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二首》课文
- 格式:pptx
- 大小:16.30 MB
- 文档页数:5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 可 摘 星 ⾠。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 声 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 惊 天 上 ⼈。
chì lè gē 敕 勒 歌 běi cháo mín gē 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 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① ⽜ ⽺。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同“现”,出现。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夜宿⼭寺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形、义。
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字。
2.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2.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浮萍、偷、采”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体会小娃的天真与顽皮。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池上》。
教学过程:一、关注单元主题,揭题导入1.由生活中的夏天引到语文书中的“夏天”,关注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夏天”,并大体描述三篇课文的内容,引发学习期待:本单元我们将围绕夏天这一主题,在《古诗二首》中欣赏古诗中描绘的夏日美景,在《荷叶圆圆》中体会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乐趣,在《要下雨了》中了解夏天要下雨时的气象变化,共同感受夏天的美好。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学“首”。
(1)结合字形演变图了解“首”字的本义并组词,知道“首”在这里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
(2)说一说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
4.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
板书“池上”,齐读课题,了解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感受节奏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正音。
3.检查朗读,重点强调后鼻音“撑、艇、藏、踪、萍”。
4.借助图片,学习生字,理解“踪迹”和“浮萍”的意思。
(1)出示四个生字,引出两个词语。
(2)结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插图理解“踪迹”的意思,关注字的偏旁与字义的联系拓展组词,用“是留下的踪迹”练习说话。
8、《古诗二首》1、《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课文中心梳理总结:《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二、生字组词lóu楼(城楼)(楼房) yī依(依旧)(依然) jìn尽(尽力)(用尽)yù欲(欲望)(随心所欲) qiónɡ穷(穷苦)(穷人) cénɡ层(楼层)(云层)pù瀑(瀑布)(飞瀑) bù布(公布)(布局) lú炉(香炉)(火炉)yān烟(紫烟)(香烟) yáo遥(遥远)(遥看) chuān川(山川)(川流不息)huánɡ黄(黄瓜)(黄山) zhào照(日照)(照片)ɡuà挂(挂号)(挂念)楼 lóu(楼房)(上楼)(下楼)(楼梯)(顶楼)(茶楼)(楼兰)(楼市)(木楼)依 yī(依靠)(依然)(不依)(皈依)(依托)(依傍)(依法)(依旧)(依次)尽 jìn (无尽)(尽头)(尽量)(尽快)(尽力)(尽心)黄 huáng (黄色)(黄河)(米黄)(杏黄)(蛋黄)(黄昏)(黄山)层 céng(一层)(云层)(层次)(中层)(冰层)(土层)(分层)(地层)照 zhào(照亮)(光照)(照顾)(照看)(照料)(对照)(照相)炉 lú(香炉)(火炉)(炉子)(电炉)(炉灶)(出炉)(炉火)(手炉)烟 yān(烟火)(烟花)(云烟)(油烟)(松烟)(烟土)(烟叶)(香烟)挂 guà(挂在)(挂住)(挂念)(记挂)(挂失)(挂号)(挂名)川 chuān(山川)(大川)(川菜)(川贝)(四川)(川流不息)(河川)(川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知识点+图文讲解知识点一、笔画笔顺二、会写的字及组词首:首先首长元首采:采用采花开采无:有无无力无心尖:笔尖刀尖尖刀树:大树树叶树苗爱:爱心可爱爱护角:牛角羊角号角二、会认字及组词踪zōng(踪迹)(失踪)迹jì(足迹)(踪迹)浮fú(浮萍)(漂浮)萍píng(萍踪)(萍水相逢) 泉quán(泉水)(甘泉)流liú(流水)(流汗)柔róu(温柔)(柔弱)露lù(露水)(露珠)四、多音字露lù(露珠) lòu(露面)角jiǎo(牛角)jué(角色)藏cáng(藏身)zàng (西藏)五、易写错的字首:下边是“自”,不要写成“白”。
无:第三笔竖撇与第一笔横相连,不要写成“元”。
树:中间“又”的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爱∴中间是,不要写成“一”。
尖:上部第一笔是“|”,不要写成“」”。
六、近义词立—站捕—捉闭—关踪迹—足迹七、反义词藏—露细—粗爱—恨闭—开八、词语解释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本文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九、背诵古诗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十、教材分析《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图文解读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元首)(文采)(有无)(果树)(爱国)(尖刀)(角度)(踪迹)(漂浮)(清泉)(柔和)(甘露)二、根据拼音写出偏旁。
(木)(艹)(氵)(⻗)三、给下面的字分类。
尖角采树无爱之萍露浮斑渐(1)整体认读音节:无、之、(2)三拼音节:尖、角、泉、花、渐(3)上下结构:尖、角、采、泉、爱、萍、露、花、(4)独体结构:无、之四、选字填空。
二年级(下册)必背内容课kè文wén1《古gǔ诗shī二èr 首shǒu》《村cūn居jū》清qīng高gāo 鼎dǐng草cǎo 长zhǎng 莺yīng 飞fēi二èr 月yuè天tiān,拂fú堤dī①杨yáng 柳liǔ醉zuì②春chūn 烟yān③。
儿ér 童tóng 散sàn 学xué④归guī来lái 早zǎo ,忙máng 趁chèn 东dōng 风fēng 放fàng 纸zhǐ鸢yuān⑤。
注释:① 拂堤:抚摸着堤岸。
② 醉:迷醉,陶醉。
③ 春烟:春天水面、草木间的烟雾版的水汽。
④ 散学:放学。
⑤ 纸鸢:本指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这里泛指风筝。
鸢,老鹰。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yǒng 柳liǔ》唐táng贺hè知zhī章zhāng碧bì玉yù①妆zhuāng②成chéng 一yí树shù③高gāo ,万wàn 条tiáo 垂chuí下xià绿lǜ丝sī绦tāo④。
不bù知zhī细xì叶yè谁shuí裁cái⑤出chū,二èr 月yuè春chūn 风fēng 似sì⑥剪jiǎn 刀dāo。
注释:①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② 妆:打扮,装饰。
③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首”、“无”、“爱”、“角”、“采”、“树”、“尖”7个汉字,背诵课文,了解诗句意思。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的夏日美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的夏日美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荷花。
师:你们知道荷花还有什么颜色吗?师:白色、粉色、紫色。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呢?师: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唐宋两位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说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师:让我们走进这两首古诗。
师:古诗要读得有节奏,让我们看着停顿符号,把古诗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shǒu wú ài jiǎo cǎi shù jiān首无爱角采树尖(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采”的偏旁是“爫”;“树”的偏旁是“木”;“尖”的偏旁是“小”。
(3)指导生字的笔顺。
“无”:横、横、撇、竖弯钩。
“角”:撇、横折、撇、横竖钩、横、横、竖。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牛角爱人树荫采药尖尖一角爱心大树采花刀尖三、精读领悟1.师:学完了生字宝宝,让我们走进《池上》这首古诗吧!(播放视频)。
师:“池上”是哪里呢?池塘上。
(1)师:仔细观察图片,图中有什么?小娃、小船、白莲、浮萍、水草。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一年级下学期又该学习古诗了。
出guo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笔画笔顺二、会写的字及组词首:首先首长元首采:采用采花开采无:有无无力无心尖:笔尖刀尖尖刀树:大树树叶树苗爱:爱心可爱爱护角:牛角羊角号角二、会认字及组词踪zōng(踪迹)(失踪)迹jì(足迹)(踪迹)浮fú(浮萍)(漂浮)萍píng(萍踪)(萍水相逢) 泉quán(泉水)(甘泉)流liú(流水)(流汗)柔róu(温柔)(柔弱)露lù(露水)(露珠)四、多音字露lù(露珠) lòu(露面)角jiǎo(牛角)jué(角色)藏cáng(藏身)zàng (西藏)五、易写错的字首:下边是“自”,不要写成“白”。
无:第三笔竖撇与第一笔横相连,不要写成“元”。
树:中间“又”的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爱∴中间是,不要写成“一”。
尖:上部第一笔是“|”,不要写成“」”。
六、近义词立—站捕—捉闭—关踪迹—足迹七、反义词藏—露细—粗爱—恨闭—开八、词语解释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本文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九、背诵古诗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十、教材分析《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图文解读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元首)(文采)(有无)(果树)(爱国)(尖刀)(角度)(踪迹)(漂浮)(清泉)(柔和)(甘露)二、根据拼音写出偏旁。
(木)(艹)(氵)(⻗)三、给下面的字分类。
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池上教学实录: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多媒体出示荷塘及荷花图片)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学生情不自禁一起吟诵)有的已经露出了绿色的莲蓬,又让我们想起《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相机介绍“采莲”:碧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连、莲肉,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难得的美味,既好吃又好玩。
【反思:古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堂学习的一首古诗上,所以我由古诗《小池》和《江南》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我们的孩子不太了解“采莲”等极具地域特点的活动,所以我在这里相机介绍“采莲”的含义,为古诗中“偷采白莲回”做下铺垫。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3、出示古诗,了解作者(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生:我们学过白居易的《草》,我想给大家背背。
【此时再也没有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二年级的学生知识积累不多,所以我就大屏幕出示了作者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介绍资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这里作者的资料介绍并没有给古诗的理解带来多大帮助,但我想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资料补充和渗透,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长久的好处和效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个别读。
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古诗中红字显示),读一读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鼻音)读准。
(2)看看它们的字形,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形声字。
提示:从字形上你能猜出大概意思吗?)(“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12 古诗二首之小池精选习题(解析版)【本套习题含详细解析,为Word文档,支持在线编辑、下载打印,可用于课堂练习和考试复习。
】1.把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ùl__ r___ q_____露流柔泉A.li iúóu ánB. l iúóu uánC. l íu óuán(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充音节的能力。
“露”的读音是“lù”,所以应补充声母“l”;“流”的读音是“liú”,所以应补充韵母“iu”,二声;“柔”的读音是“róu”,所以应补充韵母“ou”,二声;“泉”的读音是“quán”,所以应补充介母“u”,韵母“an”,二声。
因此选择B项。
2.看拼音,写汉字。
quán yīn hé眼树花A.泉、阴、何B.全、荫、荷C.泉、荫、荷(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泉”和“全”、“荫”和“阴”、“荷”和“何”都是同音字,但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注意区分。
根据拼音及汉字提示,正确的词语应该是“泉眼、树荫、荷花”。
所以答案选C。
3.看拼音,写词语。
xīn ài jiān jiān jiǎoA.心爱、尖尖角B. 心爱、尘尘角C. 必爱、尖尖角(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拼音“xīn ài”对应的词语是“心爱”。
“心”与“必”是形近字,“必”读“bì”,可以组词“必要”。
拼音“jiān jiān jiǎo”对应的词语是“尖尖角”。
“尖”与“尘”是形近字,“尘”读“chén”,可以组词“尘土”。
所以答案选A。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泉水晴天荷叶②流水珍惜蜻廷③休细树荫晴晨A.①B. ②C. ③(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