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递(第一章)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65
《化工传递过程》讲稿【讲稿】第一章 传递过程概论(4学时)传递现象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传递过程:物理量(动量、热量、质量)朝平衡转移的过程即为传递过程。
平衡状态:物系内具有强度性质的物理量如速度、温度、组分浓度等不存在梯度。
*动量、热量、质量传递三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传递过程的研究,常采用衡算方法。
第一节 流体流动导论流体:气体和液体的统称。
微元体:任意微小体积。
流体质点:当考察的微元体积增加至相对于分子的几何尺寸足够大,而相对于容器尺寸充分小的某一特征尺寸时,便可不计分子随机运动进出此特征体积分子数变化所导致的质量变化,此一特征体积中所有流体分子的集合称为流体质点。
可将流体视为有无数质点所组成的连续介质一、静止流体的特性(一)流体的密度流体的密度: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
对于均质流体 对于不均质流体点密度dVdM d =ρ *流体的点密度是空间的连续函数。
*流体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
流体的比体积:单位流体质量的体积。
MV =υ (二)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可压缩流体:密度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流体,称为可压缩流体。
(气体)不可压缩流体:密度不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流体,称为不可压缩流体。
(液体)(三)流体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压强,静压力):垂直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力。
A P p =(四)流体平衡微分方程1.质量力(重力)单位流体质量所受到的质量力用B f 表示。
在直角坐标z y x ,, 三个轴上的投影分量分别以 X ﹑Y ﹑Z 表示。
B F V M =ρ2.表面力:表面力是流体微元的表面与其临近流体作用所产生的力用Fs 表示。
在静止流体中,所受外力为重力和静压力,这两种力互相平衡,利用平衡条件可导出流体平衡微分方程。
916:16化工传递过程基础黄山学院化学系首先分析x 方向的作用力,其质量力为由静压力产生的表面力为XdxdydzdF Bx ρ=dydz dx x p p pdydz dF sx ⎪⎭⎫ ⎝⎛∂∂+-=12(五)流体静压力学方程流体静压力学方程可由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导出。
第一章传质过程基础一、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2分)1.传质通量与相对应。
A Q/q ;B C/_4 .C C.jft .D C A2.传质通量j,\与相对应。
A.C M("・*):B.5“:C.C/村;D. P^A■:3.传质通量七"与相对应。
A C A(U A-U M);B.C^A. c. %*; D.力%4.等分了反方向扩散通常发生在单元操作过程中:-•组分通过另-•停滞组分的扩散通常发生在单元操作过程中。
5.描述动量和质量传递类似律的一层模型是:两层模型是;三层模型是。
I.在根管子中存在有由CHA组分A)和Hc(组分B)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压力为1.013x105Pa、温度为298K。
已知管内的CH4通过停滞的He进行稳态维扩散,在相距0.02m的两端,CH4的分压分别为= 6 7 8 08x1 °4 Pa及2.03x10* pa,管内的总压维持恒定。
扩散条件下,CH,在He中的扩散系数为= 675x10-5 m2/s。
试求算CH4的传质通量、。
2.298 K的水以0.5 m/s的主体流速流过内径为25mm的荼管,2知荼溶于水时的施密特数衣为2330,试分别用雷诺、普兰德一泰勒、卡门和柯尔本类比关系式求算充分发展后的对流传质系数。
三、推导(30分,每题15分)1.对于A、B二组元物系,试采用欧拉(Euler)方法,推导沿x、y方向进行二维分了传二、计算(40分,每20分)质时的传质微分方程。
设系统内发生化学反应,组分A的质量生成速率为〜kg/(m3・s)2.试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和扩散通量方程,将稣转换成片。
6 通常,气体的扩散系数与有关,液体的扩散系数与有关。
7 '表示对流传质系数,取表示对流传质系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o8 对流传质系数与与推动力相对应。
A."B.C.D.矶。
9.推动力与对流传质系数相对应。
A.知;B.匕;C.电;D.。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复习题(2009)1.何为“连续介质假定”,这一假定的要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试解释联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