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值班工作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4.88 MB
- 文档页数:32
《值班交接班制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值班交接班制度》的相关内容。
教材对应章节为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值班交接班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规定。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值班交接班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熟悉值班交接班制度的相关规定,提高学生的制度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值班交接班制度的具体规定及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值班交接班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规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值班交接班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讲解值班交接班的基本流程,包括接班、交班、签字确认等环节。
b. 分析值班交接班注意事项,如准确记录、及时沟通、明确责任等。
c. 解读值班交接班制度的相关规定,如班次安排、请假制度、奖惩措施等。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值班交接班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值班交接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值班交接班基本流程a. 接班b. 交班c. 签字确认2. 值班交接班注意事项a. 准确记录b. 及时沟通c. 明确责任3. 值班交接班制度相关规定a. 班次安排b. 请假制度c. 奖惩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值班交接班的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注意事项和相关规定。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值班交接班制度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行业或单位的值班交接班制度,并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值班交接班的基本流程2. 值班交接班注意事项3. 值班交接班制度的相关规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一、值班交接班的基本流程值班交接班的基本流程包括接班、交班、签字确认等环节。
某医院的护士值班计划
该医院护士上班分5个班次,每班8h,具体为:
第一班2:00-10:00;第二班6:00-14:00;第三班10:00-18:00;第四班14:00-22:00;第五班18:00-2:00(次日)。
每名护士每周上5个班,并被安排在不同日子。
有一名总护士长负责护士的值班安排。
值班方案要做到在人员或经济上比较节省,又做到尽可能合情合理。
下面是一些正在考虑中的值班方案。
方案1每名护士连续上班5天,休息2天,并从上班第一天起按从上第一班到第五班的顺序安排。
方案2考虑到按上述方案中每名护士在周末(周六周天)两天内休息安排不均匀,于是规定每名护士在周六周天两天内安排一天、且只安排一天休息,再在周一至周五间安排4个班,同样上班的5天内分别顺序安排5个不同班次。
在对第1、2方案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后,发现方案2虽然在安排周末休息时比较合理,但所需值班人数要比第1方案有较多增加,经济上不太合算,于是又提出了第3方案。
方案3 在方案2基础上,动员一部分护士放弃周末休息,即每周一至周五间由总护士长安排3天值班,加周六周天共上5个班,同样五个班分别安排不同班次。
作为奖励,规定放弃周末休息的护士,其工资和奖金总额比其他护士增加a%。
根据上述,帮助总护士长分析:
1 对方案1、2建立使值班护士人数最少的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
2 对方案3,同样建立使值班护士人数最少的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给出a值,使方案3较方案2更经济。
《值班安排》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班级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度。
二、设计内容1. 值班安排表制作:学生根据班级成员的情况,制作每周的值班安排表,包括值班日期、值班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
2. 值班任务分配:每位值班人员需承担不同的任务,如卖力班级门禁、环境卫生、进修用品管理等,确保班级秩序和安全。
3. 值班记录填写:每位值班人员需在值班期间认真记录相关情况,包括学生问题反馈、突发事件处理等,及时上报班级老师。
4. 值班总结和反馈:每周结束时,值班人员需进行总结和反馈,分享值班期间的收获和问题,为下一周的值班工作做准备。
三、设计流程1. 确定值班时间和人员:班级老师根据课表和学生情况确定值班时间和人员名单。
2. 制作值班安排表:值班人员根据安排表,制作每周的值班安排表,并在班级公告栏上张贴。
3. 执行值班任务:值班人员按照安排表,认真履行值班任务,保持班级秩序和安全。
4. 填写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认真记录相关情况,包括问题反馈、突发事件处理等。
5. 总结和反馈:每周结束时,值班人员进行总结和反馈,分享经验和问题,为下一周的值班工作做准备。
四、评估方式1. 老师评估:班级老师根据值班人员的表现和反馈情况,对其进行评估,包括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2. 同砚评估:班级同砚可以通过投票或口头评判的方式,对值班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值班安排表的制作,并在规守时间内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上。
2. 认真履行值班任务,保持班级秩序和安全。
3. 填写值班记录,包括问题反馈、突发事件处理等。
4. 参与值班总结和反馈,分享经验和问题,为下一周的值班工作做准备。
六、参考资料1. 《班级管理手册》2. 《学生自我管理指南》七、总结通过《值班安排》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班级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