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风采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22 MB
- 文档页数:17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3.《我们的风采》【说教材】《我们的风采》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第三课,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一个非常热点及受学生欢迎的一个主题内容。
我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亲手设计自己喜欢的学生装,使我校处在青春初期的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审美情趣,树立积极的学生形象意识,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说学情】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穿着美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更多的是跟着潮流效仿,缺乏对自身主体的定位认识。
本课从学生日常所见的穿着角度讲起,去引导学生欣赏服装,了解穿着服装要针对的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从而加深对着装美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色彩应用于服装的一般规律。
(2)服装款式和色彩的搭配规律。
2、能力目标:(1)根据不同的气候、时间、地点和用途,不同的肤色、体形、年龄和气质去选择不同款式、材质、色彩以及不同功能的衣服。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自主和探究学习和评价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鼓励大家做爱美、会美、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说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色彩、款式、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合理搭配服装。
2、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评论、创造和审美能力。
【说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说教学准备】课件、色彩工具一套【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自然导入双休日我去登山,家里有四套衣服,我穿哪一套好呢?提供服装图片A、B、C、D四种不同志款式,由学生直观欣赏并做出选择。
教师揭题:时代的变化发展,使服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为它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所以人们对着装美的追求尤为迫切。
《我们的风采》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出“我们的风采”的主题,通过讨论和分享,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奇特性。
2. 学生能够应用流畅的语言进行沟通,并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奇特性。
3.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自大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和奇特性,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奇特性。
2.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积极参与到教室中来。
三、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教学素材(例如图片、音乐等),用于教室教学。
同时,需要准备一些活动道具(例如卡片、奖品等),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二)介绍书法基础知识1. 介绍毛笔、纸张、墨汁等书法工具的应用方法。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律。
3. 介绍书法作品的布局和格式。
(三)教师示范与指导1. 教师示范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组合。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书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 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和示范。
(四)学生练习与反馈1.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出改进建议。
3. 组织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学习心得。
(五)小结与作业安置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书写要点。
2.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守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书法作品。
3. 提醒学生注意珍爱眼睛,保持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习惯。
(六)拓展延伸1. 推荐一些优秀的书法网站和论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书法比赛或展览,展示学习效果。
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上的书法培训班或学习小组,拓展学习渠道。
通过书法培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书法艺术,并与其他爱好者交流学习心得。
这些学习小组还可以提供一个互相激励的环境,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情和兴趣。
4. 举办书法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我们的风采》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编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我们的风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和形象描写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掌握本课生词及重点句子;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集体精神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们的风采”所体现的集体精神。
2. 掌握本课生词、短语及重点句子,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理解,生词、短语及重点句子的掌握。
难点:作者写作方法的学习,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词、短语及重点句子展示。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查阅生词、短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生集体活动的照片,让学生分享他们所经历的集体活动,引出本课主题“我们的风采”。
a. 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b. 作者是如何表现“我们的风采”的?3. 生词、短语学习:讲解本课生词、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课文分析:讲解课文结构,分析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和形象描写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事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写作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选取一个集体活动,运用所学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7.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我们的风采》2. 生词、短语列表3. 课文结构图4. 写作方法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们的班级风采”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写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集体活动,观察并记录下身边的美好瞬间,为写作积累素材。
同时,推荐相关阅读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水平。
初中科学《我们的风采》优质教案、教学
设计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是为初中科学课程设计的《我们的风采》主题教学,旨在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风的形成和特点;
2. 掌握分析和解释风的现象和原理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
1. 引入(5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风的形成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风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让学生对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实验操作(30分钟)
进行简单的风的实验,例如悬挂风筝、气球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和探索风的力量和特点。
4. 小组合作(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就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讨论风的形成和原理,加深对风的理解。
5. 总结归纳(10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展示分享(15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想法,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风的形成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学生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加
深了对风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五、教学资源
- 风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 实验所需的风筝、气球等材料。
七年级美术第三课《我们的风采》
——学生装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过程,设计出美观、实用并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服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装的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大胆地进行设计创作。
教学准备:课件、作品用纸、绘画工具。
课型、课时:综合探索,第1课,学生装设计
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美术基础和年龄特点,适当的降低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启发思维,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乐趣。
利用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简单的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美观具有个性的学生装。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