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用内评模型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625.87 KB
- 文档页数:19
力度,利用信息技术,研发新的设施设备;然后完善物流标准化管理体制。
为促进物流业务的开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同时通过数据形式,实现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上节点企业链接。
除此之外,还非常有必要制定数据标准,并在多个技术上提高标准水平,尤其是在加密方法和数据接口技术上,以便企业实现信息沟通;最后,完善创新物流技术。
这不仅要引入新的技术,还应充分应用新的方法。
与此同时,投入关键技术,让其有所突破,强化物流信息化服务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占据一定地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5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为更好地发展,应不断提高智能物流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物流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资源战略,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让智能物流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多进行学习,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然后,结合当前智能物流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培训智能物流人员,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内容,进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物流企业应和高校保持一定联系,并多沟通交流,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实践基地。
4.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促进智能物流的发展,还需要清楚当前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同时还应让“互联网+”和智能物流结合在一起,实现深度融合,进而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转型,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引用出处[1]曹崎宇.物联网下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22(23): 133-135.[2]刘圳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方向研究[J].中国储运,2021(12):193-194.[3]谢曼.基于物联网发展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路径创新[J].现代商业,2021(33):12-14.[4]刘承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物流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1 (31):71-73.[5]吴咏春.“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商智能物流体系研究[J].营销界, 2021(30):46-47.[6]钱炜华.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物流创新应用[J].电子技术, 2021,50(07):152-153.[7]江贝.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J].现代商业, 2018(24):9-10.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开展过程中,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建设水平测度可为其起到指导性作用。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世行贷款项目绩效评价实践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AHP层次分析法概述 (6)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7)2. AHP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应用 (8)3.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9)三、世行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0)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1)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1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例分析 (13)四、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14)1. AHP层次分析法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16)2. 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17)3. 模型的数学表达与求解方法 (18)五、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20)1. 实证分析对象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21)2.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展示 (22)3. 结果讨论与分析 (23)六、结论与建议 (25)1. 研究结论总结 (26)2. 对世行贷款项目绩效评价的启示与建议 (2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29)一、内容描述本研究文档致力于深入探讨和分析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世行贷款项目绩效评价实践研究。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世行贷款项目在推动国家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有效地评价这些项目的绩效,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成功实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引入AHP层次分析法,为世行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提供一种科学、系统的决策工具。
本研究将介绍世行贷款项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为何需要对这些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分析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情况,说明其在复杂决策问题中的优势和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世行贷款项目的特点,构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项目绩效评价模型。
该模型将包括评价指标的设定、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流程的设计等方面。
将通过实际案例,对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和分析。
基于AHP-FCEM的配网建设项目施工多维管理效果量化评价方法研究曾滔胜(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摘 要:为了评价配网建设项目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绿色施工方面的综合管理效果,研究过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AHP-FCEM量化评价模型,设置了涵盖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结合工程项目对该模型的应用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检验。
结果显示,该设计模型能够达到量化评价的目的。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施工项目;多维管理;效果评价0 引言配网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常规的评价方法多为定性判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建立一种通用的量化评价模型能够产生深远的工程应用价值。
层次分析法是常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但是难以处理模糊指标,故在其基础上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而探索适用范围更广的评价模型。
1 基于AHP-FCEM的配网建设项目施工多维管理量化评价模型(一) AHP-FCEM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具有三个核心实施步骤,分别为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各层级的对比矩阵以及计算各层次权重值,其实施要点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待评价的实际问题通常较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为了开展AHP评价,需要对其进行逐层分解,形成阶梯式的层次结构[1]。
按照由高到低的层级关系,层次结构模型通常涵盖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必要时可增加结构模型的层数。
(2)构造对比矩阵层次结构模型将影响决策的因素分解为多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但每个指标对问题决策的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决策者对指标的认知和判断也存在差异[2]。
因此,需要从结构模型的最底层开始,采用比例标度法对比指标的重要程度。
假设指标i和指标j同层,其对比方法如表1。
将对比矩阵记为A,则有A=(aij)n×n,aij 为指标i与指标j相比后的标度值。
从层次分析角度对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探究【摘要】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本文从层次分析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进行了探究。
通过对不同风险类型的分析,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保障其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角度进行评价,有助于揭示商业银行在各方面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为其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研究成果总结显示,层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商业银行评估和应对风险,为其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层次分析方法,提高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评价、层次分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研究成果、研究展望、结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健运营和风险控制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所面对的风险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传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金融环境的需要。
本研究将从商业银行风险类型分析入手,结合层次分析方法,探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不同类型风险的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不同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行量化和比较,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从层次分析角度对商业银行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价探究,进一步揭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种类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程度,为银行管理者提供更为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
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价,可以帮助银行识别和量化各类风险,为银行管理者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工具,从而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论坛园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黄 建1,刘仲武1,吉祥雨1,李泽中2,李竹君2(1. 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以非常迅猛的态势展现着日新月异的进步[1],铁路工程建设也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新时代要求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代之以高质量发展[2],在此时代机遇下,铁路施工企业需要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优势,积极投入到铁路建设中。
构建系统合理的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铁路施工企业展示和激发其自身优势和能力、促进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国内众多学者已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在企业竞争力评价方面,崔卓然[3]以国际竞争理论为基础,构建工程建造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国内企业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
李成伟[4]构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帮助国内建筑企业系统全面地了解自身的竞争地位、类型、优势。
陈永高等[5]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合理性。
在企业信用评价方面,张航[6]对广州、重庆和深圳现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对比,总结出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现有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计分法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
鲍依蓓等[7]基于AHP-熵值法构建施工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建筑市场公平公正发展提供建议。
傅鸿源等[8]根据建筑企业特点构建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分级。
此外,在其他评价方面,周凯辉[9]基于成熟度理论,构建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企业进行成熟度评价。
张爱民等[10]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建筑业绿色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当前建筑绿色企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我国中小型餐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摘要:一直以来,融资难都是制约我国中小型餐饮企业发展得主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针对中小型餐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虑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小型餐饮企业的信用指标体系,力求能科学,准确的反映我国中小型餐饮企业信用状况。
关键词:中小型餐饮企业信用评级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1、引言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而中小型餐饮企业是我国餐饮业的主要存在方式,目前正朝着连锁经营,品牌化,集团化发展。
然而,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型餐饮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银行贷款是解决中小型餐饮企业资金困扰最为直接、便捷的方式,但是由于商业银行与中小型餐饮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往往不愿意贷款给中小型餐饮企业,国内外经验表明,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中小餐饮企业信用指标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直接关系到我国中小型餐饮企业的未来发展。
国外关于中小型餐饮企业的信用风险研究的多一点,而我国由于研究的时间偏短,相关研究较少,而关于中小型餐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的研究就更不多见了。
目前关于企业信用评估的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估法,统计模型法,人工智能法,层次分析法等。
专家评估法是评估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主观判断对影响信用评估决策的因素进行判断。
这种方法对于那些不能量化的因素由评估人员主观地判定,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统计模型法的估计和使用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得到较为一致的评级结果,但是其输入变量主要是一些定量指标,不能对定性指标做出全面评价,而且模型的经济难以做出解释;人工智能法将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引入到信用评级中,能够大规模并行处理,极强的容错性和强大的学习功能,但是随机性大,调试时间长,费时费力因此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层次分析法(ahp)将需要研究的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元素,建立有序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重要性,构造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然后综合人的思维判断决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总的排序由于相对于其它方法,层次分析法更重视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N 卷"第!期中"国"地"质"调"查`.@%N"].%!!,!!年,P 月!"#$#!%&'$()*+",#-&.%/'Q ;G %!,!!J.>"',%'N*))b D %V 0JV J?%!,!!%,!%,N引用格式"张承斌%基于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2*%中国地质调查!!,!!!N #!$"N'TNN%#K 49/03B %-H>F 9L>@>F <5O 9@H9F >./.U =49@@.W05.F 45G &9@5/5G 0<L9=5J ./9/9@<F >?4>5G 9G ?4<;G .?5==9/J U HV V <?.&;G 545/=>O 55O 9@H9F >./"Q?9=5=F HJ<.U 349/0@53.H/F <>/-49/J./0E G .O >/?5)2*%75.@.0>?9@-HG O 5<.U 34>/9!!,!!!N #!$"N'T NN%$基于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张承斌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山东泰安"!$',,,摘要 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有效解决传统评价分析方法难以对模糊概念进行定量评价以及受主观影响较大等问题!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精确%综合选取单一岩体厚度&地下水埋深&含水层总厚度&地层岩性&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地温等$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昌乐县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适宜性中等区和适宜性差区!适宜性中等区面积为PP%$'_&!!适宜性差区面积为',%!N _&!%结合昌乐县城市规划!将研究区进一步划分为一般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大力发展区和限制开发区%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合理开发利用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中图分类号 E#P'-E *'P"""文献标志码 Q """文章编号 !,N(T )$,##!,!!$,!T ,,N'T ,N"收稿日期 !,!,T ,$T !N -修订日期 !,!!T ,'T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重点县#市&区$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及示范工程建设#编号"-Z 7E *$,,,,!,'N,!,,!P*$$(项目资助%作者简介 张承斌#'N)#,$!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工作%S &9>@"),!P#*#,c^^%?.&%,"引言浅层地热能指从地表至地下!,,&储存于水体&土体&岩石中的温度d !(e !采用热泵技术提取!用于建筑物供热或制冷的地热能)'*!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埋藏较浅&易于开发&可循环再生&清洁环保等特点!可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自!,'(年开始!山东省先后完成了区域以及各地市的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随后开展了重点县#市&区$浅层地热调查评价及示范工程建设)!*%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周边县市区均已完成浅层地热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随着昌乐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因此!针对昌乐县城区开展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区划及资源潜力评价!对于当地发展清洁能源&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采取的主要方法为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9/9@<F >?4>5G 9G .4<;G .?5==!Q M E $%.Z K b X ,!!(,!,,N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中推荐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采用指标法!该方法可方便&快捷地对区域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进行评价!但由于选取指标较少!无法做出精确&定量的评价%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整合的多目标决策剖析方法!具有系统性强&层次分明&简洁实用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工作!效果良好)*T #*!但其权重因子的确定常常因人而异!评价过程受主观影响较大%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它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中"国"地"质"调"查!,!!年价!即去模糊化%进行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考虑各因素对系统评价的贡献程度!再引入模糊综合评判对适宜性进行模糊综合分析)$*!可避免因个人主观影响而造成的系统误差%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区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分区!有效解决了传统评价分析方法难以对模糊概念进行精确定量评价及受主观影响较大的问题!为昌乐县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A%A#浅层地质结构根据本次施工钻孔资料!!,,&以浅岩土体结构大致以岩土二元结构为主#表'$%上部土体结构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下部岩体主要为临朐群玄武岩!下伏五图群砂岩&泥岩地层!部分地表A#本次施工钻孔情况B.8C A#D0'%207%3(&0'-.130(73*1钻孔编号地理位置成井深度b&第四系厚度b&基岩岩性3R,'昌乐县经济开发区前于留村),%'($%!玄武岩3R,!昌乐县宝都街道冯家庄村'!,%,*(%#玄武岩3R,*昌乐县经济开发区八里庄村'!,%'!*%)玄武岩3R,P 昌乐县宝都街道五里庄村'!,%''N%,玄武岩&砂岩&泥岩3R,(昌乐县宝都街道吴家池子村),%,)%P玄武岩3R,#昌乐县朱刘街道山坡村'!,%'!(%'砂岩&泥岩&灰岩3R,$昌乐县朱刘街道钱家庄村!,,%#*)%P玄武岩&灰岩3-,'昌乐县经济开发区黄埠村#,%)(N%(砾岩&玄武岩3-,!昌乐县经济开发区黄埠村#,%((N%!砾岩&玄武岩3-,*昌乐县经济开发区东萧村),%'!(%$玄武岩&泥岩区缺失五图群!下伏下九龙群灰岩&白云岩%'%'%'"上部土体结构研究区上部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厚(f#,&!由南向北逐渐变厚!主要为大站组!局部分布黑土湖组和沂河组%岩性主要为褐黄色粉土&黏土!底部含少量碎石及土黄色姜状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下部岩体结构研究区下部主要以新生界和古生界为主!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岩性以玄武岩&砂岩及灰岩为主%#'$临朐群#]8?$%该地层大多呈隐伏分布!局部沿低缓丘陵地带有不同程度的出露!与下伏古近系五图群呈喷发不整合接触%牛山组#]')$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大多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在首阳山大面积 露%岩性主要为火山喷发沉积的灰黑色致密块状&杏仁状&气孔状玄武岩!局部夹河湖相沉积的泥岩&砂岩!底部砂砾岩%依据钻孔揭露情况!研究区南部厚约$,&!向北逐渐变厚至N#%*&以上!研究区东部厚'!f'$&%尧山组#]/$呈孤岛状零星分布于牛山组之上!二者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以火山喷发沉积的灰黑色致密块状玄武岩为主!在首阳山一带零星出露%#!$五图群#S'@+$%五图群在研究区呈隐伏分布!依据钻孔揭露情况!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厚度一般在!,&以上%#*$九龙群#第!期张承斌""基于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松散岩类孔隙水#单井涌水量(,,f ',,,&*b J $-!%松散岩类孔隙水#单井涌水量',,f (,,&*b J $-*%松散岩类孔隙水#单井涌水量d ',,&*b J $-P%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单井涌水量d ',,&*b J !裸露型$-(%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单井涌水量d(,,&*b J !裸露型$-#%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单井涌水量d (,,&*b J !覆盖型$-$%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溶裂隙水#单井涌水量d (,,&*b J !裸露型$-)%块状岩类裂隙水#单井涌水量d ',,&*b J !裸露型$-N%块状岩类裂隙水#单井涌水量',,f (,,&*b J !裸露型$-',%块状岩类裂隙水#单井涌水量(,,f ',,,&*b J !覆盖型$-''%块状岩类裂隙水#单井涌水量',,f (,,&*b J !覆盖型$-'!%研究区范围-'*%断层-'P%含水层类型及富水性分区界线-'(%水系-'#%县界-'$%本次施工钻孔及编号%图A#研究区综合水文地质略图E 36C A#+/(12%13)2/5'06%07063).7-.40&12%*1,5/.'%.'%!%'"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昌乐县北部地区!含水层包括第四系砂砾石&粉细砂及粉土等!厚度一般在(&左右!单位涌水量d',,&*b #J +&$%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f 'N%$(&%地下水化学类型为M 3g *+3@T39++0型&M 3g *T39++0型!矿化度为,%)$'f ,%N!)0b A %'%!%!"喷出岩类孔洞裂隙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含水层主要为新近系临朐群牛山组气孔状玄武岩#全风化,中等风化$!厚约$,&!单位涌水量一般d '!,&*b #J +&$%地下水位埋深约!,&!地下水化学类型为M 3g *+-g P T 39++0&M 3g +3@T 39型!矿化度为,%!)(f ,%(,N 0b A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五图断裂以北!在孤山一带裸露地表!大部分隐伏于石炭系&二叠系&新近系及第四系之下!分布范围较广%含水层岩性为奥陶系马家沟群和寒武系九龙群炒米店组质纯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等%区内单井出水量一般为(,,&*b J 左右%水化学类型主要为M 3g *+-g P T 39型和M 3g *T 39+]9!矿化度为,%*!(f ,%#)(0b A %A %F#岩土体热物性特征本次共采集')$件岩土样品!测试岩土热物性+*N +中!国!地!质!调!查"#""年参数!测试结果"表"#表明$研究区松散岩类密度较小%基岩密度较大&比热容变化较小%其中粉土'黏土等第四系松散岩类比热容相对较大%为$%$&'$%"&()*"(+(,#&石灰岩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的均值分别为"%-./*"0(,#和$%#$00"*1%明显高于其他岩性%岩土体各类岩性导热系数与密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表!"研究区主要岩土体物性及热物性特征值#$%&!"'($)$*+,)-.+-*/$01,.234(5.-*$0$67+(,)824(5.-*$04)24,)+523+(,8$-6)2*9.$67.2-0.岩性密度*"+(203.#比热容*"()((+3$(,3$#导热系数*"/(03$(,3$#热扩散率*"00"(13$#玄武岩"%"4#%56$%7$#%-#石灰岩"%6-$%#$"%-.$%#$黏土$%4-$%"#$%67#%-7粉土$%46$%"&$%67#%-"粉质黏土$%5&$%$&$%75#%-.泥岩"%#.$%##$%7"#%-6砂岩"%$"#%54$%6$#%4# "!适宜性分区研究区内第四系以黏土'粉土为主%基岩埋藏较浅%区域地下水富水性较差%且松散层和玄武岩不利于地下水回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富水性极不均匀%且富水性普遍较弱%即便局部区域富水性较强%考虑到大量抽灌灰岩水容易引发或加剧区域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不宜将其划分为地下水换热适宜区)$%4*!综合考虑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将全区划分为地下水换热系统不适宜区!本文主要阐述地埋管换热系统的适宜性分区!!%:"分区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法基于模糊数学%对不方便量化的系统合成模糊关系%将一些模糊因素定量化%从而对多个因素进行评判!该方法可定量研究和处理客观存在的模糊因素%充分考虑因素的中间过渡状态)53$$*!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多目标进行分析决策的方法%将$个多目标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因素%并按关系分组形成层次结构%从而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建立综合评价因素集因素集是以影响评价对象的各种因素为元素所组成的一个普通集合%通常用!表示!本次评价地源热泵适宜性等级的指标集为!""#$%#"%#.%#&%#7%#6%#-#%其中$#$表示松散层厚度或单一岩体厚度%#"表示地下水埋深%#.表示含水层总厚度%#&表示地层岩性%#7表示导热系数%#6表示比热容%#-表示地温"$##0#!"%"%$!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松散层厚度或单一岩体厚度'地下水位埋深'渗透系数以及含水层总厚度等指标)$"3$.*!松散层厚度或单一岩体厚度直接影响钻孔的平均导热系数和换热孔的施工难度%进而影响工程投资回报率!地下水位埋深影响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水位埋藏较浅的区域%换热器与地下水及岩土体间能更好地进行能量交换!含水层总厚度决定了地下热量传递效果%也反映了地下岩"土#体的热交换条件!"%"%"!地层属性选取地层岩性等要素指标%不同岩性反映出特定的地热生成环境%决定了热物性特征和单孔换热量的大小!"%"%.!热物性选取导热系数'比热容以及地温等要素指标!岩土体导热系数直接反映能量在岩土体中传递与交换的速率%决定了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高低%也影响单孔换热量!比热容是岩土体温度改变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代表了岩土体蕴藏的浅层地热能资源量的大小!地温%通过$##0深度的地温%表征不同地层地温梯度以及大地热流量的大小!!%;"建立综合评价集评价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结果所组成的集合%通常用$表示!本次评价地源热泵适宜性等级的评价集为""%$%%"%%.#%其中$%$表示好%%"表示中等%%.表示差!!%<"构建评价矩阵若因素集!中第&个元素对评价集$中第$个元素的隶属度为'&$%则对第&个元素单因素评价的结果用模糊集合表示为$(&""'&$%'&"%+%'&)#%以*个单因素评价集($%("%+%(*为行组成矩阵(&5(第!期张承斌""基于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 3F )!称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本次评价依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及热物性条件!通过专家打分!确定B h D 上每个有序对##$!>A $的隶属度%最终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 为C 4''4'!4'*4!'4!!4!*4*'4*!4**4P'4P!4P*4('4(!4(*4#'4#!4#*4$'4$!4 $*%"%I#确定因素权向量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为此!给各因素#$一个权重1$!各因素的权重集合的模糊集用G 表示"GC #1'!1!!1*!1!1(!1#!1$$%本次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Q M E $构建权向量!其主要步骤是"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确定各要素重要性排序的权值%!%(%'"评价模型地埋管热泵系统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由*层构成!从顶层至底层分别为目标层&属性层和要素指标层)'P T '(*%本次评价目标是地埋管换热适宜性分区!由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属性&热物性*项指标构成属性层!要素层细化为导热系数&比热容&含水层总厚度等$项指标#图!$%图"#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分区评价模型E 36C "#+,31.83731/;0(3(6%=.7,.130(-05%70&8,'3%5434%2%.1%J)2.(6%*/*1%-!%(%!"因子权重确定因子权重采用层次分析赋权法确定%依据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应用专家打分方法!通过各因素之间的两两比较确定合适的标度!构造判断矩阵%使用3R 值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如果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则需修改判断矩阵!直至达到可以接受的一致性!最后确定各因子权重#表*$%表F#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分区指标权重B .8C F#K (5%J @%3621'.(H 3(61.87%0&*,31.83731/;0(3(60&434%2%.1%J)2.(6%'*/*1%-因素综合权重导热系数,%*!''含水层总厚度,%*松散层厚度或单一岩体厚度,%'*'N 比热容,%'!*$地温#',,&$,%,),!地层岩性,%,$#N 地下水位埋深,%,P*N"%L#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单因素评判矩阵 和因素权向量 之后!通过模糊变化将 上的模糊向量 变为 上的模糊向量 !即 C 'F $H $F *C #I '!I !!I *$%其中H称为综合评价合成算子!本次评价取一般的矩阵乘法%"%M#确定系统总得分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后!确定系统得分!即J C'F )+ X'F )!其中J 为系统总得分!为 中相应因素的级分%设适宜性好T 中等T 差的级分依次为=CN !(!()'%"%N#综合评分#'$绘制各要素图件%通过+9;7I -制图软件制作各要素指标的等值线#分区$图件!包括导热系数分区图&含水层厚度分区图等$幅分区图#图*$%+(N +中"国"地"质"调"查!,!!年图F#研究区各要素分区E 36C F#O 3&&%'%(1%7%-%(1;0(3(653.6'.-0&12%@0'H 3(6.'%.""#!$网格剖分%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剖分!网格大小设为',,,&h',,,&%#*$网格赋值%将剖分网格与各因素指标等值线图叠加!并对网格中心点进行赋值!计算每个网格的分值!最终根据网格得分绘制地源热泵适宜性综合指数分区图#图P$%'%# 综合指数d $-!%( 综合指数d #-*%P 综合指数d (-P%综合指数等值线-(%研究区范围-#%水系-$%县界%图!#研究区地源热泵适宜性综合指数分区E 36C !#G 0-4'%2%(*3=%*,31.83731/3(5%J ;0(3(6-.40&6'0,(5P *0,')%2%.14,-43(12%*1,5/.'%.""#P $适宜性分区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并考虑实际情况!将总得分 $分的区域划分为适宜性好区!(f $分划分为适宜性中等区!d (分的区域划为适宜性差区%"%Q#分区结果!%N%'"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区结果结合研究区浅层地热能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及热物性&地层属性!利用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地埋管换热适宜性中等区和适宜性差区#图(#9$$%适宜性中等区域面积PP%$'_&!!热导率在'%P)f*%!'8b #&+6$之间!松散层或单一岩层厚!!%(f #*%,&不等!含水层总厚度i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较大##%,f P!%(&$!属地埋管换热的较有利区域%适宜性差区面积为',%!N _&!!导热系数d '%$8b #&+6$!单一岩体厚度d #,&!属地埋管换热的相对不利区域%!%N%!"与指标法分区结果比对运用指标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均为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中等区#图(#L $$%+#N +第!期张承斌""基于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9$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分区#L $指标法评价分区'%适宜性中等区-!%适宜性差区-*%综合指数等值线-P%研究区范围-(%水系-#%县界%图I#研究区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评价分区E 36C I#O 3=3*30(0&*,31.83731/;0(3(6%=.7,.130(0&6'0,(5P *0,')%2%.14,-4*/*1%-3(12%*1,5/.'%.""对比模糊综合评价法与指标法!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大致相同%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的评价因子更多!并结合专家打分评价了局部适宜性差区!因此评价结果更趋于合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定量化处理!使评价结果更加细化%同一适宜性分区内亦可通过综合指数等值线判别其适宜性的优劣程度%*"开发利用区划依据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综合考虑研究区建筑密度&供暖供需情况及城市发展规划!通过定性评价!将昌乐县划分为一般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大力推广区和限制开发区!共P 个大区!$个亚区#图#$%#'$ 区为一般开发区!位于研究区中部!属于昌乐县中心城区!面积',%()_&!%该区城镇化建设程度高!城市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供暖矛盾不突出%区内岩土体热导率较高!为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中等区%可鼓励旧城改造及新建建筑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 区为鼓励开发区!位于研究区北部!分为'& !!个亚区!面积共'#%()_&!%该区属昌乐县经济开发区!城镇化建设程度较低%区内岩土体热导率较高!有利于地埋管地源热泵建设%区内供暖等基础设施较为紧张!建议在做好前期勘察论证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审批及施工质量把关工作!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广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提高群众对浅层地热能的认识!为经济开发区发展助力%#*$ 区为大力推广区!分为!个部分% '区位于研究区南部!面积P%!#_&!%该区正处于大规模城镇化建设阶段!城镇化建设程度较低!新城区内供暖等基础设施较为紧张!属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中等区%建议大力推广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缓解环境压力!为新城区发展助力% !区位于研究区东部!属昌乐县朱刘街道!面积'*%!$_&!%该区城镇化建设程度很低!供暖等基础设施比较紧张%该区为工业园区!规划与潍坊开发区接轨!是下一步合村并居及新农村改造的重点区域!属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中等区%建议大力推广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鼓励新农村建设或旧村改造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P $ 区为限制开发区!面积共',%!N _&!!分为 '& !两个亚区!位于研究区西南及北部%该区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为地埋管换热适宜性差区!不适宜大规模建设地源热泵系统%建议进一步提高勘查精度!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开展场地浅层地热能勘察工作!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利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N +中!国!地!质!调!查"#""年$%一般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大力推广区!'%限制开发区! (%研究区范围!)%房屋建筑!*%县界!+%水系!,%道路!$#%铁路! $$%山体及注记"图!"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区划#$%&!"'()(*+,-(./0.12/$*$30/$+.3+.$.%-0,+4 560**+7%(+/6(8-0*(.(8%9$./6(5/21908(0'!结论及建议#$$基于昌乐县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热物性及岩性组合条件等&将昌乐县城市规划区划分为浅层地热能适宜性中等区和适宜性差区&适宜性中等区面积''%*$-."&适宜性差区面积$#%",-.""#"$根据评价结果及昌乐县城市规划&将昌乐县研究区划分为一般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大力发展区和限制开发区'个大区"建议在工程建设前先进行场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勘察&为地埋管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相对于指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评价结果更合理且定量化的优点&其关键在于评价矩阵的构建和因子权重的确定"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建议选取&/(名浅层地热能研究领域相关专家进行打分"参考文献#:(4(8(.;(5$'$(!韩再生&冉伟彦&佟红兵&等%0123#""()"##,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4(%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56714&8679:&3;7<5=&>?6@%0123#""()"##,4A>B C D C E B6?C;7D;F4G6@@;HI>;?G>F.6@J7>F<KL7M>N?C<6?C;767O J M6@P6EC;7'4(%=>C Q C7<*4?67O6F ON R F>N N;D S GC76&"##,%'"(!李卫洲%山东省临沂市浅层地热能特征及开发利用'0(%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T C91%3G>S G6F6B?>F C N?C B N67O0>M>@;A.>7?;D4G6@@;HI>;?G>F E .6@J7>F<K C7T C7K C S C?K&4G67O;7<R F;M C7B>'0(%=>C Q C7<*S GC76 U7C M>F N C?K;D I>;N B C>7B>N#=>C Q C7<$&"#$,%'&(!卫万顺&李宁波&冉伟彦&等%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中的关键问题研究'V(%城市地质&"##,&'#&$*$W(%9>C94&T C X=&8679:&>?6@%4?POK;7?G>->K AF;Y@>.N;DO>M>@;A.>7?67O P?C@C Z6?C;7;D N G6@@;H<>;?G>F.6@>7>F<K'V(%U F E Y67I>;@&"##,&'#&$*$W(%''(!卫万顺&郑桂森&冉伟彦&等%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9>C94&1G>7<I4&8679:&>?6@%J M6@P6?C;7;74G6@@;HI>;EG>F.6@J7>F<K8>N;PF B>N'[(%=>C Q C7<*S GC76T67O R F>N N&"#$#% '((!层次分析法'J=2\T(%'"#"#W#,W#)(%G??AN*22H C-C%.Y6@C Y% B;.2H C-C2层次分析法%3G>676@K?C B GC>F6F B GK AF;B>N N'J=2\T(%'"#"#W#,W#)(%G?EAN*22H C-C%.Y6@C Y%B;.2H C-C223G>676@K?C B GC>F6F B GK AF;B>N N% ')(!许苗娟&姜媛&谢振华&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市平原区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研究'V(%城市地质&"##,&'#$$*$+W"$%]P[V&V C67<:&]C>15&>?6@%4?POK;7OC M C N C;7;D?G>6AAF;AF C E 6?>F67-;D H6?>F N;PF B>G>6?AP.AN Y6N>O;7^5RC7=>C Q C7< A@6C7'V(%U F Y67I>;@&"##,&'#$$*$+W"$%'*(!雷柏茂&李江燕&梁佩博&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的中子管故障风险评估'V(%原子能科学技术&"#$,&(&#$$$*""'*W""()%T>C=[&T C V:&T C67<R=&>?6@%8C N-6N N>N N.>7?;D7>P?F;7?PY> D6C@PF>Y6N>O;7D PZ Z K B;.AF>G>7N C M>>M6@P6?C;767O676@K?C B GC>F E 6F B GK AF;B>N N'V(%^?;.C BJ7>F<K4B C3>B G7;@&"#$,&(&#$$$*""'*W""()%'+(!孙彦伟&常彬%茌平县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研究'V(%能源与环境&"#$,#&$*$,W"#&""%4P7:9&S G67<=%4?POK;7?G>N PC?6YC@C?K;D N G6@@;H<>;?G>F.6@ >7>F<K O>M>@;A.>7?67O P?C@C Z6?C;7C7S GC AC7<S;P7?K'V(%J7>F<K J7M C F;7&"#$,#&$*$,W"#&""%',(!常建娥&蒋太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V(%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W$()%S G67<VJ&V C67<3T%8>N>6F B G;7?G>H>C<G?;DB;>D D C B C>7?GF;P<G676@K?C B GC>F6F B GK AF;B>N N'V(%V9PG67U7C M3>B G7;@*L7E D;F.[676<J7<&"##*&",#$$*$(&W$()%'$#(符学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0(%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_P]9%3G>8>N>6F B G67O^AA@C B6?C;7;D_PZ Z K^5R'0(%56F E YC7*56F YC7L7N?C?P?>;D3>B G7;@;<K&"#$$%'$$(丁家玲&叶金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V(%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W"'(%0C7<V T&:>V5%\7^5R.;O>@67O D PZ Z K Q PO<>.>7?C7>M6@P6E ?C;7;D P7O>F<F6OP6?>?>6B GC7<`P6@C?K'V(%9PG67U7C MV*4;B 4B C&"##&&()#"$*"'$W"'(%++,+第!期张承斌""基于层次分析法T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以山东省昌乐县为例)'!*王树星!宋亮!梁云汉%淄博市周村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资源潜力评价)2*%山东国土资源!!,')!*P #'!$"P!T P$%89/0-:!-./0A !A >9/01M %E .F 5/F >9@5O 9@H9F >./.U J5O 5@.;C &5/F 9/J HF >@>V 9F >./.U =49@@.W05.F 45G &9@5/5G 0<>/K 4.H?H/J>=C F G >?F .U K >L.?>F <)2*%-49/J./0A 9/J R 5=.HG !!,')!*P #'!$"P!T P$%)'**高志友!宁文峰!李宁%莱州市浅层地温能初步评价)2*%化工矿产地质!!,')!P,#P $"!!$T !*P%79.K 1!]>/08\!A >]%E G 5@>&>/9G <5O 9@H9F >./.U =49@@.W 0G .H/J F 5&;5G 9F HG 55/5G 0<>/A 9>V 4.H 3>F <)2*%75.@345&+>/5G !!,')!P,#P $"!!$T !*P%)'P *胡彩萍%地埋管换热影响岩土体传热因素及热影响范围分析)2*%山东国土资源!!,'$!**#)$"('T ($%M H 3E %Q /9@<=>=./459F F G 9/=U 5G U 9?F .G =9/J F 45G &9@>/U @H5/?5G 9/05.U G .?_9/J =.>@>/U @H5/?5J L<459F F G 9/=U 5G >/H/J5G 0G .H/J ;>;5)2*%-49/J./0A 9/J R 5=.HG !!,'$!**#)$"('T ($%)'(*金婧!席文娟!陈宇飞!等%基于Q M E 的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评价)2*%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N'T N*%2>/2!:>82!345/1\!5F 9@%Q ==5==&5/F .U =H>F 9L>@>F <.U =49@@.W 05.F 45G &9@5/5G 0<L9=5J ./Q M E )2*%289F 5G R 5=.HG 89F 5G S /0!!,'!!!*#*$"N'T N*%+,31.83731/%=.7,.130(0&*2.770@6%012%'-.7%(%'6/8.*%50(.(.7/13)23%'.')2/4'0)%**.(5&,;;/)0-4'%2%(*3=%%=.7,.130(">).*%*1,5/0&G 2.(67%G 0,(1/3(+2.(50(6<'0=3()%K M Q ]7345/0L>/#7'!*K L .8'41+$')M ,13'-=&1)2')56'18-$,82",'8'5$0:#4,1#!=&1)2')5M 1$11)!$',,,!6&$)1$>8*1'.)1"Q /9@<F >?4>5G 9G ?4<;G .?5==#Q M E $T U HV V <?.&;G 545/=>O 55O 9@H9F >./&.J5@?9/L59;;@>5J F .5U U 5?F >O 5C @<=.@O 5F 45;G .L@5&=?9H=5J L<F G 9J>F >./9@5O 9@H9F >./&5F 4.J=!W 4>?49G 5F 45J>U U >?H@F <>/^H9/F >F 9F >O 59==5==&5/F 9/J F 45=HLD 5?F >O 55U U 5?F =./U HV V <?./?5;F 1=!=.F 49F F 455O 9@H9F >./G 5=H@F =9G 5&.G 5G 59=./9L@59/J 9??HG 9F 5%X 45G 5=59G ?45G =>/F 4>=;9;5G 49O 59J.;F 5J $U 9?F .G =!>/?@HJ>/0=>/0@5G .?_&9==!J5;F 4.U 0G .H/JW 9F 5G !F .F 9@F 4>?_/5==.U 9^H>U 5G !@>F 4.@.0<.U =F G 9F H&!F 45G &9@?./JH?F >O >F <!459F ?9;9?>F <9/J =.>@F 5&;5G 9F HG 5!F .5O 9@H9F 5F 459J9;F 9C L>@>F <.U =49@@.W05.F 45G &9@5/5G 0<.U 349/0@53.H/F <>/-49/J./0E G .O >/?5L<Q M E T U HV V <?.&;G 545/=>O 55O 9@HC9F >./&.J5@%X 45G 5=59G ?49G 59W 9=J>O >J5J >/F .F W .=HL=5?F >./=!>/?@HJ>/0&5J>H&=H>F 9L>@>F <9G 59=.U PP%$'_&!9/J ;..G =H>F 9L>@>F <9G 59=.U ',%!N _&!%X 45=F HJ<9G 59=W 5G 5U HG F 45G J>O >J5J >/F .05/5G 9@J5O 5@.;&5/F V ./5!5/C.HG 90>/0J5O 5@.;&5/F V ./5!O >0.G .H=J5O 5@.;&5/F V ./59/J G 5=F G >?F 5J J5O 5@.;&5/F V ./5!?.&L>/5J W >F 4F 45HG C L9/;@9//>/0.U 349/0@53.H/F <%X 45=49@@.W05.F 45G &9@5/5G 0<>/F 45=F HJ<9G 5949=F 450G 59F 5G ;.F 5/F >9@!9/J F 45G 59=./9L@5J5O 5@.;&5/F ?9/LG >/04H055?./.&>?9/J =.?>9@L5/5U >F =%%/@0'5*"=49@@.W05.F 45G &9@5/5G 0<-=H>F 9L>@>F <V ./>/0-U HV V <?.&;G 545/=>O 55O 9@H9F >./-Q M E #9/9@<F >?4>5G 9G C 4<;G .?5==$ 责任编辑 沈效群 ""+N N +。
Vol.45No.4620计算机与数字工程Computer /Digital Engineering总第330期2017年第4期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杨阳汪海涛姜瑛陈星(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昆明650500)摘要随着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软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软件质量评估的指标难以确定。
针对这一现状,将基 于ISO/IEC 25010软件质量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软件质量评价模型,选取ISO/IEC 25010质量标 准中的8个质量特性作为研究重点。
通过举例说明系统软件,利用数学工具Matlab,更进一步说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软件质量模型&模糊层次分析法&Matlab中图分类号TP391 DO# 10. 3969/j. issn 1672-9722. 2017. 04. 005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Based on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YANGYang W ANGHaitao JIANGYing CHENXing(Facul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 due to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index in 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a 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ISO/IEC 25010 software quality mode , combined w 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 method. Eigh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ISO/IEC 25010 quality standards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emphases. By using mathematical tools Matlab ,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is further explained.Key Words software quality model ,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atlabClass Number TP3911引言1968年,M cllory提出了“软件组装生产线”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