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红薯(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151.58 KB
- 文档页数:4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油炸薯芋类(一)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速冻油炸薯芋类蔬菜的检验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速冻油炸甘薯(山芋)、速冻油炸马铃薯和速冻油炸芋头等产品的抽样、包装用法性能及标记检验、温度测定、分量检验、规格检验、微生物检验、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检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全部标准都会被修订,用法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用法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863-88速冻食品技术规程 GB 10471-89速冻水果蔬菜净重的测定办法 SN 0168-92出口食品平板菌落计数 SN 0169-92出口食品中、和检验办法 SN 0170-92出口食品中属(包括亚利桑那菌)检验办法 SN 0172-92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办法SN/T 0626-1997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 3 定义本标准采纳下列定义。
3.1 速冻油炸薯芋类蔬菜quick frozen fried sweet potatoes,potatoes and taros 以新奇薯芋类蔬菜(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等)为原料,经去皮并切成块状(或条形)后,用食用植物油炸熟,再举行单体速冻所制成的产品。
3.2 外观externals 本品色泽和外形的匀整度、外皮去除的彻低程度以及表面受其他污物粘染的程度。
3.2.1 焦糊屑(粒)charred scraps 本品新奇原料的碎屑或析出的浆液在油炸中形成的褐色或黑色炭化物。
3.2.2 渗油oil streaks 本品新奇原料经油炸后,油脂渗入其表层组织而产生的斑点和斑纹。
3.2.3 乌青blackish green speck 本品暗绿色或淡褐色的变质组织。
3.2.4 皮青green fibre 本品表面氧化变绿的粗纤维。
3.2.5 泛绿light-green spot 本品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与碱性物质接触,而产生的淡绿色斑点。
Q/RYT 荣成市云腾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RYT 0001S-2019红薯干2019-12-20发布 2019-12-30实施荣成市云腾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发布Q/RYT 0001S-2019I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荣成市云腾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扬林、于德水。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3年,到期复审。
Q/RYT 0001S-2019红薯干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薯干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薯为原料,经原料验收、清洗、蒸煮、去皮、切割、烘干、包装等工艺而制成的红薯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技术要求3.1 原辅料3.1.1 红薯应选用新鲜、无腐烂、无冻伤的原料,并应符合GB 2762、GB 2763的规定。
薯类食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一、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具备规定的条件为基础,申请使用薯类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不包括膨化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
薯类食品按加工工艺主要分为干制薯类、冷冻薯类、薯泥(酱)类、薯粉类、其他薯类。
薯类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的名称即薯类食品。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2。
二、生产许可条件审查(一)场所审查薯类食品的生产场所除应满足《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要求外,还应当具备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车间、原辅料仓库、成品仓库和化验室。
干制薯类、冷冻薯类、薯泥(酱)类、薯粉类、其他薯类食品应具备:原材料仓库、半成品加工车间(包括清洗、切分、漂烫、蒸煮等工序涉及的生产区域)、主加工车间(配料、混合、干制、烘焙或油炸、调味、研磨、制粉、杀菌等工序涉及的生产区域,其中配料区域应与其他区域明显区分)、包装车间(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成品库。
直接用半成品(生坯)加工成品的企业可省略半成品加工车间。
(二)设备审查1、必备的生产设备①以鲜薯为原料的干制薯类食品:清洗设施或设备、整理切分设施或设备、热加工设备、包装设施或设备。
②以薯粉为原料的干制薯类食品:成形设备、热加工设备、包装设施或设备。
③冷冻薯类食品: 清洗设施或设备、整理切分设施或设备、冷冻设备、包装设施或设备。
④薯泥(酱)类食品:清洗设施或设备、整理切分设施或设备、研磨设备、热加工设备、包装设施或设备、杀菌设备。
⑤薯粉类食品:清洗设施或设备、干燥设施或设备、研磨设备(具备筛选功能)、包装设施或设备。
⑥其他薯类食品:必须具备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工艺流程所需设备。
除上述设备以外,称量原辅材料(包括食品添加剂在内)的计量器具最小分度值不得高于各原辅材料的允许称量误差。
2、生产过程在线检测设备切片型马铃薯片、复合型马铃薯片、其他油炸薯片、冷冻薯类食品、薯粉类食品应具备金属物探测装置。
大班烤红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掌握红薯的基本营养成分及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2. 学生能描述烤红薯的制作方法,了解食物烹饪中的科学原理。
3. 学生了解农业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烤红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食物进行简单的营养分析和烹饪方法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和农业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烹饪过程中,学会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学生通过体验烤红薯的过程,学会分享、关爱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大班学生特点,结合课本内容,以实践性、趣味性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情感态度。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中“食物的制作”章节为基础,结合大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红薯的生长与营养:介绍红薯的生长过程、产地、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2. 烤红薯的制作方法:详细讲解烤红薯的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
3. 食品安全与卫生: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在烹饪过程中保持卫生的方法。
4. 食物烹饪中的科学原理:分析烤红薯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奥秘。
5. 小组合作与分享:组织学生分组制作烤红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劳动成果。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红薯的生长与营养、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学习。
第二课时:烤红薯的制作方法、实践操作。
第三课时:食物烹饪中的科学原理,总结与分享。
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旨在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DBS35 001-2017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连城地瓜干系列产品2017-12-01实施福建省卫生和打算生育委员会公布福建省地方标DBS35ICS备案号:DBS 35/001—2017食品安全地点标准连城地瓜干系列产品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卫生打算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连城县红心地瓜干协会、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
食品安全地点标准连城地瓜干系列产品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术语与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瓜( Ipomoea batatas L. )为要紧原料,按连城特色地瓜果脯加工工艺制成的连城地瓜干系列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1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886.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886.184 食品安全国家标食品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食品添加剂卡拉胶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9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蜜饯生产卫生规范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蜜饯通则 GB/T 11761 芝麻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GB 148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蜜饯GB 149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 GB 152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淀粉糖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菌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微生物学检沙门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数 GB/T 4789.2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 蜜饯检验GB 5009.11 GB 5009.12 GB 5009.15 GB 5009.17 GB 5009.28 测定GB 500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食品中铅的测定食品中镉的测定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食品中铬的测定 食品中乙二胺四乙酸盐的测定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1302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31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治理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3号令(2009)食品标识治理规定(修订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考评说明
1.本评定标准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包括食品加工、罐头生产、面粉、食品发酵、烘焙加工和食用油加工等企业,糖果、非酒精饮料、医药行业的非危险化学品企业以及保健品企业可参照执行。
酒类、乳制品企业另行制定评定标准。
2.本评定标准共13项考评类目、47项考评项目和146条考评内容。
3.在本评定标准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4.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不得出现负分。
有需要追加扣分的,在该考评类目内进行扣分,也不得出现负分。
5.在
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部分中“专用设备(一)至(六)”分别列举了食品加工、罐头生产、面粉、食品发酵、烘焙加工、食用油加工等六类专用设备,每类专用设备均为30分,参评企业根据各自生产性质选择一类进行评定,其他类别不再评定、分数不计入总分。
6.本评定标准共计1000分。
最终评审评分换算成百分制,换算公式如下: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7.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
评定所对应的
等级须同时满足评审评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
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自评/评审单位:
自评/评审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
薯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薯类食品是指以薯类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
薯类食品按加工工艺主要分为干制薯类、冷冻薯类、薯泥(酱)类、薯粉类、其他薯类。
薯类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的名称即薯类食品。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干制薯类的基本生产流程(1)鲜薯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切分成型→蒸煮→干制→包装(如:甘薯干、甘薯片)。
(2)鲜薯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蒸煮→捣烂→混合→成型→干制→包装(如:小甘薯、甘薯枣)。
(3)鲜薯验收→清洗去皮→切分成型→漂烫→冷却→油炸或焙烤→调味(或不调味)→包装(如:切片型马铃薯片)。
(4) 薯类全粉、淀粉等原料验收→拌料→成型→油炸或焙烤→调味(或不调味)→包装(如:复合型马铃薯片)。
2.冷冻薯类的基本生产流程原料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切分成型→漂烫→冷却→冷冻→包装(如:冷冻甘薯条)3.薯泥(酱)类的基本生产流程原料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蒸煮→磨酱→调配→包装→杀菌(如:甘薯酱、混合型甘薯酱)4.薯粉类的基本生产流程原料验收→清洗去皮(或不去皮)→蒸煮→冷却→干燥→粉碎→包装(如:甘薯粉、马铃薯全粉、魔芋粉)5.其他薯类食品的工艺流程可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原则下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
(二)关键控制环节。
1.薯类原料验收控制;2.热加工时间和温度控制;3.包装车间环境卫生控制。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1.微生物指标超标;2.超限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3.油炸产品酸价、过氧化值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生产场所。
应具备原辅材料仓库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清洗整理车间、热加工车间、包装车间等满足工艺要求的生产场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干制薯类必备的生产设备①以鲜薯为原料的工艺:清洗设施、整理切分设施、热加工设施、包装设施②以薯粉为原料的工艺:成形设备、热加工设施、包装设施。
薯类食品安全抽检实施细则2.1 适用范围适用于薯类食品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范围包括干制薯类、冷冻薯类、薯泥(酱)类、薯粉类、其他薯类食品。
2.2 产品种类薯类食品包括干制薯类、冷冻薯类、薯泥(酱)类、薯粉类、其他薯类食品。
干制薯类:以薯类为原料,经去皮(或不去皮)、切分成型,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蒸煮或烘烤、成型、干制而成的薯类制品。
切片型马铃薯片:马铃薯经清洗、去皮、切片、油炸或烘烤、添加调味料制成的马铃薯片。
复合型马铃薯片:以脱水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淀粉、谷粉、食品添加剂等辅料,经混合、蒸煮、成型、油炸或烘烤、调味制成的马铃薯片。
冷冻薯类:以新鲜薯类为原料,经去皮(或不去皮)、切分成型后,经漂烫或用食用植物油炸熟,再经冷冻而制成的产品。
薯泥(酱)类:以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为主要原料,经清洗去皮(或不去皮)、蒸煮、磨酱,添加调味料、食品添加剂等辅料制作而成的酱类产品。
薯粉类:以薯类为原料,经蒸煮(或不蒸煮)、干燥、粉碎而制成的粉状产品。
其他薯类:上面几类未包括的薯类食品。
2.3 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2 油酯中没食子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82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18104 魔芋精粉GB/T 20188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21912 食品中二氧化钛的测定GB/T 21927 食品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373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GB/T 23374 食品中铝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T 23378 食品中纽甜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495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NY/T 494 魔芋粉QB/T 2686马铃薯片SB/T 10631 马铃薯冷冻薯条SB/T 10752 马铃薯雪花全粉SN/T 1050 出口油脂中抗氧化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1743 食品中诱惑红、酸性红、亮蓝、日落黄的含量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2918 出口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食品整治办〔2009〕5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的通知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定2.4 抽样2.4.1抽样型号或规格预包装产品或称量销售产品。
薯味丸子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薯味丸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马铃薯或红薯为原料,经筛选、清洗去皮、蒸煮、绞碎,辅以白砂糖、鸡精、味精、食用盐、菜籽油、马铃薯淀粉、芝麻、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复配膨松剂、鲜奶香精,搅拌、成型、油炸熟制、冷却晾晒、包装、冷冻等工序制成的薯味丸子。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T 1536 菜籽油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GB 1886.24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复配膨松剂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70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884 食用马铃薯淀粉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T 11761 芝麻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6565 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GB/T 20977 糕点通则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 LS/T 3104 甘薯(地瓜、红薯、白薯、红苕、番薯) LS/T 3106 马铃薯(土豆、洋芋) 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3.1.1原料3.1.1.1 马铃薯:应符合LS/T 3106的规定。
ICS65.020.20B2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132—2018甘薯生产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weet potato cultivation2018 - 08 - 03发布2018 - 09 - 03实施DB33/T 2132—2018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诸暨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诸暨市经济特产站、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永才、孟瑜清、蔡仁祥、吴早贵、王孝燕、朱燕、童培银、黄荣。
DB33/T 2132—2018甘薯生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甘薯生产的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甘薯育苗、大田准备、扦插、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525 有机肥料NY 5010 无公害食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定义与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平扦插法适于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
扦插时先在垄面开5 cm左右的浅沟,将薯苗水平放入沟中3 个~5 个节,盖土压紧后外露2 个~3 个节,使叶片多数在土外。
3.2斜插法适于山地和缺水源的旱地。
栽苗入土3 节~4 节或5 cm~8 cm,地上留苗5 cm~10 cm,薯苗斜度为45º左右。
3.3船底形栽法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
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2 cm~3cm),中部各节略深(4 cm~6 cm),砂地宜深,黏土地宜浅。
3.4直栽法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地块。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2-0010-05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烤红薯品质的影响贾珊,胡甜甜,张磊,张清安(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烤红薯水分、糖分及质构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的烤红薯提供理论依据,以红皮白心红薯为试验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时长清水、盐水和不同温度清水浸泡3组预处理条件对烤红薯水分等指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预处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影响趋势和最适条件。
结果表明,经清水浸泡,红薯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还原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盐水浸泡后,红薯水分、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与清水浸泡大致相同。
不同温度清水浸泡后,红薯水分、还原糖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上升,质构特性的变化趋势较复杂。
得出结论:红薯的品质受不同预处理的影响较大,选择适宜的预处理条件可提高烤红薯的品质。
关键词红薯;水分含量;还原糖;质构中图分类号F316.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2.002Effects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Baked Sweet PotatoJia Shan,Hu Tiantian,Zhang Lei,Zhang Qing'an(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Nutritional Scienc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Abstrac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moisture,sugar and texture of baked sweet potato,and provid ‐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ducing high-quality baked sweet potato,red-skinned sweet potato with white heart was used as the experi ‐mental object,and the effects of three pretreatment conditions,namely,soaking in clear water with different time,saline water and clear water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s,on the water content and other indexes of roasted sweet potato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The influence trend and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different pretreat ‐ment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soaking in clear water,the water content of sweet potato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and the reducing sugar content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decreasing and then increasing.After soaking in salt water,the changes of water and reducing sugar content of sweet potato are roughly the same as those of soaking in clear water.After soak ‐ing in clear 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content of water and reducing sugar of sweet potat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a ‐ter temperature,and the change trend of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was complicated.The quality of sweet potato is greatly affected by dif ‐ferent pretreatment.Choosing suitable pretreatment condition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ked sweet potato.Key words :sweet potato,water content,reducing sugar,texture红薯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食用纤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可作为生产保健品的原料,有着“长寿食品”的美称[1]。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连城地瓜干系列产品》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起草过程1、任务来源连城地瓜干是福建省的地方特色产品,位居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力,“连城红心地瓜干”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在2009年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连城红心地瓜干”以26.31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百强”第22位,是全国薯类唯一品牌。
连城地瓜干产量占国内地瓜干市场的83% ,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连城及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目前尚无针对连城地瓜干的国标、行标和能适应连城地瓜干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涵盖现有连城地瓜干全部产品的地方标准,为了规范连城地瓜干的生产加工,弘扬地方产品特色,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制定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连城地瓜干系列产品》的制定项目于2012年3月提出申请,2014年3月经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立项(项目编号: 2014—2),项目完成单位为连城县红心地瓜干协会和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主要完成人为石小琼、杨永林、吴振城、林云功、李坚、李崇武。
2、简要起草过程2014年3月12 -14日,福建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龙岩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的专家与项目组一起调研地瓜干加工情况、产品企业标准执行情况,并召开座谈会指导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2014年5月14—15日,项目组与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福建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的食品安全专家进行座谈,向专家提出相关的技术咨询。
2015年9月30日,完成资料检索、收集和整理工作。
调查和收集国内外关于地瓜干的加工情况和相关标准,调研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的品种情况,并广泛征求了生产加工企业的意见,形成了标准讨论稿。
2015年11月28日,项目组邀请省卫计委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省疾控中心、省卫生监督所的专家对标准讨论稿进行充分探讨,提出了修改意见。
乐至县恒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绿色食品紫薯王生产技术规程一、产地环境条件1、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2、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在8g/kg左右,碱解氮含量40mg/kg左右,土壤PH值7.5~8.5,土壤含盐量低于0.2%的沙质壤土和壤土地块。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地域最好)3、灌水条件:地下水及农区上游的地上水没有被污染。
4、危险物管理:有毒有害的农药、除草剂、调节剂、激素等危险物不得在田间存放。
5、产量指标:每667㎡产量为2000kg~3000kg。
二、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宜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良品种。
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并注意定期更换。
2、地膜育苗(1)苗床选择:应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3~5年内未种过红薯的土壤做苗床,育苗前耕翻、耙平、整细,做成长3m~4m、宽1.2m、深40cm的阳畦。
(2)适时播种:3月中旬-4月上旬。
每67 m2苗床播种75kg~100kg。
播前用多菌灵等浸种并晾干,播时薯块头阳面向上、斜排、大小分开、用混合肥土填隙并浇水、盖上8 cm~10 cm细土,在土上平铺一层膜然后插弓盖上地膜,保温保湿促发芽。
(3)苗床管理薯种出芽前要高温催芽,做好增温保温,力争早出苗、多出苗、不烂苗。
薯芽出土后要适当降温,如温度过高中午要将苗床薄膜两端揭开通风,傍晚封闭,以免烧苗。
当温度稳定在20℃时将薄膜全部揭开,日揭夜盖。
齐苗剪苗后以清粪兑尿素泼施苗床,每平方米施氮(N)23 g,拔除杂草。
3、壮苗早栽(1)壮苗标准:秧苗叶片鲜亮,大而肥厚,叶部三叶齐平,茎节粗短而不易折断,折断茎秧时白浆多而浓,全株无病斑,秧高20cm~24cm,百株鲜重0.5kg以上。
(2)移栽时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栽薯。
(3)扦插:选藤粗、节间短、节上根原基发达且没有白根、顶叶齐平、叶片肥厚、大小适中、颜色浓绿、剪口浆浓而多的薯苗栽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