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45
眼科基本了解知识点总结1. 眼球结构眼球是由多个结构组成的复杂器官。
外层包括角膜和巩膜,中间层包括虹膜、睫状体和玻璃体,内层则是视网膜。
其中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透明结构,负责折射光线进入眼内;虹膜则是调节瞳孔大小的肌肉组织;睫状体则是产生晶状体的组织。
2. 视觉机制视觉是由眼睛接收光线,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进行解析和理解。
当光线进入眼内,经过屈光系统的调节后,落在视网膜上产生视觉刺激,再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视觉皮层进行处理。
3. 近视和远视近视(近视眼)是指在看近处物体时清晰,看远处物体时模糊的情况;而远视(远视眼)则是在看远处物体时清晰,看近处物体时模糊。
这是因为眼球屈光能力出现问题,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落在视网膜上,需要通过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
4. 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眼睛逐渐失明的情况。
通常是由于老年性变性或外伤导致,仅能通过手术治疗。
手术是将受损的晶状体取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恢复患者的视力。
5.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是由于眼内液体排液不畅导致眼压升高,进而损害视神经造成的。
早期青光眼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逐渐失去视力。
治疗包括眼药水、手术等方式。
6. 眼外伤眼外伤是指眼部遭受外界物理性打击导致的损伤,包括破裂伤、挫伤和穿通伤等。
眼外伤常导致眼球结构破坏,需要及时进行手术修复。
7. 眼科检查眼科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眼部情况,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8. 儿童眼科儿童眼科是专门研究儿童眼部疾病和视觉发育的学科。
婴幼儿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儿童视力的保护和治疗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眼科是一个广泛的学科,涉及眼球结构、视觉机制、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及时的眼科检查和治疗对于保护视力和眼睛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眼科学基础知识点眼睛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眼科学则是研究与眼睛相关的疾病、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一些眼科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眼部解剖结构、视觉功能、常见眼病等内容。
一、眼部解剖结构眼睛是由多个结构组成的复杂器官,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眼部解剖结构。
1.眼球:眼球是由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等组织构成的。
它负责接收外界的光线,并通过光的折射和调节来形成清晰的图像。
2.视网膜: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后部的一层组织,包含了感光细胞。
它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以进行图像识别和分析。
3.玻璃体:玻璃体是一种凝胶状物质,填充在眼球的后部。
它起到支撑眼球形态的作用,并帮助光线在眼内传播。
4.视神经:视神经是视觉信号传递的主要通道,它将视网膜产生的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二、视觉功能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而视觉功能则是人眼感知和处理光线信息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视觉功能。
1.屈光度:屈光度是指眼睛对光线的折射能力。
正常的眼睛可以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来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形成清晰的图像。
2.调节能力:调节能力是指眼睛改变焦距以适应不同的物体距离。
随着年龄增长,调节能力会逐渐下降,导致老花、远视等问题的出现。
3.立体视觉:立体视觉是指人眼通过两只眼睛同时观察到的两个略有差异的图像,从而产生三维深度感知的能力。
4.色觉: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有不同的反应,形成了对不同颜色的感知能力。
正常人眼可以分辨大约100种颜色。
三、常见眼病眼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各种眼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眼病。
1.近视:近视是指眼睛对远处的物体聚焦困难,导致远处物体模糊不清。
近视通常由眼轴过长或者角膜过度弯曲引起。
2.远视:远视是指眼睛对近处的物体聚焦困难,导致近处物体模糊不清。
远视通常由眼轴过短或者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引起。
3.散光:散光是指眼球的角膜、晶状体等组织的弯曲不均匀,进而导致光线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造成视力模糊。
眼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眼科学基础L纤维膜(眼球最外层):1/6透明角膜口5/6瓷白色不透明巩膜①角膜组织学分层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不遗留瘢痕。
前弹力层:为一层均质透明膜,无细胞成分,无再生能力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 ,由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以魔痕组织代替后弹力层: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富于弹性,抵抗力较强,损伤后可再生内皮细胞层: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具有角膜一房水屏障功能,成年以后不能再生②角膜生理:透明、无血管、感觉敏锐、代谢缓慢、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屈光和透光③巩膜厚度:0.3-:Lomm、眼外肌附着处最薄、视神经周围最厚④角巩膜缘:角膜与巩膜移行区2.葡萄膜也叫色素膜(眼球中层):由虹膜口睫状体口脉络膜组成①富含色素血管,颜色很深,外为纤维膜、内为视网膜②虹膜根部:虹膜周边与睫状体(冠)连接处③脉络膜:位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眼球的血库3.视网膜:最内层,半透明、富含血管①感受和传导光刺激②视盘也叫视乳头③视网膜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感觉层,两者间有一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由此处分离④黄斑:视网膜后极部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区⑤黄斑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说的部位⑥视盘(视乳头):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乳头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生理凹陷⑦光感觉:视杆细胞感视觉、视锥细胞感色觉和明视觉4.瞳孔:位于虹膜最中央,直径2.5-4∙0mm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①瞳孔括约肌一环形排列一副交感神经支配,主管缩小瞳孔②瞳孔开大肌一放射状排列一交感神经支配,主管必瞳孔5.睫状体: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环状组织①矢状面呈三角形②睫状突无色素上皮细胞分泌房水③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手术常见切入口④锯齿缘:睫状体与脉络膜连接处6.房水:营养角膜和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一定眼内压,位于前房和后房①前房角: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②房水的循环途径:睫状突后房->瞳孔前房->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一>集液管和房水静脉-- > 睫状前静脉一 > 血液循环③房水的循环途径的影响因素:睫状突生成房水的速率;上巩膜静脉压;房水通过小梁网流出的阻力④正常眼压:10-20mmHg7.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矢妆面呈扁平状、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①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②对光有折射(屈光)作用,可滤过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③由晶状体囊膜、皮质和核构成8.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方、占据4/5眼球①透明胶质体,主要成分是水②无血管,营养来自脉络膜和房水9.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①都透明②最重要为角膜、其次为晶状体10.正常眼球前后径:每增加Imm近视程度增加300度①出生时16mm :生理性远视②3岁时达23mm③成年时24mmIL眼眶①视神经孔、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眶上切迹②眶上裂综合征:上脸下垂,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眼球突出,球结膜水肿,调节麻痹,角膜知觉丧失12.眼睑①组成: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②眼轮匝肌一面神经一眼睑闭合;提上睑肌一动眼神经一上睑提起;Miller氏肌一交感神经一增宽睑裂13.结膜:覆盖在整个眼球表面半透明富含血管的膜,直接暴露于空气中15.泪器:泪腺□泪道①泪腺:分泌泪液,形成水质层②泪道:泪液排出泪液-结膜囊-瞬目(眨眼)-眼球表面-内眦部泪湖-小虹吸作用-泪小点-泪小管- 泪囊-鼻泪管-鼻腔16.眼外肌:每眼4条直肌,2条斜肌①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②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③动眼神经:支配上、下、内直肌,下斜肌17.视路①视网膜一视神经一视交叉一视束一外侧膝状体一视放射一视皮质②鼻侧纤维交叉,颍侧纤维不交叉③视神经在眶内段最长④神经纤维不可再生⑤视路生理特点:一侧视神经损伤一一侧全盲视交叉中央部分损伤一双眼颗侧偏盲视交叉全部损伤一双眼全盲一侧视束或是中枢损伤一同侧偏盲18.眼病患者症状①视力障碍•一过性视力下降或散失:通常24h内可恢复,如体位性低血压、精神刺激性黑朦、视网膜血管痉挛•突然性视力下降不伴眼痛: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逐渐性视力下降不伴眼痛:白内障、屈光不正•突然性视力下降伴眼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眼内炎,视力下降但眼底正常:视神经疾病②感觉异常③外观异常二、眼睑病⑴眼轮匝肌-面神经;提上睑肌-动眼神经⑵睑腺炎(麦粒肿)L病因:化脓性细菌感染眼睑脸板腺、皮脂腺(ZeiS腺)或汗腺(Moll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
完整word版)眼科学基础眼科学基础1、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等。
2、眼球出生前后径16mm,3岁23mm,成人24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
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周围有眶脂肪垫衬,其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面有眶骨壁保护。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3、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角膜缘,前房角),中层为葡萄膜层(虹膜。
睫状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4、角膜的横径约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
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
巩膜在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视神经周围最厚(1.0mm)。
组织学上分为: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和棕黑板层。
6、[角膜缘]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的地方。
7、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
其内可见: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XXX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
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的主要通道。
8、眼球壁中层为葡萄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和头绪膜。
虹膜的中心有一个2.5-4mm的圆孔称为[瞳孔]。
9、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
10、眼球壁内层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最敏锐的部位]。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凹陷区,剖解上称为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
其中心有一小凹,剖解上称中心小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中心凹。
视盘,又称视,是距黄斑鼻侧约3mm、大小约1.5mm×1.75mm、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中心有小凸起区称视杯或杯凹。
有视网膜中心A、V经由过程。
视网膜是由胚胎时期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视杯外层形成单一的视素上皮(RPE)层,视杯内层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二者之间有一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由此处分离。
眼科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眼科基础知识应知应会眼睛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承担着接收光线、转换为视觉信息的重要功能。
眼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眼部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并维护我们的视觉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眼科常见问题,因此了解一些基础眼科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眼科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眼睛的结构人眼由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玻璃体等部分组成。
角膜是一个透明的结构,起到让光线进入眼球的作用。
虹膜是眼睛中彩虹色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瞳孔的大小。
晶状体是眼睛中的一个透明结构,它可以自由调节形状,帮助眼睛对焦。
视网膜是眼睛中最关键的部分,它负责将光线转换为神经信号,并传送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玻璃体是眼球的一个透明胶状物,它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2. 视觉功能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通过视觉我们才能观察和了解周围的世界。
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眼球的光学系统、视觉神经和大脑皮层的协同作用。
眼睛通过将光线反射到视网膜上,视神经再将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视觉也受到眼球调节、眼位和眼球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常见眼科问题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眼科问题。
近视是一种眼睛对远距离物体无能的情况,远视则是眼睛对近距离物体无能。
散光是指眼球的光聚焦不准确,导致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
老花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现象,它会使眼睛对近距离物体的焦点调节能力下降。
4. 预防眼科疾病保持眼科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预防眼科疾病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用眼过度,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等。
饮食对眼睛的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 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绿叶蔬菜等。
如果发现有眼睛不适或发现视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眼科学基础知识要点整理眼睛是人类视觉的重要器官,对于保持良好的视力和眼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眼科学的基础知识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眼睛的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
一、眼睛的结构与功能(1)角膜:位于眼球前表面,透明且具有弯曲能力,起到聚光的作用。
(2)巩膜:覆盖在眼球的白色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3)虹膜: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具有调节瞳孔大小的能力,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4)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可以变形以调节视觉焦点的位置。
(5)视网膜:位于眼球内部最后一层,含有感光细胞,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6)玻璃体:填充在眼球的后部,帮助维持眼球的形状,同时对光线起到折射的作用。
二、视觉过程(1)光线的折射:当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时,会发生折射。
角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较强,晶状体的变形能力则能调节焦距,从而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2)图像转化: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聚焦图像转化为神经信号,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分别负责彩色和黑白视觉。
(3)神经传导: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一步处理和解读,形成我们所见的图像。
三、常见的眼科疾病(1)近视:眼轴过长或晶状体过于凸,导致远视力模糊。
可通过配戴近视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来矫正。
(2)远视:眼轴过短或晶状体过于平坦,导致近视力模糊。
可通过配戴远视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来矫正。
(3)散光:角膜呈不规则形状,导致视觉成像出现倾斜、变形。
可通过配戴散光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来矫正。
(4)弱视:也被称为“懒眼”,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视觉障碍。
眼睛无法正常发育,影响视网膜对图像的接收能力。
(5)白内障:晶状体逐渐浑浊,导致视力模糊。
需通过手术将浑浊的晶状体取出,并植入人工晶体来恢复视力。
(6)青光眼:眼内压力增高,导致视神经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视野缺损和渐进性视力下降。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四、眼睛保健与预防措施(1)正确使用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屏幕容易导致眼疲劳,应注意适当休息和眼保健操。
第2章眼科学基础第九版眼科学眼科学是研究眼部疾病和眼部健康的学科,涵盖了眼睛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本文档将以第九版眼科学基础为基础,介绍眼科学的相关知识。
眼科学基础知识眼的解剖学眼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眼球壁、视觉系统和附属器官等部分。
眼球壁由硬脑膜、蛛网膜和视网膜组成。
视觉系统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视皮层等部分。
附属器官包括眼眶、眼睑、泪腺和泪道等。
眼的生理学视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光线进入眼球、在视觉系统中传导和解释这些信号的过程。
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视觉皮层。
光信号在传导过程中还经过视觉系统中的多个构件,如视交叉和视束。
眼的病理学眼部疾病包括各种眼睛疾病和眼球外部病变。
常见的眼部疾病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青光眼和眼睑炎等。
眼部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眼的诊断方法眼科医生使用多种方法来诊断眼部疾病。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角膜地形图、眼底检查和眼电图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眼科医生确定眼部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眼的治疗方法眼科领域有很多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眼部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光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眼药水、眼膏和口服药物等。
手术治疗包括激光手术、角膜移植和白内障手术等。
光疗包括光照治疗和光动力疗法等。
眼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眼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
通过掌握眼科学的基础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
希望本文档能对读者理解眼科学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1.Adam J. Holland, Dennis M. Robertson. Ffsd2.Ashton N. Ffsd。
眼科的基本知识大全
眼科是关于眼部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医学领域。
以下是眼科的一些基本知识:
1. 眼球结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包括眼球、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眼房等组成部分。
2. 角膜:角膜是位于眼球前表面的透明组织,负责折射光线并聚焦在眼睛后部。
3. 晶状体: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负责调节眼睛对远近物体的焦距。
4. 视网膜: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后部的感光组织,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5. 虹膜:虹膜是位于眼球前部的有色环形组织,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6. 近视和远视:近视 近视眼)指眼睛无法清晰看到远处的物体,而远视 远视眼)指眼睛无法清晰看到近处的物体。
7. 散光:散光是指由于眼睛的角膜形状不规则或晶状体不正常引起的视觉问题,导致物体模糊不清。
8. 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变得浑浊,导致人们的视力变模糊。
手术可以通过替换受影响的晶状体来治疗白内障。
9.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失。
10. 视网膜疾病: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剥离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视网膜的功能。
11. 眼科检查:常见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和验光等。
12. 眼科手术:常见的眼科手术包括LASIK 激光角膜矫正术)、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术和视网膜手术等。
重要的是要注意,这只是眼科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建议和诊断。
如果您有眼部问题或疑虑,建议咨询眼科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眼科基础必学知识点1. 眼球结构:眼球是由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构成,而晶状体则通过悬韧带与睫状肌相连,控制眼球的调焦能力。
2. 视觉光学:视觉光学涉及到光线在眼球中的折射、屈光度和焦距等理论,即眼球如何将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以形成清晰的视觉图像。
3. 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球内的最内层组织,包含光感受器细胞,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负责接收光信号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4. 视觉神经:视觉神经是将光信号从视网膜传递到大脑的神经通路,主要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视皮质等部分。
5. 屈光度和视力:屈光度是衡量眼球的焦距和光线折射能力的单位,通常用于描述眼球的视力。
视力是人眼辨认能力的度量,通常通过视力表来测量。
6. 近视、远视和散光:近视指眼球过长,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远处物体模糊;远视指眼球过短,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造成近处物体模糊;散光指角膜和/或晶状体的不规则形状,导致光线无法均匀聚焦在视网膜上。
7. 眼科疾病: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和角膜病等。
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模糊的疾病;青光眼是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疾病;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角膜病包括干眼症、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等。
8. 眼科检查:常见的眼科检查有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角膜地形测量和验光等。
这些检查能帮助眼科医生判断眼健康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9. 眼部保健:日常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戴护眼镜、用清洁的双手接触眼睛、遵循正确的用眼姿势等,可以减少眼部不适和眼疾的发生。
10. 眼科手术:常见的眼科手术有白内障手术、激光手术、青光眼手术和角膜移植等。
这些手术能够改善视力或治疗眼病,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眼解剖眼球(眼睛)的构成纤维层角膜巩膜眼球壁虹膜葡萄膜睫状体眼球脉络膜视网膜房水眼球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各层结构的常见病(举例)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白内障…角膜的生理特点1.透明性2.屈光性:1.337 +43D、为主要屈光间质;3.无血管:营养80%泪膜(空气),15%角膜缘,5%房水4.感觉神经丰富:三叉神经的眼支密布角膜表面还有一层泪液膜,由外到内由脂质层、泪液层、粘液层三层构成,具有防止角膜干燥和维持角膜平滑以及光学性能的作用。
眼附属器的构成1.眼睑(eye lids) 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其游离缘称睑缘(palpebral margin)。
眼睑从外向内分五层:①皮肤层:是人体最薄柔的皮肤之一,易形成皱褶;②皮下组织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和少量脂肪。
肾病和局部炎症时容易出现水肿;③肌层:包括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
④睑板层: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半月状结构,两端借内、外眦韧带固定于眼眶内外侧眶缘上。
⑤结膜层:紧贴睑板后面的透明粘膜称为睑结膜。
2.结膜(conjunctiva) 是一层薄的半透明粘膜,柔软光滑且富弹性,覆盖于眼睑后面(睑结膜)、部分眼球表面(球结膜)以及睑部到球部的反折部分(穹窿结膜)。
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conjunctival sac)。
3.泪器(lacrimal apparatus)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
4.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是司眼球运动的肌肉。
每眼眼外肌有6条,即4条直肌和2条斜肌。
4条直肌为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它们均起自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向前展开越过眼球赤道部,分别附着于眼球前部的巩膜上。
5.眼眶(orbit) 为四边锥形的骨窝。
眼检查远视力的检查方法及标准1.检查条件★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光线充足★受检者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视力表1.0行应与受检眼在同一高度2. 检查方法先右后左双眼分别进行检查自上而下依次辨认视标至看清视标为止正常视力为1.03. 记录方法小数记录法:如0.4 0.6 0.8 1.0加减法:1.0-0.8+公式法:V=d/D 如V=3m/50m=0.06( V为实际视力,d为实际距离,D为正常距离)指数视力:如FC / 40cm手动视力:如HM / 眼前光感视力:如LP / 1m视力低于0.01者要查光定位眼前部的检查项目1.检查项目(一)角膜—大小、形态、光泽、透明性、知觉等,有无异物、浸润、水肿、溃疡、瘢痕、血管翳及角膜后沉着物(KP)等检查方法: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曲率计检查、Placido板(二)巩膜——有无黄染、充血、结节、压痛等检查方法:聚光灯检查,裂隙灯检查(三)前房——深浅、房水有无浑浊、积血及积脓等(四)虹膜——颜色、纹理,有无结节、萎缩及新生血管(五)瞳孔——大小、形态、位置及运动,有无粘连(膜闭或闭锁)及对光反射(六)晶状体——透明性、形状和位置,有无浑浊和脱位2.检查注意事项(1)检查时要按顺序,自前向后,自表面向深层,双眼比较检查,以免漏诊。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1.成年人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
2.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3.角膜组织学上从外向内分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4.5.脉络膜由3层血管组成:外侧的大血管层,中间的中血管层,内侧的毛细血管层。
(脉络膜上腔)6.瞳孔:虹膜的中央有1个的圆孔称为瞳孔。
7.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凹陷区,解剖上称为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乃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黄色素而得名。
其中央有一小凹,解剖上成为中心小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中心凹。
8.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9.眼睑从外向内分为5层: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纤维层,结膜层。
10.结膜分为三部分: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11.每只眼有6条眼外肌,4条眼直肌和2条斜肌。
12.房水循环途径: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流到血液循环。
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第四章眼睑病1.睑腺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
手术治疗:外睑腺炎的切口应在皮肤面,切口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的切口应在睑结膜面,切口与睑缘垂直。
2.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炎症,以往称为霰粒肿。
治疗:①小而无症状的睑板腺囊肿无须治疗,待其自行吸收。
②大者可通过热敷,或向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其吸收。
③如不能消退,应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
3. 溃疡性睑缘炎大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眦部睑缘炎多数由因莫-阿双杆菌感染引起,特效药为%%硫酸锌滴眼剂。
4.病毒性睑皮炎主要有两种: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的单纯疱疹病毒睑皮炎;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5.6.睑内翻可分为31.泪器在结构和功能上分为泪液分泌系统、泪液排出系统。
眼科学知识点眼睛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它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信号,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妙。
眼科学是研究眼睛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下面将介绍一些眼科学的基本知识。
1. 眼部解剖结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多个部分组成。
以下是眼部解剖结构的简要介绍:角膜:位于眼睛前部,是一个透明的圆盘状结构,负责折射光线进入眼睛。
巩膜:覆盖在眼球外部,是白色的结缔组织。
虹膜:位于角膜的后面,是一个有色环形结构,它的肌肉调节瞳孔的大小。
晶状体:位于虹膜之后,是一个透明的凸型结构,通过调节形状来对光线进行焦聚。
玻璃体:位于晶状体之后,它是一个透明的胶状物,填充在眼球的大部分空间内。
视网膜:位于眼球内部的后部,包含视觉感受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2. 眼屈光度与屈光状态屈光度是用来衡量眼睛对光线折射能力的单位,用于描述人眼的屈光状态。
以下是常见的屈光状态:远视:也称为远视眼,是指眼睛对远处物体的清晰视觉更为敏感,而对近处物体的清晰度较差。
远视通常是由眼球或晶状体折射能力的异常引起的。
近视:也称为近视眼,是指眼睛对近处物体的清晰视觉更为敏感,而对远处物体的清晰度较差。
近视通常是由眼球或晶状体折射能力的异常引起的。
散光:也称为散光眼,是指眼球的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不均匀,导致光线无法正确聚焦到视网膜上,造成近距离和远距离物体的模糊视觉。
3. 常见眼科疾病眼科疾病是影响眼睛正常功能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眼科疾病: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的疾病,会导致视觉模糊或视野变暗。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组眼病,会逐渐损害视神经,导致视野缩小和视力丧失。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与眼球壁之间的分离,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失。
干眼症:干眼症是眼部缺乏足够的泪液润滑和保湿,引起眼睛干涩、红肿和刺痛。
弱视:弱视也称为"懒眼",是指在儿童时期由于视觉发育异常而导致一只眼睛的视觉功能受损。
4. 眼科检查与治疗方法眼科医生使用多种方法来检查和治疗眼科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视力检查:通过要求患者阅读视力表来评估视觉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