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 色谱分离技术概述 色谱技术的基本概念 色谱技术的理论基础 色谱法的分类 色谱技术的操作方法
▪ 吸附色谱法 ▪ 分配色谱法 ▪ 亲和色谱法
第一节 色谱分离技术概要
色谱技术的起源: ▪ 1903年Tswett首创 ▪ 叶绿素的石油醚溶液通过碳酸钙管柱,
并继续以石油醚淋洗,由于碳酸钙对叶 绿素中各种色素的吸附能力不同,色素 被逐渐分离,在管柱中出现了不同颜色 的谱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色谱技术的发展
分离对象: 不限于有色物质
色谱柱: 材料:玻璃、不锈钢、聚四氟乙烯
形状:直形、U形、螺旋形
二维平面形(纸、薄层色谱)
冲洗剂: 液体、气体
填料:
近千种 固体、液体
检测:
眼睛、各种检测器
操作:
手工 全自动 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1952年)
1-载气钢瓶; 2-减压阀;
3-净化干燥管;
4-针形阀;
▪ 加入洗脱剂使各组分分层的操作称为展开。 ▪ 洗脱时从柱中流出的液体称为洗脱液。 ▪ 展开后各组分的分布情况称为色谱图。 ▪ 将样品加到柱上的操作称为上样或加样。
A+B+C
信 号
ACB C B A
C
B
C
A
B
C
A
B
C
图11-1 色谱洗脱过程与色谱图
t,min
(一)固定相 ▪ 可以是固体物质(吸附剂,凝胶,离子交换剂),也可以
(三)分配系数,分配比和选择因子
▪ 1、分配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组分在固定相和流 动相中含量(浓度)的比值。它是色谱中分离纯化物质 的主要依据。langmuir
▪ 无论色谱分离的机理如何,当溶质浓度较低时,固定相 浓度和流动相浓度成线性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