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最终版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0
首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参赛作品设计方案参赛学校:组长:电话:电子邮件:组员:组员:指导教师:电话:二〇一五年月日表2-1 基本条件图2-1 挡墙结构平面简化示意图 图2-2 挡墙各构件受力分析-从上至图2-3 挡墙底板竖向应力Visual Basic 程序计算结果 图2-4 挡墙底板竖向应力Matlab 软件拟合应力云图图2-5 挡墙底板竖向应力线荷载简化结果 图2-6 挡墙面板侧应力Visual Basic 程序计算结果 2-7 挡墙面板侧应力Matlab 软件拟合应力云图 图2-8 挡墙面板侧应力线荷载简化结果 图2-9 格室摩擦力增幅测试方法示意图 表2-2 格室摩擦力增幅测试结果图2-11 挡墙底板竖向应力线荷载简化结果图2-10 挡墙各结构受力分析图图2-12 挡墙面板侧应力线荷载简化结果表2-3 挡墙各结构受力分析结果图2-13 挡墙整体示意图图2-14 挡墙单元示意图 砂土重度取组委会所提供的最大干密度换算得 墙背(灰面)与砂土摩擦角 由“格室摩擦力增幅测试实验”得砂土黏聚力C由级配较差的粗砂性质估计 因数μ由有机玻璃直尺与纸板白面等材料实验得三、模型剪切方案与材料用量:模型材料剪切方案如下,其中网格区为粘贴区。
本方案共耗0.44206m2纸板、0.0712 m2双面胶。
按纸板711g/m2(实测),双面胶170g/m2(实测)计,本方案耗材共计326.4g图2-16 模型剪切方案示意图四、工作总结:本小组在此次竞赛的准备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和结论:1 土体实际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经验或理论结论会有所差异,尤其是在条件不那么适用的情况下。
例如本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附加荷载在土中应力扩散明德林解,其实并不严格适用于箱体内受侧限影响严重的砂土体。
故如要应用这样的计算结果,需要根据实验情况,设置一定的安全系数和构造措施。
2 挡墙结构的受力分析的前提是合理的模型简化。
简化得不够“简化”,则会使计算量过大,不能够准确体现实际受力情况的简化,则会使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竞赛题目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二.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加载试验。
三.竞赛要求1.参赛要求(1)参赛者为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每个参赛队由2至3名学生组成,提倡参赛学生跨专业组队。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参赛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2)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给作品命名。
(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迟到或缺席者作为自动弃权处理。
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2.理论方案要求(1)理论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2)理论方案封面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队员姓名和专业、指导老师,并加盖参赛学校教务处公章(详见附件一);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
除封面外,其余页面均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学校名称和个人姓名的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3)理论方案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3.设计制作要求(1)模型制作材料模型制作材料为组委会统一提供的230克巴西白卡纸、铅发丝线(鞋底)和白胶。
不得使用组委会指定以外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并通报。
(2)模型尺寸要求模型的长度不得大于2035mm,模型的外轮廓横向最大宽度不得大于300mm,桥面设置两个车道,每个车道宽不得小于100mm,因两车道之间设有行车导索,所以车道之间不能有立柱、拉索一类的构件。
桥面以下的模型高度不得大于150mm,桥面高差不得大于20mm。
桥面要求满铺且能承受加载小车的荷载。
模型除与支座、两端下压板(提供竖向向下压力)、前端挡板(防止小车前进时模型滑移)接触外,不能与加载装置的其它部位接触。
XX学院首届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题库(含答案)第一部分混凝土验材料和性能(187题)1) 级配良好的粗集料,随着其最大粒径Dmax的增大,集料的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则随之( C )。
A.均减小B.均增大C. 前者不一定,后者减少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2) 水泥体积安定性即指水泥浆在硬化时保证其( B )的性质。
A.产生高密实度B.体积变化均匀C.不变形D.收缩3) 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水泥熟料中( D )含量过多。
A.Ca2+B. CaCO3C.CaOD.游离MgO4) 当无机非金属材料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试件尺寸越大其强度( B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5) 常用的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 B )。
A. 1%-2%B. 20%-40%C. 3%-5%D. 80%-90%6) 在水胶比、浆骨比相同的情况下,一般意义上来讲,掺加以下哪种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碳化深度和速率最大( A )。
A.粉煤灰B.硅灰C.磨细矿渣D.硅灰和粉煤灰混合使用7) 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应尽量采用( D )的砂。
A.空隙率较大、总表面积小B.总表面积大、空隙率较小C.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均较大D.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均较小8)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D )。
A. 150mm×150mm×150mmB. 100mm×100mm×100mmC. 70.7mm×70.7mm×70.7mmD. 40mm×40mm×160mm9) 生产硅酸盐水泥时,一定要加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 A )。
A. 调节凝结时间B.促凝C.增强D.膨胀10) 要提高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下列措施哪种是不恰当的( C ) ?A.尽量降低熟料中C4AF的含量 B.适当提高熟料中C2S的含量C.尽量提高熟料中CA的含量 D.掺加适量矿渣作为混合材311) 火山灰类物质掺入混凝土中后,能有效地发生( B ),保证后期混凝土强度和某些耐久性能。
土木工程系混凝土材料设计竞赛赛题小组成员:金晶(土建112)郑昆(土建112)孙青(土建112)贺长江(土建112)承办单位:土木工程系团委学生会学习部学生会大学生科技管理中心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九日土木工程系第二届混凝土材料设计竞赛赛题一、竞赛主题自主•创新•写作二、竞赛宗旨混凝土材料设计竞赛旨在将课堂理论知识与试验时间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团队意识。
大赛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土建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三、竞赛题目预期强度混凝土材料设计四、竞赛内容及要求㈠比赛方式1.按规定人数分组,各参赛小组根据大赛提供材料,制定本小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
方案应包括设计步骤、数据计算、实验室现场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
要求用A4 纸打印,一式两份于规定时间内交到团委学生会学习部。
2.各参赛小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试验计算及操作。
㈡比赛基本要求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任务书及所给原材料,计算出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
2.在实验室中进行手工试拌、调整,计算出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3.制作混凝土强度标准试件,标准养护至7d 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并换算成28d 抗压强度。
4.绘制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灰水比曲线,并求出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要求的实验室配合比。
5.参考标准及资料:《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55-200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15-2008),《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与题解》(重庆大学出版社)。
6.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任务书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不受雨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施工单位的强度标准差为4.0MPa,参赛作品统一为150mm×150mm ×150mm 的三个立方体试块,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生态混凝土Eco-concrete生态混凝土 Eco-concrete“建华建材杯”首届全国生态混凝土创新设计应用大赛获奖作品展示(一)AWARDED WORKS OF THE1st CHINA ECO-CONCRETE DESIGN& APPLICATION COMPETITION (I)编者按为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决定自2020年开始举办全国生态混凝土创新设计应用大赛,以促进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生态混凝土技术创新向产业化、工程化、商品化转化进程。
大赛由生态混凝土分会承办,每年举办一次。
首届全国生态混凝土创新设计应用大赛以“建华建材杯”冠名,以“绿色结构化,结构生态化”为主题,评审委员会的评委围绕本届大赛主题,从生态环保功能、材料与结构创新、设计创意、工艺技术及施工、市场应用和推广等不同维度对入围项目进行评审,最终共有62个作品荣获大赛奖项。
其中水利水运类 18项、市政工程及景观类23项、环境生态类5项、建(构)筑物立体绿化类4项、水利水运类(创意)3项、市政工程及景观类(创意)3项、环境生态类(创意)6项。
为表彰这些优秀的生态混凝土创新成果,更好地推动生态混凝土的创新设计与工程应用,激发更多更好的生态混凝土创新创意,《混凝土世界》杂志从2021年第4期开始对本届大赛评定出的48个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进行系列展示,以飨读者。
3458组合装配式防汛墙的应用1. 现场吊装2. 工厂预制构件现场3D打印技术的应用3. 打印制作现场4. 现场完工照片艺术造型模板技术的应用5. 一级防汛墙现场完工照片6. 波浪纹理完工照片7. 造型模板现场吊装堤防迎水面浮雕装饰墙的应用8. 现场施工照片9. 施工现场申报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三峡大学水利水运类 一等奖项目简介:黄金峡水利枢纽位于汉江干流上游峡谷段,地处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以东的洋县境内,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主要水源之一。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第一届混凝土抗压设计大赛策划书主办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建工系2013年10月14日顾问老师:刘鹏老师策划人:杜涛一、活动目的为丰富津桥学院的建设文化,提高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程度与学习氛围,也为同学们搭建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使同学们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加强我院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及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为土木专业评估和同学们日后的工作打下夯实基础。
混泥土抗压设计大赛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和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开拓创新,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二、活动主题自主创新,大胆尝试,勇于实践。
三、主办单位津桥学院建筑工程系四、承办单位建筑工程系学生会五、活动时间(待定)六、活动地点双子楼一楼七、活动对象建工系土木,给排水,水电,建筑,城规,12级11级10级。
八、宣传方式1.前期宣传:⑴10月28日在学院宣传栏处张贴海报(由宣传部负责)。
2.在10月29日的班团例会上再次进行宣传,并要求各班班长多发动班里的同学参赛。
3.10月30日、10月31日在食堂门口设点宣传,并摆出展板,主要宣传此次活动,并与学校的安全教育相结合,宣传制作合格混凝土的重要性。
4.联系津桥学院广播电台,请他们与10月28日下午的津桥之声宣传此次活动。
2.中期宣传:⑴每个比赛开始时给参赛人员讲说比赛内容及比赛流程,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⑵联系并邀请学校记者团来对本次比赛进行全程报道。
3.后期宣传:⑴班级制作海报张贴于宣传栏。
2.最终得分确定后,将获奖名单张贴于宣传栏处。
3.制作比赛的精彩瞬间相集,作为比赛奖品之一颁发给获奖者。
九、报名方式报名方式:1.团体赛以三人为单位,并要求选出一名组长,可跨班级自由组合,要求各班至少6人,在班长处报名,相关负责人做好统计及分组编号;2.可在食堂门口宣传点处现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