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库48832
- 格式:doc
- 大小:613.75 KB
- 文档页数:135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题1分)1、()是指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必须或至少有—个共同的性质,正是这个共同的性质才使得这些个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A.大量性B.差异性C.同质性D.社会性2、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
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3、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
A.登记误差B.系统性误差C.计算误差D.抽样误差4、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表中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B、描述研究对象的指标C、各种指标所描述的研究对象D、分布在各栏中的指标数值5、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A、动态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6、某企业计划产品产量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了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B.5%C.4.56%D.104.55%7、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大B、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大C、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无法判断代表性大小8、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 10 + 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9、变量间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
A、越小B、越接近于0C、越接近于– 1D、越接近于110、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5%,单位产品成本减少20%,则生产总成本()。
A、增长5%B、增长20%C、减少80%D、没有变动二. 多项选择题(20%, 每题2分)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大学毕业生是研究总体B.大学毕业生总数是统计指标C.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位大学毕业生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2.某市要调查全市现有养老机构情况,全市每一个养老机构是()。
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432 统计学考研题库(一)一、简答题1.说明条形图和直方图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1)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条形图主要用千展示分类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2)联系两者都是用矩形表示数据分布清况;当矩形的宽度相等时,都是用矩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回归分析中的误差序列有何基本假定?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a和6具有哪些统计特性?若模型用千预测,影响预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误差项8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独立,即B~ N(O,a-2 �独立性意味着对千一个特定的叶直,它所对应的8与其他对直所对应的8不相关。
误差项8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即E(e)=0。
对于所有的x值,8的方差(72都相同。
(2)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a和6的统计特性:@线性,即估计量d和6为随机变量y;的线性函数;@无偏性,8和6分别是a和b的无偏估计;@有效性,a和b是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具有最小方差的估计量。
(3)影响预测精度的因素有:©预测的信度要求。
同样情况下,要求预测的把握度越高,贝应的预测区间就越宽,精度越低;@总体y分布的离散程度6气矿越大,相应的预测区间就越宽预测精度越低@样本观测点的多少n。
n越大,相应的预测区间就越窄,预测精度越高@样本观测点中,解释变量X分布的离散度。
X分布越离散,预测精度越高;@预测点打离样本分布中心t的距离预测点越远离样本分布中心预测区间越宽,精度越低越接近样本分布中心元,区间越窄,精度越高。
3.简述古典概率法和经验概率法如何定义事件发生的概率。
【答案】概率的古典定义是,如果某一随机试验的结果有限,而且各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某一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该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与样本空间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的比值,记为:P(A)= 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样本空侚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n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432 统计学考研题库(二)一、简答题1.若有线性回归模型y,=价+凡x,+ £{ (t;::1.2I (t;::匕···,n)其中E(s)=O;E(矿)=62xf气E(c尼.)=0 (t -:t: s),间:(1)该模型是否违背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请简要说明。
应用统计学复习试题(doc 8页)1. 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现象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2. 统计指数中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数 _和平均数指数 _两种。
3. 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 增减1%的绝对值的最简单的计算形式是:.5.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6. 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数学模型法.7.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是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以及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8.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是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以及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9.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1. 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 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2. 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个公司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3.指出下列哪个是数量标志( C )A. 健康状况B.学历C.月工资 D.性别4.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D )。
A.确定组中值 B.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 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7.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C )。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C.分布在各组的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8.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C )。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多选或不选或选错,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研究对象就是a、抽象的数量关系(c)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重新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称为(a)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概括推测法d、模型法3.几位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分别就是67分后、78分后、88分后、96分后,则“成绩”就是(b)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展开研究,统计数据总体就是(d)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必须介绍50名学生的自学情况,则总体单位就是(b)a、5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6.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c)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专门从事的工种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a、男性就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就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每个人的文化程度是统计指标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c)a、总成本b、工资总额c、平均值成本d、职工总数9.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d)a、人均粮食产量b、男女人口数比例c、劳动生产率d、机器设备总数10.一个统计数据总体(d)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1c、可以存有多个标志d、可以存有多个指标11.一个总体单位(c)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以存有多个标志d、可以存有多个指标12.要了解2000户养蚕专业户的生产情况,数量标志为(b)a、2000专业户的收入b、每一专业户的养蚕收入c、养蚕专业户的户数d、每一专业户的蚕种类型13.以产品等级来衡量某产品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14.某班存有50个学生,某学期英语考试全班总分超过3580分后,除以50人之后,谋出来的平均成绩是(d)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b、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c、对50个指标求平均数d、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值15.统计数据总体同时具有三个性质就是(c)a、社会性、经济性和数量性b、社会性、总体性和综合性c、同质性、变异性和大量性d、科学性、可行性和具体性16.统计数据指标就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就是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b)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就是可以用数值则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则表示17.下列标志中,哪个属于品质标志(a)a、姓名b、年龄c、工作年限d、基本工资18.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存有(b)a、统计数据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b、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c、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d、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19.以下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投档单位一致的就是(b)a、人口普查b、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调查c、果树产量调查d、工业企业机器设备采用情况调查20.调查单位和投档单位的关系就是(c)a、两者是一致的b、两者不是一致的c、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两者全然没关系2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就是(c)a、每一户b、所有的户c、每一个人d、所有的人22.调查时间是指(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展开调查工作的期限2c、调查工作备案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上报时间23.做为一个调查单位(c)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2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b)a、调查时间b、调查单位c、投档单位d、调查表25.调查期限是指(b)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展开调查工作的停靠站时间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收集时间26.某企业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元月31日前,则调查期限为(c)a、1年零1个月b、1年c、1个月d、1天27.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对调查总体进行全面分析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挑选出少数具备代表性的单位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方法就是(b)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28.对占到全国钢产量80%以上的几个大型钢铁企业展开钢产量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就是(b)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2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区别是(c)a、促进作用相同b、非政府方式相同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d、灵活程度不同30.抽样调查就是(a)a、遵守随机原则要求的调查方法b、以重点单位进行调查c、全面调查d、一种并无误差的调查方法31.对一批彩色电视使用寿命进行调查,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32.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大致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方法属(c)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33.基本建设组距式原产数列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连两组的组限(a)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4.以下分组中属按品质标志分组的就是(b)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3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35.存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后,在统计数据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当归为(b)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36.统计数据分组的关键就是(b)a、划分各组界限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d、确定组距37.统计数据分组的结果整体表现为(a)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38.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当(b)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39.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末组与开口组,上限为2000。
应用统计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众数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C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 1]B. (-∞, +∞)C. [0, 1]D. [0, ∞)答案:A4.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但被错误地拒绝,这种情况称为()。
A. 第一类错误B. 第二类错误C. 正确决策D. 错误决策答案:A5. 以下哪种分布是对称分布?()A. 正态分布B. 均匀分布C. 指数分布D. 泊松分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统计图可以用于展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2.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回归方程的准确性?()A. 样本大小B. 变量间相关性C. 异常值D. 多重共线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答案:正确2.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性越小。
()答案:错误3. 相关系数为0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对于足够大的样本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正态分布,无论总体分布的形状如何。
2. 什么是置信区间?它在统计推断中有何作用?答案:置信区间是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估计,它以一定的置信水平给出了总体参数可能落在的值的范围。
在统计推断中,置信区间帮助我们了解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一种量化不确定性的方法。
五、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10+12+15+18+20)/5 = 15;标准差= √[(1/5) * ((10-15)^2 + (12-15)^2 + (15-15)^2 + (18-15)^2 + (20-15)^2)] = √[(1/5) * (25+9+0+9+25)] = √[(1/5) * 68] ≈ 4.042. 如果一个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求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
应用统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数字B. 数据C. 模型D. 计算答案:B. 数据2.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A. 数据分析B. 模型建立C. 结果预测D. 变量选择答案:A. 数据分析3.以下哪个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A. 物理学B. 化学C. 经济学D. 历史学答案:C. 经济学4.统计学中,样本是指什么?A. 全体实验对象B. 全体研究对象C. 随机选取的一部分对象D. 不具备代表性的对象答案:C. 随机选取的一部分对象5.哪个指标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中位数C. 标准差D. 方差答案:D. 方差二、填空题1.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
答案:标准差2.样本容量为100,抽样误差为0.05,那么置信度为__________。
答案:0.953.样本的均值称为__________。
答案:样本均值4.样本容量为200,样本均值为25,样本标准差为5,总体标准差为10,那么样本的标准误差为__________。
答案:0.35365.样本的方差称为__________。
答案:样本方差三、计算题1.某城市有60%的居民喜欢看电影,现在随机调查了200名居民,其中有120人表示喜欢看电影。
根据这个调查结果,估计该城市所有居民喜欢看电影的比例,并给出95%的置信区间。
答案:样本比例 = 120/200 = 0.6标准误差 = sqrt(0.6(1-0.6)/200) = 0.0346置信区间 = 样本比例 ± 1.96 ×标准误差= 0.6 ± 1.96 × 0.0346= [0.5322, 0.6678]结论:根据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估计该城市所有居民喜欢看电影的比例为0.6,并且有95%的置信度认为比例在0.5322到0.6678之间。
2.某农场种植了1000棵苹果树,调查其中200棵树的产量,平均每棵树的产量为150斤,样本标准差为30斤。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方差答案:C3.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标准误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参数答案:ABCD2. 描述统计中常用的图表包括()。
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
()答案:√2.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答案:×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
()答案:√四、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相互独立且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其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这一定理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为许多统计推断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在样本量较大时,即使原始数据分布未知,也可以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近似处理。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对数据集的描述和总结,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目的是呈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估计总体参数和进行假设检验,目的是从样本数据中得出对总体的结论。
五、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为15,中位数为15,标准差为4.24(保留两位小数)。
2. 假设某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重量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若从该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个样本,计算样本平均重量的标准误差。
第一章思考题及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3.统计活动具有. . .和的职能。
4.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5.在人口总体中,个体是“”,“文化程度”是标志。
6.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如大量观察法. .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等。
7.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它分为和两种。
8.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个体是。
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或两种结果。
10.一件商品的价格在标志分类上属于。
11.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 . 和等构成。
1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和。
13.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指标称为指标。
14.统计活动过程通常被划分为. 和三个阶段。
15.经过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统计学。
16.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17.《关于死之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一书的作者是,他第一次编制了“生命表”。
18. 提出了著名的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
19.统计研究的数量性是指通过数来反映事物的量的.量的.量的和量的。
20.统计学包括和两部分内容。
21.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
22.总体中的一个组或类,可被称为一个研究域或。
2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
24.统计理论与方法,事实上就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
25.总体的三大特征是. 和。
26.总体的差异性要求体现在至少具有一个用以说明个体特征的。
27.企业性质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产品质量等级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利润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产量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
28.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抽象化称为。
它按其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可分为和两种,按其数值的变化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和两种。
29.个体是的承担者。
30.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种。
31.若干互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
32. 统计研究的一大任务就是要用的样本指标值去推断的总体指标值。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3.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所以()。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 分.78 分.88 分.89 分.96 分,则“成绩”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 7.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8.要了解100 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
A.100 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 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9.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10.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 两者均为离散变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 前者为离散娈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1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总产值B.合格率C.总成本D.人口数12.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每名职工的总收入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 D.该地区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13.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1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小数15.被马克思称为统计学的创始人的是()。
A.H·康令B.W·配第C.J·格朗特D.A·凯特莱16.统计研究要通过统计指标及其体系来达到认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目的,这指的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
A.方法性 B.数量性 C.总体性 D.描述性17.在统计调查阶段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
A.统计模型法B.大量观察法C.统计分组法D.综合指标法18.从理论上说,抛一枚硬币可以无穷尽地重复进行,其正面或反面朝上的结果所组成的总体属于()。
A.有限总体 B.抽象总体 C.具体总体 D.不可计数总体19.在草原资源调查中,若以一公顷为调查单位,则草原总体属于()。
A.无限总体B.抽象总体C.由自然个体所组成的总体D.由人为个体所组成的总体20.对教师按职称进行分组,则适合采用的测定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21.以增加值.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速度等构成的企业生产经营指标体系,其表现形式属于()。
A.相关关系B.数学等式关系C.相互补充关系D.原因.条件.结果关系2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职工平均收入B.亩产量C.某省G DPD.产品合格率23.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前提是总体存在()。
A.大量性B.同质性C.差异性D.数量性24.以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运用的方法是()。
A.演绎推理法B.概率估计法C.数学分析法D.主观判断法25.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A.某学校的学生性别B.某企业的职工年龄C.某高校的教师收入D.某政府机构的职员职业(三)多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口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属于标志表现 2.统计研究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统计推断法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数量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差异性4.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
A.搜集信息职能B.提供咨询职能C.实施监督职能D.支持决策职能E.组织协调职能 5.下面研究问题中所确定的个体有()。
A.研究某地区工业企业的规模时,个体是每个工业企业B.研究某地区粮食收获率时,个体是每一亩播种面积C.研究某种农产品价格时,个体可以是每一吨农产品D.研究货币购买力(一定单位的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时,个体应该是每元货币E.确定某商店的销售额,个体是每一次销售行为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7.在工业普查中()。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个体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8.设某地区五家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2 万元.30 万元.20 万元.45 万元和54 万元,则()。
A.“工业”是企业的品质标志 B.“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C.“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D.“产值”是变量E.22.30.20.45.54 这几个数值是变量值。
9.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机床台数B.学生人数C.耕地面积D.粮食产量E.汽车产量 10.总体.个体.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个体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B.个体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说明个体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1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12.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我国1995 年国民生产总值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13.统计总体应具备的特征是()。
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无限性14.统计的含义包括()。
A.统计资料 B.统计指标C.统计工作D.统计学 E.统计调查15.统计模型的基本要素是()。
A.变量B.数学方程C.模型参数D.时间条件E.空间条件 16.下列总体中属于可计数总体的有()。
A.人口总体 B.百货商店的商品总体 C. 企业总体D.同一生产线的一批产品总体 E.动物总体 17.下列标志中属于直接标志的有()。
A.人的性别B.企业的劳动生产率C.产品的尺寸D.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E.企业的产品产量18.下列哪些标志不适宜采用定比尺度来测定?()。
A.企业产值B.企业利润C.人的身高D.气温E.考试分数19.统计指标应具备哪些要素?()。
A.指标名称B.时间.空间限制C.计算方法D.指标数值E.计量单位20.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
A.比重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人均指标E.平均指标21.统计指标按其功能可分为()。
A.数量指标B.描述指标C.质量指标D.评价指标E.预警指标22.统计指标的定义方法一般有()。
A.提要法B.计算法C.列举法D.限定法E.比喻法23.总体与样本的关系是()。
A.样本代表总体B.以样本推断总体C.两者可以互换角色D.以总体指标估计样本指标E.样本来自于总体 24.某省人口总体属于()。
A.有限总体B.具体总体C.可计数总体D.自然个体组成的总体E.抽象总体25.某生产工艺下连续不断生产的产品总体属于()。
A.无限总体B.有限总体C.具体总体D.抽象总体E.可计数总体(四)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