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产量形成与品质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61
油菜是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重要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是继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之后的第五大农作物,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占居重要地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根据地理位置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可将我国油菜产区划分为春播区和冬播区2个生态区[2]。
春摘要:春播油菜生育期短,除了籽粒用于榨油外,植株还可以作为早春蔬菜或青饲料,能够缓解北方早春蔬菜和青饲料的紧缺状况。
以来源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48份甘蓝型油菜为试材,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进行春播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各材料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的气候环境适合春播甘蓝型油菜的生长,参试的48份甘蓝型油菜在3月播种后均可正常出苗,6月成熟,生育期68~96d 。
不同的油菜品种,籽粒产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也不相同,表明参试材料遗传变异丰富且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差异较大。
种植密度对春播油菜的千粒重和含油量无明显影响,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
春播油菜在石家庄地区引种成功,对于油菜北移及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春播;生育期;产量;品质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8)06-0041-06收稿日期:2018-11-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3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200);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料创新团队项目(HBC2018090204)作者简介:高桂珍(1977-),女,湖北鄂州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油菜种质资源研究。
Tel :************;E-mail :*****************。
通讯作者:付雅丽(1975-),女,河北唐山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十字花科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
Tel :0311-********;E-mail :******************。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研究进展摘要: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 BR)是一类新型植物生长素,通过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本文综述了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途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油菜素内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通过诱导表达生长调节基因(Growth-regulating factors, GRFs)、增强省慧芝蛋白(proline-rich EXT-like receptor kinase, PERK)的活性等途径,促进茎秆和叶片的早期生长、侧枝分生、花荚的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同时,油菜素内酯还能够提高品质指标(如粗草酸含量、芥酸含量等)和抗逆性,通过调节植物雄性生殖器官发育,可以改善花粉活力和花粉管长度,从而提高花粉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
Abstract:Brassinosteroids (BRs) are a novel type of plant growth hormon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role in regulat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yield and qual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R biosynthesis pathway,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the involvement of BR in regulating plant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It was found that BR could promote the early growth of stems and leaves, lateral branch generation, pod development and yield improvement by inducing gene expression of growth regulating factors (GRFs), and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proline-rich EXT-like receptor kinases (PERKs). At the same time, BR could improve quality indexes (such as crude oil acid content, erucic acid content, etc.) and stress resistance. Through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it could improve the vitality of pollen and the length of pollen tubes, and thus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of pollen to adverse environments.Key words: brassinostero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 and quality; regulation; pathway1. 引言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类新型的甾体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提高产量品质,同时还具有提高植物抗逆性等生理效应(Wang et al., 2016)。
氮和钾肥施用方式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氮和钾肥是油菜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研究氮和钾肥的施用方式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一、氮肥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油菜相对于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面积、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从而增加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
1. 施氮量的选择油菜的氮肥需求量与生长阶段有关。
在生长初期,油菜对氮肥的需求较小,因此可以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而在生长中后期,油菜的生长速度加快,氮肥的需求量增加。
一般来说,油菜产量和品质较好的施氮量为每公顷施用氮肥80~150千克。
过量施氮会增加植株体积,但降低产量和品质。
2. 施氮时间的选择油菜对氮肥的吸收集中在幼苗期和苗期后期,因此在这两个时期施氮肥效果较好。
在幼苗期,油菜的根系较小,通过叶片吸收氮肥的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喷施叶面肥的方式补充氮肥。
在苗期后期,油菜的根系已经发育完善,通过土壤吸收氮肥的能力增强,因此可以通过根部追肥的方式提供氮肥。
常用的施氮方式有基础追肥、追肥和分膜施肥等。
基础追肥是在播种或移栽时一同施入培土中,以满足早期生长所需要的氮肥;追肥是在油菜生长期间,根据生长状况合理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分膜施肥是将氮肥分为多次施用,根据油菜的生长需求进行分期施肥。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氮方式,能够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二、钾肥对油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钾肥对油菜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适当施用钾肥可以促进植株叶片的绿色度和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积累,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品质。
1. 施钾量的选择油菜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合理施用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每公顷施用钾肥50~100千克效果较好。
过量施用钾肥会降低油菜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油菜的营养平衡,降低产量和品质。
2. 施钾时间的选择油菜对钾肥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中后期。
产的前提2023-11-04CATALOGUE目录•油菜的生长特性和适宜播种期•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播种技术要点•播种后的管理措施•适时收获和储藏•适时播种对油菜产量的影响01油菜的生长特性和适宜播种期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越年生作物,具有生长期短、耐寒性强、耐肥能力强等生长特性。
油菜对光照、温度、水分、肥料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适宜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的环境下生长。
油菜的生长特性适宜播种期的确定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取决于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多种因素。
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而在长江以北地区则以10月上中旬至11月上旬为宜。
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因此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以确保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播种期的确定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播种期的确定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而晚播油菜由于冬前营养体较小,容易受到冻害,同时也会影响油菜的产量。
早播油菜在冬前能够形成较大的营养体,有利于安全越冬和形成高产。
因此,在选择播种期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以确保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02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翻耕土地清除杂草精细整地翻耕土地后,需要清除土地上的杂草,以避免它们与油菜苗竞争养分和水分。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精细整地,将土地整平,以便于播种和出苗。
03土地整理020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的优良品种,以保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选择优良品种去除种子中的杂质和劣质种子,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种子筛选为了预防病虫害,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药剂浸泡或晾晒等方法。
种子消毒种子选择和处理播种机械的准备和调试调试播种深度和行距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调试播种深度和行距,以保证出苗率和产量。
准备播种工具准备好播种所需的工具,如种子箱、肥料箱、农药箱等。
第八章油菜(P191~219)第一节概述一、发展油菜的意义1、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种子含油量为其自身干重的35%~50%;是世界上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大豆、油菜、花生、葵花籽),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大豆、油菜、花生、芝麻)。
菜油是良好的食用油,含有10多种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
发展油菜生产是增加植物油脂的重要途径。
菜油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机械、橡胶、化工、油漆、纺织、塑料、制皂和医药上都有广泛用途。
(见教材p193)。
油菜籽榨油后得到约60%的饼粕,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和良好的饲料。
(见教材p193)。
过去,普通油菜品种菜籽油芥酸含量高达45%以上,菜籽饼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100~180μmol/g。
高芥酸菜籽油作食用油时有一种特殊的“呛味”,食用价值较低;菜籽饼中的硫代葡萄糖苷经水解后产生几种有毒物质,能使动物甲腺肿大和出现多种中毒症状,因此,高硫代葡萄糖苷菜籽饼只能作为肥料使用。
20世纪末育成的“双低油菜”(菜油中芥酸含量低至3%以下,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低于30μmol/g),大大提高了菜籽油的食用价值和菜籽饼的利用价值。
2、油菜在复种轮作中的重要作用油菜在冬季栽培,不与其他作物争地;在我国南方地区是良好的冬种作物之一;油菜根系能分泌大量有机酸,能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油菜生长期间有大量的落叶落花,收获后留在地里的残根和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
3、发展油菜生产对促进农村副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油菜花期长,花器官的数目多,每朵花有多个蜜腺,对发展养蜂业有促进作用。
二、油菜生产概况与前景(一)、油菜的分布与生产概况1、油菜的起源中心①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起源中心在中国和印度;②甘蓝型油菜:起源中心在欧洲。
2、世界油菜的分布和生产概况世界上油菜的分布:从40°S~60°N的广大地区都有栽培;但主要集中在亚、欧、美和大洋洲。
全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亚洲约占55%,北美洲约占20%,欧洲约占20%,大洋洲约占4%,其他大洲总计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