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
- 格式:docx
- 大小:16.83 KB
- 文档页数:3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中考真题】火车与铁轨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情感。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3)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文题解读】这道题是材料作文,选择了一则简短的寓言式材料,通过火车与铁轨的对话来限制考生的立意选择,颇具新意。
就材料本身而言,理解的难度也不大。
铁轨和火车所说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点“按照”“设计的路径”,只不过是结果不一样:一个是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是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也就是说,这则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面对“设计的路径”,铁轨和火车有不同的观念。
把握了这点,我们便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进行构思与选材。
当然,具体写时,不能写“铁轨”“火车”,我们要将它们具体化。
从象征的角度来讲,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等,也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规则与自由”“制度与自由”“共性与个性”等等。
就立意角度来讲,既可以从“火车”切入,也可以从“铁轨”切入,还可以从“火车”与“铁轨”的关系这个角度切入。
具体从哪个角度切入,关键就在于动笔写作前,要准确地理解“火车”“铁轨”的含义,并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考场佳作一】飞向远方◎绍兴一考生初三的时候,我离开父母,独自在异乡求学。
每逢佳节,老师总是特别关照我,问问我家人来没来,或是给我点粽子饺子之类的。
答案总是没有,家里人都忙工作呢,老师就叹息着说:“唉,有失必有得,现在不在一起,以后会补回来的。
”我点头,说好,没关系,嗯,知道。
辛弃疾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
”是的,我初来异地,写作文总要把“独在异乡为异客”之类的诗词拿来引用一番,仿佛不写异乡就不能写文章了一样。
浙江省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语言运用【2016浙江绍兴】18.阅读同学们的对话,提取整合相关信息,合理安排写作顺序,自拟标题,简单介绍书法节的有关情况。
150字左右。
(8分)甲:听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徐渭原作来到绍兴啦!书法节期间会在兰亭博物馆展出。
绍兴人有眼福啦!乙:是呀,兰亭书法节已经是第32届了。
徐渭原作展览,算是今年最大的亮点呢。
丙:这是故宫博物院的徐渭原作首次来绍兴吧?乙:是的。
知道作品展的名字不?呵呵,——跟着徐渭看书画:一个南腔北调人的艺术人生。
甲:报纸上说,展出的徐渭书画精品有近30幅,其中故宫博物院借展原作5套,共12件,还有我们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所藏的徐渭作品5件。
丁:书法节什么时候开幕?在哪里开幕呀?我想去看看。
乙:已经举行过开幕式了。
4月9日呀,就在兰亭王右军祠。
你不知道吗?【考点】综合读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分析主要事件和意义,即可作答.【解答】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可知,书法节的名称是兰亭书法节,主要事件是徐渭原作亮相绍兴.据此可拟题.介绍情况时,先介绍书法节的时间和地点,然后介绍本次书法节的亮点,最后介绍其意义.据此可作答.答案示例:兰亭书法节开幕徐渭原作亮相绍兴4月9日,第32届兰亭书法节在绍兴兰亭王右军祠开幕.本次书法节的最大亮点,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徐渭原作在兰亭博物馆的展出.本次“跟着徐渭看书画:一个南腔北调人的艺术人生”展览,展出徐渭近30幅书画精品,其中故宫博物院借展原作5套(12件),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所藏徐渭作品5件.这是故宫博物院的徐渭原作首次来绍兴展出.【点评】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2016浙江温州】9.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任务一】“我要读诗”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任务二】“邀Ta读诗”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听到知名音乐人周杰伦读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向周杰伦发出邀请.要求: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考点】综合读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言语通顺,说理有据,中心突出,观点明确.【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言语通顺,观点明确,说理有据即可.本题要表达的观点是希望在平台为同学和老师读一首诗,有序表达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言语通顺,观点明确,说理有据即可.本题要表达的观点是希望主编能请周杰伦来平台读诗,然后有序表达即可.答案:(1)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为你读诗”是一个能很好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2)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为你读诗”给我带来了轻松和快乐,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周杰伦的声音.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如果让他自己朗读,一定很有味道.相信周杰伦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走近诗歌,希望你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2016浙江湖州】9.(9分)浙江金华家住湖州市中心的晓华(化名)同学,家里来了一位中美交流生汤姆.晓华想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带汤姆出去游玩.晓华的家长建议去三个地方(见图),感受湖州的“山水清丽,文化悠远”.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资料,帮助晓华设计“二日游”行程,并用文字表述出来.要求:行程设计合理,有主题;语言表述简洁,有条理;120字左右.【考点】综合读写.【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做此题要明确题目要求,并精心设计行程,突出重点景点,并力求路线的合理性,这就要求考虑游览路线和时间的问题,这就要考虑景点的位置:湖笔博物馆在湖州市中心,南浔古镇在市中心往东约35公里,德清莫干山在市中心往西南约70公里,同时晚上的休息地点也要有所计划.拟写计划时语言表达准确、明白、简洁,有条理,并注意字数要求.答案:示例1:第一天,感受湖州悠远的文化.早上去湖笔博物馆参观,了解湖笔传统的制作工艺与悠久的文化历史.下午去南浔古镇,游览“小莲庄”等古迹,领略江南古镇的风貌.当天返回.第二天,感受湖州“清丽山水.早上乘车去德清莫干山,感受“云、泉、竹”组成的“清凉世界”.(行程安排也可以是第一天晚上住宿在南浔.)示例2:第一天,早上出发去德清莫干山,感受“清丽山水.晚上住宿在莫干山,领略山顶独特的清凉与美丽的夜景.第二天,先游南浔古镇,感受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有魅力;之后返回湖城,参观湖笔博物馆,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湖笔文化.(行程安排也可以是第一天下午前往南浔,并住宿在南浔.)【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统筹安排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016浙江丽水】9.下面是丽水市博物馆“华侨之乡”展厅中的一块展板,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为前来参观的七年级学生做讲解.(不超过200字)【考点】综合读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统计图,根据图中的数据有序表达即可.【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看图可知,欧洲一直是丽水华侨华人最多的地方,改革开放后,丽水华侨华人在亚洲的人数比例大幅度下降,而在世界其他五大洲的人数比例都有增长.作答时,要注意语言通顺,还要有称呼,有号召力.据此可作答.答案:示例:各位同学,欢迎来到“华侨之乡”展厅(丽水博物馆)参观!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块展板是丽水华侨华人在各大洲的分布图,你们看,欧洲一直是丽水华侨华人最多的地方,改革开放后,丽水华侨华人在亚洲的人数比例大幅度下降,而在世界其他五大洲的人数比例都有增长.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大洋洲也有我们丽水的华人华侨,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欧洲为主,遍布全球的新格局.【2016浙江金华】20.邻居王大爷想去一趟上海,假设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
2016年中考微写作试题解析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当今社会无“微”不至: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
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微者,小也。
小者,易于操控,易于奏效,人们乐于接受。
2016年中考试题中微作文也异军突起,再次掀起“微写作”的高潮。
“微写作”被称为作文的“轻骑兵”,当今社会短平快的快餐文化充斥着,因此中考试卷中,命题者也紧随时代的步伐,笔者特小结今年微写作,以飨读者。
1.拟写租房协议例1.(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根据下列情境,完成相关任务。
要求:内容简明,信息完整,150字以内。
爸爸李明打算在新城长峙岛租门面开店,他从赶集网上看到了一家店铺的出租信息(香樟湖步行街59号店面,面积为60平米),与房东赵峰谈妥了租赁事宜:租用3年,每月租金5000元,预付押金30000元,每年租金在国庆节前付清;租用期间产生的水、电等费用由租用方承担。
并约定在6月15日签字生效。
爸爸让小华写一份租房协议。
小华感到为难,请你帮助完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的租房协议写作能力。
租房协议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租人及承租人的一些权利及义务,包括出租人需要给承租人提供的房屋的使用时间与价格以及房屋设施的配备等,还包括承租人对出租人房子使用、保护、期限等等的一些权利和义务,详细内容可见租房协议书样本。
结合本题看,题干中基本信息都有交代,考生只要按照这些约定写作即可。
【参考答案】租房协议经双方商定,李明租借赵峰位于新城长峙香樟湖步行街59号店面(面积为60平米),租期三年,2016年6月15日至2019年6月14日,每月租金人民币伍仟元整,押金叁万元整,年租金在国庆节前付清。
租用期间产生的水、电费用均由租方承担。
2.拟写通知例2.(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根据下面的对话,代班长拟写一则通知。
(只写正文,不超过60字)班长:区科技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了,周六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去那儿吧。
16绍兴中考满分作文2016年绍兴中考语文试卷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火车与铁轨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可抒发情感,还可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3)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妈妈不再做你的铁轨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新校区王楚灿亲爱的孩子:我已经好些年没有提过笔了,今天提笔给你写这封信,千万言语堵心头,却不知道从何开始写起。
我总是把你当做小孩子,总想着为你筑造人生的框架,总想着为你铺好余生的轨道,我总是擅做主张地帮你做决定,规划并且左右本属于你的人生。
然而,我却没有考虑你的想法,忽略了你的心情。
(教师评语:总起段,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总是给孩子铺好人生的轨道。
)上小学时的你,对画画满腔热情,我却在你水汪汪的大眼睛注视下,毫不犹豫地为你报了书法补习班。
“妈妈。
”你拉着我的衣角低声地唤我。
我却因为忙着缴费而对你视而不见。
我以为,我那样做是为了你好。
可惜我没看见,你背对着我,默默拭去眼角的泪水。
你上了初中之后,班级里流行看小说的潮流。
你也总是在写完作业后,手捧一本绿色扉页的书咬文嚼字。
“看小说有什么用?”我一把抽走你手中的书,“给你买的那套《习题精选》写完了?”(教师评语: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给孩子设计的轨道是多做习题、对付中考。
)我以为,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可惜我没看见,你优秀的成绩和那一颗学习了一天后疲倦不堪的心。
可惜我没看见,你在试卷上留下的一滴滴泪痕。
之后,你偷偷养成了写作文的习惯,表面上用写日记应对我。
是夜,我悄悄潜入夜色之中,偷出你的日记本。
孩子,我并不是想偷窥你的生活,我只是想了解你的内心。
但是,直到那一天,我看到你在日记本中写信向我诉说心里话,我才知道,我错了。
宁波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困难的时候,它是kuī(1)甲;nì(2)水的时候,它是小舟。
从爱中走来,我们总是xù(3)满力量。
我们能迎着风笑,对着水笑,含着泪笑。
在爱中,我们用笑声pǔ(4)写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1)(2)(3)(4)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选择无处不在。
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1)。
面对名利,陆游选择淡然:无意苦争春,(2)。
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3),关山度若飞。
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4),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书房和战场,杨炯弃笔从戎:(5),。
面对官场,陶渊明选择归隐赏菊:(6),。
选择有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7),。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4)苟.富贵,无相忘。
4.名著阅读。
(6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或谈谈阅读感悟。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B.尼摩船长血搏章鱼(《海底两万里》)C.周进哭贡院(《儒林外史》)D.秃鹤演伪军连长(《草房子》)(1)我选,(2)我选,5.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6分)爸爸买了智能手机,他听说用WiFi上网会有风险。
请你根据知识卡片提供的相关信息,告诉爸爸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的注意事项,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要求表达合理、得体,字数在80字以内。
答:三、阅读理解(55分)(一)满足的人的衬衫(18分)[意大利]卡尔维诺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
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正确、工整、美观。
二、知识积累(21分)1.阅读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yún yún ______(l)_____众生,究竟该如何生活?历众说纷yún (2)______,莫哀一是。
我比较欣赏农夫“春耕夏yún (3)______,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的方式,与自然合一,张弛有度,yùn (4)______酿着生活与文化的甜蜜。
【答案】芸芸;纭;耘;酝2.选出以下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A.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
(《人民日报》2011-2 -4)B.“白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
”无论是打球的,还是观看比赛的,全都精神亢奋、呼天抢地....。
(《沈阳日报》2014- 2- 21)C.白纸上,我还没有种上一粒字。
多半天,我一文不名....。
终于,在一阵鸽哨声里,我写下了第八次开头。
(《散文》2014年第4期)D.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国蔗糖史》的基础上,又完成了80万字的《糖史》。
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
(《中国剪报》2015-10-27)【答案】D【解析】A:交相辉映,是汉语词汇,意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
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不属于光亮、色彩。
B:呼天抢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
形容极度悲伤。
不符合语境色彩。
C:一文不名....:名:占有。
一个钱都没有。
形容非常贫困。
不符合语境色彩。
3.品味多彩生活,积累多彩诗文。
(8分)(l)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3),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5)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1.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请以“下次,你会做得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2.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作文(5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命题作文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
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
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只是雏菊丛中的一朵小花。
”一朵雏菊伤感地叹息,“与这么多雏菊生长在一起,我的美丽完全被淹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我。
”“但是,你真的很美丽!”天使安慰它说。
“我想成为唯一的一朵,身旁不要有任何同类! ”“好吧!”天使就把它带到了城市广场。
几天后,一位园艺师来到城市广场:“把土壤翻一翻,种上天竺葵吧!”“等一等!”雏菊大叫,“你那样做我会死的。
”“如果这里还有一些和你一样的雏菊花,会对广场起到非常好的美化作用。
”园艺师说,“但是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你的同类,你自己不可能形成一座花园。
”说完,园艺师把雏菊从地上连根拔起。
3.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在暗夜里,你会惑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
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6年中考作文满分作文赏析:渐至佳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优秀作文】
渐至佳境
在成长这条漫漫长路中;有过忧愁,有过欢乐,或许这如他人一样的经历,却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从前那骨瘦如柴的小树早已焕发了新的光彩,渐至佳境的是,成为茁壮成长的大树,曾经那迷茫,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的我,找到了方向,对学习有了好的态度,对学习充满了活力。
那不曾与人玩耍,独自玩耍害羞的我,丢弃了害羞变得活泼、积极,使自己充满自信,曾那没有自信的我,渐至佳境,使自己充满自信,以前认为风景只是一晃而过毫无留恋的我,却变得会欣赏,这些变化的姿态使我感悟至深。
渐至佳境——对学习充满兴趣
以前我认为学习很无聊,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上课更是觉得乏味无趣,脑袋里更是浮想联翩,随着考试的渐渐逼近,让我意识到从未有过的慌张,当时,我认为不学习就真的晚了,那次考试是我印象深刻,影响巨大,随之而来的是渐至佳境,使我有所转变,对学习态度的转变,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渐至佳境——充满自信
小学时的我害羞,不敢与人说话,或许不单单是因为害羞吧,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自信,记得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如蚂蚁般的小,听不见在说些什么,结果,老师生气了,“你在教室中找一个位置回答问题,直到所有同学都听到为止。
”然而我照做了,那是我的心中很难受,感到很羞愧,这件事使我印象深刻,这样的我没有一如既往下去,渐至佳境,使我成长,使我明白其中的道理,转变不自信,充满自信。
渐至佳境——对学习充满兴趣
渐至佳境——充满自信
在成长中我变了,认识逐渐深刻,领悟方面更加广阔,境界逐步提升,与曾经的我截然不同,渐至佳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中考真题】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情感。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3)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文题解读】
这道题是材料作文,选择了一则简短的寓言式材料,通过火车与铁轨的对话来限制考生的立意选择,颇具新意。
就材料本身而言,理解的难度也不大。
铁轨和火车所说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点“按照”“设计的路径”,只不过是结果不一样:一个是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是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也就是说,这则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面对“设计的路径”,铁轨和火车有不同的观念。
把握了这点,我们便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进行构思与选材。
当然,具体写时,不能写“铁轨”“火车”,我们要将它们具体化。
从象征的角度来讲,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等,也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规则与自由”“制度与自由”“共性与个性”等等。
就立意角度来讲,既可以从“火车”切入,也可以从“铁轨”切入,还可以从“火车”与“铁轨”的关系这个角度切入。
具体从哪个角度切入,关键就在于动笔写作前,要准确地理解“火车”“铁轨”的含义,并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考场佳作一】
飞向远方
◎绍兴一考生
初三的时候,我离开父母,独自在异乡求学。
每逢佳节,老师总是特别关照我,问问我家人来没来,或是给我点粽子饺子之类的。
答案总是没有,家里人都忙工作呢,老师就叹息着说:“唉,有失必有得,现在不在一起,以后会补回来的。
”
我点头,说好,没关系,嗯,知道。
辛弃疾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
”是的,我初来异地,写作文总要把“独在异乡为异客”之类的诗词拿来引用一番,仿佛不写异乡就不能写文章了一样。
还总是掉书袋,愿意用“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之语,好像那碗兰陵的酒,焚的郁金香都斟给我喝似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诗不是李白思念故土而作,风流名士潇洒得很,怎么有空怀念家乡呢,天下才是家乡啊。
说思乡,其实还真算不上,就是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有口气梗在胸口,心里不知道哪儿来的委屈,“哇”的一声扑进母亲的怀里哭了好一会儿,哭完又是一条好汉。
小表妹从门外探头进来,扑进我怀里叫“姐姐”,我走的时候,她只有一丁点大,现在居然到我腰了,让我好不感叹。
一楼人家种的香椿好几年也不长一寸的,春天摘下嫩叶,给邻居分掉,我回家的时候腌得正入味。
姥爷养的黄玉鸟儿拿到他朋友那儿换成了一种翡翠绿的鸟儿,叫的也挺好听。
小时候卖三无食品的小摊儿不见了,大约总算挣够了钱就不干了。
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人生一世不过百年,走的路,看的景,都是以前的人和以后的人没走过、没看过的,何必去想什么束缚不束缚的事呢?
如果我是一辆火车,却因铁轨规定了路程,不如将一身铁皮化作铁水,浇成天上飞的大铁鸟儿,飞向远方。
【评点】
文章内容比较新颖,字里行间,除了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还富有诗情画意。
无论是叙事,还是绘景,作者以一种淡淡的笔调,轻轻地叙描,从中可以窥见其日渐成长的过程,而诗词名句的巧妙引用,更是增加了文章的底蕴。
【考场佳作二】
“远方”与“美丽”
◎绍兴一考生
按铁轨设计的路径,火车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但也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远方”与“美丽”矛盾乎?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几个世纪前的小说家狄更斯的话语响彻耳畔。
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动荡,矛盾突出,资产阶级戴着虚假的面目招摇过市,在黑暗统治下,人们渐渐趋向麻木,失去了对生活的热血、豪情与信心。
但狄更斯并未被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秩序束缚,而是用心血写下巨著《雾都孤儿》与《双城记》去唤醒众人。
它们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未来。
人们相信,有了此灯,天不会黑。
因此,人有言,因为有了“美丽”,“远方”才终会到达。
时代像巨浪,让她沉浮,但无论何时,她总是奋力潜游的一个,拼力跃起,哪怕坠落,也终归是摸到了更高的天空。
她,萧红,一个普通却并不平凡的女人,不愿被封建家庭和社会束缚,一心追求自由,虽路途不顺,感情坎坷,但她不放弃希望,在鲁迅的指点与帮助下,她用笔作武器,写下名著《生死场》,让人们看到思想的不屈与灵魂的坚强。
因此,人当言,离开“铁轨”,火车虽到达不了那个“远方”,但是可以到达另一个“远方”,拥有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智者曾言:“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我们不应也不能否认规则,但重要的是如何在利用规则的基础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著名导演姜文坚持低速高质的原则,继《让子弹飞》后又时隔四年出品《一步之遥》,获得高票房与好口碑,印证了那句:“站着,把钱挣了。
”因此,“铁轨”依旧,但因学会了灵活变通,而美丽“依旧”。
诗人汪国真有言:“对远方的向往,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诚然,并非所有“远方”都会到达,但只要心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信念与执着,生命终将会绽放出多种多样的美丽。
【评点】
考生巧妙地从原材料中挑出“远方”和“美丽”两个关键词,并结合具体的事例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此角度,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
所选用的三个事例,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当代的;而且三个事例的叙述方式富有变化。
也正是通过这样丰富的事例,作者全面而准确地论述与“远方”与“美丽”的关系,论述充分、有力,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