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

农民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贫困的根源不是源于农村和城乡之间内在的经济基础差异,而是源于凌驾于农村和城乡物质基础之上的不合理的制度设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源于产权制度的缺失、结构制度的差异、保障制度的偏颇、财政制度的歧视、法律制度的失灵、传统文化制度的禁锢。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出路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

一、对现阶段农民贫困问题现状的考察

(一)关于“贫困”定义的争议

关于贫困,中国官方90年代初给出的标准定义是:以1990年为不变价,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630~650元和每年人均粮食消费低于300公斤;而我国学者则一般将贫困理解为物质上的缺乏,即缺少基本生活资料和精神上的贫困;迪帕·纳拉扬等人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的缺乏,权力和发言权的缺乏更是其定义贫困的核心要素[1];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指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2]。概括之,人们比较公认的还是世界银行给出的表述[3]:当某些人或者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得他们那个社会承认的,一般都能够接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与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世界银行,1981);贫困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世界银行,1990);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乏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即贫困意味着无权、没有发言权、脆弱和恐惧等(世界银行,2001)。由此可以看出,贫困的涵义具有相对性,它随时间和空间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地区、不同的国情,对于“贫困”的定义自然有所区别。

另外,根据贫困标准来划分,贫困一般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所谓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陷于物质生活的极度困苦之中。而相对贫困则是指相对于一般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而言,即生活水平在最低层次那部分人的生活状况。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采用的是绝对贫困概念,即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二)当前农民贫困现状:忧大于喜

基于以上相关标准和贫困概念的理解,我们对中国当前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加以总结概括。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随着农村扶贫工作的推进,在解决农民贫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起初简单的物质扶贫,即“给钱给物”的扶贫措施非但没有使一些地区富裕起来,相反却滋生出了“等、靠、要”的懒汉风气,这种被称作“输血”式的扶贫方式逐渐被抛弃;随之而来的是修路、送技术、送文化,人们称之为“造血”的扶贫方式,这种所谓的“造血”扶贫的办法也慢慢显现出“劣质性”,而且在进行农村扶贫的过程中,出现了“富得慢,穷得快”的怪现象,有的地方自然资源很丰富,但是反而不如自然资源禀赋差的地区发展的快;有些地区虽然发展的比较快,人们衣食丰足,但是人们却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精神面貌颓废不堪,更有甚者一些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破败殆尽,各项公益事业昨日黄花,科技进步事业也是空中楼阁,医疗卫生更是形同虚设,青壮年和有些知识文化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失,农村自身发展所需的内部资源已几近丧失殆尽。

另外,从80年代后期到现在,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虽然是下降的,但速度却是极为缓慢的,中国现在还有近3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000万人口徘徊在温饱线上。同时,城乡差距还在在继续拉大,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比为2.9比1,比1983年的1.7比1高出71个百分点。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之比,由1985年的1.53倍提高至1999年的1.96倍,城乡差别一目了然,为农村的相对贫困作了极为清晰的注脚[4]。虽然农民合理负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

制,而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则越来越沉重。有关数据表明,不合理负担远远超过了中央规定的5%的警戒线。除此之外,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村机构膨胀,人员不断增加以及农村教育费用负担过重和巧立各种名目乱收费的现象,使得农民的贫困问题凸现的更加严重。总之,一句话,中国的农民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农民贫困问题的解决与否,以及解决程度的好坏,都将进一步影响到中国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二、寻求农民贫困问题的最终根源:制度权利失衡

谈到农民的贫困现状的原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传统封建农民意识的禁锢,市场经济下造成的小农经济的自信缺失,农村基层政权的义务失衡,农民自身素质的低下等等。无法否认,这些因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农民的贫困。但是,农民贫困问题的最终根源是由于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制度设计的缺位或者失调,而由此导致上述次级表象原因的曲解。对于农民贫困现状的成因,可以从制度经济学方面来探讨其最终的根源。

(一)产权制度的缺失

在农村,农民的贫富直接取决于其可支配资源的多寡,而可支配的资源既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禀赋,同时又依赖于产权与资源配置制度。姑且不谈其他的,单单就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土地而言,由于农民只是“土地”的使用者,而非所有者,拥有的仅仅是使用权,而非收益权、所有权和转让权,残缺的“土地产权”必将使得农民的激励和创作动力丧失殆尽。并且,作为全民所有资源的代理人——国家,随时随地都可以侵犯作为委托人的产权资源,并且基本上不会给予补偿,即使给予补偿也往往是损失大于收益,最终深受其害的还是农民自身。如果基于自然资源(森林、河流、矿藏)的无偿占有,作为国家所有的前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李昌平在农大讲演中所说的,“农民集资办起了电厂,产权属于国家的电力总公司;农民集资修了学校,产权属于代表国家的教育部门;农民集资办的工厂,产权也属于国家;农民集资办起了电话,产权属于国家信息产业部;农民集资办的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等,产权也都不属于农民”[5]。这样模糊的产权制度,纵使农民的利益都得不到根本的保障,更无从谈起所谓的农民脱贫问题了。

(二)结构制度的差异

说到结构制度方面,主要体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的差异和长期存在的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所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而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把在全国占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口禁锢在农村地区,不仅强化了中国的城乡分割,而且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强化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最终造成了农民的贫困和农村的落后[6]。虽然当前关于户籍制度的规定有了些许松动,农民进城有了更大的政策空间,但是,在城市里面,受到歧视和不公的还是那些进城务工人员(拖欠工资、儿童入学、医疗事故等等)。这些结构制度上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民贫困的现状。

(三)保障制度的偏颇

保障制度方面的影响,主要是指农村教育医疗制度、卫生保健制度等。农村和城市,享受的教育和医疗保障的层次是不同的。在城市,农民工的子女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即使拥有这种权利也是需要高成本的,而城市的市民却可以以低成本享受高等的教育设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中国,解决农村贫困的最大资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农民自己的组织。只有民间组织把劳动力资源配置起来与其他资源相结合,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最大化。但是中国的扶贫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成了权力和权力、权力和资本的交易游戏。而且,国家在对教育、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的资源配置上,也是

倾向于城市的,从而诱引出人才资源的“人往高处走”的“恶性贫困”结果,使得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出现“贫困——更加贫困”的恶性结果。这些也是基于农村基础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缺失的结果。

(四)财政制度的歧视

在金融财政制度上,农民是受歧视的阶层。首先表现在金融信贷方面,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无法享有和城市市民同等的信贷待遇,即使享有或者程序繁杂,或者成本极高,甚而根本就没有资格。作为以土地为本的农民来说,正面临着土地日益减少的趋势,而作为对农业实施高投入的金融服务体系制度在农村却出现“畸形”,出现城市化偏向。其次,在税费方面上,农民贫困的一大原因来源于税收和各种名目的杂费。尽管实行了“费改税”,农业税已经完全取消,农民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基于其他税费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仍然是农民贫困中的一大难点。农业是最弱质的产业,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却面对最不优惠的税收政策,那农民贫困的现状就不言自明了。

(五)法律制度的失灵

自从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土地承包30年、50年不变”的承诺,政府给予农民“相对稳定”的信任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使得农民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养地、用地”的矛盾现状,与政府随时随地无偿征用农民土地形成强烈对比。另外,《劳动法》中虽然规定的“失业保障”条款,但是落实起来,基本没有农民的位置。主流社会,面对农民就业难的时候,总是指责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不适应城市社会,不适应市场经济等等,其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把农民的就业问题当成“国民的基本权利”,没有把创造农民就业岗位当成政府的基本职责。因而,法律制度上的一些规定,几近“水中花,空中月”,对农民的贫困问题的解决多少失去了一些应有的作用。

(六)传统文化制度的禁锢

在农村,“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观念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最主观原因,“生男才能立门户,才能传递香火”历来是中国人,尤其是农民信仰的传统理念。其中突出的例子便是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一直是很难实行的,多数时候靠的是基层政权的强力措施。自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以后,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就渐渐失控了。因此,如何教育农民从自身做起,提高文明素质,改变传统的伦理观念,在农村开展精神文化层次的“回归”,任重而道远。另外,长期处于贫困的人们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生活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一旦这种“亚文化”形成,它会影响到整个贫困区域的人,并能世代地传递下去。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贫困现状将被持久维持,并且还会导致新一轮的贫困。在现实中,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贫困文化确实在贫困地区存在,但是贫困文化并不是贫困的原因,而是贫困的结果,只不过反过来加重了贫困的恶化。可见,如何从根本上铲除农村传统的封建落后观念,如何在精神层面上实现农民文化制度的更新,对于农民的“脱贫致富”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三、结论与建议

毋庸讳言,农民贫困问题,固然与自然禀赋、技术设备、人才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人口素质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制度条件(包括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和不均衡制度的维持)决定了贫困地区人们的各种选择,从而也就决定了贫困地区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各种制度之间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农村特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界定,促成了农村和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阻碍了适应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另外,财政制度上的城市偏向、相关法律制度的失灵,又促成农民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强烈依赖,再加之传统文化观念制度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民长期贫困的原因便不难理解了。因此,解决农民贫困问题,还得从制度入手。

(一)构建公平、合理、有效的制度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根本前提

在产权制度上,尤其是土地制度,尝试进行有效的农地制度改革,比如废除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国家与农民个体共同所有制,即土地股份制等等,切实保障农民土地产权的流动性,减轻农民在产权上的束缚;在结构制度上,加快农村城镇化和非农化过程中,政府权力机构从城市层面,逐步减少农产品与工业品之间的“剪刀差”,为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分竞争提供公平的平台,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逐步缩减城乡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在保障制度上,积极推进传统社会保障改革与创新,走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国家扶持与群众互助、扩大社会共济与巩固家庭保障相结合的路子,在社会养老保险、医疗卫生保障、义务教育等方面充分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农村逐步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农民的“国民待遇”;在财税制度上,从农民自身利益出发,完善财政体制,增加地方财政对扶贫的投入力度,彻底摒弃“救急不救穷”的传统观念,真正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最根本的经济保障;减轻农民的各种税费负担,增加农民自身投入能力,严格禁止“三乱”,切实保障农民休养生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在法律制度上,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发展法》[7],加大农村土地制度建设方面的法律供给力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农地权,加强对农民合法权利的法律保护,同时,需要加快农村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农民的诉讼权得以落实;在传统文化制度上,积极推进高校、文体部门的“三下乡”活动,倡导举办“农民文化班”的培训活动,大力普及教育事业,消除文盲,完备广播电视、图书、体育等设施建设,使农民逐步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展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09酒店与会展管理

梁欣裕

中国贫困问题

中国城乡贫困问题 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 汪天平3007208218 李佳悦3007208203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紧要发展阶段,是推进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预测和分析“十一五”期间城乡贫困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总以上看我国的城乡贫困的原因比较复杂既包括个人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前者如疾病、伤残、劳动能力、劳动偏好、就业机会等,后者如失业、劳动力市场壁垒、社会再分配制度等。而现阶段城市贫困人群中,绝大部分因社会因素致贫。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的利益调节和分配制度,影响城市居民收入的结构性、制度性因素仍然存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一,城市贫困问题分析: 第一,失业问题将继续存在。失业是市场竞争和经济转轨的产物,也是贫困最主要的原因。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了现实的经济收入,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反之,将陷入贫困。根据调查,下岗、失业是城市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劳动力市场壁垒仍坚不可破。由于改革不到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许多制度壁垒,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经济资源的垄断、就业机会的歧视、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使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就业方式下的同等劳动能力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不一样,导致一部分人收入

低下;同时,使不具竞争力的低收入劳动者的岗位“固定化”,他们难以通过改换职业而改变收入状况。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多只能选择小商小贩、临时工等非技术性职业,收入较低,且收入增长率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因此,对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来说,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改变低收入状况,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成为城市贫困人群。 第三,再分配制度短时期内难以完善。我国的再分配制度由于制度设计缺陷、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预计在今后几年之内,难以完全发挥收入调节的功能。一方面,经济改革使城市低收入职工的福利性、物质性收入降低甚至取消,而原来由单位负担的大宗消费,如医疗、住房、养老等的支付责任转移到职工个人,使低收入者的消费负担超出其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再分配制度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医疗、教育等基本需要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第四,城市“新穷人”持续涌现。“十一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保持增长势头。2006—2010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966万,如按照70%的劳动参与率计算,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676万,将有200多万人难以就业,形成城市“新穷人”。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据统计,全国现有完全失去土地,或失去大部分土地,所拥有土地不足以维持生活的被征地农民5000万人。由于征地安置补偿不到位,许多失地农民变成城市“新穷人”。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有限性及相关改革的配套制度滞后,城市“新穷人”将维持一定规模。

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研究综述(朱晓阳)

摘要与建议 在关于少数民族与贫困的文献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例高于汉民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贫困的通常标准来看,我国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问题是:“何谓贫困?” 无论如何定义贫困,它都没有离开经济性指标这个基本。而经济性指标总是用“收入”——总是要转变为现金收入——来衡量。在这些定义之外,当前在反贫困业内(特别是NGOs)比较关注“权利贫困”问题。 在分析少数民族贫困成因时,研究者普遍会针对不同区域或侧重不同方面。从这些论述中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主要原因:1)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制约; 2)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薄弱;3)人口增长快,人力资本欠缺;4)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束缚。在关于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方面,一般都认为其深刻意义在于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影响。 近年来,对权利贫困关注者一般都会注意到“原居民”的发展权利问题。然而,除少数学者的讨论外,关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讨论也没有脱开现代性和新自由主义视野的局限。一些人类学学者基于人类学关于“后发展”和“发展的人类学”的视角,提出要“创造不同话语和表征”的观点,这种观点包含颠覆“贫困”的意图。比这种观点稍平实一些的主张则强调:注重培育发展主体,推动少数民族公民社会建设的责任和意识。 我们认为还可以补充如下两点作为建议:1)从国家层面应该大力宣传和提倡“多样性的幸福”或“另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反对用经济或统一的发展尺度来衡量每一个民族或群体,并以此尺度确定“贫穷”或“富裕”。2)在实践活动中,应当鼓励本土知识分子参与和帮助本土发展,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者或长期进行民族研究的学者以其公共的身份,自觉承当起联系民间与国家的桥梁。

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至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至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据资料显示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樱桃园镇经济比较落后,以农业为主,外出打工相对较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象甚是严重,不仅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贫困地区脱贫至富事关国家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所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在家乡的几个村庄做了相关的调查得出了以下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至富的非经济因素。 一·知识水平 知识决定命运,决定人生的高度。农村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现今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知识鸿沟相对较大,从樱桃园镇附近几个村庄的教育来看,导致其不能脱贫致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儿童教育。大约四五个村庄建有一所小学,学校老师的文化水平不乏高中生,村里十几岁的孩子不是辍学在家帮忙干农活就是早已装扮成超过其自身年龄的服饰外出务工。 (二)农村总体教育程度。总体教育程度较低,到达大学本科以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约占到百分之一。八成的人只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 (三)农村干部素质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基层腐败严重,仅从乱收费,拒发直补金等 (四)农村扫盲率。教育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目前还尚有亿文盲。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和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农村文盲或半文盲劳动者比重占总数的%,小学文化程度的为%,初中文化程度的为%,高中文化程度的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年,只有小学水平都足以说明。 二·思想观念 (一)小农经济思想局限。 1、乡土意识。土地在农民的心目中更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浓重的乡土意识使传统农民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即所谓的安土重迁。乡土意识还表现在人们的老乡观念上。不论走

因病致贫成为农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 对症下药解决根本问题

因病致贫成为农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解决根本问题

因病致贫成为农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解决根本问题2014年10月17日 10:07 来源:环球在线 10月16日,首届“10·17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是: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此次论坛是中国首个扶贫日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在论坛上做了题为“努力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演讲。 他说,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事关群众最现实利益的民生工程。据统计,2013年我国医疗达到了73亿人,其中门诊69.6亿人次,卫生计生与群众关系之密切。但是,我国城乡健康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疾病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的因素。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率高达37.8%,因病致贫成为农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和计划生育扶贫工作,扶贫纲要以及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都将卫生和计划生育纳入扶贫重点服务范畴,做出重要的部署。国家明确要求将卫生和计划生育扶贫工作与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等政策相结合,与深化医改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结合,与实施十二五规划相结合,按照普惠政策重点支持,试点政策优先支持,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努力让贫困地区群众少得病。贫困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越是贫困的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越低,这既有人居环境,经济社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动员社会力量,建立了健康暖心扶贫基金,已筹集社会基金2600多万元,专项用于卫生计生行业扶贫,已为4个定点扶贫县特殊困难家庭2200余人提供了大病救助,医疗补助,及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治等一免三助的服务。努力让贫困地区群众方便看病,看得好病,为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加大“输血”力度的同时,也注重“造血”功能的加强。 王培安介绍说,2013年以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筹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基础实施建设支持的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县级医院,村卫生室,农村急救体系等31853个建设项目和18220套乡镇卫生院周转室。 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国家每年投入近14亿元,实施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西部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等项目,在贫困地区继续实施卫生工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实施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措施,使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由于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所以,导致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亦非常复杂,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及家庭收入增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情况看,边远地区、山区、老革命根据地居多。这些地区都有生产、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与世隔绝,教育文化、工农业不发达,信息闭塞、商业网点不健全,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不畅,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而且微薄的特点。这些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也是扶贫开发项目效益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几乎都在山区、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所以,中国的贫困明显带有区域性的特点,并且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包括其中,这使得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0%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却要占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各种自然灾害是导致贫困的又一重要原因。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救灾措施,都会有一部分人口因灾陷入困境。因此,自然条件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天灾更是无法避免,它们使贫者愈贫、脱贫者返贫,甚至使一部分生活水平较高的人口陷入贫困境地。 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上就有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后由于梯度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中、东、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差距又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富裕程度的差距拉大。中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多,比重大,程度深。贫困人口比例在全国约占到8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贫困人口为1176万人。其中,东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188.16万人,约占16%;中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658.56万人,占56%,西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329.28万人,占28%;东部地区城镇困难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费收入为2012.98元,其中最高是广东省,为3291.46元,最低的是海南省为1429元;中部地区城镇困难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

贫困的概念及概述

第十三章贫困问题 概述: 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但社会发展至今,贫困问题却日益严重地摆在人们面前,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严峻课题。人类社会渴求摆脱贫困,不断地寻找脱贫的出路,但结果并不如人所愿。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重任。本章从贫困的一般概念类型出发,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和中国反贫困政策进行深入剖析。 世界:(观看世界贫困图片)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也日益恶化,据有关国际组织2005后统计,在最近5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天有亿人挨饿。目前,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约占其人口的1/3以上,其中9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南亚、南洲、中美洲、巴西和中国。非洲人口的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拉美地区有近2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中国家每年都有50万妇女死于分娩及有关的并发症,700万人死于可以预防的疾病,800万儿童死于因饮水和空气污染而引起的疾病,这些数字之和远远超过战争所造成的死亡。由于营养不良,发展中国家5000万儿童智力和体能不健全。此外,有亿学龄儿童失去了入学机会,其中80%是女童。 我国:(观看中国贫困图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国现在面临的贫困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最新消息)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副司长刘书文2014-12-15日公布的消息,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1年的最新标准,相当于每天1美元,25年保持低标准,终于接近世界扶贫标准)的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8249万人;按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美元的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约还有2亿多。在湖南、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这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在500万以上。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

农民贫困根源分析 农民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贫困的根源不是源于农村和城乡之间内在的经济基础差异,而是源于凌驾于农村和城乡物质基础之上的不合理的制度设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源于产权制度的缺失、结构制度的差异、保障制度的偏颇、财政制度的歧视、法律制度的失灵、传统文化制度的禁锢。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出路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 一、对现阶段农民贫困问题现状的考察 (一)关于“贫困”定义的争议 关于贫困,中国官方90年代初给出的标准定义是:以1990年为不变价,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630~650元和每年人均粮食消费低于300公斤;而我国学者则一般将贫困理解为物质上的缺乏,即缺少基本生活资料和精神上的贫困;迪帕·纳拉扬等人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的缺乏,权力和发言权的缺乏更是其定义贫困的核心要素[1];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指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2]。概括之,人们比较公认的还是世界银行给出的表述[3]:当某些人或者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得他们那个社会承认的,一般都能够接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与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世界银行,1981);贫困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世界银行,1990);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乏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即贫困意味着无权、没有发言权、脆弱和恐惧等(世界银行,2001)。由此可以看出,贫困的涵义具有相对性,它随时间和空间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地区、不同的国情,对于“贫困”的定义自然有所区别。 另外,根据贫困标准来划分,贫困一般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所谓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陷于物质生活的极度困苦之中。而相对贫困则是指相对于一般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而言,即生活水平在最低层次那部分人的生活状况。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采用的是绝对贫困概念,即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二)当前农民贫困现状:忧大于喜 基于以上相关标准和贫困概念的理解,我们对中国当前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加以总结概括。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随着农村扶贫工作的推进,在解决农民贫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起初简单的物质扶贫,即“给钱给物”的扶贫措施非但没有使一些地区富裕起来,相反却滋生出了“等、靠、要”的懒汉风气,这种被称作“输血”式的扶贫方式逐渐被抛弃;随之而来的是修路、送技术、送文化,人们称之为“造血”的扶贫方式,这种所谓的“造血”扶贫的办法也慢慢显现出“劣质性”,而且在进行农村扶贫的过程中,出现了“富得慢,穷得快”的怪现象,有的地方自然资源很丰富,但是反而不如自然资源禀赋差的地区发展的快;有些地区虽然发展的比较快,人们衣食丰足,但是人们却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精神面貌颓废不堪,更有甚者一些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破败殆尽,各项公益事业昨日黄花,科技进步事业也是空中楼阁,医疗卫生更是形同虚设,青壮年和有些知识文化的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失,农村自身发展所需的内部资源已几近丧失殆尽。 另外,从80年代后期到现在,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虽然是下降的,但速度却是极为缓慢的,中国现在还有近3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000万人口徘徊在温饱线上。同时,城乡差距还在在继续拉大,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比为2.9比1,比1983年的1.7比1高出71个百分点。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之比,由1985年的1.53倍提高至1999年的1.96倍,城乡差别一目了然,为农村的相对贫困作了极为清晰的注脚[4]。虽然农民合理负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贫困户致贫原因及帮扶措施

贫困户致贫原因 1、因病; 2、因残; 3、因学; 4、因灾; 5、缺土地; 6、缺水; 7、缺技术;8、缺劳力;9、缺资金;10、交通条件落后;11、因婚; 12、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注意:选择贫困户致贫原因,一定要精准、切合贫困户实际情况,例如:因病,要具体写出什么病。如果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应选择最主要的一项。结合当地情况,缺水和交通条件落后一般不作为致贫原因。 扶贫帮扶措施参考样本 1、医疗帮扶: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 2、种植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培训种植技术,例如种植大蒜、大葱、甘蓝、韭菜、芦笋、柿子、黄瓜、西瓜、苹果、葡萄、牡丹等小麦玉米之外的高效经济作物,增加收入; 3、养殖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培训养殖技术,例如养殖鸡、鸭、鹅、猪、牛、羊等其他规模养殖增加收入; 4、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XX地方XX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5、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未完,见背面)

6、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XX产业,增加收入; 7、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五保,协助办理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 8、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 9、产业帮扶:光伏产业、面粉加工、服装加工、发展牡丹产业、瓶盖加工、绑扫帚、藤椅等家具加工、纸袋加工、小饰品加工等,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 10、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 11、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 12、旅游农家乐帮扶:利用池塘、沟渠发展垂钓休闲娱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13、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 14、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 15、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针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可填此项); 注意:以上帮扶措施仅供参考,帮扶措施应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与贫困户家庭收入、实际情况相符,越具体越好。 (完)

贫困测量方法综述

贫困测量方法综述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何平 摘要: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对于贫困问题的讨论也比较热烈,本文主要从贫困的内涵介入,阐述了贫困测量的不同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贫困测量方法 Abstract: Poverty problem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worl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imarily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of poverty, then expatiates different approaches about poverty measurement, also compares and evaluates these approaches. Keywords: poverty measurement approach 一、对贫困的理解。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物质层面和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贫困的,把贫困看成是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状态。早在1901年,朗特里(Seebohm Rowntree)就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这里提出的是基本生存要求实际上就为以后确定贫困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涉及到的是绝对贫困的概念。 社会学家则把贫困认为是个人能力(如受教育的程度和健康水平等)缺乏而难以维持人类基本福利水平的一个表现。这其中,一部分社会学家及人口学家把社会、行为和政治因素作为评价福利水平的基础。也就是说,人们不正当的行为,相对不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也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人认为,贫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仅需要从物质层面上给予准确的界定,而且还要从人的能力和社会因素方面给予概括。贫困的内涵应该从经济福利(economical well-being)、能力(capability)和社会排他性(social exclusion)这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贫困在经济福利水平上的表现就是贫困人口难以维持包括在经济上、心理上、社会政治方面最低的生存标准。

村贫困问题分析及脱贫建议

村贫困问题分析及脱贫建议 村贫困问题分析及脱贫建议 *月*日至*月**日,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深入**县**镇**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了当前**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和致富的愿望,分析了当地贫困户致贫原因与当前生活的困境,探讨了**村脱贫的出路和办法,明确了做好**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村基本情况 一是地理位置偏僻。**村位于**县薤山脚下,****库区上游,海拔500米。一条乡道穿村而过,两边是连绵不绝的大山,村庄大部分分布在乡道两侧,少数在大山之中。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提供全村人生活用水和农作物生长用水。四周大山为石头山,只长灌木,不长果林。 二是自然资源匮乏。村周围大山含少量硅矿,2004年已外包给矿商进行开采,但没给**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村东头有一处天然温泉,2011年被**生态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但一直圈而不投,没有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温泉下游被开发为四个水池,主要用来饲养罗非鱼,现已经卖给**县水利局,也不能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资源匮乏,村集体无产业,村集体收入主要有硅矿厂每年缴纳的管理费1.6万元,一些零星发包收入和社会各界争取的援助资金,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四是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三块:一是在外打工收入。该村18岁至55岁的男性劳动力中有60%以上在**、**、**等地石场打工,一般从事炮工、搬运工、司机等工种,石场工作收入是该村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该村18岁至30岁年轻的女劳动力主要在广东、浙江等地工厂打工。30岁至50岁的女劳动力中约40%在石场协助丈夫工作,60%在家负责照顾小孩和老人。二是在家务农收入。该村55岁以上劳动力80%在家务农,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全村共有耕田493亩,旱地347亩,人均田地约0.65亩,一个家庭平均种植田地面积约2亩,一年纯利润约2000元。三是养殖收入。该村在家务农农户多数喂养1头猪、几只鸡,供自己食用;有3个养殖大户,两家养羊超过100只以上,1家养牛8头以上,养殖收入每年5万元以上。 二、**村贫困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我们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逐一甄别,协助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贫困户进行了民主投票,最终结果在村委会进行了公示。**村共341户,1324人。贫困户120户,280人,人数占全村比重为21%。其中五保户29户,30人;无劳动能力低保户36户,58人;全家有1至2个享受低保、但家中有劳动力的低保贫困户32户,130人;一般贫困户23户,62人。精准扶贫中,需要重点帮扶的是有能力脱贫的农户55户。 从致贫类型看,55个贫困户中,因病致贫27户,占比49.1%;因残致贫13户,占比23.6%;因缺少劳动力、家大口阔致贫10户,占比18.2%;因灾、因学等原因致贫5户,占比9.1%。 致贫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文化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全村18岁以上年轻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5人,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该村劳动力大部分在石场打工,危险性大,该村因病因残致贫

贫困户和脱贫户问卷

贫困户和脱贫户问卷

————————————————————————————————作者:————————————————————————————————日期: ?

进村入户调查问卷 一、贫困户 问卷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研地点:__________省__________县(市)_________镇(乡)______________村(区) 调研时间: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时______分 调研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农户类型:______________①贫困户;②脱贫户 调查农户姓名:_______;性别:①男;②女。 民族: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 第一部分:农户家庭基本信息 a1.您的学历:___________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④职校、中专;⑤本科(大专)及以上。 a2.您家户籍人口_________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_____________人,16岁以下未成年人人__________人;具有劳动能力_________人;其中,常年在家务农__________人,常年在外打工________人,家庭常住人口___________人。 a3.您家建档立卡时间是_____________年。 a4.您家主要致贫原因是___________(请结合建档立卡数据库或农户扶贫手册信息填写) ①因病;②因残;③因学;④因灾;⑤缺土地;⑥缺水;⑦缺技术;⑧缺劳力;⑨缺资金; ⑩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a5.您家成员中是否有国家公职人员?________①是;②否。 a6.您家成员中是否有现任村干部?__________①是;②否。 a7.您家是否有拖拉机、铲车等大型机具?_________(≥3万元)①是;②否。 若有,购买时间是________年。 是否有货车、面包车或轿车?______(≥3万元)①是;②否。若有,购买时间是______年。 a8.您家是否在城镇购买了商品房或门市房?____________①是;②否。 若有,购买时间是___________年。 a9.您家是否有长期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____________①是;②否。 a10.您家是否属于个体工商户(在工商部门注册有经营执照)?_________①是;②否。

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

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 根椐我区“精准扶贫”行动干部帮扶计划为了切实改变马宫镇马宫居委南湖村村民林少慈的贫困现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根据上级相关要求“精准扶贫”行动有关文件要求,我于2016年7月20日,深入马宫镇马宫居委南湖村村民林少慈家了解情况,现根据南湖村发展规划、结合林少慈家庭实际,特制订如下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贫困户林少慈,马宫镇马宫居委南湖村村民林少慈,全家 3 口人,房屋1 间,住房面积30 平方米,家庭简单实用家具简陋。现有主要劳动力1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女儿在外打工获取。户主:林少慈,61岁,小学文化程度,患有精神病。邱思婷、女、1997年01月出生、健康,初中毕业,在外工作,月收入约2000多;邱思浩、女、1999年05月出生、健康、在校读书。 二、贫困原因:1、家庭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 2、家庭劳动力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或外出务工为主;3、户主常年患病,医药费用支出较大,家庭主要因病致贫。 三、帮扶计划及时间安排经过前期的入户对接、建档立卡,初步了解了家庭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具体困难,并对2016年的精准扶贫任务进行了梳理,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7月—8月:深入帮扶农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帮扶计划; 2、8 月—9月:进行思想帮扶,不定期的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重塑信心,使帮扶对象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3、9月—10月:

赠送有关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有关书籍,通过看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法寻找致富门路,搜集致富信息; 4、10 月—11 月:宣传低保、五保、粮食直补、计划生育优惠和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类优惠政策,积极配合;5、经常入户了解家庭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做到及时排除家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之,对林少慈家的帮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靠单纯的输血而解决贫困问题。因此,通过对该家庭的全面了解,掌握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后,帮助其掌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本领,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发展种植、养殖,力争做大做强,力争在3年时间里(2018年底)帮助林少慈家走上幸福小康之路。 二〇一六年七月八日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罗遐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贫困问题一直没有脱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视域,而且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贡献。概括来看,经济学多是从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发展等方面来研究;人类学多从民族、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管理学则倾向于政策取向,研究反贫困的实践问题,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这类文献占现有研究成果的绝大多数;社会学多从理论层面研究该问题。本文以社会学为主要视角,结合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对80年代中期以来的我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文献作一梳理和评述。 一、关于基本概念的研究 (一)贫困的概念 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念,中外学者一直力图给贫困下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的界定,但不容置疑的是贫困概念的界定是一个逐渐由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的过程。正如康晓光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内涵和界定的标准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贫困的内涵和标准也反映特定民族对于社会福利的基本人权的规范性认识。 国外贫困概念是经由布思、朗特里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由蒂特马斯(R.M.T itmuss)、斯密斯(A.Sm ith),汤森(P.T ownsend)等学者对贫困的理解进行了扩展,贫困不再是基于最低的生理需求,而是基于社会的比较,即相对贫困。世界银行在1981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处于贫困状态。在1990年又加入了能力因素,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例如健康、教育和营养等。1991年又增加了风险、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影响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 我国学者在贫困概念的研究方面也体现了与国际贫困研究学者观念的趋同性,现举以下几例: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定义的贫困是:个人或者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贫困是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境;一定层面的贫困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不被改善将是恶性循环的。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低于社会常规生活水准。由以上几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学术上基本与国际的多元贫困观相同,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政治意义上的意含,但是在实践领域加入了中国的现实基础,主要使用的是绝对的、核心的、客观的贫困概念。 (二)新贫困的概念 西方学者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率增加的原因导致的贫困叫新贫困。而我国学者近几年也倾向于把因城市化、社会经济的变迁而导致的贫困称为新贫困。尹志刚认为源于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改革,而同时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等因素诱发了新贫困人口的出现。刘家强等在此基础上将新贫困人口定义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所处社会地位和获取社会资源较差,因而缺少竞争能力和就业机会,需要借助外在力量的支持摆脱困境的群体。显而易见,我国新贫困概念的提出是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背景下,它虽然没有包括传统的贫困,但是它并不排斥传统贫困的存在。 从国内学者对于贫困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既受西方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与我国社会经济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却依然存在,全球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贫困现状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贫困;原因;对策 一、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 我们一般认为贫困就是物质生活资料无法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存需要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困的定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精神贫困也被包括在内,本文着重探讨农村贫困问题,旨在分析农村物质资料匮乏、农民生活困难产生的原因。所以,本文中的贫困特指物质贫困。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在这个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把农村贫困定义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农村居民和家庭的生活状况”。相对于一般的贫困而言,农村贫困问题更突出,也更难以解决。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由上年的693元年调整为785元,低收入人口标准由上年的958元调整为1067元。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贫困线标准从2008年年底前的人均年收入785元,大幅提升至目前的人均年收入1196元;另一方面,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美元/天。与我国平均贫困标准相比,农村贫困线低了将近35%,与世界水平相比则相差更大。 '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

我国贫困问题和治理对策

我国贫困问题及治理对策 摘要: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消除贫困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目前的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贫困现状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贫困;农村贫困;城镇贫困;治理对策;制度保障 一、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贫困线的标准因各个国家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绝不能用别国的贫困线标准作为我国的衡量标准。中国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线下的定义是:所谓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现阶段我国把把每人每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低收入人群定为贫困人群,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资料: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毋庸置疑,中国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13亿中国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贫困人口还很多,而且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国务院扶贫办表示,在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这个数字超过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市岗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城镇失业率也处在较高的水平,经济结构改革和转型使部分城镇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在农村

中国弱势群体贫困问题分析

中国农村弱势群体贫困问题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基本权利、生活质量等方面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差距,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分层日益突出。于是在众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弱势群体也开始形成。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关注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者及贫困群体,也无疑得更多的关注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中国农村弱势群体贫困 正文:低收入人群和贫困群体主要是指一批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社会资源短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缺乏相应发展潜能的人群。这一群体在农村弱势群体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众所周知,贫困的核心是能力的欠缺。就我国农村的贫困而言,主要是绝对贫困问题,即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限度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又是一种不断缩小的局部性贫困。 一、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贫困的因素也很多。(1)政策和制度的障碍是造成改革前农村存在的普遍贫困的主要原因。例如,首先长期以来实行的统购统销和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其次二元户籍制度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通过进城务工改善生活状况和处

于恶劣生存环境下的贫困人口通过迁移来解决贫困的机会。人民公社制度从根本上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 (2)不合理的生产开发方式是构成贫困的重要原因。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并成为经济资源,需要一个适当的转换过程,而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开发方式,则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开发方式始终是围绕粮食生产中心的初级开发方式,而不是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开发。 (3)人口素质低。中国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差,从根本上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成为贫困延续的基本原因之一。人口素质差也是构成缓解贫困的一大障碍,这是中国反贫困工作至少在中短期内所无法回避和逾越的难题。 二、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 中国一直面临较为严重的农村贫困问题。虽然经过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为减少,但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部分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于西部。由于农民间收入差距和农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逐渐显现,逐渐也呈现出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移,相对贫困问题逐渐扩大。大部分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于西部是新时期农村贫困的一大特点,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主要属于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