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35
眼的屈光系统名词解释
眼的屈光系统是指眼睛中负责对光线进行折射和聚焦的部分,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它们共同协作,使得光线能够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产生清晰的视觉。
角膜是位于眼球前表面的透明组织,它是光线进入眼睛的第一个屈光介质。
角膜的曲率和折射率决定了光线的折射程度,对眼球的屈光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是一个可调节的透明结构。
它通过改变形状来调节光线的折射,以便在不同距离上实现清晰的视觉。
这个过程被称为调节,它使我们能够在看远处和近处物体时都能够看清楚。
玻璃体是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透明凝胶状物质,它起到支撑眼球结构的作用,并且对光线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它们的正常功能和相互配合对于获得清晰的视觉非常重要。
任何一个部分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屈光错误,例如近视、远视、散光等视觉问题。
屈光检查(初级)复习要点一、眼屈光学知识1.眼屈光系统的基本组成2.静止时眼总屈光力的正常值3.模型眼的定义4.眼轴的定义5.视轴的定义6.眼调节的定义7.眼静止状态的定义8.调节远点的定义9.正视眼远点的位置10.屈光不正的定义11.调节范围的定义12.正视眼的定义13.远视眼的定义14.近视眼的定义15.全远视的基本组成16.近视眼依屈光成分的分类17.散光眼的定义18.规则散光眼依强主子午线方向的分类19.屈光参差的定义20.眼屈光系统三对基点的名称21.眼屈光系统前焦距的正常值2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23.简化眼的定义24.视角的定义25.眼调节状态26.调节力的定义27.调节幅度的定义28.集合的定义29.近反射三联动的定义30.眼的屈光与调节的关系31.显性远视的定义32.近视眼依是否有调节因素参与的分类33.规则散光眼依各经线屈光状态的分类34.交替视症候的定义35.角膜前面曲率半径的正常值36.晶状体曲率半径的正常值37.角膜折射率的正常值38.房水折射率的正常值39.在简化眼中折射球面的正常位置40.视网膜成像大小的计算41.视角与物体距离的关系42.能动性远视的定义43.远视眼主要临床表现44.计算近视眼的远点二、问诊与咨询1.询问顾客的主要内容2.顾客验光的目的要求3.了解儿童戴镜史4.了解中、青年戴镜史5.了解老年戴镜史6.问诊的注意事项7.常见问题的了解8.答问的注意事项9.常见商品知识咨询问题10.回答咨询前的准备11.介绍商品的方法12.介绍商品的注意事项三、屈光检查1.远视力表的检查距离2.近视力表的检查距离3.视力表检查结果记录法4.视力表的照明标准5.角度计的调整方法6.目前可采用的视力表种类7.裸眼视力的检查标准8.客观验光的基本方法9.近视眼成像的特点10.远视眼成像的特点11.散光眼成像的特点12.放松睫状肌的最佳方法13.客观检影使用的基本工具14.客观检影的环境要求15.检影时被检者的视标要求16.试镜架的选择17.映光四要素名称18.映光为顺动时应加的镜片种类19.映光为逆动时应加的镜片种类20.检影结果的代表征象21.观察映光四要素的四个方向22.中和点的定义23.工作距离与屈光结果的关系24.映光亮度与屈光不正的关系25.映光速度与屈光不正的关系26.映光形状与屈光不正的关系27.检影最主要的标志映光名称28.检影镜的基本结构29.普通镜片箱正球镜度数范围30.普通镜片箱负球镜度数范围31.普通镜片箱正柱镜度数范围32.普通镜片箱负柱镜度数范围33.调节幅度测量方法的种类34.最小调节幅度计算公式35.调节需求的计算方法36.老视验光的基础状态37.测量调节近点视标的移动速度38.大致出现老花的年龄39.老视的原因40.老视与远视的区别41.老视的矫正方法42.用角度计对被检者所戴眼镜的检测内容43.一致性映光的定义44.出现亮而快映光的屈光状态45.出现暗而慢映光的屈光状态46.出现椭圆映光的屈光状态47.出现圆形映光的屈光状态48.出现条状映光的屈光状态49.高度复性近散检影时的表现50.复合远视散光检影时的表现51.高度远散检影时的表现52.高度近散检影时的表现53.映光为顺动的屈光状态54.映光为逆动的屈光状态55.裂隙片裂席宽度的理论依据56.裂隙片裂席的常用宽度57.验光后试片的操作程序58.试片时的注意事项59.远视眼试片时的换片原则60.马氏杆片的作用61.十字线片的作用62.针孔片的作用63.同一散光眼在远近距离上测量结果的差异性64.老视与屈光状态的关系65.阅读舒适与调节幅度的关系66.决定视角大小的因素67.制作视力表的理论依据68.检影时被检眼与检查眼的视轴夹角数值69.验光法的分类70.小瞳验光法的分类71.小瞳主觉验光法的分类72.小瞳主觉验光法的分类73.主客观相结合小瞳静态检影验光法开具处方1.试戴不清楚的调整方法2.试戴调整的注意事项3.试戴时间的选择4.瞳距测量的方法5.远用瞳距测量时被检者的视标选择6.检查者与被检者的距离要求7.视远视近瞳距的换算关系8.近用PD的视标选择9.眼镜处方PD的定义10.眼镜度数的表示方法11.远视眼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12.近视眼配镜处方的确定原则13.屈光参差眼镜处方的确定原则14.处方内各缩略符号的含义15.屈光检查的一般程序16.影响试戴调试的因素17.对试戴不适应症状的处理方法18.高度散光眼的矫正原则19.轻度散光眼的矫正原则20.斜位散光的矫正原则屈光检查(初级)复习题一、选择题1.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A.追求真理,坚持原则B.有求必应,助人为乐C.公私分明,一切平等D.知人善任,提拔知己2.企业创新要求员工努力做到()A不能墨守成规,但也不能标新立异 B大胆地破除现有的结论,自创理论体系C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提出新问题 D激发人的灵感,遏制冲动和情感3 ()、晶状体、玻璃体等是眼球内容物A房水 B角膜 C巩膜 D虹膜4 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各种眼用透镜的()叫做透镜的联合A叠合 B密接 C叠合、密接 D叠合、连接5 ()眼球内腔和内容物构成眼球A 眼内肌 B视神经 C 眼球壁 D 玻璃体6 正常眼角膜外表面周边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呈()A 球形弧面B 椭圆形弧面C 非球面形D 球弧形7 位于眼球后方5/6部分,质地兼任的乳白色不透明纤维组织是()A 视网膜B 睫状体C 巩膜D 虹膜8 ()是角膜在炎症,感染,外伤等原因喜爱出现的不透明无定型白色疤痕。
湖北视佳医眼视光集团视光学校眼视光基础知识培训教程眼屈光学湖北视佳医视光集团视光学校眼视光基础知识眼屈光学学习目标理解学习眼屈光学的目的意义理解眼屈光不正的定义、分类、矫正方法理解老视的形成、矫正方法一、眼的光学系统眼球的构造眼球的前后径大约为24毫米,水平径约为23.5毫米,垂直径约为23毫米,眼屈光组的总屈光约为58屈光度。
眼球是一个完整而精细的光学构造,它包括三个系统: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遮光系统:包括瞳孔、虹膜、睫状体、脉胳膜和巩膜。
感光系统:视网膜和视神经。
三个系统在大脑中枢神经的指挥下和相互密切的配合下,完成整个眼球的视觉功能。
眼球的功能和照相机的功能几乎完全是相似:眼睑—快门、巩膜—像机壳、角膜—物镜、晶状体—调焦镜组脉络膜—暗箱、虹膜——光圈、视网膜—胶卷人眼的视觉过程为:物体发出\反射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视网膜光刺激转变为电冲动,经视路神经的传导,到达大脑视中枢,经过生理性回转,主觉上又成为正像,而形成视觉。
眼睛要能看清楚外界的物体必须具备下面的三个基本条件:1、眼的屈光系统是完全透明的,外界进入眼的光,从角膜到视网膜这个径路中没有任何障碍。
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恰好落在视网膜的中心凹.其成像应清晰且需足够大。
3、整个视觉分析器,也就是从视网膜、视神经、视索、视放射到大脑皮层的整个视路中的相应部分,必须完整并具有正常功能。
二、屈光不正1、正视眼在调节完全静止的情况下,平行光线能在视网膜上聚焦的眼,称为正视眼。
目前认为-0.25 D~+0.50 D为人眼正视眼临床标准。
平行光线通过不用调节的眼屈光组的屈折后,不能成焦点于视网膜上,这就叫做非正视眼。
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散光三大类。
2、近视眼眼无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的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离焦学说在视近时,视网膜黄斑部获得清晰影像,周边部却是朦像状态,调节作用越强,周边视野分辨率就越低,使周边视野发生相对形觉剥夺,使玻璃体腔伸长,巩膜扩张,从而导致近视的发展。
第四节眼屈光学知识外界物体本身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和调节后,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楚缩小的倒像。
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视觉中枢,遂产生视觉。
一、眼屈光系统〔一〕眼屈光系统的组成眼屈光系统是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四种屈光介质所组成。
其与空气的境地及各屈光介质相互间之境地面大约均为球面,因此眼的屈光系统可以看作是数个透镜所组合成的共轴球面系统,故也具有三对基点:一对焦点、一对主点、一对结点〔图1-4-1〕。
其数值如下:前焦点〔距第—主点位置〕-17.05mm后焦点〔距第二主点位置〕+22.78mm第—主点:1.348 mm第二主点:1.602 mm第—结点:7.078 mm第二结点:7.332 mm上述两主点和两结点位置均极为接近,故可分别视为一个主点及一个结点,即下文述及的简化眼状态。
其中结点是整个屈光系统的光学中心,任何光线通过此点不被屈折。
〔二〕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眼轴长度24.387mm;眼总屈光力〔静止时〕+58.64D。
——〔三〕简化眼〔简略眼,简约眼〕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依上述眼的光学常数所模拟的人眼屈光模型称模型眼。
但为便于理解和有用,乃依光学原理将其进一步简化:眼球的各屈光单位以一个曲率半径为5.73mm的单一折射球面替代,〔图1-4-2〕,该球面位于角膜后1.35mm,其一侧为空气,另一侧为n二1.336的屈光介质,结点或光学中心即该球面曲率中心,位于角膜前外表前方7.08mm处;前焦距一17.05mm,后焦距十22.78mm,总屈光力为十58.64D。
简化后的模型服即称简化眼。
〔④〕眼球的轴及角〔图l-4-3〕1.光轴〔眼轴〕:通过角膜外表中央部〔前极〕的垂直线,眼的结点、盘旋点均在光轴上。
该轴于巩膜后面相交点为眼球后极。
前后极的距离即眼轴长度。
2.视轴:眼外注视点通过结点与黄斑的连线。
3.固定钢:眼外注视点与盘旋点的连线〔盘旋点:设眼球在眶内是围绕一中心点转动,该中心约位于角膜后门.smm处〕。
第一章光学基础自然光按光产生的条件撒开光人工光集合光光源分类光束分类平行光热光源像散光按能量转换分类冷光源光的直线传播:一束平行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当光线射到两种媒介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线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返回原来的媒介里继续传播光的折射:光由一介质射入另一不同介质时,在两介质交界处,一部分被射回到第一介质中,另一部分射回到第二部分,在两介质交界处改变方光路可逆:沿着一定线路传播的光线,可以沿着原路从相反方向返回,通过发光点光的独立传播:两束光在传播途径时互不干扰,其传播方向及其他性质都不发生改变,在交会点上,光强度为各光束简单叠加三棱镜(1)光学作用:1)有屈折光线的能力,无聚焦能力2)使光向基底偏斜,虚像,向尖端移位(2)标注基底方向:1)BU BD BI BO2)360°底向标示法:5 △(底向37°)3)直角坐标底向标示法:底向X方向:4 △底向Y方向:3 △透镜1、球面透镜:各子午线弯曲度相同,屈光力相等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正透镜或会聚透镜;+表示;对光起会聚作用。
相当于很多基底向中心的三棱镜组成(2)凹透镜:负透镜或发散透镜;-表示;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相当于很多尖端向中心的三棱镜(3)球面透镜特性:即改变光线方向,又改变光线聚散度(4)常用名词:1)主焦点:平行光经过透镜折射后与主轴交点2)主轴:通过透镜两球面相应球心的直线3)光心:主轴与两球面的交点。
4)光轴:通过光心的直线,包括主光轴和副光轴5)曲率:球面的弯曲程度面镜度:F=(n2-n1)/r屈光度:透镜的折射能力1)屈光力:以F表示2)单位:1D ;D=1/f3)球镜的表示形式:对于凸\凹透镜:F f 4)决定透镜屈光力大小的因素:F=n2-n1(7)凸透镜成像1)物体位于主焦点处,无像形成2)物体位于主焦点稍微远处,像大于物,且为倒立实像3)物体位于两倍焦距处,像与物等大,且为倒立实像,4)物体位于两倍焦距之外,但未到无限远,像小于物,且为倒立实像5)物体位于焦距以内,因折后光像散开,要将它向后延长相交,则像为直立虚像(8)凹透镜成像:所成的像总是直立的,虚的,且小于物柱面透镜(1)柱镜的光学特性:1)弯曲的表面是圆柱面,有屈光作用。
第四节眼屈光学知识外界物体本身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和调节后,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缩小的倒像。
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视觉中枢,遂产生视觉。
一、眼屈光系统(一)眼屈光系统的组成眼屈光系统是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四种屈光介质所组成。
其与空气的境界及各屈光介质相互间之境界面大约均为球面,因此眼的屈光系统可以看作是数个透镜所组合成的共轴球面系统,故也具有三对基点:一对焦点、一对主点、一对结点(图1-4-1)。
其数值如下:前焦点(距第一主点位置)-17.05mm后焦点(距第二主点位置)+ 22.78mm第一主点: 1. 348 mm第二主点:1.602 mm第一结点:7.078 mm第二结点:7.332 mm上述两主点和两结点位置均极为接近,故可分别视为一个主点及一个结点,即下文述及的简化眼状态。
其中结点是整个屈光系统的光学中心,任何光线通过此点不被屈折。
(二)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常数眼轴长度 24. 387mm;眼总屈光力(静止时)+ 58.64D。
——(三)简化眼(简略眼,简约眼)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依上述眼的光学常数所模拟的人眼屈光模型称模型眼。
但为便于理解和实用,乃依光学原理将其进一步简化:眼球的各屈光单位以一个曲率半径为5.73mm的单一折射球面代替,(图1-4-2),该球面位于角膜后1.35mm,其一侧为空气,另一侧为n二1.336的屈光介质,结点或光学中心即该球面曲率中心,位于角膜前表面后方7.08mm处;前焦距一 17.05mm,后焦距十 22.78mm,总屈光力为十 58.64D。
简化后的模型服即称简化眼。
(④)眼球的轴及角(图l-4-3)1.光轴(眼轴):通过角膜表面中央部(前极)的垂直线,眼的结点、回旋点均在光轴上。
该轴于巩膜后面相交点为眼球后极。
前后极的距离即眼轴长度。
2.视轴:眼外注视点通过结点与黄斑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