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地理六年级第一学期地图上的方向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3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地图》教案(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比例尺内容与范围: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2、方向:①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向。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基本的原则是: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④野外判断方向,可以通过:指南针、太阳、夜空的北极星,手表等办法。
3、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二)地形图的判断1、相关的地形概念(1)海拔: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地面经过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标注在地图上,然后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4)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的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5)等高线不同的形态可以表示山地不同的部位:(6)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等高线的判读(1)判断地势的高低,等高线数值高,地势高;等高线数值低,地势低。
在取水线的选取中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2)判断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在登山的选择中坡度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3)判断山地地形部位:根据山地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点,可以判断某地所处的山地地形部位名称。
3、等高线剖面图: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绘制沿某一方向的地形剖面图,从而直观的反映沿这一方向的地形起伏状况。
六年级地理(上)知识点景观地图篇(一)地理景观1、地理景观: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丰富多样,既有山地、平原、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又有农田、工厂、矿山、道路、建筑、民俗等人文景观。
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理景观始终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
目前,人们正在探索一条如何使人类和地理环境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地理景观更加靓丽,是家园更加美好。
(二)地图2.1地图的语言1、地图的基本要素:①比例尺(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②方向(指向标、经纬网)③图例④标记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运用地图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2经纬线北–N 南-S 西-W 东-E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
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180°主要的线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4、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知识点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概况、中国地理概况、气候与天气、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概述: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 世界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特点。
- 世界主要国家:地理位置、文化和经济特点。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中国的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 中国的地形特点:三大阶梯分布,多样的地形地貌。
气候与天气- 气候的分类:热带、温带、寒带。
-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
- 天气现象:风、雨、雪、雷电等。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地理实践能力- 地图的使用:如何阅读地图,获取所需信息。
- 地理观测:观测天气、记录气候变化等。
- 地理调查: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结语通过学习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深刻理解,为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环保意识的公民打下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六年级地图知识点总结上海六年级地理课程中,地图知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地图知识,了解地球的形态、地理区域的位置、地理特征以及地图上的标志和符号等。
下面是对上海六年级地图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天体,由陆地和水域组成。
地球的表面被划分为五大洲和五大洋,其中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等。
二、地理区域的位置地图上的经度和纬度是确定地理区域位置的重要标志。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在上海六年级地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读取经纬度来确定不同地理区域的位置。
三、地理特征地图上标识的地理特征有山脉、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地图上的符号和标志,了解不同地理特征的表示方法,并能根据地图上的标识来描述地理特征的位置和特点。
四、地图上的标志和符号地图上常用的标志和符号有指南针、比例尺、图例等。
指南针用来表示地图上的方位,比例尺用来表示地图上距离的比例关系,图例则用来说明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含义。
学生需要熟悉这些标志和符号,并能准确地使用它们。
五、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通过学习地图知识,学生不仅要能够读懂地图上的信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这包括能够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关系、识别不同地理特征的符号、分析地图上的地理区域关系等。
学生通过实践和练习,提高地图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总结:上海六年级地理课程中的地图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形态、地理区域的位置、地理特征、地图上的标志和符号,以及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图阅读和分析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对上海六年级地图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地图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特征,提高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并为未来的地理学习奠定基础。
希望这份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知识点一、地球与宇宙(字数:100)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宇宙中的一个行星。
地球有自己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
地球的形状像一个稍微被压扁的圆球,它有北极和南极两个点,分别标志着地球的最北和最南。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字数:150)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地球自转一圈花费大约24小时。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天。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地球公转一周花费大约365.25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因此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不同的。
三、经线和纬线(字数:200)经线,也称为经度,是从北极到南极的虚线。
经线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个地方的东西方位置。
经线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也就是通过英国伦敦的那条经线。
经线根据360度来划分东西方方位,最东边的经线是180度经线,最西边的经线也是180度经线。
经线的单位是度。
纬线,也称为纬度,是从赤道开始,向北向南划分的一系列平行线。
纬线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个地方的南北位置。
赤道是0度纬线,最南边的纬线是南回归线,最北边的纬线是北回归线。
纬线的单位也是度。
四、地球的大洲和大洋(字数:250)地球上有五大洲,它们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它连接着欧洲和非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被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开。
除了大洲,地球上还有五大洋,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它比地球上所有陆地的总面积还要大。
五、我国的地理特点(字数:300)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特点的国家。
中国的西部地区是高原和山地区,如青藏高原、秦岭山脉等。
东部地区是平原和沿海地区,如长江平原、东海岸等。
中国还有许多大河流域,如黄河、长江、珠江等。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是中国五大河流中最长的一条。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是中国的经济脊梁。
中国还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中国的南部地区气候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和茶叶。