狭窄C. 心瓣膜变形D. 瘢痕的抗拉力强度可与正常皮肤相同E. 瘢痕疙瘩3. 槟榔肝形成是由于A.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B.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淤血C. 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内出血D. 肝细胞坏死和肝淤血E. 肝细胞水样变性4. 不属于血栓结局的是A. 溶解吸收B. 机化C. 再通D. 分离排出E. 钙化5. 病理诊断羊水栓塞的依据是A. 肺脏广泛出血B. 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C. 肺泡内有角化上皮D. 肺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E. 肺泡内透明膜形成6.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A. 机械性因子B. 免疫反应C. 物理性因子D. 化学性因子E. 生物性因子7. 在炎症增生性改变中,最常见的细胞是A. 嗜酸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肥大细胞E. 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8. 下列不符合肿瘤的特点的是A. 相对无止境的生长B. 生长旺盛C. 与机体不协调D. 增生过程必须有致瘤因子持续存在E. 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9. 恶性肿瘤细胞最主要的形态特点是A. 核大B. 多核或异型核C. 核仁大D. 核染色浓染E. 病理性核分裂象10. 肿瘤血道转移的可靠依据是A. 肿瘤细胞侵入静脉B. 肿瘤细胞侵入动脉C. 血液中发现瘤细胞D. 在远隔部位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的肿瘤E. 肺部见到阴影11. 下列不是恶性肿瘤的是A. 神经母细胞瘤B. 肾母细胞瘤C. 髓母细胞瘤D. 肌母细胞瘤E. 视网膜母细胞瘤12. 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A. CT、检查B. X线透视C. 超声波检查D. 脱落细胞学检查E. 活组织检查13. 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A. 腺病毒B. 肺炎支原体C. 大肠杆菌D. 肺炎克雷伯杆菌E. 肺炎球菌14. 鼻咽癌的特点除外A. 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B. 以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为多见C. 大多数发生自鼻咽黏膜鳞状上皮D. 早期可经淋巴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E. 对放射治疗较敏感15. 下列与溃疡病的发生无关的是A. 胃液的消化作用B.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C. 胆汁反流入胃D. 精神过度紧张E. 遗传因素16. 关于慢性阑尾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 粪石阻塞B. 慢性细菌感染C. 阑尾扭曲D. 瘢痕性狭窄E. 全部由急性阑尾炎迁延而来17. 胆汁性肝硬化的组织学特点是A. 结节大小较一致,纤维间隔薄而均匀B. 肝脏变小、变硬、深绿色C. 结节大小不一,纤维间隔厚薄不均D. 胆管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将肝脏分隔为结节状E. 肝脏淤血,纤维组织增生,分隔肝小叶18. 关于食管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 早期即发生血道转移B. 早期无明显症状C. 晚期恶病质D. 多见于食管生理狭窄处E. 发生于食管中段最多19. 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A. 直接转移B. 淋巴道转移C. 血道转移D. 腹腔内种植转移E. 消化道播散20. 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除外A. 块状型B. 周围型C. 结节型D. 小癌型E. 弥漫型21. 子宫颈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 鳞状细胞癌B. 原位癌C. 早期浸润癌D. 高分化腺癌E. 透明细胞癌22. 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的肿瘤是A. 子宫颈鳞状上皮癌B. 子宫颈腺癌C. 绒毛膜癌D. 乳腺癌E. 卵巢乳头状囊腺癌23. 下列不符合乳腺癌的描述是A. 多来源于导管上皮细胞B. 多发生于外上象限C. 以腺癌多见D. 多数为实性癌E. 不发生直接蔓延24. 在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病理改变是A. 电镜下见基底膜常有裂孔或缺损B. 纤维蛋白沉积于肾球囊内C. 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D. 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E. 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或玻璃样变25. 脂性肾病的病理学特点是A. 嗜银染色显示毛细血管基底膜上形成许多钉状突起B.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C. 系膜细胞增生D. 系膜基质增生E. 内皮细胞增生26. 致密沉积物病属于A. 膜性肾小球肾炎B.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C.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 上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镜下首先发生的病变是A. 肾盂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B. 肾小管及肾小球内充满脓细胞C. 间质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 间质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E. 肾盂内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2. B1型题A.中央型多见B.周围型多见C.弥漫型多见D.嗜银细胞发生E.由上皮化生恶变而来1. 肺泡细胞癌A. B.C. D.E.2. 鳞状细胞癌A. B.C. D.E.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胆道阻塞D.寄生虫感染E.慢性酒精中毒3. 胆汁性肝硬化的原因A. B.C. D.E.4. 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A. B.C. D.E.。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中级380)基础知识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是下列哪一项的变化?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细胞器D. 细胞浆E. 细胞连接2、关于肿瘤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良性肿瘤通常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
B. 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正常组织。
C. 所有恶性肿瘤都具有转移能力。
D. 肿瘤的发生仅由遗传因素决定。
E. 通过病理检查可以确定肿瘤性质为良性还是恶性。
3、题干: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哪种染料的吸收光谱范围最接近人眼可见光的范围?A、苏木精B、伊红C、磷钨酸D、天狼猩红4、题干:以下哪种病理切片固定方法对细胞形态的破坏最小?A、酒精固定B、甲醛固定C、冷固定D、热固定5、在病理学技术中,哪种方法主要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A、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B、电子显微镜观察C、冷冻切片观察D、荧光显微镜观察6、在病理学技术中,用于固定细胞和组织的常用固定剂是以下哪种?A、乙醇B、甲醛C、水合氯醛D、冰醋酸7、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坏死的标志?A、细胞核固缩B、细胞膜破裂C、细胞器肿胀D、DNA片段化E、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外翻8、在HE染色切片中,下列哪种组织结构会呈现深红色?A、细胞核B、肌肉纤维C、脂肪滴D、嗜碱性颗粒E、细胞质中的RNA9、题干:在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哪种染色剂常用于增强细胞核的对比度?A、苏木精B、伊红C、磷钨酸D、酸性复红 10、题干:以下哪种病理学技术可用于检测细胞凋亡?A、苏木精-伊红染色B、电镜观察C、Tunel染色D、免疫组化11、在病理学技术中,哪种方法主要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A、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B、电子显微镜观察C、冷冻切片观察D、荧光显微镜观察12、在病理学技术中,染色前对组织进行固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增强组织硬度B、防止组织自溶C、便于切片D、增加组织透明度13、下列哪项不属于组织切片技术?A. 石蜡切片法B. 冰冻切片法C. 振动切片法D. 组织化学染色法14、在HE染色中,嗜酸性物质指的是:A. 能够与酸性染料结合的物质B. 能够与碱性染料结合的物质C. 不易与任何染料结合的物质D. 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被酸洗掉的物质15、病理切片厚度通常控制在多少微米较为适宜?A. 5-10微米B. 10-15微米C. 15-20微米D. 20-30微米16、在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中,苏木精染液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使细胞核着色B. 使细胞质着色C. 使细胞膜着色D. 使细胞外基质着色17、在病理学技术中,哪种方法主要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A、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B、电子显微镜观察C、冷冻切片观察D、荧光显微镜观察18、在病理学技术中,用于固定细胞和组织的常用固定剂是以下哪种?A、甲醛B、乙醇C、水合氯醛D、冰醋酸19、在组织切片过程中,如果组织块过硬,最可能导致的问题是:A. 切片过薄,容易破裂B. 切片过厚,细胞结构模糊C. 组织脱水不足,切片时易碎D. 固定不充分,影响染色效果 20、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组化技术中的步骤?A. 抗原修复B. 加入一抗C. DNA提取D. 显色反应21、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下列哪种染色剂主要用于增强细胞核的染色效果?A. 苏木精B. 伊红C. 碘液D. 氯化钴22、在病理学技术中,以下哪种染色方法用于检测肿瘤细胞的角蛋白?A. 苏木精-伊红染色B. 罗氏染色C. 罗斯登染色D. 色素沉着法23、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A、细胞肿胀,细胞器膜破裂B、染色质边缘化与核周固缩C、形成凋亡小体D、DNA片段化2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用于标记抗体的是哪种物质?A、苏木精B、伊红C、荧光素或酶D、银盐25、题干:以下哪种病理切片染色技术适用于观察细胞核的结构?A.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B. 瑞氏染色法(Giemsa染色)C. Masson染色法D. 碘化钾染色法26、题干:在病理学技术中,以下哪项操作是为了防止切片脱片?A. 切片前将切片刀煮沸消毒B. 切片时使用微温的固定液C. 切片后立即将切片放入固定液中D. 切片过程中不断用酒精擦拭切片刀27、下列哪种细胞器在病理条件下最常发生肿胀?A. 线粒体B. 高尔基体C. 溶酶体D. 内质网E. 核糖体28、在肿瘤细胞中,以下哪项不是用来评估恶性程度的指标?A. 细胞异型性B. 核分裂象的数量C. 肿瘤边界清晰度D. 细胞外基质成分E. 侵袭周围组织的能力29、题干:在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以下哪种染色剂通常用于固定细胞核?A. 苏木精B. 伊红C. 酒精D. 稀盐酸 30、题干: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以下哪项操作不正确?A. 切片厚度应控制在3-5微米B. 切片应置于37℃的温水中展平C. 切片染色时,苏木精染色时间不应过长D. 切片脱蜡时,应使用二甲苯31、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不属于常规的切片步骤?A. 厚度调整B. 涂片C. 染色D. 烘干32、在苏木精-伊红染色中,以下哪种物质用于将细胞核染成蓝色?A. 苏木精B. 伊红C. 磷钨酸D. 硫酸铝33、在病理学技术中,用于固定组织切片的常用固定液是:A. 甲醛B. 碘酒C. 氢氧化钠D. 乙醇34、在HE染色过程中,若切片出现气泡,可能的原因是:A. 切片清洗不充分B. 苏木精染色时间过长C. 脱蜡处理不当D. 染色缸中水量不足35、题干:在细胞学检查中,以下哪种细胞形态特点最符合良性病变?A. 细胞核与细胞质比例失调B. 细胞核异型性明显C. 细胞大小不一,核仁明显D. 细胞质嗜碱性,核膜清晰36、题干:在组织学切片制作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固定组织?A. 乙醇浸泡B. 甲醛蒸熏C. 热固定D. 水浸泡37、病理学技术中,用于固定组织标本的方法是:A. 高温煮沸法B. 酒精固定法C. 氯仿固定法D. 甲醛固定法38、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用于将组织切成薄片的方法是:A. 热切片法B. 冷切片法C. 刮片法D. 涂片法39、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哪一步骤容易出现切片脱片现象?A. 染色B. 切片C. 固定D. 水洗 40、在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细胞核的异型性?A. 苏木精-伊红染色B. 钙化染色C. 酸性品红染色D. 色素沉着染色二、A2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题干:在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以下哪种染色剂主要用于细胞核的染色?A、苏木精B、伊红C、碳酸锂D、磷钨酸2、题干:在病理学技术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检测病毒包膜?A、免疫组化B、原位杂交C、电镜观察D、细菌培养3、题干:以下哪种病理切片染色方法适用于观察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和异型性?A.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B. 吉姆萨染色(Giemsa染色)C. 阿辛蓝染色(Alcian blue染色)D. 立方体染色(Cubitin染色)4、题干:在病理学检查中,以下哪种组织固定方法最常用于固定活体组织?A. 甲醛固定B. 碘酊固定C. 乙醇固定D. 甘油固定5、题干:在病理切片制备过程中,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固定组织?A. 热固定B. 冷固定C. 醇固定D. 碘固定6、题干: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中,苏木精染液的主要作用是?A. 使细胞核着色B. 使细胞质着色C. 使细胞器着色D. 使细胞膜着色7、题干:以下哪种细胞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查宫颈癌?A. 涂片法B. 细胞培养法C. 免疫组化法D. 流式细胞术8、题干: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细胞核的染色?A. 苏木精-伊红染色B. 吉姆萨染色C. 酸性品红染色D. 碱性品红染色9、题干:以下哪种病理切片染色方法适用于观察细胞内脂肪滴?A.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B. 番红-固绿染色法C. 碘化钠苏木精染色法D. 阿辛蓝-油红O染色法 10、题干:在病理切片检查中,以下哪种细胞成分的检测通常采用PAS染色法?A. 蛋白质B. 糖原C. 脂肪D. 纤维蛋白11、在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以下哪种染料用于细胞核染色?A. 苏木精B. 伊红C. 碘D. 酚品红12、在病理切片中,以下哪种结构通常不会出现?A. 纤维组织B. 血管C. 神经组织D. 毛细血管13、在病理学技术中,用于固定组织切片的常用固定剂是:A. 生理盐水B. 甲醛C. 乙醇D. 甘油14、在制作病理切片时,将组织块置于固定液中后,下列哪个步骤是为了防止组织收缩?A. 脱水B. 清洗C. 浸蜡D. 置于固定液中15、在病理学技术中,用于固定组织样本的常用试剂是:A. 生理盐水B. 甲醛溶液C. 乙醇D. 硫酸16、在制作石蜡切片时,以下哪个步骤不是必要的?A. 组织固定B. 组织脱水C. 组织透明D. 组织熔蜡17、题干: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固定组织?A. 乙醇脱水B. 甲醛固定C. 碘液染色D. 苏木精染色18、题干:下列哪种病理切片技术用于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A. 光学显微镜切片B. 电子显微镜切片C. 冰冻切片D. 涂片19、在组织化学技术中,当需要检测组织中的钙盐沉积时,常用的染色方法是哪种?A. 丽春红染色B. 阿尔辛蓝染色C. Von Kossa染色D. PAS反应法 20、在病理学技术中,若要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并希望同时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最适合的技术是哪一种?A.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B. 荧光显微镜观察C. 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荧光标记D. 冰冻切片结合H&E染色21、患者,男,55岁,近期出现疲劳、体重减轻的症状。
病理学技术(师)考试:2022病理学技术基础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5)共618道题1、有关卵巢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上端与小肠相邻B. 下端连于子宫底C. 内侧连于输卵管伞D. 前缘游离E. 外侧面借卵巢系膜附于子宫阔韧带后面试题答案:B2、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是()(单选题)A. 细胞肿胀B. 炎细胞浸润C. 凋亡小体D. 细胞空泡化E. 细胞固缩试题答案:C3、神经元尼氏体分布于()。
(单选题)A. 轴突和树突内B. 胞体和轴突内C. 仅胞体内D. 胞体和树突内E. 整个神经元内试题答案:D4、下列哪项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单选题)A. 癌细胞崩解产物B. 血管内膜损伤C. 血小板数量增多D. 血流缓慢E.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试题答案:E5、关于炎症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单选题)A. 损伤必然导致炎症B. 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C. 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D. 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E. 理化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炎因子试题答案:D6、下列结构属于海马结构的是()(单选题)A. 海马旁回B. 海马旁回沟C. 舌回D. 齿状回E. 枕颞内侧回试题答案:D7、关于水样变性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单选题)A. 细胞膜损伤、钠泵功能障碍所致B. 变性细胞胞质疏松并逐渐透明C. 核稍大,并淡染D. HE染色容易与脂肪变性相鉴别E. 属于轻、中度的细胞损伤试题答案:D8、上皮细胞侧面常见的细胞连接,除外()(单选题)A. 紧密连接B. 缝隙连接C. 中间连接D. 桥粒E. 半桥粒试题答案:E9、沿空、回肠动脉排列。
()(单选题)A. 腹股沟深淋巴结B. 锁骨上淋巴结C. 腹股沟浅淋巴结D. 锁骨下淋巴结E. 肠系膜淋巴结试题答案:E10、与胃癌发生有关的是()(单选题)A. HBVB. HIVC. EBVD. HPVE. 黄曲霉毒素试题答案:E11、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的是()(单选题)A.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B.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C. 亲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D. 免疫金(银)细胞染色组织化学技术E. ELISA试题答案:E12、细胞的结构包括()(单选题)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以上均是E. 以上均不是试题答案:D13、有关肾的结构哪项正确?()(单选题)A. 肾锥体尖端伸向皮质B. 肾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C. 肾髓质由肾锥体和肾柱组成D. 肾实质血管较少,呈淡红色E. 肾髓质富含血管,新鲜标本呈红褐色试题答案:B14、腺上皮的功能以哪一项为主?()(单选题)A. 排泄B. 保护C. 分泌D. 吸收E. 以上均不是试题答案:C15、纤维素样坏死的实质是()(单选题)A. 胶原纤维增粗并相互融合所致B. 间质胶原纤维及小血管壁变性C. 基质中PAS阳性的黏多糖增多所致D. 基质中透明质酸的大量储积E. 小血管基底膜下结合黏多糖蛋白质的沉积试题答案:B16、大叶性肺炎不会发生的并发症是()(单选题)A. 肺脓肿B. 肺肉质变C. 肺褐色硬变D. 脓胸E. 败血症试题答案:C17、左侧第12肋斜过()。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下列不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是(分数:2.00)A.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萎缩B.老年妇女子宫、卵巢萎缩√C.饥饿引起的肌肉萎缩D.骨折引起的相应的肌肉萎缩E.尿路阻塞时尿液潴留于肾盂中引起的肾组织萎缩解析:解析:老年妇女子宫、卵巢萎缩属于生理性萎缩。
2.下述各种细胞中,再生能力最强的是(分数:2.00)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软骨细胞D.神经胶质细胞√E.骨骼肌细胞解析:解析:神经胶质细胞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活跃的增生、吞噬功能。
3.关于创伤一期愈合增生和瘢痕形成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感染故无炎症,仅有表皮再生,无肉芽组织生长B.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C.无感染故无炎症,表皮再生先于肉芽组织生长D.无感染,有轻度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E.无感染故无炎症,肉芽组织生长填平伤口后表皮再生覆盖解析:解析:一期愈合无感染,但因有少量的组织破坏和出血,可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
表皮再生在24~48小时内便可将伤口覆盖,肉芽组织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边缘长出,并很快将伤口填满,5~6天胶原纤维形成(此时可拆线),2~3周完全愈合,留下一条线状瘢痕。
4.心血管内膜受损时,促进血栓形成的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内皮下胶原B.组织因子C.纤维连接蛋白D.凝血酶E.大量幼稚血小板√解析:解析:心血管内膜受损时,内皮下胶原暴露,促使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化。
而纤维连接蛋白有助于血液细胞和纤维蛋白原黏着在暴露的血管壁上,凝血酶和组织因子也参与这一过程。
大量幼稚血小板在血液高凝状态下出现。
5.随血流的异物堵塞管腔的现象称为(分数:2.00)A.血栓形成B.栓子C.栓塞√D.梗死E.血栓解析:6.下述关于梗死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双重血供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D.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解析:解析:大量失血、严重贫血、休克和心力衰竭时,血氧饱和度降低,在对缺氧耐受性低的心、脑组织,一小支血管的部分栓塞就可以出现梗死。
病理学技术基础知识-6(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不属于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的是A.肥大 B.增生 C.萎缩D.变性 E.化生(分数:1.00)A.B.C.D. √E.解析:2.关于坏死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核改变总是首先发生核浓缩B.胞质内嗜酸性物质增多,红染C.组织、细胞轮廓立即消失D.损伤不能再恢复E.组织坏死后1小时,光镜下就能见到其形态改变(分数:1.00)A.B.C.D. √E.解析:坏死出现则损伤不可恢复。
核的变化依据损伤因子强弱可表现为:损伤因子较弱时,核的改变可顺序发生: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损伤因子强烈时,可先发生染色质边集后即进入核碎裂,也可由正常的核迅速发生溶解。
坏死细胞胞质红染是由于胞质嗜碱性物质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而致。
在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轮廓并不立即消失,而是较长时间的保存。
坏死的形态学改变通常在组织、细胞死亡后数小时至10小时以上才出现。
3.关于水样变性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细胞膜损伤、钠泵功能障碍所致B.变性细胞胞质疏松并逐渐透明C.核稍大,并淡染D.HE染色容易与脂肪变性相鉴别E.属于轻、中度的细胞损伤(分数:1.00)A.B.C.D. √E.解析:脂肪变性的细胞在HE染色时,由于脂肪可被有机溶剂溶解,因而脂滴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与水样变性时的空泡不易区别,需对脂肪进行苏丹Ⅲ或锇酸染色来区别。
4.下述描述中,属于完全再生的是A.动脉吻合口愈合 B.骨折愈合再建C.剖腹手术切口愈合D.肠吻合口愈合E.胃溃疡愈合(分数:1.00)A.B. √C.D.E.解析:骨折愈合后,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再建后,可完全恢复骨折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完全性再生。
5.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称A.脂肪变性 B.水样变性C.黏液变性 D.萎缩E.坏死(分数:1.00)A.B.C.D. √E.解析:6.组织损伤后,由其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是A.化生 B.机化 C.分化D.再生 E.增生(分数:1.00)A.B.C.D. √E.解析:7.下列不属于完全再生的是A.所有的生理性再生 B.骨折的修复C.黏膜溃疡愈合后D.皮肤附属器完全被破坏后E.断裂的肌腱经手术缝合后(分数:1.00)A.B.C.D. √E.解析:皮肤附属器如遭完全破坏,则不能完全再生,也形成瘢痕修复。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士)106)基础知识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题干:在病理学技术中,下列哪项操作用于固定细胞和组织的切片?A、脱水B、透明C、固定D、封片答案:C解析:固定是病理学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步骤,用于稳定细胞和组织的结构,防止其腐败和自溶。
通常使用10%的甲醛溶液进行固定。
2、题干: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染色步骤的目的是什么?A、提高切片的透明度B、增强切片的对比度,便于观察C、去除切片中的杂质D、消毒切片答案:B解析:病理切片的染色步骤是为了增强切片的对比度,使组织结构更加清晰,便于病理医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3、题干: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用于固定组织的?A. 压片B. 热固定C. 染色D. 包埋答案:B解析: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固定组织是防止组织在处理过程中发生自溶和形态变化的关键步骤。
热固定是一种常用的固定方法,通过高温处理使组织蛋白质变性,从而固定细胞结构。
压片是用于制片过程中的压平组织切片,染色是用于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包埋则是将切片固定在适当的介质中以便于切片和保存。
因此,正确答案是B. 热固定。
4、题干:以下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肿瘤细胞的核异型性?A.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B. 罗氏染色(PAS染色)C. 姜-尼染色(Giemsa染色)D. 瑞氏染色(Wright染色)答案:C解析:姜-尼染色(Giemsa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染色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测细胞的核结构和核异型性。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核着色鲜明,核仁和核仁组织区清晰可见,从而有助于识别肿瘤细胞的核异型性。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主要用于细胞和组织的常规染色。
罗氏染色(PAS染色)主要用于检测糖原和糖蛋白。
瑞氏染色(Wright染色)主要用于血液细胞的染色。
病理学技术基础知识-7(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细菌与慢性胃炎的发病有关的是A.青霉菌 B.幽门螺杆菌C.大肠杆菌 D.链球菌E.葡萄球菌(分数:1.00)A.B. √C.D.E.解析:2.大叶性肺炎铁锈色痰的产生是由于A.痰内含血红蛋白 B.痰内含红细胞C.痰内含含铁血黄素 D.痰内含巨噬细胞E.痰内含纤维素(分数:1.00)A.B.C. √D.E.解析: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含铁血黄素,经痰液排出,故痰液呈铁锈色。
3.非典型增生是指A.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B.良性上皮肿瘤恶变时的一种过渡C.黏膜上皮因异常增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有的可发展为癌D.黏膜上皮增生时转化成其他类型的组织E.上皮组织在增生修复过程中出现形态的改变现象(分数:1.00)A.B.C. √D.E.解析:4.纤维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按命名原则应称为A.恶性纤维瘤 B.纤维瘤C.纤维瘤恶变 D.纤维肉瘤E.纤维瘤病(分数:1.00)A.B.C.D. √E.解析:5.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支气管黏膜上皮变性、坏死、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B.肺组织高度纤维化C.管壁平滑肌束断裂、萎缩D.软骨变性、萎缩、钙化或骨化E.腺体增生、肥大、黏液化和退变(分数:1.00)A.B. √C.D.E.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累及黏膜上皮、腺体及管壁组织。
肺硅沉着症时肺组织高度纤维化。
6.与肺癌发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职业性致病因素B.长期吸烟C.免疫缺陷 D.慢性肺部疾病E.遗传因素(分数:1.00)A.B. √C.D.E.解析:7.下述描述不符合遗传性肿瘤的特点的是A.发病年龄较年轻 B.常为多发性肿瘤C.第一次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D.男性多于女性 E.家族史阳性(分数:1.00)A.B.C.D. √E.解析:家族性大肠腺瘤病、神经纤维腺瘤病、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些较为公认的遗传性肿瘤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性别无关。
病理学技术初级(士)基础知识(病理学)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是A.导管内癌B.髓样癌C.乳头状癌D.黏液癌E.浸润性导管癌正确答案:E解析: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占70%;导管内癌和髓样癌各约5%和10%,乳头状癌和黏液癌少于3%。
知识模块:病理学2.关于Paget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导管内癌不突破基底膜B.导管内癌突破基底膜C.导管内癌沿乳腺导管累及乳头、乳晕D.发生于乳腺小叶的末梢导管和腺泡E.不属于癌正确答案:C解析:导管内癌不突破基底膜为导管内原位癌特点;导管内癌突破基底膜为导管浸润癌特点;发生于乳腺小叶的末梢导管和腺泡为小叶浸润癌特点;Paget 病属于癌。
知识模块:病理学3.乳腺癌以淋巴道转移最常见,首先受累的常为A.同侧锁骨上淋巴结B.同侧锁骨下淋巴结C.同侧腋窝淋巴结D.乳内动脉旁淋巴结E.纵隔淋巴结正确答案:C解析:乳腺淋巴管丰富,淋巴道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发生也较早。
乳腺癌多发生于外上象限,故腋窝淋巴结转移最常见,晚期可累及锁骨下淋巴结。
少数发生于乳腺内侧的乳腺癌可首先累及乳内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到胸骨旁淋巴结,再进一步到纵隔淋巴结,极少数可累及对侧腋窝淋巴结。
知识模块:病理学4.下列不符合乳腺癌的描述是A.多来源于导管上皮细胞B.多发生于外上象限C.以腺癌多见D.多数为实性癌E.不发生直接蔓延正确答案:E解析:乳腺癌沿乳腺导管直接蔓延,可累及相应的乳腺小叶腺泡,或沿导管周围组织间隙和筋膜浸润到脂肪组织,甚至侵入胸大肌及胸壁。
知识模块:病理学5.下列乳腺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肿瘤灰白、质硬B.呈浸润性生长C.最易发生血道转移D.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E.可出现乳头回缩现象正确答案:C解析:乳腺淋巴管丰富,淋巴道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知识模块:病理学6.与乳腺癌有关的激素受体为A.GRB.ER、PRC.FRsD.GHRE.AR正确答案:B解析: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胞核均含有雌二醇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阻断ER和PR作用环节可抑制乳腺癌的生长。
一、人体解剖学得基本术语1、解剖基本术语(1)矢状面:沿矢状轴方向所作得切面。
(2)冠状面:沿冠状轴方向所作得切面。
(3)水平面:(或横切面)沿水平线所做得横切面。
(4)胸部标志线①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正中线所做得垂直线。
②胸骨线:沿胸骨外侧缘最宽处所做得垂直线。
③锁骨中线:经锁骨中线所做得垂直线。
(5)腹部分区常用2条水平线,经两侧肋骨最低点(第10肋)得连线。
2天垂直线,经左、右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所作得垂线。
分上腹部得腹上区与左右季肋区;中腹部得脐区与左右腰区;下腹部得腹下区与左右髂区、四分法,过脐得垂直线与水平线分左右上腹、左右下腹。
二、骨骼系统1、骨(1) 骨得组成(形态与功能)骨细胞、骨胶原纤维及骨基质组成,成人骨206块,(2)分类(存在部位)颅骨、躯干骨与四肢骨。
2.躯干骨: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与12对肋。
(1) 椎骨得组成共24块,颈椎(7个)、胸椎(12个)与腰椎(5个)(2) 形态特点(一个椎体与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
)3。
胸骨(2) 形态特点(胸骨柄、胸骨体与剑突。
)4、肋及肋软骨(1) 组成有肋骨与肋软骨组成,共12对、(2) 位置上7对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
8~10对肋得软骨前端与上位得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
11、12对肋软骨末端游离于腹壁肌中。
5、脑颅骨颅骨:23块,脑颅骨有8块(不成对得额骨、蝶骨、筛骨与枕骨,成对得颞骨与顶骨)6.上肢骨及下肢骨上肢骨由上肢带骨与自由上肢骨(臂部得肱骨、位于前壁得桡骨与尺骨及手骨)。
下肢骨由下肢带骨(为一块髂骨,为不规则得扁骨)与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与14块趾骨。
三、(一) 消化管1、消化系统:消化管与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部分为下消化道。
2、食管就是前后扁平得肌性管,位于脊柱前方,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与咽相续,下端续于胃得贲门,全长约25cm、3、胃:消化管得最膨大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病理学技术(师)考试:2022病理学技术基础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3)共618道题1、黄色脂肪组织多见于()。
(单选题)A. 肌腱B. 真皮的网状层C. 皮下组织D. 黄韧带E. 淋巴结试题答案:C2、膜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常表现为下列哪种疾病?()(单选题)A.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B. 肾病综合征C. 慢性肾炎综合征D. 急性肾炎综合征E.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试题答案:B3、下列哪种癌症发生与亚硝胺无关?()(单选题)A. 结肠癌B. 肝癌C. 食管癌D. 胃癌试题答案:E4、免疫荧光检查见肾小球系膜内有颗粒状荧光分布,不可能是()。
(单选题)A.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 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D. 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试题答案:C5、下列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是()(单选题)A. 浆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淋巴细胞D. 中性粒细胞E. 肝Kupffer细胞试题答案:E6、关于左心室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单选题)A. 位于右心室的左前方B. 房室口周有三尖瓣C. 室壁厚约为右心室的3倍D. 流出道为动脉圆锥E. 流入与流出道的分界为室上嵴试题答案:C7、下列组织发生的肿瘤不能称为癌的是()(单选题)B. 血管内皮C. 甲状腺腺上皮D. 乳腺导管上皮E. 膀胱移行上皮试题答案:B8、在炎症中,下列不属于血道扩散的是()(单选题)A. 微生物沿淋巴管蔓延至淋巴结B. 微生物的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C. 微生物入血,但未产生毒素D. 微生物入血,并繁殖、产生毒素E. 化脓性细菌入血,并繁殖,产生多发性小脓肿试题答案:A9、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多见于()。
(单选题)A. 肌腱B. 真皮的网状层C. 皮下组织D. 黄韧带E. 淋巴结试题答案:B10、关于炎症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单选题)A. 损伤必然导致炎症B. 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C. 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D. 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E. 理化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炎因子试题答案:D11、下列哪项不符合肿瘤的特点()。
病理学技术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肺泡(江南博哥)B.皮肤C.胃肠D.肾小管E.膀胱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皮肤表面的上皮细胞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单选题]2.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有()。
A.腋窝淋巴结肿大B.乳头凹陷C.无痛性肿块D.皮肤呈橘皮样改变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乳腺癌临床特点包括无痛性肿块,质硬,固定,乳头内陷,乳旁皮肤橘皮样外观。
淋巴道转移时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单选题]3.下述哪项描述不符合遗传性肿瘤的特点?()A.男性多于女性B.发病年龄较年轻C.第一次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D.常为多发性肿瘤E.家族史阳性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家族性大肠腺瘤病、神经纤维腺瘤病、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些较为公认的遗传性肿瘤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性别无关。
[单选题]4.关于胆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黏膜有许多高而分支的皱襞B.胆囊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C.胆囊体部肌层平滑肌较厚D.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E.固有层较薄,无腺体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胆囊肌层平滑肌厚薄不一,底部较厚,颈部次之,体部最薄。
[单选题]5.关于梗死的描述哪项正确?()A.因动脉血供中断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B.只要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C.必须有双重血液供应出现动脉栓塞才可引起梗死D.必须在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引起动脉栓塞才能引起梗死E.疏松组织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参考答案:A[单选题]6.引起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多数是()。
A.葡萄球菌B.变形杆菌C.大肠杆菌D.副大肠杆菌E.真菌参考答案:C[单选题]7.下列哪项不属于扁骨?()A.肩胛骨B.颅骨C.肋骨D.胸骨E.股骨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E项,股骨属于长骨;B项,颅骨较为复杂,既有扁骨又有不规则骨;ACD三项,均为扁骨。
[单选题]8.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栓结局?()A.分离排出B.溶解吸收C.再通D.机化E.钙化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分离排出是坏死组织的结局。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8(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关于化生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机体组织的适应性反应B.是向成熟、性质相似的细胞转化C.是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细胞方向分化所致D.某些化生上皮可发生癌变E.细胞转化过程是已分化的细胞直接分化为另一种细胞√解析:2.下述细胞属于永久细胞的是(分数:2.00)A.造血细胞B.表皮细胞C.肝细胞D.心肌细胞√E.肾小管细胞解析:解析:神经细胞、横纹肌细胞和心肌细胞都属于永久性细胞;造血细胞、表皮细胞属于不稳定细胞;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属于稳定细胞。
3.下列不属于病理性充血的是(分数:2.00)A.炎性充血B.贫血后充血C.侧支性充血D.活动后性充血√E.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的充血解析:解析:活动后性充血是由生理代谢增强引起的,属于生理性充血。
4.下列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的是(分数:2.00)A.血管内膜损伤B.血流缓慢C.血小板数量增多D.癌细胞崩解产物E.纤维蛋白溶酶增加√解析:5.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随血液运行可栓塞在(分数:2.00)A.心脏B.肺脏√C.肝脏D.肾脏E.脑解析:6.脾、肾梗死灶肉眼检查的主要特点为(分数:2.00)A.多呈地图状、灰白色,界限清楚B.多呈不规则形、暗红色,界限不清C.多呈楔形、暗红色,界限不清D.多呈地图形、暗红色,界限不清E.多呈楔形、灰白色,界限清楚√解析:解析:贫血性梗死发生在结构比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器官,如肾、脾、心肌。
由于肾、脾的血管呈楔形分支,因此梗死也呈楔形,切面为扇面形,其尖端位于血管阻塞处,底部为该器官的表面,且与周围分界清楚;由于组织致密,故出血量不多,梗死灶呈灰白色。
7.炎症变质时发生的代谢性变化不包括(分数:2.00)A.炎症化学介质释放B.分解代谢增强C.酸性代谢产物减少√D.氢离子浓度升高E.组织渗透压升高解析:8.下列关于蜂窝织炎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常由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引起B.常见部位是内脏器官、肌肉和阑尾C.病变特点与链球菌分泌的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有关√D.细菌不容易经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道蔓延扩散E.常有明显的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解析:解析:蜂窝织炎主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常见部位是皮肤、肌肉和阑尾。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师)208)基础知识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关于炎症的概念,下列哪项描述最准确?A. 白细胞对细菌性因子的反应B. 损伤引起的细胞变化C. 组织对损伤的一种防御为主的反应D. 充血、水肿的一种形式E.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2、在急性炎症过程中,最先出现的血管变化是什么?A. 血管扩张B. 血流加速C. 血流缓慢D. 血管收缩E. 白细胞附壁3、题干:在病理切片制备过程中,用于固定组织样本的溶液是:A、乙醇B、甲醛C、蒸馏水D、生理盐水4、题干:在HE染色过程中,用于脱水的步骤是:A、石蜡包埋B、酒精梯度脱水C、苏木精染色D、伊红染色5、题干:在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下列哪种染色剂最常用于细胞核染色?A. 美蓝B. 伊红C. 苏木精D. 藍黑6、题干:在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中,下列哪种操作可以有效地去除切片中的脂肪成分?A. 热处理B. 酒精处理C. 水处理D. 甲醛处理7、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A. 细胞膜破裂B. DNA片段化C. 形成凋亡小体D. 不引起炎症反应8、关于恶性肿瘤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恶性肿瘤细胞可以转移至远处器官B. 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一定比良性肿瘤快C. 恶性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并破坏其结构D. 恶性肿瘤的异型性明显9、在进行组织切片制作时,下列哪种试剂用于固定组织?A. 甲醛B. 乙醇C. 丙酮D. 水 10、病理切片染色过程中,下列哪种现象称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中的“过染”?A. 细胞核被过度染成蓝色B. 细胞质被过度染成红色C. 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呈现过度染色D. 细胞核和细胞质染色不均匀11、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用于固定组织的主要试剂是:A. 甲醛B. 乙醇C. 水合氯醛D. 异丙醇12、以下哪种染色方法在病理学检查中用于检测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结构?A. 苏木精-伊红染色B. 革兰染色C. 色素沉着染色D. 醋酸洋红染色13、在病理学中,用于检测组织内糖原的常用染色方法是:A. PAS染色B. 银染C. HE染色D. 苏木精染色E. 甲苯胺蓝染色14、关于炎症过程中白细胞渗出的主要机制,下列哪一项描述最为准确?A. 白细胞通过趋化因子引导被动地移动至炎症部位。
病理学技术初级(士)基础知识(病理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组织和细胞的变性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A.变质B.出现异常物质C.正常物质积聚过多D.B+CE.病因消除后,很难恢复到原形态和功能正确答案:D解析:变性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积聚过多,为可逆性损伤,病因消除后,其形态和功能多能恢复正常。
答案B和C的组合符合变性的概念。
知识模块:病理学2.水样变性是指A.器官体积增大B.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水肿D.细胞内水分过多E.细胞器增大正确答案:D解析:细胞水样变性的概念是指细胞内水分过多沉积。
器官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大、组织水肿、细胞器增大均为其病理改变,而不是细胞水样变性特异性改变。
知识模块:病理学3.关于水样变性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细胞膜损伤、钠泵功能障碍所致B.变性细胞胞质疏松并逐渐透明C.核稍大,并淡染D.HE染色容易与脂肪变性相鉴别E.属于轻、中度的细胞损伤正确答案:D解析:脂肪变性的细胞在HE染色时,由于脂肪可被有机溶剂溶解,因而脂滴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与水样变性时的空泡不易区别,需对脂肪进行苏丹Ⅲ或锇酸染色来区别。
知识模块:病理学4.水样变性超微结构的改变是A.粗面内质网脱颗粒B.溶酶体增大或增多C.线粒体变短、变少甚至消失D.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肿胀、断裂、空泡变E.核糖体增多正确答案:D解析:在缺氧、缺血等病理条件下可引起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细胞水肿,严重时称为细胞的水样变性。
光镜下见水肿的细胞体积增大,淡染,如气球,故有气球样变之称;电镜下胞质基质疏松变淡,线粒体肿胀及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内质网肿胀、离断和发生空泡变。
知识模块:病理学5.脂肪变性是指A.脂肪内出现了脂肪滴B.组织内出现了脂肪细胞C.正常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的细胞质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D.进入脂肪细胞的脂肪过多E.脂肪组织中脂肪增多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病理学6.关于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磷中毒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中央的细胞B.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C.肾远曲小管容易发生脂肪变性D.严重贫血时,心脏乳头肌可呈虎斑状E.心肌脂肪变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正确答案:D解析:磷中毒时,脂肪变性主要发生于小叶周边区。
病理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二[单选题]1.下列病变均可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除外(江南博哥)A.胰腺炎时的脂肪坏死B.结核病时的干酪样坏死C.结缔组织的透明变性D.血吸虫病时的虫卵结节E.维生素D摄入过多的胃黏膜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营养不良性钙化比较常见,是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的钙盐沉积。
转移性钙化是由于钙磷代谢障碍所致正常肾小管、肺泡壁、胃黏膜等处的多发性钙化。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肿瘤破坏骨组织、维生素D过多摄入等可引发高血钙,导致转移性钙化。
[单选题]2.某男患,65岁。
患胃癌4年,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价值,生命垂危。
家属再三恳求医生,希望能满足病人心理上的渴求,收他入院。
医生出于“人道”,将他破格地收入院。
究竟该不该收治这个病人。
按医院的职能和任务要求,下列哪点不对A.医院担负治病救人的任务,应该收治这个病人B.医院治病救人对所有病人都应一视同仁C.治愈率、床位周转率是考核医院效益的指标,因而不能收治晚期癌症病人D.病人家属已同意支持医药费,对医院经济管理无影响E.在医院内,病人有安全感,心理状态好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医院的职能是治病救人,不能只考虑医院效果而拒收病人。
[单选题]3.下列哪项不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A.妊娠感染B.遗传因素C.缺氧D.外伤E.营养、药物及放射线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先天性心脏病有明显遗传倾向,原因有妊娠早期(5~8周)母体病毒感染、宫内缺氧、服用致畸药物或母体患糖尿病、饮酒、患红斑狼疮、接受放射线辐射等。
[单选题]4.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累及A.中枢神经系统灰质B.中枢神经系统白质C.不是中枢神经系统D.脊髓脑段E.脊髓腰段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灰质。
[单选题]5.可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是A.男性,12岁。
突然发热,疲倦,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白细胞20×109/L,外周血可见原始淋巴细胞,骨髓原始淋巴细胞>30%B.男性,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